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简单手工课教案
篇一:小班手工活动教案
小班手工活动教案——彩色太阳
活动目标:1、进一步学习撕、贴技能。2、训练手指的灵活性。
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有序整理用具。
活动准备:1、幼儿活动材料《纸工》。2、浆糊每组一盒。3、
范例一个。
活动过程:
一、美丽的太阳。
1、小朋友,晴天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会出太阳)太阳公公出来
了给人的感觉怎样?(暖暖的)太阳公公是什么样子的?你看过太阳
吗?对,我们抬起头看太阳的时候,经常会觉得刺眼,那是因为太
阳发出了强烈的光芒。太阳的光芒是五彩的,你看,老师这里就
有一个五彩的太阳,你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请幼儿欣赏老师的范例。
二、引导幼儿学习制作太阳的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今天杨老师就来教小朋友来做太阳,小朋
友可要看仔细哦!
2、教师示范讲解《太阳》的制作方法。
(1)教师一边示范制作一边讲解:
1、将太阳的沿外轮廓取下。
2、再把彩色纸撕下来。
3、再把彩色纸撕贴在太阳的周围。
三、交待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出要求:要求幼儿先想想应该怎么做,再动手制作;桌子地
面都要理干净
;碰到问题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小朋友。
2、幼儿操作,教师对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指导,请能力强的
孩子帮助别的孩子(语言及动作),提醒保持干净。
四、结束活动。
1、小结幼儿制作情况,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篇二:小班手工教案1-7周
一、热腾腾的面条(撕纸)
一、教学目标
1.能两只手协调配合地撕面条,并粘贴在大碗相应的位置上。
2.乐意参与撕纸活动,体验给小动物过生日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1、有目的地撕纸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尽量让幼儿能控制好
手撕得细一点。
2、让幼儿能将撕下的纸条整齐的放入容器内。
三、教学准备
彩色纸条若干、塑料小筐人手一只、音乐磁带
四、教学过程
1、引起兴趣——今天是小猫的生日,可是它的妈妈不在家,他
好想吃面条啊!谁愿意给它做一碗面条?
2、观察面条的形状
你吃过的面条是什么样子的?
长长的、细细的、白白的。
那你们吃过彩色面条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长长的、细细的、五颜六色的。
3、撕面条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彩色的纸,宝宝们用这些彩色的纸一起
来撕面条,比一比谁撕的面条是长长的、细细
幼儿每人一张纸,按老师撕得样子开始撕,先把大的纸撕成一
条一条,(撕纸时: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撕一撕、移一移,
重复到完成为止。)
把撕好的面条装饰在大碗里,粘贴时,轻轻地摸上胶水粘贴在
上面。
幼儿自由撕面条,边撕边说:“请你吃面条”、“面条长又长”。
4、教师巡回指导。
好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把做好的面条送给小猫吃吧!
5、在《生日歌》的声音中,大家一起来欢庆,祝小猫生日快乐!
教学反思
在《彩色面条》这节课上,我们为幼儿准备了鲜艳的彩色纸,漂
亮的盘子。请他们将彩色纸大胆地撕成一条一条,再粘到盘子上,
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因为本节课的内容和难易程度很适合幼儿的
年龄特点,而且面条也是他们最熟悉的东西。很多小朋友一开始
围着我说:“我不会,我不会。”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胆子大起
来,大胆尝试各种撕的方法。小朋友在互相比较中,激发了制作
的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将作品完成,没有半途而废的现象。
二、可爱的蛋壳娃娃(美工)
一、教学目标
1、增强幼儿手部肌肉的协调性,掌握不同材料的粘贴方法、巩
固剪贴技能。
2、运用各种材料制作蛋壳娃娃,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耐心,细致良好习惯及大胆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有主动探索的兴趣。
2、锻炼幼儿手部协调性。
三、教学准备
鸡蛋壳,水粉颜料、瓜子、毛线、纸、瓶盖、布等。
四、教学过程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蛋壳工艺品,感受其工艺、色彩、
形式、制作材料等,激发幼儿的兴趣。
2、提问:
这些工艺品是用什么做的?
