段本主恨鸡
——银桥区双鸳村本主
双鸳村的本主姓段,名字已失传了。据说他是南京人,在南
诏当大官,同段宗榜的官职一样大。封号是清平景帝,又称护国
武帝。因为他做人忠厚诚实,办事光明磊落,而且和蔼谦恭,所
以北朝的朝都就没有设在双鸳村,而是设在庆洞村。要不然,那
北朝朝都的本主座位,该是由他来坐了。
古时大理城的南面一带叫南乡,城北一带叫北乡。南乡设有
南朝都,都主是将军洞的李宓多,北乡也设有北朝都,都主是庆
洞村的段宗榜。朝都,好比是首府,为各村本主庙的中心地。朝
都的本主,就是首领,各村的大小本主统归他管辖。这位都主不
仅威镇苍洱,受本村人的供奉,同时还享受各村人的朝拜和祭祀。
当时,按照段本主的官职和功劳,把北乡的朝都设在双鸳村,
让段本主当都主,也是合情合理的事。可是,他却偏偏要去找段
宗榜商量,结果反把事情办差了。
段宗榜和段本宅在朝中时,和衷共事,相处很好。这天两人
一见面,更是亲热得不得了,彼此寒暄过后,双方倚棋桌对面坐
下,一边走着棋子。一边滔滔不绝地叙谈,古往今来,天上人间,
无所不及。直到黄昏时分,话头才转向正题。
段本主说:“今日我来找你,有件要紧事同你商量,不知该
说不该说?”
段宗榜捻捻胡须,皱皱眉头说:“你是怎么啦?你我情同手
足,无话不说。现在突然跟我讲起客气来,可是有什么冒犯之处
呀?”
“不,不,不。请你莫要见怪。”段本主照实说,“我想问你,
北朝都设在哪村好。”
段宗榜爽快地应道:“这北朝都嘛,设在你村我村,不都是
一样,你坐我坐,也没有哪样关系呀!”
“不过,俗话说,砍断的木头才好抬嘛。”
“那就设在你们双鸳村好了。”
段本主一听,脸涨红了:“这万万使不得!你德高望重,我
岂敢高踞于你之上。这北朝都,理当设在庆洞村才合,你坐中央
本主之位,是符合天意,顺应民心的啊!”
他们互相谦让,久久难以定夺。最后议定以鸡叫先后来决定,
明早哪村的公鸡先叫,北朝都就设在哪村。
第二天清早,庆洞村的公鸡先叫,双鸳村的公鸡后叫,北朝
都就决定设在庆洞村,段宗榜就成了中央本主。可是,段宗榜却
没有去庆洞村坐朝,而是到上阳溪当了本主。他的位子,被他的
弟弟抢先去上任,占掉了。
这消息一传开,各村本主都愤愤不平,段本主心里更不好受,
怨来怨去,只怨双鸳村的鸡不争气,叫迟了。他决心同鸡绝缘,
也绝不吃鸡。从此,无论是公鸡还是母鸡,他都十分痛恨,一见
着就生气,谁要是忘记了他的这一忌讳,把鸡拿进本主庙来供他,
就会受到他的指责和惩罚。
有一次,村里有个人生了病,到段本主面前去祈祷,求段本
主保佑早日康复。煮猪肉时,顺带把杀的鸡煮拢一锅。敬供段本
主时,只敬供猪肉,并没有供鸡肉。可是到了晚上,病人就见段
本主走到他的床前,一脚踩住他的胸口,厉声质问道:“我恨鸡,
不吃鸡肉,你为何叫家里的人拿鸡肉供我?”
