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鉴赏步骤,明要—品语言—赏意象—悟情志。方法与过程:诵读、想
象、比较、鉴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烈士生命的壮丽和品格的崇高,
体会词人深沉而炽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评《·答李淑一》“不用说这里丝毫也没有旧式词人的那种之音,而使苏
东坡、辛弃疾的豪气也望尘却步。这里使用着浪漫主义的极夸大的手法把现实
主义的主题衬托得非常自然生动、深刻动人。这真可以说是古今的绝唱。”今
天我们就来共同鉴赏这首“古今的绝唱”。鉴赏步骤:明要—品语言—赏意象
—悟情志。
二、明要。
因为是赠答词,故须先理清赠答双方的关系,知人论世。书本第二页注释
①。杨李为同窗好友,毛柳为早年战友,杨之父与柳之父、李之父又是至交。
毛泽东与李淑一既是,也是亲人。战争年代,毛失其妻,李失其夫,人生
不幸,何其相似!因此,本词又为悼亡词。
三、诵读。
李淑一《菩萨蛮惊梦》。把握情感基调:本词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地记
录了当时的离愁与伤感。情感缠绵悱恻,哀婉动人。毛泽东读其信,咏其词,
同命相惜。“满衫清泪滋”,触发了毛早年的情思,慨然成章,于是作《蝶恋
花》一首,回答“征人何处觅”。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把握情感基
调:深沉炽热,慷慨豪迈。自读—师读—齐读—个别读—听评弹。
四、品语言—赏意象—悟情志。
知识要点:品语言。品味关键、传神的字词,一般可从字词的本义入手,
品味其在诗境中的深层含义。赏意象。把诗人选择的特定意象放回到历史空间
的坐标上,理解其所具有的多元性和时代性。悟情志。从四个方面入手。一
悟情感类型;二悟情感起伏;三悟情感高潮;四悟寄情技法。对女子称呼本应用
“娇”字,作者却用“骄”字,旨在赋予杨柳什么样的新意?骄—马高大健壮
貌—坚贞不屈貌。杨花柳絮,洁白轻盈,美则美矣,却并非刚劲强健之物。当
年推荐杨昌济(杨开彗之父)去北大任教的章士曾问“骄杨”当作何解?毛说:
“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1930年,军阀何键到处搜杀共产党
人及其家属。杨开慧不幸被捕,惨遭毒刑拷打。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
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于是审讯2官提
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
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曹植诗云:“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
元。”毛泽东赋予杨柳“骄”的姿态,表现的是烈士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气
节,也表达毛为之骄傲自豪的心情。“失”,包含作者对杨柳的情感是什么?
失去,亡失。包含一种痛惜、遗恨、无可补偿的心情。起笔看似平淡,读来却
令人悲伤不已。杨柳并起,我君对举,失字迭用,我失,君失,既有各自的
失,又有共同的失。不仅是各自的亲人,也是共同的亲人。沉痛之情及至深的
怀念油然而生,一开篇便营造了追怀、追忆、追悼的艺术氛围。“杨柳轻飏”
浪漫主义的继承。修辞手法上:谐音双关,偶合的姓氏;语意双关,符合中国
人大团圆的结局。(善则升天,恶则下狱。烈士们生前雄姿矫健、壮志凌云;死
后浩然正气、直冲九天!)表现手法上:是想象的起点,在实写与虚写之间架设
了一个联接通道。逻辑结构上:过渡句。紧承起句的“失”,交代杨柳二人的
归宿,从地下到天上,从现实到幻想,在现实世界已壮烈牺牲的烈士英灵不
死、精神永存,在另一个神圣世界永生!因此,使用“轻飏”二字所创造出来
的幻想世界,继承了中国浪漫主义的.美学传统,既是感情的飞跃,又是意境的
升华!“吴刚嫦娥”神话传说的创新。吴刚伐桂,嫦娥奔月,这是流传民间的
古老的神话。古人诗词引用神话,往往就神话写神话,跳不出神话本身。
如::“白兔捣药秋复春,娥孤栖与谁邻?”;:“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
天夜夜心。”(都直言嫦娥的寂寞)。而毛泽东却能跳出原有的臼,挖掘出新的
意义。吴刚伐桂,总也砍不断,着实令人苦恼;自从离别后羿飞入月宫,嫦娥已
寂寞数千年。杨柳二烈士的忠魂的到来,打破了他们的生活常态。苦恼多年的
吴刚,精神为之一抖,捧出桂花酒盛情款待;清冷寂寞的嫦娥,心情为之一振,
以万里长空做舞台翩然起舞。“捧”,敬意在其中;“且”,让步副词,姑且,
聊且,再怎样的盛情款待,热情久迎都不足以表达对烈士的崇敬爱戴之情,只
能是聊表心意。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驰骋丰富的想象,通过对古老神话的
再创造,让古代英雄与神话人物同场出现,落笔虽在天上,着眼仍为人间,借
