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课程网盘资源-waterresist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可爱发型设计图片)《幼儿园音乐教育》作业
必答题: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哪些?
答: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种以音乐为本位的学 前儿童音乐教育价值观,另一种是以教育为本位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价值观。
(1)以“音乐”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观——强调以音乐为本位,以教育为手段,对学前儿童施以音乐的 早期启蒙,以发展儿童的音乐潜能,使儿童获得音乐艺术内涵的教育。
以音乐本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价值观,其背后有它的一种理论支撑,在世界教育史上,属于艺术范 畴对于艺术教育的价值的认识,有两种不同的代表性的理论。一种理论归纳概括为“本质论”,提出 者是美国的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格利,“本质论”认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对个人经验独特 的贡献,它认为个体的能力是教育的结果,而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强调艺术教育的功能,在于发 展艺术的能力,强调艺术本身内在的价值,这种对于艺术的价值的认识,很快就影响到整个对艺术 教育价值的认识,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派生出以音乐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观,相对来说这种教育观受 到“本质论”的影响,强调音乐艺术本身内在的价值,认为音乐是人类一种天赋的社会文化才能,对 于儿童来说接触音乐教育的最主要的动力,在于能够从事表演、演奏、创造等,能体验自我表达, 创造的快感,所以这种儿童音乐教育观,价值取向强调音乐本身的本体的功能,把音乐作为传播、 延续和发展人类文化方式的最初的阶段,目的在于对音乐本身的内在价值以及音乐功能的实现,打 下一定的基础,这种以音乐为本位价值取向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观受“本质论”的影响,比较强调音 乐本身的价值,强调音乐的本体功能。
(2)以“教育”为本位价值取向观——是通过音乐教育,通过听、唱、跳、奏等音乐实践活动,来促 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引导儿童良好的个性及创造性的发展。
以教育为本位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价值观,这种观点也是受理论影响的,首先,来自两个美术教育 家,英国的里德,美国的罗恩菲尔德的“工具论”,其主要观点是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来促进儿童人格 的健全、全面的发展,促进儿童创造性的发展,强调把艺术教育作为推动儿童整体的、全面的发展 的工具、手段。相对来说不是重视音乐本身的价值,而是重视功利的价值,认为音乐可以促进其他 能力的发展,音乐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起到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对儿童语言、身体机能、动作协 调、创造性的发展、合作性、
个性等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音乐可以很好的促进儿童其他各方面的 发展,强调把音乐能力的发展作为儿童其他方面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它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儿 童创造性、人格的和谐的、健全的发展,体现音乐的教化功能,把音乐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媒介。 通过音乐教育的歌唱、演奏、创造等不同的音乐的实践活动,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幼儿 的审美情趣,良好个性,以及创造性的发展,以教育为价值取向的儿童音乐教育观,注重通过音乐 的手段获得一个整体的、和谐的、健全的发展。
(3)在我国社会文化背景的教育下怎样来认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我们国家音乐教育的 走向是怎样来认识?两种各不相同的音乐教育价值取向,就像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一端是一音乐 为主的价值取向,另一端是以急哦奥运为主的价值取向,如果说两个不同的价值取向为两个端点, 连着这两个端点的就像一条直线,连着这直线就会有许多的点,也就是许多不同层面的认识,延伸 出来各种对儿童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演绎,探讨音乐教育的活动模式。可能有的活动模式或 价值取向,有的比较偏向于以音乐为本位,有的比较偏向于以教育为本位,我们要在这个过程当中, 在这两个端点之间的范围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点,既不完全是以音乐为本位的,也不完全是以 教育为本位的,结合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来取舍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不能把两种价值取向对立 起来,两证不同的价值取向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教育的价值和走向的,可以说教育为主的价值取