病人连忙说道:“那是猪肉,不是鸡肉。”
段本主说:“我都闻到鸡肉味了,你还说没有供鸡肉。”
病人又说:“猪肉与鸡肉煮一锅是不假,但供时当真没有供
鸡肉。”
段本主听了,气才消了些,最后说道:“这回就算了。往
后再也不许拿鸡肉来供我,也不准拿与鸡肉混煮的供品放在我座
前。”
为了尊重段本主的旨意,无论是平时还是逢年过节,人们到
庙里祭祀,就再也不敢供鸡肉,也不敢把鸡肉混煮的供品拿去敬
段本主了。
就这样,段本主恨鸡的故事,在双鸳村一代接一代地流传了
下来,供段本主不能供鸡肉的禁忌,也就一代一代地沿袭至今。
傅友德与杨高珍
——银桥区沙栗木庄、庆安里村本主
沙栗木庄和庆安里,是两个挨得很近的村子,中间只隔一个
甸子。甸南是沙栗木庄,甸北是庆安里。两村种的田地,就在一
个甸子上,连灌田的水,也是一条溪里淌下来的。庆安里靠溪近,
引水灌溉方便:沙栗木庄子不靠溪,挖水得从庆安里的田头过。
雨水好的年成,,倒也相安无事,可一遇旱年,两村就常因争水
吵闹殴斗,打官司,关系搞得非常紧张。
有一年,又遇上了干旱。溪里的水,统统被庆安里的人堵进
田中。沙栗木庄的人就跟庆安里的人吵闹开了。沙栗木庄的父老
怕双方又打起来,立即赶进本主庙,祈求本主傅友德驱除旱魔,
来救众生。
傅友德听了父老的祈求,心有余而力不足。猛然想起庆安里
的女本主杨高珍,急忙打起灯笼,连夜出庙,前往求援。
杨高珍不仅生得美貌秀丽,面善心慈,而且神通广大,本事
超凡。但她一个人住在嚆中,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总想能有个
相好的陪伴才好!别村有好几个本主也曾来讨好献过殷勤,都没
有引起她的喜爱,倒是对沙栗木庄的本主傅友德她早就倾慕在
心……。
傅友德来到庆安里村口,忽然前面闪出几个侍从,手执刀剑,
拦住去路,不肯放行。傅友德左说右说都说不通,刚要发怒,杨
高珍忽然出现在他面前,喝退侍从,把他迎进庙中,热情款待,
问长道短。言谈之间,杨高珍眼递秋波,话流春水,情缠意绵,
为他频频斟酒压惊。而傅友德却急于民事,请求相助,一本正经,
对她的情意毫无省悟。杨高珍不但不怪不怨,反而对他爱得更加
深切了。
“傅本主,”杨高珍柔声问道:“你可还记得,你们来到下关
村,在玉龙关决战的情景吗?”
傅友德一惊,睁大双限,盯着女本主。霎时,玉龙关决战的
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他的脑际。
那是大唐天宝年间,李宓领旨远征南诏,傅友德作为一员部
将,离别家乡贵州,随军来到下关,不料遭到伏击,以至全军覆
没。幸而他只是腿部受伤,多亏一个好心的女子搭救,最后逃到
沙栗木庄,才保住了性命。养伤期间,那个女子还日夜守在他身
边,替他洗伤口,包草药,伤才好了。后来,他四处打听这个女
子,可却无人说得清楚。现在女本主问起来,他感到有些困惑,
仔细揣测,上下打量,这女本主竟点象他的救命恩人,但一时又
难以断定,便试探着问道
“杨本主为何重提旧事?”
“因为你我之间有缘分!”
“这话怎讲?”
“傅本主,要是没有玉龙关一战,你那腿就不会带伤,也就
不会来到沙栗木庄当本主,你我今晚也就不会相见了。”
“啊呀!你莫非就是救我的那个……”
杨高珍点了点头,微笑道:“你当时四处打听我的下落,可
我是本主,凡人怎能知晓呢?”
傅友德听毕,慌忙拱手,离座拜谢。杨高珍连忙把他扶起,
请他坐下,两人一边继续喝酒,一边侃侃而谈。许久,傅友德才
把话题转到救旱上,还没有说上三句话,杨高珍就满口答应了。”
不过,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要傅友德经常来陪伴她。傅友德
看她情真意切,又是自己的恩人,加上多喝了几杯洒,他就顺从
了。此时,杨高珍才向天廷发出神符,雨伯马上降雨,一时间暴
雨倾注,遍地流水,旱象解除了,争水平息了,人们也都忙着栽
秧去了。
四更敲过,五更降临,傅友德要回庙去了。杨高珍把他送到
门口,再三叮嘱,以后再来。傅友德说:“别的不怕,就怕你的
侍从阻拦啊!”杨高珍说:“往后来我这里时,你把灯笼高挂在你
庙前的大青树上,他们就不会来阻拦你了。”
以后,每到栽秧季节,傅友德就按照杨高珍的嘱咐,临出庙
前,便把灯笼高挂在庙门前的大青树上,然后才上路。
杨高珍望见那高挂的灯笼,知道傅友德要来了,十分高兴,
不再派侍从巡夜,还亲自出庙相迎,彻夜欢聚。
这件事很快就被人们知道了。从此,一到这个季节,人们只
要一看到大青树上的灯笼出现,就知道傅友德出庙了。傅友德一
出庙,就不愁没有雨水,大家也就放心地去灌田栽秧了。
段思平开创大理国
——银桥区鹤阳村本主
(一)
段思平是大理国的第一个国王。关于他的出世,有一段神奇
的传说。
段思平的母亲叫阿垣,人们又叫她白姐阿妹,据说是仙胎降
世。那时候苍山五台峰下,有一棵千年老梅树,多年不结果了。
有一年,这棵老梅树却结出个李子来。这李子见风就长,只几个
月便长得象冬瓜那么大。一天晚上,更深人静之时,这李子忽然
落下来,摔成两半,一半里面躺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又哭又
叫,惊醒了附近的一家姓段的夫妇。他俩刚好无儿无女,就把这
小姑娘收养起来。因为她长得又白又胖,就取名叫白姐阿妹。白
姐阿妹越长越好看,人又聪明能干,所以村里的许多人都前来求
婚,但她一个也不喜欢。加上两个老人也舍不得把她嫁出去,她
就一直守在老人身边。
有一天,她到霞移江边去洗澡,见一根断木头忽然从下游一
直往她身边冲来,她躲也躲不开,木头碰了她一下,就此身怀有
孕。十个月过去,生下了一对白白胖胖的儿子,大的取名思平,
小的取名思良。
(二)
段思平从小就很聪明。他两岁就能说会道,七岁就能写诗作
文。家务事他也样样会做,因此,人们都非常喜欢他。
有一次,他到苍山放牛,有头牛忽然说起话来:“思平为王!
