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分段”制培养本土化小学、幼教师资的优势分
析
作者:曾语录
来源:《师资建设·理论与政策版》2013年第2期
文/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曾语录
我国师范教育体系由三级师范过渡到二级师范,是新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为顺应这种形势,
中师幼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少数升格为专科学校或者合并到师范类高校,部分被撤销或是与区县教师进修校、中职
学校合并,而另一部分则与师范类高校联办“三二分段”制小学教育或者学前教育专科。“三”指的是中师阶段,即在中等
师范学校就读;“二”指的是专科阶段,即在高等师范院校就读。中师段结束后,通过省市招委组织的考试后进入高校读
初等教育类专科。“三二分段”制适应了师范调整形势的需要。2002年,教育部提出“在高师资源不足的地区,可以在优
质的中等师范教育资源基础上,建立培养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少数地区可以通过中师与高师实行
联合办学,前三年放在中师,后二年放在高师培养的形式培养专科学历小学教师。”通过十年的实践,“三二分段”制培
养小学和学前教育师资的优势逐步显现。
一、盘活中师——师范教育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二分段”制师范教育是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科教育,是“中师”加“专科”的教育。“三二分段”制培养形式盘
活了中师的优质资源。百年师范教育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教育资源,具备培养小学和学前教育师资职业
技能,在营造小学和学前教育环境气氛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以重庆为例,在师范调整中,原有中师幼师学校近40所,
只有3所合并到高校成为初等教育学院,占7.5%;有1所升格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占2.5%。而其余的90%的中师
幼师学校又该怎么办呢?从重庆来看,这些中师幼师学校有的被取消了,有的被兼并到其他中职学校,有的成为普通
中学。简单的转型使幼师或中师培育学前教育的优势、传统和特征丧失了,这也造成了小学、幼教师资资源的浪费。
而“三二分段”制培养模式为中师的教育资源找到合理的出路。目前,重庆现有17.5%的中师学校采用这一模式,并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三二分段制维系了中师或幼师办学的优势、传统和特征,是培育专科层次的小学、幼教师资的最佳选
择。前三年主要抓基础教育,奠定了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从教技能;后两年的专科教育主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这种
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双方资源优势,体现了互补的原则,实现了联手打造小学和学前教育师资的目标。
二、从农村来,回农村去——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对于西部贫困地区来说,其师资条件有限,学生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三二分段”制培养模式,以推进教师
教育均衡发展为切入点,有利于培养本土化的师资资源,从而让更多的农村学生接受到廉价的师范教育。“三二分段”制
的前三年是中师教育,国家对中师教育的资助使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免费教育,这也为学生就读师
范专业创造了条件。“三二分段”制培养模式缩短了学制,即学生转入专科学段后两年就可毕业,从而为贫困地区的学生
节约了受教育的成本。如重庆市万州、云阳、巫山、酉阳、秀山、奉节等贫困区县的学生大都选择了就读“三二分段”制
小学教育或者学前教育专业,从而解决了贫困区县初中生的入学问题。同时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在贫困区县任教,
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小学和幼儿教师紧缺的问题。“三二分段”制的实施,为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三、专业教育起步早——稳根和催苗两结合
“三二分段”制大专学生比读完高中再考进大学的学生接受师范教育的年龄小,专业定向早,专业学习时间长,具有
基础扎实、专业适应能力强的特点。一是中师阶段是教师专业成长、专业技能上升的关键期。“三二分段”制培养的小学
教师,较早接受专业技能训练,年龄小,热情高,因此学生的基本功比较扎实。二是中师阶段是学生职业理想奠定的
关键期。中师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奠定职业理想和铸就德高为师品格的自觉期。在
这一时期,学生主动接受师范教育,形成终身从教的职业理想,这和现在的大学生为找一份职业而被动从教的状况相
比,不可同日而语。三是中师阶段是学生建立兴趣爱好的活跃期。中师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爱好广泛,对音乐、舞
蹈、书法、美术等艺术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建立广泛的兴趣,形成专业能力是非常关键的时
期。“三二分段”制招收的初中生,有利于他们较早进入专业培养体系。“三二分段”制的有效实施,既发挥了中师阶段对
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优势,又发挥了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提升的优势,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
四、培养的师资——回得来、稳得住、用得上
近年来,在农村贫困地区招聘的教师,出现了留不住的现象。在招考中,很多大学生为了找到一个职位,不考虑
地域条件,结果这些大学生来到偏僻的农村后,就后悔了。招来的许多教师另谋高就,即使暂时留下来的也不安心,
总想找机会离开。据调查,贫困区县近年招聘的教师流失率在15%以上,有的年度甚至达到20%以上。流失的教师主
要是从外地招来的,教师的突然流失,为本来就缺少教师的山区教育带来致命的打击。对于暂时留下来的教师来说,
他们学历虽高,但很不实用。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教师来自异乡,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导致他们不能全身心地
投入教育中,而且对职业缺乏长远规划,对事业进取心不足,投入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而“三二分段”制培养的教师,其
生源主要是从本地农村区县招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来自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也非常乐意回到农村从教。
对于乡村提供的教师岗位,他们非常珍惜,也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据调查,“三二分段”制毕业生招聘到本乡任教的,
几乎没有辞职的。“三二分段”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也容易招进来,而且这些学生比高中升入三年制师范专科的学生
有更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更好的技艺技巧,比本科毕业的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有更稳定的从业思想,他们对
于本土文化较为熟悉,并且能够结合教育教学把本土文化融入其中,使当前小学和学前教育呈现本土化的气息。在走
访和调查的贫困区县150余所农村学校中,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得知,这些学校对招聘的“三二分段”制培养出来
的本土教师的认同度较高,达到98.3%,而对从各地招聘来的,以三年制高起专或者本科毕业生,到农村小学和幼儿
园任教的教师的认同度只有72%。“三二分段”制培养的本土化的小学、幼教师资受到农村学校、家长和学生们的普遍
欢迎。实践证明,这些教师回到农村学校任教,干劲足,发展快,有的很快成长为区县级骨干教师。可见,利用“三二
分段”制培养本土化的农村小学和学前教育师资是一种成功的模式。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5:00: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77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