你觉得怎么样?
你想制作吗?
3、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教师用瓜子壳做眼睛黏在鸡蛋壳的表面,用红色颜料给蛋壳画
上嘴巴。用白乳胶把毛线黏在蛋壳的顶上做头发,将鸡蛋放置在
纸筒上,并粘牢。
4、幼儿操作。
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
制作前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拿蛋壳的力度,根据材料使用乳液
或双面胶。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设计图案后在创作。
5、欣赏可爱的蛋壳娃娃。
将蛋壳娃娃放在桌子上或柜子上,供大家相互欣赏。(鼓励幼儿
将做好的蛋壳娃娃送给家人或者好朋友,学会分享,享受另一种
乐趣)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完成的作品质量不高,而我是对他们说:
“你真棒,
做得不错啊。”除此没有其他的评价。
分析:我的评价既与作品内容无关,又没有渗透教学性的指导,
显然缺少了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幼儿失去了反思、比较和提升的
机会。我想应该运用恰当的评语,如:“你觉得你做得怎么样?”、
“你觉得谁做得很好看?”、“你想学习他什么?”等,帮助幼儿
发现和学习别人的优点,使孩子得到激励和提高也是很重要的,
并不是中间环节才是中心啊!
三、会变的纸条(纸工)
一、教学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剪刀,培养幼儿对纸工活动
的兴趣。
2、引导幼儿按颜色将纸条进行分类,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认识长条、方形、圆形。
2、利用废旧材料练习剪长条、方形、圆形、三角形、......
三、教学准备
彩色纸条,剪刀,篮子每人一份,图片
四、教学过程
1、出示纸条,吸引幼儿.
(1)教师一手抓一把纸条抖动,
师: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彩色纸条)这象什么呢?
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的声音.
(2)师:这个纸条可调皮了,它还会跳呢?你们看,它跳呀跳
呀跳到哪里了?对,它跳到老师的头上,象什么?
(头发)
纸条又飞呀飞呀飞到胸前,象什么?
(胡子)
飞到腰里象什么?
(裙子)
2、学习使用剪刀.
(1)出示剪刀.师:看,这是什么?你们会用剪刀吗?你们的
本领真大。师:手变成手枪,(我们一起来做做)插到剪刀里,
另一只手拿纸条,张开咔嚓,纸条剪断了。
谁来试试看?
(2)师:剪刀还想告诉你们一件事情,剪好后要把剪刀闭拢,
不然它会很累的。
3、幼儿剪纸条。
你们都想试试吗?把彩色纸条剪到自己的小篮子里。(放点音
乐)
篇三:幼儿园小班手工制作教案
篇一:幼儿园小班美术手工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手工活动教案
小小棒棒糖
设计思路:根据小班幼儿认知的特点,这阶段的幼儿认知活
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由于有意注意水平低下,幼儿
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
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喜闻乐见能引起强列情
绪的事物才易记住,所以,我想到了棒棒糖。我深信幼儿只要听
到“棒棒糖”这三个字,几乎都会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这份模拟
棒棒糖的操作材料,不仅在认识颜色、发展小手精细到作、锻炼
肢体协调能力方面都对幼儿有帮助,而且深得小班幼儿的喜爱!
活动目标:
1、能两手较协调地揉搓橡皮泥。
2、学会在球体上安装小棒。
3、欣赏自己与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材料:棒棒糖、橡皮泥、吸管。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起幼儿学习兴趣“看,老师的口袋鼓鼓的,
里面会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听,还有声音呢?到底
是什么呢?”揭秘:糖。“是什么糖”(棒棒糖)。
二、观察棒棒糖的外形,了解棒棒糖的基本特点“老师手里的
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描述:上面一颗糖果是圆圆的,
下面的棒棒是长长的,老师还给它编了一个顺口溜:方的糖,圆
的糖,安根小尾巴变成棒棒糖,这种是小朋友经常吃的,噢,那
老师要问小朋友有没有吃过其它样式的棒棒糖呢?
