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杂诗三首

更新时间:2023-01-24 14:25:37 阅读: 评论:0

太原百日冲刺班排名-酒以成礼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白薯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分享

王维《杂诗》三首诗意赏析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

和分享。

杂诗(君自故乡来)是盛唐时期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是组

诗《杂诗三首》的第二首。诗歌前两句以记言的方式询问从家乡来的

友人,后两句则仅问寒梅是否开花一事,出人意外。抒发了诗人对故

乡亲人和与风物景色的思念。此诗化复杂为单纯,变质实为空灵。全

诗平淡质朴,却诗味浓郁。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1]。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2],寒梅著花未?

其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3]。

【赏析】

这三首诗写两夫妇别后相思。诗从男女两个方面写,由于着笔的

角度不同,所以能够维妙维肖地传达出双方由心理、处境的不同决定

着的表情方式的差异,所谓一种相思,两样别情。这三首诗既独立成

章,又语语相关。诗的风格特点是微婉蕴藉。

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分享

夫妇分居异地,自然无法互相吐露别情;但彼此内心的思念就是

没有出口的话语。于是诗人代他们说出各自的心里话。不难理解,双

方的心理活动自有内在的关联呼应。因此,诗人采取这种写法既新颖

别致,又深契人情。

第一首从触发、联想展开情感活动。女主人公因为住近渡口,每

天沿河上下的船只打门前经过;于是她就想,其中或许有江南来的船

吧!为什么她要关心江南来的船呢?因为她长久不归的丈夫就在江南

的某地。既有江南船,就可能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她可能每天

都倚门望几次。每当看到渡头有船只停泊,就不免要上前去打问,可

结果总是失望而归。诗中说江南船“常有”,就是说书信“总无”。

然而,主人公仍把希望寄托于下一趟船来,她想:大概书信已经寄出,

正在途中,所以诗的结句“寄书家中否”便是这位少妇不断幻灭又不

断复生的希望。

第二首借某一事象作为特殊情感的符号。男主人公向来自故乡的

客人询问“故乡事”,却只问“寒梅”是否已经开花,表层意思是关

心故乡早春的情况,实则别有心曲。“寒梅著花”藏着深层的情感信

息。因为第三首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思念,也说“已见寒梅发”。

联系起来,似乎寒梅花发是一个暗示某种特殊涵义的时间。这个特殊

涵义,只有男女主人公双方知道,它深埋二人的心底,局外人无从确

切探知。你可以解释为夫妇临别叮咛的归期,你也可以说那是彼此心

中共同纪念的紧紧萦系两颗心的往事。但无论怎样猜想,也都未必能

切中本事。但“绮窗前”又确乎是一个副信息。或者事情就是在“绮

有关王维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分享

窗前”一株梅树的环境下发生的。时节正是梅花在雪中绽开的早春。

这一细节极大地加深了诗的内蕴。这种写法,在王维之前也有,如南

朝乐府《西洲曲》中的“梅”即是很难予以确解的某事的象征。

第三首以时序的递进、物候的变化,加深主人公的情感。“已见

寒梅发”一句是对上一首询问寒梅著花的呼应。此句是女主人公失望

的深深怨情。因为光景蹉跎,不能如期践约,此时在女主人公眼中,

寒梅花发已由希望之光变为幻灭之色。不仅如此。便是这象征青春、

爱情的春天,欣欣向荣的春天,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梅花开了,早春

已过。百鸟叫了,仲春也已飞逝。现在是莺飞草长的暮春了。随着节

序的推移,女主人公的心绪也由百无聊赖到终日惆怅,以至看花落泪、

见月伤心了。以前,她觉得,时间过去一天,距离自己美好愿望的实

现就近一日。现在完全是逆反心理:时间愈是过得快,幻灭就愈彻底,

犹如滔滔日下的江河,无可如何。此时,鸟鸣,春草都变作主人公情

感的对立物。诗人说女主人公是以一颗充满忧愁的心“视春草”,她

看到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注释:

[1]孟津:亦称盟津,黄河上的一个渡口,地在今河南孟津县。

[2]绮窗:雕镂花纹的窗子。

[3]玉阶:《万首唐人绝句》作“阶前”。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4:2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75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关于蛇的成语
标签:杂诗三首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