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
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
5464公里(1万多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
(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
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
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
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
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
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
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
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
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
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从源头到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
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
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陶器大多以
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
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
陶碟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
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
2
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
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
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
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
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
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
从河口镇到河南旧孟津为中游
仰韶文化
中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
仰韶村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
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
甘、青接壤地带。共发现遗址约1000多处,经较大规模发掘的典型遗
址有10余处。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
前3000年。仰韶文化的前身是老官台、李家村、磁山、裴李岗诸文化
(有人统称为“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在中原地区发展为庙底沟
二期文化。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广泛,延续之久长,内涵之丰富,影响之
深远,而成为中国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干,它展现了中国母系氏
族制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
砂红陶,灰陶与黑陶较为少见。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
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另
外还有磨光、拍印、等装饰手法。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
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
3
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从旧孟津至入海口为下游
龙山文化
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因
1928年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命名。
1930~1931年对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下层突出地存在轮
制漆黑光亮的黑陶和蛋壳黑陶,所以最初称为“黑陶文化”,被认为是
起源于东方而与仰韶文化不同系统的遗存。不久即被命名为龙山文化。
1931年,梁思永在河南安阳后冈遗址,第一次发现了小屯(商代)、龙山、
仰韶3种文化遗存上下依次堆积的“三叠层”,明确了三者的相对年
代关系。在30年代,归属于龙山文化的遗址不仅有黄河中、下游的,
还包括了杭州湾地区,当时根据地区差别,划分为山东沿海、豫北和
杭州湾3个区。又有人提出龙山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并认
为后冈的龙山文化是商文化的直接前驱。
“平屋”是黄河下游农村特有的民居,七十年代前,多见于北部,现
在已经很少见了,是前辈留下的永久性居住产物。建筑以青砖砌基,
半米余压间草隔潮、泥坯垒墙,两米余上梁、架檩、盖箔、压苇把、
后上大泥,这类房子可谓冬暖夏凉,抗风能力强,但防雨性能差,每
年春季上泥一次。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7:5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85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