x0c向更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以音乐为主的价值取向更注重的是音乐本身的本体功能。在认识这个 问题,取舍这个问题时,不能把两种形态对立,应该把两者进行有机的统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应用于教育活动中,各有各的合理部分,应该把两者相互借鉴和有机统一。
2.简述选择和改编音乐材料的原则。 答:我们给儿童的音乐作品应当是有足够的音乐质量和审美价值的。为此,在为学前儿童选择音乐 作品时,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从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反应儿童生活、适应儿童情趣爱好和 儿童易于接受的音乐教育内容。
(2)从学前儿童音乐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出发,选择均衡而全面的音乐教育内容。 (3)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学科本身特性出发,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内容。 (4)选择和设计能与儿童已有的音乐知识和经验相联系的音乐内容。 (5)选择歌词简单、多重复易于幼儿创编的歌曲。 (1)歌词方面:
A、歌词的内容和文字应该是幼儿能理解的、生动有趣的。有重复有发展空间,便于记忆和掌握。 B、多选用第一人称这类歌词亲切,自然、适合幼儿表达真情实感。 C、歌曲内容接近幼儿生活经验,常见的动植物、自然现象、节日等。 D、歌词简单、多重复易于幼儿创编的感兴趣的歌曲。。 (2)曲调方面: A、音域——不宜音域较宽的歌曲,主要旋律应选择在幼儿最感舒适的音区内进行。最高音和最低音 出现次数不宜多,为幼儿定调时一定要适当。 B、速度——一般为中速。中、大班可以有偏快或偏慢的中速,以及其他多种速度的歌曲。 C、节奏和节拍——小班初期多选用2/4拍、4/4拍,以后逐渐增加3/4拍、3/8拍。旋律中常用音符为 四中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等。
(3)恰当的处理和运用音乐作品,体现音乐的完整性。 其中音乐包括歌唱,韵律,打击乐,音乐欣赏;韵律要从音乐的选择入手:旋律优美。富
有节奏特点;结构工整,音乐形象鲜明,便于动作表现;从动作及游戏的选择:体现兴趣性,考虑 儿童的动作发展水平,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有关道具的选择:有助于动作表现,形象美观,操作 简单;打击乐要从音乐方面入手: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结构工整。在乐器方面:乐器的音色要;
x0c乐器的大小要适中,便于儿童演奏;乐器的演奏方法套适合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在配器方案的选 择方面:适合儿童的能力;富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音乐欣赏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形象或情 感应该是儿童熟,理解且能唤起他们兴趣的;音乐作品的形式应比较简单;结构要单纯,工整且长 度适中,篇幅不宜过长: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水平,有较好的演唱或演奏质量。
(6)教学过程中注重恰当地处理和运用音乐作品,体现音乐的完整性。
3.请为歌曲“我的好妈妈”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案。
中班音乐:歌曲:《我的好妈妈》
设计意图:孩子从出生起就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孩子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 护的对象。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让每 一个幼儿从小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也是他们学习做人的一个良好起点。幼儿园新纲要指出,教 育幼儿爱父母长辈,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 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的旋律,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会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知道妈妈工作的
辛苦,会关心、体贴妈妈。
3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用适当的体态语言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1木偶妈妈 小朋友各一 2歌曲的录音磁带 3桌子椅子茶杯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 (1)提问:你的妈妈在哪里工作?妈妈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很累,你会帮妈妈做什么事呢? (2)(出示木偶——冬冬)我们来看看冬冬在妈妈下班时,为妈妈做了什么。(教师演示木偶,同时说 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3)幼儿说说冬冬在妈妈下班时做了什么,妈妈心里感到怎样? 2幼儿学唱新歌
(1)播放歌曲磁带,操作木偶,幼儿欣赏歌曲。 提问: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哪儿?妈妈回家累吗?为什么?小朋友应为妈妈做些什么?
