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及赏析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
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
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收集
整理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
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及赏析篇1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
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
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
怎么才能出去呢?怎么才能出去呢?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译文二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
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译文三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注释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溪亭:临水的亭台。
日暮:黄昏时候。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误入:不小心进入。
藕花:荷花。
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为通假字,同“怎”,读
作zěn,意思是怎么,怎样才能。能
惊:惊动。
起:飞起来。
一滩:一群。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赏析
此词是记游赏之作,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
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
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
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
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
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
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
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
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
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
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
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
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
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
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
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
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讲解
有时候,一件细小的、但饶有兴味的往事,会反复出现在你的记
忆中,引起你的思索和回味。当时经历的生动情景,会历历如画,在
眼前重现;当时的兴奋和激动,也会再次在心头涌现,印象还是那样
的新鲜。如果你是一个有才能的文学家,你就会真实地描绘出这种经
历和心情,吸引读者也进入你再现的那个境界,分享你的激动。
这首《如梦令》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是李清照为追记一次有趣的
郊游而写的。作品中第一句说明了这是已经过去的一天,是在郊野水
边的一个亭子里,傍晚的时候。一个“常”字,表明这件往事给她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时常引起她的回忆。在那里作什么?第二句告
诉我们,她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已经到了不认识回家路途的程度了。
“沉醉”,是醉得很深的意思。显然,她是在一边欣赏郊野的景色,
一边在喝酒,而且,也不是刚刚到了那里,是在那里已经游赏了相当
长的时间了。“兴尽晚回舟”,是说在玩赏的兴致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之后,天色已晚,才上了去时所乘的小船,掉转船头,往回走。可是,
沉醉的后果产生了。由于天色黯淡,特别是醉眼模糊,辨认不清归路,
把船划进了一片密集的荷花丛中。“藕花”,即荷花。因荷花是从藕
长出来的,所以在诗词中也常叫藕花。按照词调的要求,这里不用荷
花,而改称“藕花”。这时,她心慌意乱是可想而知的了。怎么办呢?
怎么样才能划出荷塘?怎么样才能划回家去?正好,按词调,这里需
要重复一遍相同的两个字的句子,作者恰到好处地填写了“争渡,争
渡”。这里的“争”,作怎么讲。“争渡”,这里是怎么划出去的意
思。“争渡,争渡”,重复一遍,就突出了她焦急的心情。当她正在
心如火燎,思量着怎样才能划出荷塘回家时,想必是在胡乱地划动着
小船,去找寻一条归路。忽然听得,呼啦啦一片响声,从河滩上飞起
了一群被小船惊起的水鸟。“鸥鹭”,鸥和鹭都是水鸟。小词写到这
里,戛然而止。至于下文如何,就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了。想来,可
能是惊飞的水鸟,吓得她出了一身冷汗,使得头脑清醒了一些,终于
能够寻路回家了吧!
作者在词中不是流水账式地写她如何去,如何到家,在那里怎么
玩,只在字里行间把经过作了交代。作者也并没有写“我玩得多么高
兴呀”之类,而只用了“常记”、“沉醉”、“兴尽”、“晚”几个
字,就把她游赏的欢快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善于剪裁,仅仅截取
了醉归途中、误入荷塘、惊飞水鸟这个“镜头”,稍加点染,就写出
了她这次郊游中不同一般、最难以忘怀之处,使读者不仅如临其境,
也如闻其声。总之,这首小词,虽然并无深意,但写得简练、生动而
传神,今天读来,还是引人入胜的。
另外,一个有文化的女子,到郊野游玩,还喝得大醉,这在今天
也是不多见的,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那就更为稀罕了。这也
表现了李清照性格中任情豪放、不受拘束的一个方面。
简评
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玩词意,
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
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
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
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
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贪玩活泼天性。于是有争渡之举。当
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
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
洋溢而出。这首词杨金本《65+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
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从“误作”
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
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曾慥的《乐
府雅词》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及赏析篇2
作品原文
如梦令①常记溪亭日暮②
李清照
常记③溪亭④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⑤深处。
争渡,争渡⑥,惊起一滩鸥鹭⑦。
作品注释
①如梦令:词牌名。
②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选自《漱玉词》。
③常记:长久记忆。
④溪亭:一说此系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大明湖畔;二说泛
指溪边亭阁;三说确指一处叫做“溪亭”的地名(因苏辙在济南时写
有《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诗);四说系词人原籍章丘明水附近的
一处游憩之所,其方位当在历史名山华不注之阳。
⑤藕花:荷花
⑥争渡:奋力划船渡过。
⑦鸥鹭:泛指水鸟。[2]
作品译文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
路。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
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赏析
李清照的《如梦令》只有两首,一首是描写春天的“昨夜雨疏风
骤”,另一首就是课文编选的描写夏日生活的“常记溪亭日暮”,两
首都是易安的'“少女之词”,传递着相似的少年情怀,前一首恰好可
以作为教材的补充阅读、填词翻唱,用它来体会少年的烂漫与放纵,
以及词如何严格按照词牌来填。
都说“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韩愈),婉转悱恻的
李易安却把少年的欢乐谱写得那么有声有色;都问“夏天为什么缺少
诗意”(孙绍振),窃窃的李易安那一场“常记”的溪亭盛宴却比夏
天本身还要意蕴悠长。
魅力何在?