三、制作棒棒糖1、小朋友都吃过这种棒棒糖,那小朋友有没
有做过呢?今天老师也想动手做一个,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
的,然后你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棒棒糖,好吗?先选
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橡皮泥放在手里,两手对在一起揉一揉,搓一
搓,轻轻的搓成一个圆形小球,咦!老师把它按一个漂亮的小尾
巴
,这样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棒棒糖,老师很开心。
现在请小朋友也动手做一做,在动手前老师要说一下游戏规则:
a、做手工时小嘴巴不能发出声音,要安安静静的。
b、不能抢别人手里的东西,要小心地搓,不能掉在地上了。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咦!现在请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举起来,看看和老师的是
不是一样的,你们的糖没有小尾巴,现在请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
一根小尾巴,小朋友自己把小尾巴安在上面。
四、小小棒棒糖展览会老师请几个小朋友的作品拿上来欣赏
一下,小朋友看看他们做得不是很漂亮呀,哦,老师觉得小朋友
的小手今天真能干,做的棒棒糖呀都很棒。教师:小朋友今天
开心吗?幼儿:开心。教师:小朋友有了开心的事情呀,要学
会与别人分享。下面请我们拿起棒棒糖送给后面的听课老师,让
他们一起分享一下我们的快乐心情吧。请小朋友排好队跟老师
出去洗手。
五、活动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可以看出棒棒糖是孩子喜欢的并
品尝过的一种糖果,深受孩子的喜爱。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
个美术创作活动的基础,孩子乐意去表现这种他们喜爱的棒棒糖。
从目标上看完成的很好,每个目标幼儿表现的都很棒。就活动过
程来说,整节课幼儿都能很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每个环节的设计,
教师在第三个环节时间:“幼儿有没有做过棒棒糖?幼儿说有的时
候,老师认为孩子撒谎或者孩子吃过误认为自己做过。”这时老师
反复地强调幼儿没有做过,把幼儿的思想往老师的思想上拉。其
实这时应该顺着孩子的思路随机应变说:“今天老师也做一下,看
看是不是和你的一样,好吗?”这样会更好些,也能让孩子
明白到底什么是做,什么是吃,教师能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参与积极的幼儿,让幼儿获得愉悦的心
情。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
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篇二:小班手工活动教案
小班手工活动教案:苹果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好奇心,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愿意进行手工
活动。
2、能初步掌握撕纸的技巧和粘贴的方法;能根据要求进行美工
创作;
3、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二、活动准备
16开铅画纸(画有苹果)、红色、绿色美工纸若干、固体胶管、
桌椅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1、呈现画有大苹果的铅画纸
指导语: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小朋友想一想苹果是什么颜色
的?
2、简述及活动目的,并请小朋友想一想自己想把苹果贴成什么颜
色的.活动重点:强调要贴在苹果图形内部。
3、进行示范活动告诉幼儿如何用手指撕纸、如何用胶水粘贴
活动重点:使幼儿掌握撕纸的技巧及粘贴的方法。
二、操作过程
1、幼儿自主进行创作活动.
2、老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交流、分享
1、请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对其进行鼓励与表扬
2、请愿意介绍自己苹果的小朋友来讲讲自己的心得体会.
3、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可以老师代写,也可以鼓励小朋友自己创
作非凡符号表现自己的名字)
四、延伸活动
篇三:幼儿园手工制作班教案
手工制作班教案
(一)制作小猪
设计意图:小猪是非常可爱的小动物,非常能吸引小孩子的兴
趣,让他们有想去做做的动机,也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动手能
力和合作能力,我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那些线段部位应该对折,那些位置属于黏贴。
2、培养幼儿的粘贴的兴趣,感受合作的愉快情感。
活动准备:
1、手工制作教具。
活动过程:
1、出示卡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这是在什么?
