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苏七块

更新时间:2023-01-24 14:35:54 阅读: 评论:0

历史与社会中考指南答案-加尔文教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lol光辉出装)

文化小说《苏七块》教学教案

授课人:刘伊然

选文分析:文章《苏七块》选自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文章内容生动有趣,具有相

当的可读性。作者通过幽默的叙述和生动的描写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选此文为课,具有

一定的文学性和思辨意义。

课程⽬的:

1.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化小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文学知识储备;

2.通过对文章中文学性的人物描写进行分析,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深度体会进行一些思考,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观点的能

力。

课程对象:40名六年级学生

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因此选择一篇趣味性的文

学小说,并结合课堂互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思考较为恰当。

课程时长:45分钟

课程框架:

一、介绍作者及作品。

二、带领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描写进行分析。

三、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思考和评价。

详细内容:

一、课文(见附页1)

二、作者及出处介绍(见附页2):通过简短的介绍使同学们大致了解冯骥才及其作品。

三、分析点评(文学类):

1.“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

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

赏析:运用肖像描写,突出了人物的精明干练。(奇人奇貌,必有奇能)

2.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

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

病人回去自好。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双手比做白鸟;运用了一系列传神的动词,比如:触,

飞,贴,上,生动地表现了苏七块精湛的医术。(连串动作,医术了得)

3.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

不搭理。

赏析:句中“各色”意为特别,含贬义。小说介绍苏七块“各色的规矩”的作用是推动

情节的发展,更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

4.全文赏析

小说构思精巧,情节曲折。作者先从整体上勾勒人物,然后通过具体事件展现人物个性,

将概括交代与细致描写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赠药退钱,

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并通过苏七块治病时独特的治疗手法这个细节以及求医者没带钱而被拒绝医治这一个

事件来表现苏七块怪异的脾气。

而结尾对主角苏七块的语言描写和配角华大夫对苏七块的钦佩也使苏七块的人物形象

得到了深化和升华。

思辨问题(开放类):

文中一共出现了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苏七块、华大夫和张四,下面提出分别针对这3

个人的问题。

1.张四:如果你是张四,在自己手臂脱臼疼痛难忍的情况下,苏七块因为你没有拿出

七块大洋而视若无睹。虽然后来免了药钱,你在心中是感激苏七块还是觉得他冷酷无情

呢?寻找文中细节,结合自己的想法,说出理由。

2.华大夫:作为一名旁观了苏七块见病人不救的场景,也亲临了事后苏七块居然把钱

还给你的状况。如果你是华大夫,你会敬佩苏七块吗?

3.苏七块:面对疼痛难忍却无法拿出七块大洋的病人,如果你是苏七块,你选择立刻

救人还是选择像苏七块一样的做法呢?为什么?

这三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文中人物,思辨“原则”和“人情”该如

何衡量的问题。

(课程配有板书。板书内容与教学设计相连,老师会在黑板上所画的“苏七块”人物的基础

上进行人物分析。板书样本见附页3)

时间分配:

0—3分钟:介绍课文的作者和出处。

3—7分钟:学生通读文章,并构思主人公“苏七块”的人物形象,在纸上简略画出来。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苏七块”

7—10分钟:找出文中对苏七块的细节描写

10—1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带领全班划出对苏七块的描写

15—25分钟:从部分划出的人物描写对文章进行文学性赏析

25—30分钟:划线部分,找3名同学上台演绎出来(注意文中的细节描写)

30—45分钟:从思辨角度对文中人物进行探究

(附页1)

苏七块

选文自《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

①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

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②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

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

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

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

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

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

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③人有了能耐,脾气准格色。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

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

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

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④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

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

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

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

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

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

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⑤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

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

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⑥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

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

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

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

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

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⑦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

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

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

说道:

⑧“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

矩不能改!”

⑨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

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作者简介:

冯骥才,男,1942年出生于天津,

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

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

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

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

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研究。

《俗世奇人》共有18篇作品,

是作者的文化小说的最后一个系列。

文章用天津话以及古典小说的白描入笔,极具有

故事性和传奇性。

晚清光绪年间,旧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近百余

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而

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

间。

这些人物空前绝后,然而都是俗世里的俗人;

这些事情匪夷所思,却都是真人真事。

作者听的很多,长记在心,所以,作者随想随记,

(附页2)

(附页3)

板书将在在黑板上简要画出人物的基础上扼要书写其人

物外貌特点

使人物在学生心中留下直观鲜明的印象

例如:

人高袍长

手瘦有劲

红唇皓齿

眸子赛灯

下巴儿一绺山羊须

(都会相应标注在此图上)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4:35: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76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春心萌动
标签:苏七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