除了清词“对瞬间的表现技巧”,最重要的就在于李清照突破了
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传统定论,不但让“画”变成了“回
忆中的画”,而且这回忆竟然超出了“画”的视觉形态,形成了一个
动态的意象场,带动读者的心一起来分享、透视那一场少年心灵的
“动画”。
几乎所有的鉴赏者都关注到“常记”的起法是一种追述,“自然、
和谐,面对知己娓娓地叙述(《唐宋词鉴赏辞典》)”;“我经常想
起来那一天的傍晚,我经常想起在那一天的傍晚所发生的一切,可见
那个傍晚在李清照的记忆当中是多么地深刻,多么地愉快,多么地让
她不能忘怀”(《百家讲坛》,康震),可他们却鲜有关注这种追述
的好处。“常记”的妙处何在?“记”,就是回忆。人们常说,失去
过才会懂得珍惜。事实上,我们回忆中的景总比眼前的景更有情有趣,
因为回忆的阀门里流淌出来的景,它包含着比现实的景更重要的内心
的情绪、情思、情感。那么“常记”呢?自然是“常常回忆”。为什
么偶尔想一想还不够,还要常常地回忆?她的内心宝贝着、珍藏着、
珍贵着怎样的追思?一切因为那一场“沉醉不知归路”!
——这个“醉”字大有文章。写这首词的时候,李清照也只不过
就是今天初三或者高一、高二的年龄,这是一个男孩子都要禁酒的年
龄,更何况当时对女子的无穷约束呢!虽然清词中不乏纵酒之音:浓
睡不消残酒、酒意诗情谁与共、酒阑更喜团茶苦、东篱把酒黄昏后、
谢他酒朋诗侣、酒美梅酸、三杯两盏淡酒……可这里的“醉”基本上都
是成过家之后作为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自主行为,偶尔一次
“浓睡不消残酒”,还是悄悄地、偷偷地、人不知鬼不觉地呼呼大睡,
因为成年之后和闺阁生活总是有区别——即使开明的李格非,想来也
不会允许李清照小小年纪就成为一个纵情花酒、离经叛道的“问题少
女”吧!她连荡秋千见到客人都要“和羞走”(《点绛唇·蹴罢秋
千》),更何况呼朋引伴、前呼后拥地在“溪亭”饮到“日暮”呢—
—“醉”的机会一定太难得,难得到李清照常常想起,念念不忘,时
时沉浸其中;难得的就像今天的学生某一天集体逃课郊游一样放纵,
就像六年级的孩子一心要抓住童年的尾巴一样想往。
接下来所有的文字,都是对“醉”的意象的一气呵成、层层铺排。
首先是“沉醉”。
“不知归路”是“沉醉”的直接后果。是迷恋溪亭偷偷饮酒的乐
趣不愿意回家;还是把酒当成了营养快线,以至于喝得酩酊大醉,根
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抑或,景不醉人人自醉,未尝喝酒就已经被溪
亭的景色迷住,深深地陶醉其中,流连其间,根本就想不起家来了?
字面上,“沉”有沉醉沉浸、沉迷的意思,“沉醉”,说明当时的意
识不是很清醒,醉眼朦胧之中,摇摇摆摆之间,痴迷也罢,酒喝多了
也好,总之是醉了,深深地醉了,醺醺然“不知归路”,不愿回家。
这是第一层意思。这层意思已经突破了画的静态布局,转到了比较强
烈的心灵感应上来。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是对“不知归路”之“醉态”的
具体描写。这是移步换景,是电影蒙太奇,镜头切换之间,一下子闯
入了“荷叶罗裙一色裁”的铺天盖地中来。“藕花深处”是什么样子
呢?词人根本就来不及细细描述,因为是“误入”——这也突破了
“画”的表述极限,词人在这里贴近的不是静态的景,而是视觉变换
的“流动的景”,这种“流动的景”,指挥着“流动的情”:不是
“我”的心灵在指挥我的手和脚,而是“我”的脚和手在指挥着“我”
的心灵,这个“身不由己”,是“沉醉”的第二层表现:自我的心灵
在大自然面前放纵着的审美体验。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简直就是一幅极端“沉醉”的池
塘交响乐。小舟不知怎么一下子就划到了荷塘深处,举目四望,到处
是挨挨挤挤的荷花,原本放纵着的女孩子们慌了神,赶紧向岸边划去,
可是越划越乱,越乱越划,已经分不清哪里是荷,哪里是岸了,于是
就更加拼命地划,嘻嘻哈哈地划,东倒西歪地划。几乎就在同时,一
个同样的瞬间,绿的叶、红的花、白的鸥鹭,彩的罗裙、还有夕阳的
余辉,以及富有梦幻色彩的湖面全都晃动了起来,间杂着划桨声、嘻
笑声,水声,鸥鹭的扑腾声、鸣叫声,也许还有甜美的歌声,还有相
互洒水的惊叫声,以及发现岸边的欢呼声,混杂着荷花清香的少女的
放肆的青春一下子在“藕花深处”迸发出来,视觉、听觉、嗅觉,各
种感官动起来,交织起来,自然就带动游者和观者的心也动起来,美
好的感觉、欢乐的心情,把有声的“动画”变成了内心世界的“情
画”,这种情感从字里行间渗透到文字之外,构成了一个无限快乐、
无限优美的意象场,使整个池塘都和这群嘻嘻哈哈的少女一样热闹了
起来。这个意象场,用女孩子们的热闹同化着荷塘的热闹,形成了一
个情感的高潮。
“对于古典式抒情来说,直接的抒情是比较少见的,情常常与感
联系在一起,情感一词可能由此而生。”“情的本性就是动的,故有
‘感动’之说,感觉或者感触只有‘动’了起来,才能表现感情”
(孙绍振)这恐怕就是古典诗词理论中“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动
情”艺术吧。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4:15: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75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