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徐志摩诗歌

更新时间:2023-01-24 14:36:26 阅读: 评论:0

适合家长看的教育短片-惊恐的反义词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小幽幽)

徐志摩的诗歌《偶然》

导读:原文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赏析1:

徐志摩这首《偶然》,很可能仅仅是一首情诗,是写给一位偶然

相爱一场而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不过,这首诗的意象已超越了它

自身。我们完全可以把此诗看作是人生的感叹曲。人生的路途上,有

着多少偶然的交会,又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仅仅是偶然的交会,永不

重复。无论是缠绵的亲情,还是动人的友谊,无论是伟大的母爱,还

是纯真的童心,无论是大街上会心的一笑,还是旅途中倾心的三言两

语,都往往是昙花一现,了无踪影。那些消逝了的美,那些消逝的爱,

又有多少能够重新降临。时间的魔鬼带走了一切。对于天空中的云影

偶尔闪现在波心,实在是“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更何况在人生

茫茫无边的大海上,心与心之间有时即使跋涉无穷的时日,也无法到

达彼岸。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方向,我们偶然地相遇,又将匆匆

地分别,永无再见的希望。那些相遇时互放的“光亮”,那些相遇时

互相倾注的情意,“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徐志摩在这样短短的小诗中,用了那么单纯的意境,那么谨严的

格式,那么简明的旋律,点化出一个朦胧而晶莹,小巧而无垠的世界。

我们漫步在这个世界之中,生发出多少人生的慨叹,多少往事的追怀,

多少往事的回味,……但,并不如泣如诉,更不呼天抢地。我们只是

缓缓而有点沉重地漫步,偶尔抬头仰望,透过葡萄架或深蓝的云彩,

恰有一朵流星飞逝而过,我们心中,升起了缕缕淡淡的哀伤。但仍然

漫步,那缓缓而又有点沉重的足音,如一个“永恒”,驻留在夜的天

空。

不失轻盈,不失飘逸,却总是掩饰不住现实的悲伤,情感深处隐

伏着一丝淡淡的失落。诗人对于美,对于人生,并不是看得可有可无

的,而是怀着深深的眷恋,执着的追求,只是“美”抑或人生的其他,

都像天空中的云影,黑夜海上的光亮,在瞬间都无影无踪。他有憧憬,

同时又无法摆脱一丝淡淡的哀伤。“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似乎

达观,超脱。但在审美心理上,却并非如此,“最好你忘掉”,其实

是最不能忘掉。没有一点超脱,没有一点可有可无。有的是现实的哀

伤,是一个真实的人,执着于生活的人,执着于理想的人,在屡遭失

意中唱出的歌。憧憬与绝望,悲哀与潇洒,奇妙地交织在一起。是一

个纯诗人的哀感。他的潇洒与飘逸,也多半是他为了追求典雅的美,

节制自己的感情而来的。

徐志摩处在一个贫困的国度最黑暗的年代,他满怀着“美”的希

望,在时代的夹缝中苦苦追寻着理想的光芒,但都如海滩上的鲜花,

一朵朵在瞬间枯萎。他的歌喉,在“生活的阴影”逼迫下,最后变得

暗哑、干涩。即使早期一些诗,如“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等,

虽然那么轻柔,那么飘逸,但仔细体味,也无不让人感伤。写于1926

年的《偶然》,也是一样,诗的深层信息中荡漾着淡淡的哀伤。诗人

无意投身时代火热的斗争,也无意于表现所谓的“时代本质”,但时

代的苦难,也同样曲曲折折地映射在一个真纯诗人的心灵深处。

有的研究者认为,《偶然》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得很飘忽、

了无痕迹”,“把什么都看得很淡,都看成无足轻重,无可无不可,

把火热情怀与旺盛的生命,都化作轻烟”。这样的结论,不能说全错,

但也不能说全对,因为这个结论是建立在研究者对《偶然》这首诗的

表层信息的领会上的。而一首诗永久的魅力却来自它的深层信息,《偶

然》的深层信息传达了一种人生的失落感——是飘逸的也是轻淡的。

——它是诗人充溢着灵气的灵魂在瞬间弹出的心音,单纯的音符中回

荡着悠长,典雅的美感中起伏着骚动,飘逸的情调中蕴藏着深邃……

赏析2:

注:写于1926年5月,初载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

第9期,署名志摩。这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五幕

里老瞎子的唱词。

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

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

穷,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这首《偶然》小诗,对我来说,用上“情

有独钟”之语而不为过。

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

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

这首两段十行的小诗,在现代诗歌长廊中,应堪称别备一格之作。

这首《偶然》小诗,在徐志摩诗美追求的历程中,还具有一些独

特的“转折”性意义。按徐志摩的学生,著名诗人卡之琳的说法:“这

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卡之琳编《徐志摩诗

集》第94页)新月诗人陈梦家也认为:“《偶然》以及《丁当-清

新》等几首诗,划开了他前后两期的鸿沟,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气,用

整齐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纪念徐志摩》)。

的确,此诗在格律上是颇能看出徐志摩的功力与匠意的。全诗两节,

上下节格律对称。每一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

组成。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壳,”

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你

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音步的安排处理上显然严谨中不乏洒脱,

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

口。

上文是关于徐志摩的诗歌《偶然》,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

助,谢谢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4:36: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76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个人收入证明
下一篇:如何教育孩子
标签:徐志摩诗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