(2)听音乐走步,熟悉旋律。 (3)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欣赏。
(4)跟着音乐说唱歌词。 (5)幼儿用欢快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C、幼儿小声唱 D、哼曲调 E、分男女唱
F、齐唱
3学习表演歌曲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是动听极了,大家用优美的舞姿表现一下吧。
(1)老师扮演妈妈,请一幼儿扮演孩子,拉妈妈坐下、给妈妈端茶、亲亲妈妈。并请孩子们观察妈 妈和孩子开心的表情。
x0c(2)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演妈妈、一组演孩子,进行表演,体验亲自间情感。提示幼儿根据歌词内 容设计动作。 4. 讨论。
小朋友,妈妈每天工作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妈妈呢?(引导幼儿回答:听妈妈的话; 帮妈妈做些小事;给妈妈唱歌听;节日时给妈妈送礼物……)
三、结束与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回到家唱给妈妈听,还要和妈妈一起来表演。 活动建议:在“三。八”节前夕,进行此活动。并鼓励孩子回家后和妈妈一起表演,为妈妈做力所能 及的事,体验亲子间情感活动目标。
评价方案: 评价一堂教学活动设计是否成功有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学目标及内容情况 制定目标是否全面、具体、适宜,是否符合儿童年龄特征。 目标的提出角度是否一致,是否在情感、态度、能力各个方面能有所体现。选择的内容是否接近儿 童生活,是否具有发展价值。 目标达成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 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2、教学程序情况 A. 教学思路设计
一是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幼儿实际; 二是看教学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 三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B. 活动结构安排 即教学环节、步骤,是否严谨、环环相扣,过度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一是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 二是
教师与幼儿的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幼儿活动时 间过少的现象。 三是幼儿的个别活动时间和集体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
x0c3、教学方法和手段情况
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
一是活动方式是否优选活用。
二是是否教学方法多样化。
三是教学方法是否有创新。
具体到本次活动而言 ,这是一节中班音乐教育活动课,歌曲《我的好妈妈》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 经典儿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那么怎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怎么提高孩 子学习这首歌的兴趣成为本节课的重点,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以谈话的方式 导入,亲切、自然,这样迅速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环节,使幼儿在愉快的气 氛中,主动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接下来的各个环节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承上启下,一脉相承,使 幼儿兴致盎然。尤其是三、四环节,使音乐的表现与创造在平日教学中紧密相连,是孩子们较喜欢 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孩子们充分发挥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和生活联系紧密,表现得淋 漓尽致。同时,还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音乐教学渗透到其它学科,成为一整体。本堂课, 幼儿在感知水平、表达能力及情感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发展。针对部门孩子参与意识不强、内向的孩 子进行专门辅导,让孩子充分感受童年的美好,从分开掘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知、表 达以及独立自主能力。
选答题:
4.结合实践谈谈怎样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 富的想象及创造力,唱歌是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幼儿较喜爱的。我觉得在唱歌活动中培 养、扶植、激发、鼓励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能收到好的效果。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
(1)、让幼儿自己有机会为歌曲编动作.边唱边跳是幼儿的特点,他们不但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更喜 欢用动作加以补充。平时,我多让幼儿观察自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得到一些启发,同时也给幼 儿做一些示范动作,教会他们一些表达方法。因此,如果歌词是很具体的,并易于用动作表现,孩 子由于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自己常能想出一些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在为《种瓜》一歌 编动作时,唱到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个大西瓜时,幼儿双手做成小芽状,身体先是蹲下,然后随 着音乐节奏缓缓起来,最后两手上举,做成一个圆圆的大西瓜状,并自转一圈,表示西