2、出示范画,进行谈话。
你们都喜欢什么小动物啊?
今天让我们来制作可爱的小胖猪,好吗?
3、提问:你们看看老师现在拿的是什么工具?(剪刀,胶水,双
面胶)
4、指导幼儿对折。
教导幼儿那些位置是需要对折的。(区分往外、往内折)
5、指导幼儿粘贴。
要把纸反过来粘浆糊,手在抹布上擦一下,贴好用手掌按按平。
教师用语:小朋友真能干,在你们这双充满魔力的双手下,一
个活灵活现的小胖猪就这样出现了。附注:该制作完成的较为
轻松,分两课时完成。(3.19—3.20)
(二)小叮当开车
设计意图:汽车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特别是男孩,口袋里
总是带着一两部车子,随时可以看见他们小小的身影蹬在地上专
注地玩着车子,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我
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长方形、正方形粘贴公共汽车和卡车。
2、培养幼儿的粘贴的兴趣,感受合作的愉快情感。
活动准备:
1、一张粘贴好的公共汽车、卡车范画。
2、幼儿每人一份幼儿的兴趣。
提问:这是在什么?分别有哪些物品?
2、出示范画,进行谈话。用不同颜色腊光纸剪成的长方形、正
方形、圆形,每组胶水、抹布等。活动过程:
1、出示风景图,引起
都都都,什么车开来了?(汽车)
你们看,是谁在开这辆车?(小叮当)
它们用什么形状粘贴起来的?让幼儿说出用长方形、正方形、
圆形粘贴成的。
3、教师分别那起图形,示范粘贴小叮当和卡车。
提问:出示长方形,像汽车的什么地方?
同样出示正方形、圆形。
4、指导幼儿粘贴。
要把纸反过来粘浆糊,手在抹布上擦一下,贴好用手掌按按平。
5、将幼儿粘贴好的小叮当、卡车粘合在一起。
教师用语:
小朋友真能干,粘贴了一辆小卡车,看看小叮当开车开的多开
心啊!
6、组织幼儿听音乐一起开车子,并且要遵守交通规则。
附注:因为制作过程耗时较长,为学习的重点,分为三课时教
完。(3.21—27)
(三)苹果(撕纸)
设计意图:
想想平时我们不小心把纸撕破了,都是往纸篓里扔,为什么不
让它变废为宝继续利用呢?于是设计了《撕纸》这一活动,让幼
儿在实际操作中自主探索,使他们的学习更为主动积极,培养好
学、探究的品质。
活动目标:
1、通过撕纸活动,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2、尝试用撕出来的物品进行想象和操作活动。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促进相互交流。
4、教育幼儿爱惜纸张。
活动准备:
1、手工制作教材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以前小朋友在折纸的时候,经常会不小心把纸撕
破,有些小朋友就把破纸给扔了,能不能想想办法让破纸也变成
漂亮的有用的东西呢?
2、幼儿第一次撕纸。出示纸张,教师指导语:这些纸都可以用
来撕,请你们用自己的小小巧手撕出你们喜欢的大苹果。
3、老师参与到各个小组进行观察指导,告诉幼儿苹果的特点,
4、小朋友们自己或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完成制作。
5、教导幼儿如何粘贴。
教师用语:
小朋友真能干,一个大大的、鲜红的苹果在你们的巧手之下出
现了,现在你们把自己的作品和同伴的作品比一比,看有什么相
同和不同的地方,比比谁的苹果更大、更漂亮。附注:因为制
作过程耗时较长,为学习的重点,分为三课时教完。(3.28---3.30)
(四)制作青蛙
设计意图:
小青蛙是非常可爱的小动物,非常能吸引小孩子的兴趣,让他
们有想去做做的动机,也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
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那些线段部位应该对折,那些位置属于黏贴。
2、培养幼儿的粘贴的兴趣,感受合作的愉快情感。
活动准备:
1、手工制作教具。
活动过程:
1、出示卡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这是在什么?
