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赏析2篇
导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
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
您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赏析2篇,欢迎阅读!
赏析一: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
候,他眼里的世界,使可爱、美丽的。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
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
这次离别是在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
正浓,芬芳馥郁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扬州
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
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充满了浓郁的畅想和快乐的向往,李白的心里
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的这次旅行是愉快轻松的,
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跟着飞翔,胸
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点明送别地点,“烟花三月下扬州”,是
送别时间,阳春三月,到处是看不尽的繁华春景。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
诗意深情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
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一直看到帆影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
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失了,李白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
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不仅是眼见
之景,还包含了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和对扬州繁华的`向往。
作者采用间接抒情手法,寓深情于眼前所见之景,不言情而情自
溢。
赏析二:
这是一首送别诗。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
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李白从27岁到35岁
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
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
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
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
篇。诗题中“之广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
诗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
东远行了。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
然是在东面了,接着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既广陵,由武汉
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下行所以说“下扬州”。这句说孟浩然在阳春三
月的时节去,那景如烟花的扬州。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特
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
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对此行的羡慕之意。以上两句写送别
情况,还没有写离别之情。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写作者送走了
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过人东去
的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够看到的只剩下
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
碧空中消失。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
之情了。这种离别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间,是不会如此深刻的。
而写离别之情的手法,也只取离别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藏在景
物之中;并不直接抒写感情,却越发使人体会到真味情切。
着首诗中的第三句,在宋朝人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中写成“孤
帆远影碧山尽”,在陆游的《入蜀记》中,则写成“孤帆远映碧山
尽”,并且竭力称赞他描写入微。此后不同的版本往往就出现不同的
写法,不过无论是何者,都不失为绝佳诗句。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9:59: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90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