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的感情基调【迢迢牵牛星课件】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
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及地位。
2、学生通过反复朗诵,了解五言律诗的节奏及其韵味,并掌握
诗中叠音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通过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欣赏牛郎织女凄美的
爱情故事。
重点:掌握叠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理解其思想内容,品味牛郎织女的爱情的凄美
教法:诵读法、点拨法
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爱情题材的诗歌,比如说《静女》,
它描述了热恋中的
男女青年约会时的甜蜜;《氓》叙述了女主公不幸的婚姻。而今天,
我们将学习另一篇爱情题材的诗歌——《迢迢牵牛星》,一起来看看
这首诗又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
好,大家把书拿出来,翻开101页,结合注释自读《汉魏晋诗三
首》之《迢迢牵牛星》。
(学生自读、教师板书题目)
二、解题以及介绍文学常识
《迢迢牵牛星》选自《文选》中《古诗十九首》的第十首。《古
诗十九首》(是专有名称)都是五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东汉末年,
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
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这十九首诗歌,基
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而言,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
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古诗
十九首》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吸取了乐
府民歌的营养。《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在“古诗”中得到广
泛运用。《迢迢牵牛星》是其中艺术成就颇高的一首,刘勰在《文
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钟嵘在《诗品》中说它是“天衣无
缝、一字千金。”
三、朗读感知,了解大意
1、指明学生朗读
他读得怎么样?好不好?
点拨字音:
纤:xiān纤维素qiàn纤夫(板书)札zha
问题设计:五言诗的节奏有何特点?
点拨:五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是三个节拍,即二二一或二一二,
由不同字数构成的两个节拍交错起来而组成一句的五言诗,在节奏上
就远胜于板滞的四言诗。
比如说“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
另外,该诗句押韵(ü韵)。
这是一首描写织女思念牛郎的爱情诗,也可以把它归为“思妇
诗”,所以它的感情基调应该说是较为哀怨的。
2、集体朗读
来,我们一起朗读一遍。尽可能地把诗歌所要表达的那种(离别的
哀怨、相思的痛苦)情感读出来。
(集体朗读)
3、录音播放
来,我们听一下录音,看别人是怎样朗读的,大家要认真听。
4、好,大家听了这么多遍,那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在你看来,
它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指明学生回答)
写的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
故事。抒发了男女情人分隔两地的相思之苦。
三、精读课文,赏析品味。
一)把握诗歌内容,体会其情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提问一:诗歌第一句就点明了什么?
明确:描写对象——牵牛、织女,引出本诗的抒情主人公——织
女。
“迢迢”写出了两个人分隔异地,引出他们的爱情故事——牛郎织
女的故事引申: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我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
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
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因此,
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降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而织
女则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后来,织女私自偷下凡间,重遇牵牛
(牛郎),两人遂结为夫妇,生一男一女。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的生活。但
是王母娘娘知道后,非常生气,命令天兵天将把织女拘回天上。牛郎
就把两个小孩放在箩筐里,奋力追赶织女。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钗,
在牛郎织女之间一划,变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银色河川(银河),于
是,牛郎在银河以南,织女在银河以北,遥遥相对,无法相见。
探究:这里用到了什么手法?
明确:这里用到了“互文”的手法。“迢迢”既修饰牛郎,也修饰织
女;而“皎皎”同样也是这种情况。
互文是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
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
例: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译文:织女摆动纤纤素手,织机“札
札”作响。明确:这里进一步描绘了织女织布的形象。
据说织女心灵手巧,她能用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
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提问二:前一句写织女忙绿地织布,她整天织布,为什么还是“不
成章“呢?为什么“泣涕零如雨?
明确:因思念远方的人而无心织布
提问三:终日以泪洗面为何还要去织布呢?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表现什么情感?
讨论明确:用比喻、夸张手法,以借织布排遣思念的愁苦,来表
现愁苦到至极。
这种情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去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
生读、背)
,相去复几许?译文:银河既清且浅,相距又有多远?
且:并且,表并列关系。去:距离(一词多义:离开;除掉;丢弃;
到??去。)
复:副词,又(一词多义。回来;恢复;回答;报复;免除赋税徭役;通
“覆”覆盖;繁复)
既然河水既清又浅,应该可以涉水而过,但是他们两人为什么不
能见面呢?那么作者借这一故事有何目的呢?
