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七月的风

更新时间:2023-01-24 18:36:29 阅读: 评论:0

如何备考中考-ity后缀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复工)

《诗经.风.豳(bīn)风.七⽉》解析(下)

【原创作品】

七⽉(下)

——农耕⽣活的史诗

【译⽂】

七⽉⼤⽕星向西落,

九⽉⼥⼯缝制⾐裳。

⼗⼀⽉狂风哔拨响,

⼗⼆⽉寒⽓刺⾻凉。

既没⾐裳也没粗布袍,

如何度过这漫漫寒冬?

正⽉开始修整锄犁钯,

⼆⽉⾛下⽥地去耕种。

喊着妻⼦⼥⼉同下地,

把饭菜送到向阳的⽥边头,

⽥官看在眼⾥满⼼喜洋洋。

七⽉⼤⽕星向西落,

九⽉⼥⼯缝制⾐裳。

春天的阳光暖融融,

黄莺在枝头叽喳唱。

姑娘们⼿挎深⽵筐,

⼀路沿着墙下那⼩道⾛,

轻舒⽟臂寻求采嫩桑。

春⽇⽩昼渐渐长,

采⽩蒿的⼈⼉闹嚷嚷。

姑娘⼼中暗伤悲,

害怕做公主的陪嫁去他乡。

七⽉⼤⽕星向西落,

⼋⽉好把芦苇割。

三⽉修剪桑树枝,

取出斧头拿来斨,

砍掉⾼⾼的长枝条,

拽住柔枝捋嫩桑。

七⽉伯劳鸟声声唱,

⼋⽉搓⿇织布忙。

⼜染⿊⾊⼜染黄,

我染的⼤红⾊最鲜艳,

去替那公⼦王孙做⾐裳。

四⽉远志抽穗开了花,

五⽉树上蝉⼉唱得欢。

⼋⽉⽥间收获庄稼忙,

⼗⽉树上枯叶纷纷落。

⼗⼀⽉上⼭猎貉兽,

选取那上好的狐狸⽪,

送给那公⼦缝⽪袄。

⼗⼆⽉猎⼈齐会合,

继续打猎练硬功。

打到的⼩猪归⾃⼰,

捕到的⼤猪呈王公。

五⽉⾥蚱蜢弹腿响,

六⽉⾥纺织娘振翅膀。

七⽉蟋蟀⽥野⾥鸣,

⼋⽉来到屋檐下唱。

九⽉跑进房门来,

⼗⽉⾥到我床下藏。

把所有的窟洞塞紧熏⽼⿏,

封堵北窗和泥糊好柴门缝。

唉呀我可怜的妻和⼉,

说是为了过冬迎新年,

⼀家⼈迁⼊这破屋把⾝藏。

六⽉吃郁李把野葡萄尝,

七⽉⾥烹煮冬葵烧⾖汤。

⼋⽉⾥红枣打满地,

⼗⽉⾥下⽥收割稻⾕⾹。

⽤来酿造⼏坛好春酒,

喝了延年⼜益寿。

七⽉采收⽠类⾹遍地,

⼋⽉到来葫芦摘个光,

九⽉拾⿇快收藏。

采摘苦菜砍臭椿,

给农夫⼜有柴薪⼜有糊⼝粮。

九⽉平整打⾕场,

⼗⽉庄稼陆续收割忙。

⾕⼦黄⽶和⾼粱,

粟⿇⾖麦全⼊仓。

可怜我农夫命真苦,

庄稼刚刚收拾妥,

官家⼜派下劳役修宫房。

⽩天野外割茅草,

晚上赶着搓索绳。

紧赶着攀房把顶盖,

⼜逢开春马上将⾕粮种。

⼗⼆⽉凿冰之声“冲冲”响,

正⽉⾥搬进冰窖中。

⼆⽉到来祭先祖,

贡上⾲菜献羔⽺。

九⽉天⾼⽓⼜爽,

⼗⽉清扫打⾕场。

两樽美酒敬宾客,

宰杀羔⽺待亲朋。

携带礼物相聚在公堂,

⾼⾼举起那⽜⾓杯,

互相祝愿⼈⼈福寿⽆疆!