2、出示范画,进行谈话。
你们都喜欢什么小动物啊?
今天让我们来制作人类的好朋友小青蛙,好吗?
3、提问:你们看看老师现在拿的是什么工具?(剪刀,胶水,双
面胶)
4、指导幼儿对折。
教导幼儿那些位置是需要对折的。(区分往外、往内折)
5、指导幼儿粘贴。
要把纸反过来粘浆糊,手在抹布上擦一下,贴好用手掌按按平。
教师用语:
小朋友真能干,在你们这双充满魔力的双手下,一个蹲在荷叶
上时刻准备吃掉坏虫的小青蛙就这样出现了。
附注:该制作完成的较为轻松,分两课时完成。(4.5---4.6)
(五)竹子(写生画)
活动目标:
1、了解竹子是哪种颜色;
2、训练涂抹、粘贴等小肌肉动作;
3、锻炼手眼协调性。
活动准备:
1、手工资料袋
2、毛巾10条(擦手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手上的纸张上面是什么植物啊?(竹子),
这里的竹子好冷啊,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没有穿衣服,是
不是?今天老师把这个可怜的小竹子带到了幼儿园里,一会儿就请
小朋友帮小树穿上漂亮的衣服,好不好?
提问:竹子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啊?
二、示范和讲解。
篇四:幼儿园小班手工活动教案:冰激凌
幼儿园小班手工活动教案:冰激凌
活动目标1.尝试用正确的方法沿直线撕纸。
2.发展手眼协调的能力,锻炼小手指肌肉。
3.体验完成作品的快乐,初步尝试简单合作。
活动准备冰激凌底板3份,范例1份,操作纸若干,各式冰激
凌图片,背景音乐。活动过程一、欣赏冰激凌图片,引发参与活
动的兴趣师:“夏天到了,在炎热的夏天里小朋友们喜欢吃些什么
呢?”
师:“你们喜欢吃冰激凌吗?我带来了很多冰激凌图,我们一起
来看一看吧!”
二、出示范例,激发创作热情师:“我也做了一个超级冰激凌,
你们看!”分析冰激凌的材质和上面糖果制作的方法。
三、幼儿尝试制作冰激凌上的小糖果,学习正确的沿直线撕的
方法1.交代操作要求。师:“你们想用漂亮的纸撕一个正正的长
方形的糖果吗?”
师:“这张纸上有两道线,一会就请你用自己能干的小手沿着这
两道线去撕出长方形的糖果来。看谁的小手最能干,能把线撕得
直直的。”
2.幼儿尝试,教师指导。
3.小结:两只小手伸出来,紧紧捏住小纸片,一下一下向下撕,
慢慢撕。
四、合作创作糖果冰激凌师:“我为你们准备了大冰激凌,但是
上面没有糖果,请你们做糕点师来给它装上糖果吧!”
1.介绍材料师:“这里有撕糖果的纸,这是什么?”(辅助材料:
水果块。)”撕完了糖果,你还可以用这些水果块装饰一下你的冰
激凌。”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五、活动小结、作品展示师:“我们把冰激凌带给娃娃家的娃娃
和他们吃吧!”篇五:幼儿园小班美术手工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手工活动教案
小小棒棒糖
设计思路:根据小班幼儿认知的特点,这阶段的幼儿认知活
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由于有意注意水平低下,幼儿
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
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喜闻乐见能引起强列情
绪的事物才易记住,所以,我想到了棒棒糖。我深信幼儿只要听
到“棒棒糖”这三个字,几乎都会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这份模拟
棒棒糖的操作材料,不仅在认识颜色、发展小手精细到作、锻炼
肢体协调能力方面都对幼儿有帮助,而且深得小班幼儿的喜爱!
活动目标:
1、能两手较协调地揉搓橡皮泥。
2、学会在球体上安装小棒。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5:49: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79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