思平为王!”牛刚叫完,山脚下有几匹正在吃草的马,也向着他
呼叫:“思平为王!思平为王!”他又奇怪又害怕,回到家中,门
前的那几只鸡也对着他齐叫:“思平为王!思平为王!”这一来,
简直把他吓坏了。这些话,万一被国王杨干贞的人听见,那还了
得?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头,连门也不敢出了。
后来,这件事被人们知道了,到处都在说段思平要当王的事。
不久,这件事果真传到了大义宁国国王杨干贞的耳朵里。杨干贞
自从废了赵善政自立为王后,一直疑神疑鬼,生怕别人来篡夺他
的王位。如今,听说段思平要当王,便十分震惊。他马上下令去
捉拿段思平。但几次派人去抓,都因段思平不在家,没有抓着。
原来,段思平知道杨干贞派人抓他,便连夜往北方逃去。
杨干贞就派兵追赶。追到上关,眼看就要追上,正在危急之
时,忽然有一位老人在一块平地上打荞子,段思平急忙跑过去,
请求老人搭救。老人就把他藏在一个石洞里。追兵连段思平的影
子也未看到,便问老人:“你看见一个年轻人从这里过去吗?”
老人说:“没看见。”追兵左寻右找,没有找到,只得往回走了。
追兵走后,老人找了一条船,把段思平从上关送到下关。
段思平走了不久,弟弟段思良和他的朋友董伽罗也赶到上关
来找他,问老人是否看见哥哥?老人就把段思平的去向告诉了他
俩。段思良和董伽罗赶到下关,找到了段思平,他们三人便一同
往东边去,到了品甸,就在那里隐居下来。
(三)
段思平等逃到品甸后,就在那里勤学苦练武术。
一天他们三人上山打猎,忽然见山腰的岩石上插着一根长
枪,银辉闪烁,十分锋利。用们他四五层牛皮叠在一起做成一个
靶子,段思平举枪轻轻一刺,就刺了个对穿。他们如获至宝,高
兴得不得了。
第二天早晨,段思良和董伽罗还在熟睡,段思平便操起长枪,
往帝释山打猎去了。他走到陡峭处,看见一个东西,金光耀眼,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副金鞍银辔。他想:这东西今后可能有用,
于是,他就把它拿到附近的狗街池中去洗擦。这时,从池中跳出
一匹头如龙头,身如大象的大红马。
它一边大嘶鸣,一边大步往段思平身边跑来。段恩平又惊又
喜,就把金鞍银辔给龙马配上,跨上马背,往回家的路上奔去。
段思良和董伽罗见段思平空身出门,骑着高头大马回来,感
到非常奇怪。段思平刚跳下马来,他二人就追问“你的马从哪
里得来的?”段思平把经过向他俩说明后,董伽罗说:“你得
神枪,龙马绝非偶然,这定是天意。”段思平说:“从上关老人相
救,到得神枪龙马,我也觉得象是有位神仙在暗中相助。”董伽
罗又说:“杨干贞暴虐无道,天怒民怨,神仙对你暗中相助,是
助你为主的意思,你不应辜负天意民心啊!”