讨论明确:河水并非不能渡过,而是不可逾越。是因有像王母这
样的势力的阻隔,爱情被扼杀、遭遇挫折。可见,织女“泣涕零如雨”
的悲思是源于对情人的爱情被无情毁灭的悲恨。
本诗明写传说故事,暗写现实生活,表面是写织女相思牛郎的事,
而实际是抒发人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以委婉曲折的
手法,抒发闺妇的感伤情怀。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脉:mò含情脉脉mài脉搏、脉络
尽管他们只相隔一条水清且浅的银河,但只能含情相视,不得互
诉衷肠。那么,这里就给我们交代了什么?(织女痛苦的缘由)抒发了
织女心中咫尺天涯的哀怨。
二)艺术特色
提问: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叠字的使用有何作用?
叠词的使用或是状貌或是摹声或是绘情都准确而生动收到较佳
的效果。叠词的作用是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形象性,也
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在《迢迢牵牛星》中,运用了叠词和拟
声词,
“迢迢”,写距离之远(是织女心里的感觉,情人眼里的咫尺天涯。);
“皎皎”,写星光之亮(写出了织女整体形象的娇美姿态明艳动人。),使
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然后,诗人将视线移到织女星上。由远而近,先物后人。“纤纤”
状素手之修美,
“札札”状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纤纤”和“札札”,形声生
情。“盈盈”写水之物貌(既表现水波的晶莹,又表现了女子的美丽,
还可表现女子眼含热泪的神态.让人回味无穷。);
“脉脉”写人之情貌,水貌和情貌都很美。可是一水之隔,却“不得
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隔河相望,河
汉的清浅和并不宽阔强化着见面的渴望,当然也就增加了见不了面的
无奈。同样,在见面的阻隔只有“盈盈”一水隔,“不得语”就差不多是
不可忍受了。景情并生,哀怨动人。小结:这些叠字刻画了人物和
环境,由远而近,由物及人,由神态及感情,确是“兴象玲珑,意致深
婉”,深婉细致地写出了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别离之愁。小结出鉴
赏诗歌方法:抓住字眼,体味语言。
(板书)
叠词作用
迢迢写牵牛星之远
皎皎写织女星之明
纤纤写素手之细
札札写机杼之声
盈盈写银河之水
脉脉写相视之态
学生朗诵,体会叠词的作用。
叠音用得确切不移、形象生动,且增添了音乐美,使诗篇更具浓
郁的抒情性。
六、课外拓展
牛郎织女鹊桥会古来诗词吟咏多。他们动人的爱情故事至今被
传诵。中国历代诗人骚客以七夕为题,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其中最
著名的应该说是
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七夕》: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
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特别是最后一句“两情若
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众人大多慨叹牛郎织女相见太难时,它
却反其意认为坚贞的爱情不在于耳鬓厮磨。
七、朗诵
好,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
里把这首诗背下来。(学生自由朗读)
(两分钟后)
指明两个学生背诵,一个默写(视情况而定)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迢迢牵牛星》
篇二:《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迢迢牵牛星》张华忠
篇三:迢迢牵牛星教案
《迢迢牵牛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十九首》的相关知识,对其内容和艺术手法有一定
的见解。
2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中叠词手法的巧妙运用,了解叠词的音
韵美。同时对互文手法有一定的掌握。3分析作者以旁观者身份用不
同视点观察牛郎织女夫妇写作手法的妙处。分析织女的形象,深入了
解诗歌的象征意义,陶冶情操。
4运用联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地背诵本诗,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并注
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个重点。掌握叠词手法的运用以及其
音韵美。
3、把握诗歌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分析诗歌当中的
织女的形象。对比不同诗人笔下牛郎织女的不同。
教学课时:1个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更是身处青春期的你们饭后的话
题之一。世上的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我们知道,在古
代的乱世,有征戍,在“盛世”,有徭役,每当一对恩爱夫妻因为生计、
因为仕途而分割两地时,一种“终日思君不见君”的愁苦必将牵拌着彼
此。而对于女方,犹为突出。大家都对于牛郎织女不陌生,那么我们
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又是借于牛郎织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
那么在讲课前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诗歌。注意五言诗句的节
奏一般是一或二一二”节拍来读。比如说“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
手”,把握好诗歌的感情基调。
二,提出问题。
大家朗读完了这篇诗歌,有谁来说说读完后的感受。?诗歌大概
讲的是什么内容?感情基调又是如何的呢?