仙家的崇敬寄托人的情思—赞扬与讴歌!诗人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引用典故而不
为典故所牵制,也表现为遵守格律而不受格律所束缚。(注⑧换韵;打破上下阕
界限。)“泪飞化雨”的艺术效果。最后,诗人笔锋一转,“忽报”二字,又
从天上到人间,烈士生前面对敌人的屠刀,没有悲伤,没有眼泪,只因胸怀革
命必胜的信念。此时人间伏虎(毛: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佳音
传来,忠魂多年的理想和期待终成现实,情难自抑,喜极而泣。“飞”字,能
否换做下(流、落、湿、滴)?50首诗词,15首16次之多,且处处珠玑,处
处生辉,处处工巧,处处奇绝,表现诗人飞动的气魄,飞扬的豪情,飞闪的风
采,可谓“一飞字而境界全出”。见助读材料“体会‘飞’字妙用”。喜极
而泣,乃人常情,泪下如雨,亦诗词常用。妙在诗人在这里更驰骋奇特的想
象,以生花妙笔作极度的艺术夸张,泪飞化雨,洒向人间,飞向欢庆胜利的国
土。把全词推向一个意义恢弘、瑰丽圣洁、广阔渺远的诗境。3此泪与李淑一
相比,李梦醒而泣,为相思泪,相忆泪,流露出的是个人的悲伤;毛泽东为杨柳
因革命胜利而泣,为幸福泪,欣喜泪,表现的是对革命事业的信心;此泪与相
比,虽是欢乐的眼泪,振奋的眼泪,但那只是蹙居客舍,面对妻儿的纵情,比
起这里天上人间的泪雨交流,那意象就显得局促多了。可见,不同的人,不同
的时代氛围,有完全不同的创作。布丰说:“风格即人”,正显示毛泽东作为
革命家的磊落,政治家的旷达。想象的空白填写。词中,有一个小的细节,
留下空白,让读者思索,即“忽报”二字,是谁跑到月宫“忽报”的?词中没有
交代,让我们沿着毛泽东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大胆地想象。毛诗:“天地覆
慨而慷”,那气象万千的事业,感天地而泣鬼神。我们不必在杨柳吴嫦四人之
外再觅一人,唯一说得通的是人间巨变惊天动地,被月宫中的久居者和暂留者
听到了,看到了。欢庆的声响震动天庭。这一句,将天地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也将杨柳二烈士的忠魂与胜利的人民、巨变的祖国拉近了。大幅度的空间转
换,天地神人魂的融合,也体现结构上首尾圆合。
五、小结。
毛泽东致李淑一信中曾说:“有《游仙》一首相赠,这种‘游仙’,作者
自己不在其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中有之,如《七夕》之类。”这一改,
题目更加直白,而内容的游仙意味却愈加含蓄。古游仙诗:以仙为主,身在其
间,抒发个人怀抱。(《》)本首词:以人为主,自己不在其间,抒发革命豪
情。既不落迷信之辙,又有创新之力,将人神化,神人化,打破天地神人的界
限,人神同台,使得神话境界更富于人情味,情感浪漫而深沉。个人情感中融
入革命豪情,反映革命理想,体现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浪漫
主义的夸大手法把现实主义的主题衬托得自然生动、深刻动人。这真可以说是
古今绝唱。需要指出的是感情强烈促使想象的飞扬,显示“艺术的真实”,
并非纯艺术技巧的运用。
六、拓展阅读。
见助读材料“悼亡词比较阅读”,“怀杨词比较阅读”。
七、结束语。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蝶恋花,人念人。花非花,人如昨,
蝶仍在,故人非。春回大地,恋花喜蝶,念的是人,想的是国。有字情短,无
言意长,伟人的思念,革命的豪情,雷霆万钧!
板书设计:
飏杨柳飞人间天上4
[教学后记]
语文的二期课改,让我看到了语文的生动、灵气与文采!因此,教学必须还
原已干瘪枯瘦的以丰满灵秀的内蕴美,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使
学生领略到一种人文的美。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
步骤定为:反复诵读;发挥想象;立足文本,以本为本;适当拓展,比较阅读。
诵读是理解诗歌的关键,想象是体味诗意的基础。使之在充分的诵读、大胆的
想象的过程中,有审美的愉悦感,从而受到有益的思想熏陶。在教学中让学生
先行读懂本词,引出高考诗词鉴赏四步骤:明要—品语言—赏意象—悟情志,
放手让学生分交流,以求用足、用好文本。让学生领悟到,鉴赏作品切不可离
开文本,盲目想象;或不切实际,凭空感悟。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结合注解,
从以上四步骤鉴赏这首词并不太困难,作适当拓展,加深对毛词的理解。如同
一诗人不同主题的诗歌炼字(飞字的妙用);不同诗人同一主题的诗歌(悼亡词比
较阅读);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怀杨词比较阅读)。海德格尔认为,你可以
不是一个诗人,但你却不能不是一个诗意的存在者。所以,我们需要的是诗意
的解读!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7:12: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83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