从此,他们就开始招兵买马,加紧操练,准备来日征讨杨干
贞。
(四)
自从段思平得到神枪龙马后,人们越来越敬重他。当地握有
兵权的董、段、赵、郑等几家大姓,也愿意拥戴他为王。因此,
段思平的势力越来越大,兵马也越来越多。
出师那天,他封董伽罗为军师,封段思良为副将,带领全部
人马,从品甸一直来到蒙舍城。然后他又派人四处游说:“段思
平当王是天意。只要他当王,就可免去劳役和赋税。”老百姓听
后都纷纷前来投他。
有一天,一个卖核桃的人来找段思平,送他一麻袋核桃,段
思平捡了最大的一个,把它磕开,发现壳中有“青昔”二字。
段思平好不奇怪,把董伽罗请来,问道:“是吉是凶请军师直言。”
董伽罗说:“青字是十二月,昔字是二十一日,你当王的日子是
十二月二十一日。段思平听后很高兴,对周围的人说:“我如能
当上国王,一定好好报答你们,我还要把赋税减去一半,免除劳
役三年,保百姓太平安康。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把大义宁国
推翻。”众人听了都高兴得三呼万岁。
不久,苍洱地区的许多部落都前来投奔他,连三十六部酋长
都来归顺。这样一来,他的力量就越来越大。第二年,他便率领
大军,兵分两路,打到了龙尾关和龙首关之外。
狡诈的杨干贞早已得知消息,派了重兵固守。段思平见势不
利,便下令就地扎营。当晚,段思平做了个梦,梦见三件事:一
是他被人抓去斩了头,二是他心爱的玉瓶被打缺了一个嘴,三是
他的宝镜被打得粉碎。
第二天早上,他看看前面防守严密的关口,越来越觉不妥,
就把董军师请来解释。董伽罗听后笑道:“好梦,好梦,此梦再
好不过了!”段思平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说是,好梦?”董伽罗
说:“公为丈夫,夫字去头为“天”字,为天子兆也;玉瓶缺嘴,
是玉字旁缺一点,即“王”字,为王之兆也;镜中有影,如人有
敌,镜破无影,这是无敌之兆。这三件事,都是好兆头,不必多
虑。”段思平听后转忧为喜,当天下午就带兵出战。但一看刀枪
林立的关口,他又有点不知所措了。这时,忽然从前面的河水中
冒出一位美女,对段思平说:。“兵从河尾渡水,马从上、下沙坪
齐进,包你一定成功。得国后,国名改为大理。”说完美女就不
见了。段思平听后,觉得言之有理,便遵照美女的指点进军。果
不其然,段军势如破竹,一口气便把上下两关和皇都都攻破了。
杨干贞带着几个残兵败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杀出皇城。连夜
往东逃去。从此,段思平得了天下,改国号为大理。
段思平当了国王后,并没有忘记那位河上美女的帮助。他派
了一位官员,带着随从去找,但找了好几天都没有找到。段思平
又亲自去找,找遍了大理坝子也还是未找到。最后,他在那位美
女站立的河岸上,发现一尊白石观音像,才恍然大悟:“原来上
关相助,赐神枪龙马,以及水上美女的,都是观音老母所为啊!”
他急忙带领文武官员把白石观音像迎进皇都,盖了座金像寺,世
世代代供奉。
段思平当了大理国王后,由于制定了一系列治国安邦的措
施,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因此,在他死后,大理、洱海的不少白
族村子都把他尊为本主来供奉。大理银桥区鹤阳村的老百姓尤其
敬重,给他盖了庙,塑了像,每年农历八月十日本主节这天,人
们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来祭祀他。
(附记)
段思平是大理国的开国君主,在大理、洱源、剑川一带,他
的传说较多,流传也较广。
段思平得神枪、龙马,以及受观音教化的神话传说,不仅有
口头流传,在《白国因由》、《南诏野史》等史书中都有记载,
只是不如民间口头流传的那种生动和具体罢了。
段思平开国前后,由于提出了一系列解放奴隶、减轻人民赋
税徭役等措施,深得当时各部落,各部族的拥护,对发展大理国
的生产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此,有关他的传说故事,不仅
充满了赞美之意,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传说已把他高度神化和美
化。
段思平开国的传说,异说异文都很多。《白国因由》的记载,
把段思平得国完全归功于观音,而在民间却又有帮助段思平得国
的是洱海龙母之说。《南诏通记》上也有段氏得国的记载,但并
未提到观音相助一事。所以,观音相助段思平得国一说是不符合
历史事实的,显然是佛教密僧编纂的缘故。
中央本主段宗榜(三)
——银桥区马久邑本主
紧靠洱海西岸有一个村庄,叫做马久邑。马久邑又分凤上村、
凤下村和凤中村。在凤上村里,有一座本主庙,座北朝南。一进
庙门,就见上阳溪本主段宗榜的像塑在佛台正中央。
段宗榜怎么会从上阳溪来到凤上村本主庙,又被马久邑人奉
为本主呢?这里还有个故事哩。
马久邑人擅长煮酒卖。煮酒的,多半是女人,卖酒的,也多
半是女人。这些女人生得漂亮,长得清秀,就象出水观音①一
样。她们性格开朗,加上做酒生意,伶口俐舌,很会交接应酬,
一张口,话是脆滴滴的;一抿嘴,笑是甜蜜蜜的。煮出来的酒,
又香又醇,人们一嗅到那酒味,不会喝酒的人,也要打一碗来品
尝品尝;会喝酒的人,走拢酒坛子就舍不得离开。
有一个卖酒婆,天天背着酒坛子到各村去卖。今天这个村,
明天那个村,大理三百六十村,她几乎村村走到了。后来,她专
跑上阳溪,再也不到其他村庄去。原来,她结识了上
阳溪的本主段宗榜,两人相好上了。她煮的酒,就天天送到
上阳溪。久而久之,两人的关系更是亲密,但他们又怕设人察
①观音:在苍洱地区,观音多是男性但也有女性的,这里指女性观音。在白
族群众心目中,女观音内心很美,外貌也特别美;故民间把最好的姑娘比喻为观音。
觉,丢人现眼。为了找个良机,便于相见,两人商定:在四月二
十三日“绕三灵”时,段宗榜借此机会,来马久邑和卖酒婆约会。
然而,这段时间毕竟太短暂,分别时两人都感到遗憾。
有一天早上,段宗榜正在本主庙前的石阶上,忽见一个人跪
在旁边。段宗榜十分惊讶,问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为何
跪在这里?”