【解析】

农耕⽣活的史诗

这是⼀⾸周代农奴唱的农事诗,它似乎不是⼀⼈⼀时所作,⽽应该是奴⾪们的集体⼝头创作。全

诗按照季节、时令,有层次地叙述了从春耕到秋收、养蚕、纺织、染缯(zēnɡ,古代丝织品总称)、打

猎、修房、酿酒、凿冰、祭祀等⼀年中的劳动和⽣活情况,可以作为豳地农谚农活的歌诀来读,可以

作为我国物候学史最古的资料来读,尤其可以作为古代社会农业奴⾪⽣活的图解来读。该诗在为《诗

经》时代的农业、民俗、历法和政治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之外,还形象地勾勒出了⼀幅鲜明的阶级对⽴

图。⼀⽅⾯,是农奴们⼀年四季流⾎流汗艰苦劳动,到头来却⼀⽆所有,过着吃野菜、住草房、⽆⾐

⽆褐的悲惨⽣活,另⼀⽅⾯,⼜是奴⾪主及其公⼦哥们的不劳⽽获,过着作威作福的享乐⽣活。全诗

语⾔清新活泼,对后世⽂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史诗般的⽓势来记述农民的劳作和艰⾟,以时间为线索将古代农家的⽣活全⽅位的展现出来,

在古代的诗歌中恐怕只有《七⽉》。

⼈常说:不当家不知柴⽶贵。民间也说:不稼不猪不知道农民苦。那些在黄⼟地上⾟⾟苦苦劳作

到头,看似是在为⾃⼰忙碌着,其实⼤部分是为他⼈做嫁⾐裳,实际上是在为他⼈谋幸福。你看,猎

获的⼤猎物要献给王公贵族;上好的裘⽪也要进贡;漂亮的⾐服要送给达官贵⼈,⾃⼰连粗布短⾐也

没有;甚⾄连送到⽥头的饭⾷,“⽥官看到满⼼喜”,也要来沾光先⾏吃饱。除了上缴沉重的赋税之

外,还要服劳役,还要为官家筑室造屋,甚⾄花季少⼥还要替分公⼦缝制⾐裳、还要做公主的陪嫁远

⾏他⽅……

农民们的清苦⽇⼦,就是在这种忙碌、平凡、单调、周⽽复始的劳作之中,就是在这种不能决定

⾃⼰命运的惊惧恐惶之中,默默地度过的。他们没有过多的奢望和希求,所有的要求简单到了只有两

个字:活着。坚毅不拔地活下去,成了他们唯⼀的渴望。只要有⼀⼝饭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只要有

⼀件遮羞避寒的⾐服挂在⾝上,也就⾏了,也就满⾜了。不光他们本⼈,他们的⼦⼦孙孙,⼀代⼜⼀

代地怀着这样的愿望和要求活着、劳作着、繁衍⽣息着。他们既不会像不愁⾐⾷住⾏的富⼈们那样觉

得⽣活空虚,也不会像⽂⼈雅⼠们对花赏⽉般地⾼谈阔论伤感流泪,更不会像哲⼈们那样苦苦地思索

什么⽣活的意义或存在的价值,那些⾼深莫测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纯粹是不着边际的虚⾔。实在,

单纯,质朴,是他们的全部特点,对他们来说,⽣活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活着,活着就是⼀切,就是最