三,解释诗的大意。
1、教师逐句范读《迢迢牵牛星》,并用有诗意的语言逐句分析
大意。从整体感知引导同学们发挥联想。
牵牛星与织女星相隔多远?
牛郎星是16光年,织女星是27光年。它们之间的距离也十分遥
远,是16光年。而光年等于多少千米呢?光每秒走30万千米(这里取
近似数值),一年有365天,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3600秒。
所以一光年=*****X365X24X3600=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约数)
关于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只是古代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寄托和希冀
罢了。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
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关两句分别从两处
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
不可执着。牵牛何尝不皎皎,织女又何尝不迢迢呢?他们都是那样的
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
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
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
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
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
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
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
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
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
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
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
匹,因为她心宾牛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
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
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
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纺鳇觯。"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
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终日不成章"化用《诗
经·大东》语意:"霰酥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
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
水之清浅,恐不确。"盈盈"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
织女。
2、整体把握。从各章节里全面分析。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
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
纤纤"、"盈盈"、"脉脉"。“迢迢”是写牵牛星之远,“皎皎”是写织女
星之明,“纤纤”是写素手之细,“札札”是写机杼之声,“盈盈”是写银河
之水,“脉脉”是写相视之态。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细致
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
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
哀婉动人,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
辞美。这些叠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
3、最后再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诗。课后可让学生改编成情景
剧。并让同学们自己上来朗读
或表演。激发他们的想象创新能力。
四,分析女主人公的形象。
第一、二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以牵牛、织女起兴,借事
托物,点明了描写的对象。牵牛星处在遥远,织女星明洁灿烂。“迢
迢”,遥远的样子。从织女的角度来看,牛郎仅隔银河,却又显得那么
遥远。“皎皎”一词,形象鲜明,既写出了织女星的光洁明亮,又使人
联想到人间思妇的皎洁美好之
貌。这两句表现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景,借喻人间夫妻相处
异地、不得相聚的现实生活。
第三、四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进一步描绘织女的形象。
织女摆动着纤纤素手,随着“札札”的机声开机织布。
第五、六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描写她由于思念牛郎,一
天也织不出一匹布来,只见她泪落如雨。
这部分的表层意义是描写织女的悲伤情状,她由于与牛郎不得相
聚,因而终日以泪洗面,织布不成。其深层含义则是暗示出多情的妻
子因思念丈夫而魂不守舍,心绪不宁。
第二部分:第7——10句。
第七、八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照应诗的开头,描写牵牛
星和织女星相隔的银河又清又浅,相距又有多远呢?河水既清且浅,
本可涉水而过,相聚有期。
第九、十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指出:尽管他们只相隔一
条水清且浅的银河,但只能含情相视不得互诉衷肠。
这部分交代了织女痛苦的缘由,抒发了织女心中咫尺天涯的哀怨。
综上,织女勤劳,美丽,善良,因为得与牛郎相聚而终日以泪洗
面又不得互诉衷肠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
五,全诗中心思想把握
这首诗歌以第三人称的口吻,以牵牛、织女两星为题,巧借牛郎、
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见的民间故事,抒发了遭受爱情折磨的痛苦。
形象地抒发了现实生活中男女情人咫尺天涯的哀怨,表达了渴望夫妻
团圆的强烈愿望。
六、布置作业
背诵《迢迢牵牛星》并预习《短歌行》,将自己的对诗的感受写
成一小段话上交。
拓展阅读:《迢迢牵牛星》赏析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
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
交谈。
赏析
此诗描写天上的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
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
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
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
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
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
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
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
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
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
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
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
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
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
匹,因为她心里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
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也,
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
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这
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
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终日不成章”化用《诗经·大东》语
意:“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
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
水之清浅,或者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文选》
六臣注:“盈盈端丽貌。”是确切的。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
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
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
文“河汉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盈盈”除
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
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这是形容女
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盈
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
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
脉”,李善注“《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脉
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9:11: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89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