那个人叩了一个头,说道:“我是马久邑的本主张玉林,因
为那里旱象严重,田无水泡,秧苗快被烧死,全村人向我祈祷,
要我降雨解旱,我无能为力,深知大人求雨有方,所以特来求援。”
段宗榜本不想答应,但想到自己的情人正是马久邑人,
救了马久邑,也就救了她,往后还要同她常来常往。于是,便解
下雨葫芦,吩咐了一番,便打发张玉林回去了。
张玉林带着雨葫芦,急急忙忙赶回去,来到村外不远,他想
知道雨葫芦的秘密,就打开了葫芦盖。刹时,那蓝蓝的天空中出
现了几朵乌云,接着雷电大作,暴雨瓢浇,干得冒烟的田地有了
水,人们很快栽下了秧。为了感谢段宗榜救灾佑民的大恩,马久
邑人就把他奉为凤上村的本主,接他来村里住,段宗榜和卖酒婆
就常在一起了。可是,段宗榜来马久邑住,上阳溪的人不答应。
两村人发生了争执。段宗榜左右为难,劝两村人好好协商。两村
议定,段宗榜只能在马久邑住一个月,日期定在农历五月初五到
六月初六。
从此,每年进入五月,马久邑人就开始做接段宗榜的准备工
作。五月初五这天,马久邑人便抬着轿子,吹着唢呐,打着霸王
鞭,载歌载舞,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上阳溪
接段宗榜来马久邑。
在舞蹈队伍的后尾,还跟着一个背酒坛子的卖酒婆,她就是
段宗榜心爱的情人。她也和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地去接自己的心
上人。
段宗榜来马久邑住的一个月里,天天享用着村民们的供品不
愁吃,不愁喝。同时,也天天和卖酒婆欢聚在一起。
满一个月后,到六月初六这天,上阳溪人又吹吹打打,抬着
轿子,来接段宗榜回去了。
这一天,天气再好也会突然下一场大雨。如果是早上下,吃
中饭时就会晴出来;如果是中午下,到傍晚时就会晴出来。这是
因为段宗榜被上阳溪接回去了,卖酒婆送别段宗榜时哭起来,流
出的眼泪变成了雨。
阿杰尔除妖
——银桥区三阳村本主
古时候,苍山上出了个妖魔,无恶不作。老百姓对他又恨又
怕,只有四处逃难。
苍山脚下有一个三阳村,只有十来户人家。村头住着两母女,
靠上山砍柴换粮为生。这天,她们下山晚了,刚走到半山腰,刮
起一阵狂风,把姑娘刮得无影无踪。母亲昼夜哭个不休。
村里有个名叫阿杰尔的青年猎手,日日进山打野兽,射得一
手好箭,耍得一手好刀。他听人说村头姑娘被妖怪掳去,便上苍
山去搭救。
阿杰尔告辞乡亲父老,背上弓箭,带上干粮,就出发了。他
找遍苍山的峰峰岭岭,终于找到了妖洞。这洞在一座刀削般陡峭
的悬崖上,“最能干的人也无法上去。怎么办呢?”