⾼的法则和要求。⾃然⽽然的,“⾷为天”就成了他们⽣活的信条。为了求取⼀碗果腹的⾷物,他们终

⽇忙碌在贫瘠的⼟地上,⽤超过养育⼦⼥的细⼼来莳弄⼀块薄⽥,春种秋收中寄托了他们全部的希

望,“⽇出⽽作、⽇落⽽息”成了他们⾃觉的职业意识,“两三亩地⼀头⽜,⽼婆孩⼦热炕头”成了他们

全部的⽣活理想。

⼏千年来,中国的农民是最为质朴善良的了,正是⽆数的农民才构筑了华夏民族的全部历史。⽆

论是哪个朝代,农民始终⽣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最⼤,但往往⼜最被⼈瞧不起,包

括到了⽂明程度颇⾼的现代,这种压在农民头上的不平等还在延续着。社会最底层的⽣活是最真实

的,也是最不允许有异想天开的,这种⽣活实际得没有任何浪漫的⾊彩,平淡得如同⼀潭死⽔,绝不

会激起哪怕是⼩⼩的波澜,忙碌得⼏乎没有喘息的机会,⾟苦得⼏乎直不起腰杆。你瞧瞧他们满是皱

纹的古铜⾊的脸,你摸摸他们层层茧疤满布⽽粗糙的双⼿,你再看看他们青筋暴突的⼿臂、瘦⾻嶙峋

的排肋、佝偻着的腰板,以及趾头⼲裂的双脚,⽆⼀不记录着劳作的艰⾟,⾜以说明岁⽉的⽆情!这

些印痕虽然深深留存于他们的⾁体,其实早就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上。虽然他们不苟⾔辞,实际上

他们的⼼灵在滴着殷红的鲜⾎,不过因为岁⽉的折磨已经凝结⽽⼲涸了。

正因为这样痛苦的磨炼,才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给⾃⾜、与世⽆争、乐天知命、安贫乐道”的美

德。“⽥园牧歌”式的追求只是⼀些⼈酒⾜饭饱后⽆所事事的遐想,只存在于空泛的想象之中。当⽣命

的基本欲求严峻地横亘在你⾯前时,就迫使你必须放弃⼀切不着边际的幻想,⽽要凭着⾃⼰的⼒量去

同命运抗争,当然这种抗争⾸先是与⼤⾃然的抗争,因为他们没有空闲去考虑“与⼈抗争”,他们所知

道的就是“⼀分耕耘、⼀分收获”,就是“种⽠得⽠,种⾖得⾖”,就是“锄⽲⽇当午,汗滴⽲下⼟”。他

们的全部⾝⼼都寄托在耕种的收获上,哪⾥有闲情逸致去思考“与⼈奋⽃其乐⽆穷”?这也正是中国农

民安于现状的真正原因,是造成他们⼏千年来不能觉醒的客观现实。反过来说,⾝处这样的现实,⼈

⼜怎么会不⾮常地实际起来?⽽且天灾⼈祸像随时可能出现的乌云笼罩在他们的头上,各种苛捐杂税

像⾼悬于他们头顶的利剑,随时都可能落下来,他们只能在战战兢兢中⼩⼼翼翼地寻求活命。

当然,他们在知⾜的同时,也会偶尔寻求⼀些精神上的愉悦,丰收过后,他们也会“宰杀羔⽺待亲

朋,携带礼物相聚在公堂,⾼⾼举起那⽜⾓杯,互相祝愿⼈⼈福寿⽆疆!”这⼤概就属于苦中作乐

了,其中的苦涩和寒酸也只有他们能够体验到。

这就是我们的祖先,这就是我们的⽗⽼乡亲,每⼀个⽣活于世的中国⼈谁也逃脱不了他们的⾎

缘。翻翻现代城市居民的家谱,三代五代乃⾄⼋代祖宗谁不是挑着扁担逃进城⾥的?可以说,中国⼈

都是农民的后代!我们也曾经⽣活在他们中间,我们也曾经是他们中的⼀分⼦,这种割裂不断的⾎缘

也传承了他们的品格。想想现代农民的⽣活状况,我们还会⽆病呻吟、风花雪⽉、哥呀妹呀、乃⾄声

⾊⽝马挥霍⽆度吗?远离了他们,就是忘本!

我们过去曾经这样⽣活过,我们将来还会这样⽣活着。

(图⽚来⾃⽹络,致谢。)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8:36: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87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七月的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