瓜种子一天 天长大了,终于结出了一个大西瓜。对这句歌词所表达的情感更是深有体会,他们把在日常生活中 遇到开心事时,会身体后仰,双手举高,开心地转圈的姿态移植了过来,逼真地表现出了看到结出 大西瓜时的喜悦之情。最后一句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时,身体前倾,抱一抱,歇一下,最后实 在抱不下了,两手一摊,摇摇头,一脸既兴奋又无奈的样子,惟妙惟肖地把歌中的情景表达出来。
幼儿对自己所想出的动作特别有感情。他们在为六一的歌配动作时,谷俊成小朋友两手托在下 巴底下,小心翼翼地把两个中指稍向下弯表示歌词六一的花是香香的,并且还挺郑重地问旁边的袁 颖小朋友:我这朵花开得好吗?它香吗?语气中充满感情,充满想象,充分流露出对这一动作的欣 赏。
(2)、为歌曲增编歌词.让幼儿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 发展歌唱能力,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如在《在农场里》一歌中,教会幼儿几段歌词后,我 就让幼儿自己想出新的动物名称并模仿它们的叫声,把它编入歌曲中。配上动作,小朋友兴致很高, 回答十分踊跃,不一会儿,就编出了许多。这样一来,幼儿把自己想的动作加入歌中,完全是自愿
x0c的,气氛十分活跃,既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又促进幼儿敢于独自一人在大家面前唱歌表演。
(3)、自编歌曲. 无论在家里、幼儿园、马路边,我们常会看到有一些孩子在做事情或心情愉快时就 会哼唱起来,有些唱的是幼儿园里学的歌,有些是从电视里听来的歌曲,但也有的是唱的自己创作 的歌曲。他们创作的歌不可能很完美,很可能他们所编的歌中有几个音似乎与某首熟悉的歌相同, 或是节奏类似,但这毕竟是他们自己组织加工而成的,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的表现。
平时,在晨间活动、午睡前、课间、离园前等时间,我常有意无意地弹一些节奏简单、旋律明 朗的小曲子,让幼儿多听,使他们能积累更多的旋律,使他们生活在音乐中。每次我弹琴时,不管 弹什么音乐,幼儿都会很感兴趣地跟着唱。幼儿听到我弹这琴时,忽然几个小朋友边拍手边唱起来 了:小朋友,快坐好!李老师弹琴了,小耳朵,认真听,快快坐好,快快坐好!真是配得恰如其分, 我很高兴,还特地跟小朋友一起唱了起来,给幼儿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实践证明,在这种无拘无束,轻松活泼的唱歌,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发明才能、创造能力和不断探索 的精神,能使幼儿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且终身受益。
5.大中小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舞蹈动作编排有那些不同特点?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
,年龄小的孩子和年龄大的孩子肢体的协调性和接受能力都不一致,这就 要求老师要完全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去创编出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们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情节 性的舞蹈,完全突出了以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的特点,从而充满童趣的舞蹈。
小班幼儿的神经中枢的发育及肢体动作的发展都还不完善,上肢与下肢动作的配合协调性及对动作 的接受、掌握也就相应差,因此在编编小班舞蹈时,动作尽量简单。上肢在摇动同时,下肢动作不 要太大。如我在创编《唐老鸭》这个舞蹈时,在鸭子左右摇摆走路的停顿上,加一些前挺肚子后撅 屁股,再加上小撅撅嘴,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喜欢跳这个舞,而且会表演的淋漓尽致,形象到极 点。小班幼儿感兴趣的不仅是舞蹈动作,更感兴趣的是它的内容情节。因此,我在创编舞蹈《欢庆》 时,更多地加入了内容情节、且有人物角色的表演,孩子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故事情节的深 入表演,他们跳着不同的动作,音乐虽然很长,但孩子们却始终都很投入,动作到位、节奏准确, 从开始学舞蹈到最后的演出,孩子们一直没有厌倦过,这对小班幼儿来说,很难得。继而我和同事 一起创编的《小毛驴》、《小蒙古》孩子们都很喜爱。他们比较喜欢欢快、活波、节奏鲜明的曲子, 这对他们来说易于接受,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因为喜欢音乐,受音乐的感染而加入动作 的,是通过听觉神经对动作神经的一种刺激。另外,我们老师录制的音乐曲子的效果要好,否则会 影响孩子们舞得情绪。如《欢庆》的曲子《喜庆秧歌》、《天竺公主》的歌曲《天竺公主》、《葫 芦娃》中的《葫芦金刚》等,都是一些孩子们比较喜欢的音乐,自然在这种音乐下创编的舞蹈,它 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不能是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要给他们一定的空间,给 他们机会,让他们去参与、去发挥。我们创编舞蹈也一样,让他们参与进来,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 收获,孩子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也有了用武之地。由于作品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会很卖力的去 练、去跳。另外排练过程中更改动作是常见的,我们会和孩子们进行商量,让他们想动作,这样大 大的提高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中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可适当尝试情节性舞蹈和情绪舞蹈的排练。幼儿舞蹈 包括自娱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自娱性的舞蹈其特点大多是歌和舞的结合, 采用载歌载舞的形式,孩子们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中进行各种动作并能敏感的领会动作内容,注重 娱乐性、普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