阿杰尔坐在一棵粗大的树下,苦苦思索着。
却说妖怪将砍柴姑娘掳入洞里,见她长得眉清目秀,就逼他
做了妻子。真稀奇,才过了几天,姑娘便生了个儿子。
见风就长,刚落地就会讲话,唱歌,不久便长成了一个会飞
的小伙子。姑娘时常想念母亲和乡邻,却要日夜伴着妖怪,十分
痛苦。儿子常常说些体贴话安慰母亲,并悄悄告诉她一定要帮她
逃出去。可是怎么逃呢?虽说儿子会腾云驾雾,能背着自己走,
但要是被妖魔发觉又怎么办?想来想去,母子俩想不出一个妥当
的法子来。
忽然听见“嗖”的一声,飞来一支利箭,钉在洞壁上,箭翎
上有条白绸子,上面写着:姑娘,趁妖怪不在,阿杰尔来救你。”
姑娘高兴得跳了起来,叫儿子去领阿杰尔进洞,儿子奇怪地问:
“阿杰尔是谁?”姑娘答道:“他是村里一个勇敢的猎手。”
阿杰尔来到洞里,忙叫姑娘的儿子背上母亲逃走,自己则穿
上姑娘的衣服,蒙面躺在床上,专等妖怪回来。
过了几个时辰,妖怪回洞了。只见它又高又大,生有四眼,
面目狰狞,正撕开一只肥猪吃着。阿杰尔趁妖怪吃得起劲,掀开
被子,张弓搭箭,向妖怪射去,正中后心。妖怪大吃一惊,回身
一看,见阿杰尔要射第二箭,便拼命大吼一声,向阿杰尔扑来。
阿杰尔连忙射出第二箭,射中妖怪的左眼,随即闪出洞外。待妖
怪追出洞,阿杰尔连放三箭,把妖怪的四只眼睛全射瞎了。妖怪
张开血盆大口逼过来,阿杰尔猴子般闪到一旁,又不慌不忙地射
去一箭,正中妖怪的咽喉。妖怪伸开巨爪向前乱抓,阿杰尔一让,
不慎同妖怪一道坠下了万丈悬崖。等到人们来寻找阿杰尔,只见
从悬崖飞出一只美丽的大鸟来,一群百灵鸟围着它叫:“阿杰尔!
阿杰尔!”这只美丽的大鸟,就是阿杰尔的英魂变的。
人们为了纪念阿杰尔为民除害的功绩,在三阳村立了一座
“本主庙”,将他奉为本主。
慧生盗仙水
一银桥区阳乡村本主
有一年,大理坝子遭了大旱,庄稼干枯了,树木也干死了,
人们无法生活下去,只得四处流浪逃荒。
苍山脚下的阳乡村里,有个叫慧生的青年小伙,与年老的父
亲一起生活。因为连年遭旱日子变得难过起来,慧生决计上苍山
找水,解大理坝子的旱灾。可是走遍了十九峰,历尽千辛万苦,
也没有找到一滴水。他仍不死心,继续找啊找,累了爬到树上打
个盹儿,饿了摘几个野果充饥,渴了扯一把绿叶含在嘴里咀嚼,
就是遇上再大的困难,他也不怕。
傍晚,慧生来到山顶头,见一个白胡子老人站在岩石上,呆
望着远方。慧生上前行了个礼,向老人请教。老人慢吞吞地告诉
他:“如果想找水抗旱,只有上天去偷王母娘娘的仙水瓶。”
慧生看看天,问:“可是怎么上得了天啊?”白胡子老人不
答话,只见他脱下一件破衣,扔在地上,一眨眼就不见了。慧生
正在疑惑,忽然一阵寒风袭来,全身冷得发抖,急忙拾起老人的
破衣披在身上,一穿上破衣,全身就热得受不住。慧生发现破衣
里还有一把破羽扇,便取出来打开,猛扇起来。忽然,他象长上
翅膀的鸟儿一样,径自飘飘荡荡地往天上飞去了。
不大一会,慧生来到了南天门。许多天兵天将在那里把守,
慧生有些害怕,但为了找水只好壮壮胆子,硬着头皮闯进去。说
也怪,天兵天将好象没有看见他似的,并不阻拦他。原来那件破
衣是件能够隐身的宝衣。
慧生进了南天门,径直往王母娘娘的瑶池奔去。这些天,王
母娘娘出巡去了。瑶池两侧,鲜花千簇,争奇斗艳。金光闪闪的
大殿中,置有一张金桌,上面放着两个银瓶。慧生料定这就是仙
水瓶,便急忙上前拿起一个,打开盖子,朝着人间倒去。那小小
的银瓶不知装有多少水,总是倒不完,一连到了十四天,汇成了
苍山十八溪,流向坝子,成了洱海,永不枯竭。
慧生盗仙水的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就命天兵天将把他囚禁
起来,但没有处死他,只是罚他永远坐牢。
大理坝子的百姓们,靠着十八溪和洱海水,又过上了五谷丰
登的好日子。阳乡村的乡亲们为了纪念慧生的功绩,就把他奉为
本主。
张玉林借雨葫芦
——银桥区马久邑本主
张玉林是一个能文能武,才华出众的小伙子。后来,被庆洞
庄神都的爱民皇帝看中,选他做了驸马。他和公主结婚以后,在
马久邑和富美邑之间的海边上,建了一座花园行宫,小两口过着
幸福美满的生活。
有一年,马久邑遭到大旱,秧苗栽不下去,百姓求不着雨,
急得不得了,只好来求张玉林想办法。张玉林看到村民遭难,心
中不忍,但又无法可想。后来公主对他说:“上阳溪本主段宗榜,
有一个雨葫芦,只要把葫芦盖打开,就会下雨了。你去求一求父
王段宗榜,将那雨葫芦借来,就不愁没有雨水栽秧啦!”张玉林
听了十分高兴,便匆匆忙忙跑到上阳溪,在本主庙里找着了父王
段宗榜。
段宗榜是中央皇帝,是苍洱境内本主的头头。他听说马久邑
天旱无雨,心里有些同情,又看在张玉林是驸马的面上,立刻答
应将雨葫芦借给他。张玉林拿着雨葫芦,高高兴兴地回来了。
借到了雨葫芦,张玉林便和公主一起,向着马久邑的田坝走
去。张玉林一打开葫芦盖,说也怪,那葫芦里就冒出一团团黑云,
布满天空,霎时,雷声大作,暴雨倾盆,田里的水积得满荡荡的。
人们看见天降大雨,都从村里跑出来,忙着去栽秧。大家在田坝
里遇着张玉林和公主,才知道是他们借来了雨葫芦,靠雨葫芦才
引来了大雨的。
这一年,全村满栽满插,获得了大丰收,人们都十分感谢张
玉林和公主。
那时,马久邑的百姓只会种田,不会做别的副业,所以家家
户户收入较少,生活贫困。于是,张玉林和公主就替他们出主意,
想办法,教他们织布、缝衣、做鞋、酿酒等等,副业一办起来,
收入越来越多,日子也就越来越好过了。从此,人们常见金凤凰
飞来,有时停在屋顶上,有时歇在大树上,有时在半空中飞舞,
久久不愿离去。有的老人说:“张玉林和公主给我们带来了好日
子,金凤凰也飞来朝贺啦!”所以他们又把马久邑叫做凤阳邑。
张玉林和公主死后,马久邑的百姓为了感谢他们的恩德,就
盖了一座本主庙,尊奉他们为本主,还塑了他家四代同堂的群像。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五日下午,马久邑风北、凤西、凤南的百姓,
都要去花园行官,用八人抬的大轿把张玉林抬回本主庙。每年六
月二十三日是张玉林的寿诞,全村还要过本主节。
美神张勋
——银桥区下阳波村本主
下阳波村的本主是贵阳人,名字叫张勋。他是唐朝李宓部的
一员武将,成为本主后,尊号为“五方圣帝飞灵将军”。每年农
历六月二十五日,既是白族的火把节,又是下阳波村的本主节。
这天,全村人竖起两个大火把,设宴请客,热烈庆贺。
原来村里有一个小伙子,名叫阿罗,嫌讨得的媳妇陈氏生得
不美貌,结婚后的第二天,他就抛下老父老母和新媳妇,离家出
门去了。
陈氏这女子,聪明贤惠,手勤脚快是个能人。做姑娘时,好
些小伙子去讨她,她都看不上限。可是嫁到下阳波村来,就比不
上村里别的姑娘了。她知道丈夫为什么出走,心里很难过,常常
暗自流泪,有时还背着人到庙里去,跪在本主张勋座前祷告诉说。
但她不是责怪丈夫,觉得丈夫没有什么过错,是自己不好,才连
丈夫跟着受累。所以,丈夫出走后,她仍然安安心心地住下来,
白天下地忙田里活,晚上织布熬到半夜,任劳任怨,孝敬公婆。
有时,她也很想念阿罗,常常走到村口,站在月光下面,看着那
条穿南通北的大路,盼望着阿罗能从那条路上走回来。
转眼一年过去了,仍不见阿罗的面,连音信都没有,陈氏默
默地流着泪。这天晚上,她又站在村口望了一阵后,孤零零地转
回家里来,抱着枕头大哭。她哭得很伤心,又不敢放声大哭,怕
公婆听见了也跟着难过。哭着哭着,她睡着了,就做了个梦。
她梦见自己拿着一炷香,来到本主张勋面前,跪着祷告。先
求本主保佑公婆健康长寿,保佑丈夫在外清吉平安早日回来。然
后才叙述起自己的不幸。正说着,本主开口告诉她说:“我已
托梦给阿罗了,叫他快快回家,他答应马上就起身回程。你不必
伤心,不出一个月,阿罗就会回来了。”她连忙谢道:“多谢本主
了。怕就怕他回来后,见了我这模样,不顺心,又离去。”本主
说:“良心好的人面貌也会变美的。你良心好,你也会变美的。”
陈氏醒来,反复想着这个梦,心里还很不平静。第二天,她真的
来到本主座前,刚刚跪下,本主就显灵了。对她说道:“你昨晚
做的梦,会应验的,你回家等着吧。”
陈氏又惊又喜,拜谢本主后,回家照样白天耕种夜晚织布,
孝敬父母。不同的是,她一变往日的忧闷为欢喜,不出半月,果
然变得比原来美丽多了。
等到那个月的最后一天,阿罗真的回来了。走进家门,他就
先去看望父母双亲,见二位老人十分精神,非常高兴。问起媳妇
情形,双亲赞不绝口,骂阿罗不该离家出走。阿罗听了又羞又愧,
才去后房看望陈氏。
这时,陈氏坐在织机上正织着布,心想一个月到了,咋个还
不见阿罗回来。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响,越来越近,掉头一看,
见是丈夫回来了,又悲又喜,顿时热泪盈眶。
阿罗站在门口,惊呆了:眼前的妻子美如仙女,同过去相比,
完全是两个人。他越看越喜爱,竟忘了上前。当陈氏一声呼唤,
他才如梦方醒,奔上前去“扑通”一声,跪倒在陈氏面前。
从此,夫妻十分恩爱,你耕我织,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非常甜
美。
陈氏自己算是交了好运,但他并没有忘记别的女人。她又去
向本主张勋祈告,求他让嫁到村里的女人都变得更美丽。本主答
应了。
那次以后,凡讨进村里来的新媳妇,原来就长得漂亮的,就
变得更漂亮;本来生得不美貌的,慢慢地就变美貌起来。人们说,
这是本主张勋赐给的。
直到现在,哪家小伙子去说媳妇,如果嫌姑娘生得不够美貌,
想不要时,人们就劝他说:“看人要看内秀,不要单看外表。只
要良心好,又能干,外表也会跟着变美的。”小伙子听了,再仔
细想想,也觉得说的有理呢。
杜本主代耕
——银桥区磻曲村本主
走进磻曲村本主庙,就能见到墙上有这样一副楹联:
昔驾青牛代耕悯民生在田间之苦
今留天马托迹显佛法於石上之骑
读过这副楹联,再走进村寨里访问访问说古道今的老人,就
知道其中的原由了。
磻曲村,东临洱海,西倚苍山的三羊峰,北靠南诏三羊城。
村边有一条山泉,叫灵泉溪,清澈的溪水哗哗流淌,终年不断,
是一个山青水秀,五谷丰登的好地方。那时,村里还不兴养耕牛,
犁田耙地,全靠人用锄来挖,用锄来耙,十分辛苦。
人们实在苦累不住了,就向杜本主苦苦祈求:“本主啊!你
发发慈悲吧,给我们指指出路吧。
杜本主亲眼看见了全村百姓的凄苦,亲耳听到了众人的呼
声,心里非常难过,就默默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不知道杜本主叫什么名字,传说他是从西天来的一位大仙,
他那本主庙里,除了他那匹常骑的天马,还有两头青牛。这两头
青牛平常就卧坐在庙门口,左一头,右一头,似睡非睡,一动不
动。
有天夜晚,杜本主打扮成了一个普通的耕夫,扛着木犁走出
庙来,轻声唤起那两头青牛,下田犁起地来。他从西到东,从南
到北,犁完一块又一块,竟忘记了回本主庙的时辰。
四更已过,五更将临。人们陆续起身下地了,一看,都怔住
了:“我们回家去才睡了一小觉,这些田怎么会自己翻犁过来
呢?”再看看周围的田,也是如此。人们凑拢一堆,互相议论开
来。
忽然从不远的地方隐隐约约传来吆牛的声音。人们寻声望
去,只见三团紫红色的火在那儿游动。他们先是愕然,又带几分
惊恐,不知谁说了声:“走,过去看看。”大家才壮着胆子,一个
跟着一个,不声不响地向火团那里摸去。快要接近时,火团忽然
不见了,只见一个耕夫赶着一驾青牛在犁田。人们恍然大悟,一
齐跪地就拜。叩谢完毕,抬头看时,耕夫和牛都无影无踪了。他
们拥向本主庙,只见两头青牛象平常一样,依然静静地卧在庙门
口,满身却是湿淋淋的汗,四只蹄上沾着湿泥巴,脖子上还留下
了牛杠压的印痕。再进庙里去瞧瞧,那杜本主的金身,胡须和眉
毛上,都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杜本主显灵、驾青牛代耕的事,在村里村外很快地传开来。
从此人们效仿杜本主,开始养牛,用牛犁田耙地,再不用锄头去
挖地了。全村人非常感谢杜本主,每年农历正月初六日,都要举
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纪念本主的生日。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20:26: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92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