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回娘家歌词

更新时间:2023-01-24 13:50:52 阅读: 评论:0

2019锦江区一诊数学初中-友组词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左耳 电影下载)

鄂西土家族端午节习俗及其特征

李艳芳

【摘要】在农历五月初五已经成为国家法定端午节的大背景下,恩施土家族地区仍

然保留着过三个端午节的习俗,即农历五月初五、十五和二十五,分别叫头端午、中

端午和末端午.这一习俗既存在于文献记载中,也现存于土家人的生活中.节日动机逐

渐从追忆历史、纪念先人转向亲人团聚和享受饮食游乐,充满了浓郁的少数民族节

日文化气息.节俗特征明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异,值得去体会和探究.

【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29)003

【总页数】4页(P10-13)

【关键词】鄂西土家族;三个端午节;节俗特征

【作者】李艳芳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273”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

年的历史。在很多民族包括蒙、满、苗、土家、彝族等28个少数民族都有过端午

节的习俗,随地域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即使在同一个

地方,随着时代的变化端午节习俗也表现出相应地变异性,但其中的内核是不变的,

端午节不变的内核就是祭祀、划龙舟、吃粽子、走亲访友等,对于这些普遍认同的

文化内核,民众也会根据环境做出适合于自己生活习惯的改变。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其中以纪念屈原最具代表性,流传也最广。据《史

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贤臣,却不被重用。公元前278

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内心无比忧愤,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有位渔夫拿出为屈

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

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

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

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风

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一词最早见于周处《风土记》,《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五引曰:“仲夏

端午。端,初也,谓五月五日”。端午节的习俗历代相传,在不同时代、地域发生

了一定的变异。在鄂西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端午节的变异主要表现为节俗

时间的变异,不是五月初五,而是过三个端午节,即五月初五的头端午、五月十五

的中端午和五月二十五的末端午,其中以五月十五的中端午最为隆重。对于为什么

会出现这种习俗,当地的老百姓说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的,说不出是什么原因,这

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说起过端午,潜意识中指的就是中端午五月十五。对

这特殊的节日时间,笔者试图证明确实存在过和继续存在着过三个端午节这样一个

民俗事实。

一、“小端午”、“大端午”的历史存在状况

(一)恩施州志中对“小端午”、“大端午”的文献记载

在恩施州的8个县市中,有3个县的县志记载了小端午和大端午,即宣恩县志、

来凤县志和恩施县志,分别记录如下:

《宣恩县志》[1]444(清同治二年刻本):“五月,端午,竞渡。各家悬艾于门,饮

菖蒲酒,食角黍,以雄黄点小儿额及手足心,云辟疫。采百草煎汤,合家澡洗,云

辟疮疥。乡村以初五日为‘小端午’,十五日为‘大端午’,其俗自汉伏波始。”

《来凤县志》[1]446(清同治五年刻本):“五月五日,悬艾叶、菖蒲于门,饮菖蒲、

雄黄酒,以雄黄点小儿额及手足心,云辟疫。采百草煎汤澡洗,曰辟疮疥。捣蒜和

雄黄水遍洒门户及墙阴,曰辟蛇虺。先期,各以角黍、蔗霜相馈遗,亦有赠香、赠

扇者。俗以是日为‘小端阳’,十五日为‘大端阳’,云始于马伏波。俱竞渡龙舟,

十五日尤盛。方邑侯诗云:‘今日生平真有象,大端阳节鼓冬冬’。”

《恩施县志》[1]437(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五月五日,悬艾叶、菖蒲于门,食

角黍,饮雄黄酒,亲友交相馈节。童子以雄黄点额。清江龙舟竞渡,至十五日乃止。

十五日,俗名‘大端阳’,悬门蒲艾始去之,饮食如前。”

从上述三则县志资料中可见,在清朝晚期到民国年间,恩施地区的端午节从五月初

五持续到五月十五,并且明确指出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

十五这天龙舟竞渡尤其壮观,亲友之间相互走动,馈赠饮食。端午节的时间节点确

定在初五和十五两天中,并未涉及到五月二十五这天的节俗。

(二)湖北其他地方志对“大端午”的记载

除了恩施的地方县志中有对小端午和大端午的记载以外,湖北其他地方志中也有对

大端午的记载,如:

《武昌县志》[1]382(清乾隆二十八年刻本):五月,“端阳”悬蒲艾,食角黍,泛

雄黄酒,系彩辟恶。近水居民竞龙舟,舟绘黄、红、青三色,沿岸分曹,以角胜负,

或饷以酒食,胜者得之,曰“夺标”。……俗谓初五日为“小端阳”,十五日为

“大端阳”。

《宜都县志》[1]416(清同治五年刻本):五月,五日,悬蒲艾于门,画张道陵驭虎

符贴室中。饮雄黄酒,食角黍。又以雄黄和酒遍洒墙壁隙地,涂小儿耳鼻,云辟虫

蛇毒。是日竞渡。十五日,曰“大端阳”,竞渡尤盛。

《荆州县志》[1]387(清光绪六年刻本):五月,五日,采百草,悬艾于户,食角黍,

书符作门帖,以雄黄、朱砂入酒饮之,用艾茎洒雄黄酒于户舍墙壁,小儿则以其末

涂耳鼻,云辟百毒。是日竞渡,楚俗咸同,而江津龙舟尤盛。十三日,谓之“单刀

会”。是日多风雨,俗谓之“磨刀雨”,列户祠祀关庙。十五日,谓之“大端阳”,

列户亦酒食征逐。

《汉口小志》[1]321(民国四年铅印本):楚俗以五月望日为“大端阳节”。剪纸为

龙船,中坐神像,自朔旦起,至十八日止。

可见,清朝晚期,在长江流域的武昌、宜都、荆州等地,都有过五月初五“小端午”

和五月十五“大端午”的情形,并且表现出以大端午更为隆重的节俗特征。尤其是

汉口,在民国时期,端午节自五月朔旦起,至十八日止,并确定以五月望日为“大

端阳节”。从文献中可见,端午节的时间即使有相对固定的五月初五、十五,但在

不同地区表现出了不稳定性,在五月俗称“恶月”的时间段中取舍,这为节日时间

延续到五月二十五提供了可能性。

二、对“三个”端午节历史存在状况的初步论证

以上部分是对小端午和大端午的论证,只能说明恩施地区不是以五月初五的端午为

重,而是以五月十五的“大端午”为重,这为进一步论证三个端午节的习俗提供了

线索。

(一)农谚和县志对“头端午”、“中端午”和“末端午”的记载

端午节多存在于人们的口头语言中,体现了节日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主要体现

在农谚和俗语中。在恩施土家族地区有农谚说:“三个端阳晴,摆子*打摆子,恩

施土家族地区的方言,是说天气很冷,发抖的意思。打死人;三个端阳下雨,鱼儿

晒沙坝。”农谚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经验的总结,智慧的结晶,没有科学

的根据,却能印证客观存在,体现本真的民俗生活。这则谚语主要是占雨,正好印

证了三个端午节俗的存在,人们占雨的依据就是三个端午时间节点里的天气情况。

还有很多与端午节有关的表达,比如长阳地区的俗语:“头端阳的蒿,二端阳(十

五日)的艾,三端阳(二十五日,即末端阳)的草”[2],反映了长阳土家族地区的人

们在三个端午节期间对艾草等的了解和利用情况。说明在头端阳、中端阳和末端阳

的时节里,三种主要用于端午节习俗的植物都成熟了,可以采来过节用了,这就正

好印证了过三个端午节的习俗。

(二)地方志资料对“头端午”、“中端午”和“末端午”的记载

关于三个端午,即包括五月二十五在内的末端午的记载的地方志资料,见《长阳县

志》(清同治五年刻本):五月,“天中节”,家家包角黍,曰“包粽子”,配腌蛋、

果品、肉鱼相遗,为“送端阳节”。堂中悬天师收五毒像,啖角黍,饮菖蒲、雄黄

酒,曰“过端午”。乡间十五日为“大端午”,二十五日为“末端午”。以月大小

卜诸菜熟否。谚云:“五月大,瓜果、葫芦不上架;五月小,豇豆、瓜瓠吃不

了。”[1]428

这是笔者找到的惟一一则关于三个端午节的完整县志资料,对十五的“大端午”、

二十五的“末端午”有明确的记载,并根据月大月小来判断瓜果的收成。湖北的长

阳县与恩施州同属于武陵山区,长江流域,节日习俗相近,笔者认为这则地方志资

料可以用来印证三个端午节的习俗存在于广大的鄂西山区。

三、三个端午节习俗的现存状况及节俗特征

众所周知,对端午节而言,现在大的语境是国家法定的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但

在这些较偏远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过三个端午节的习俗依然存在。

在笔者家乡所在的湖北恩施市白杨坪乡,一说起过端午节大家都知道是三个端午,

并且主要是过五月十五的中端午,每逢中端午,亲戚朋友间都会相互邀请到家里来

过端午,老人接自己的女儿、女婿回娘家过端午。正如萧国松先生作的一首竹枝词

中所见,《端阳》:

万紫千红透绿荫,莺歌燕舞婉啭声。

包面腊肉宴亲朋,却话新艾挂柴门。[2]

从上面这首诗中可见长阳土家族当地端午节食俗的特点,“包面腊肉”,在恩施土

家族地区也是如此,以腊肉、面、糯米饭为主。可见,粽子这一核心民俗物的表现

形式发生了变异,不是家家都吃粽子,在城镇、街道会吃粽子,但是在农村地区会

发生转变,变成了醪糟、汤圆或糯米饭,即使形态变了,还是能表现出端午节亲人

团聚的要义。

另外,笔者在鄂西的长阳土家族地区采录民歌时发现了这样一首《十二月》歌,其

中有唱到五月的三个端午:

正月是新春,风吹叶叶儿顺,姐儿住在斜对门,假装一斯文。

二月是花朝,伸手把姐捞,二人挽手上花桥,问郎好不好。

……

五月三端阳,小郎下宜昌,杂货铺子才开张,问您要哪样。

六月是三伏,小郎下宜都,胭脂水粉二瓶碌,一对祝月布。*采录地点:湖北长阳

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双龙村。采录对象:覃孔豪,男,土家族,1953年生,民

间文化传承人。采录时间:2010年7月22日。……

在后来几天的田野调查歌词采录过程中,在他们的喜花鼓和跳丧的唱词中,多次涉

及到十二月歌,其中都有唱“五月三端阳”这一句的,这些歌词都是他们自己作的,

说明在民众的意识里,端午节是要过三个的。歌词“五月三端阳”起到了记录民俗

时间的作用,并有谐音、完成句意的表达,没有明确指出更具体的民俗事象也是一

种遗憾。在笔者对这位民间艺人的采访过程中,他说,在他所在的长阳县双龙村,

历来就过三个端午,五月十五接姑娘回娘家来过端午。至于为什么是这样,他说,

一直就是这样的习俗。可见,这种习俗存在于人们的灵魂深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

中,但又不同于平日里的正常生活,如果在五月十五端午这天不邀请最亲的人过端

午节是说不过去、不近人情的,可见这个端午是维系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纽带。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述文献记载和本人的田野调查的情况,三个端午节的

习俗,更多地存在于大山深处的乡村,区别于城区的端午节习俗,这正体现了同一

节日习俗在城区与山区的差异,更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当前端午节的节俗特征:

首先,仍然保留了划龙舟的习俗。这种习俗以沿江的城市为中心,以前主要是在恩

施的北城门外,乡村很少见划龙舟比赛,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

其次,端午节食品形态的变异。饮食习俗是端午节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粽子是其中

的核心象征食品,但土家族不包粽子,或者说粽子的原型发生了变化,表现为醪糟、

汤圆和糯米饭。它们与粽子的原料同为糯米,但做法与形态不一样,这就反映了稻

作文化与山区环境相结合而形成的节俗饮食特征。这种食俗集中在五月十五的“中

端午”中表现和完成,接女儿、女婿、亲朋到家里来团聚过端午,也称为“团

节”[3],吃醪糟、汤圆和糯米饭。

第三,采百草习俗仍然存在。在恩施地区城郊、乡村的五月艾蒿遍地,人们随时都

可以采回家晒干,晚上拿出来点燃熏蚊虫,既环保又健康。还可以用艾蒿和大蒜杆

熬水煮鸡蛋,剥开鸡蛋滚脸,可以起到止痒、美容的作用。目前,这些习俗都还不

同程度地存在于部分地区人们的生活中。

在当前保护传统节日的大背景下,在国家法定力量的约束下,在很多强势媒体和话

语的影响下,在外界人际关系的诱导下,恩施当地许多年轻人和城镇居民,已经开

始不自觉地过五月初五的端午,而过三个端午节的习俗已经不多见了,五月十五这

天并不一定会回家团聚过中端午了。笔者认为,这些优秀而颇具趣味性的民俗文化

活动应该得到长期的保留和重视,作为民俗文化的学者、爱好者,也应该放眼于最

广阔的民间节日与民俗生活,并体验其中独特的妙处与乐趣。

参考文献:

[1]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

社,1991.

[2]萧国松.竹枝词三百首——湖北·长阳·椿树坪民俗残迹[M].香港:银河出版

社,2010:10.

[3]杨昌鑫.土家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153.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3:50: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74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论文结束语
下一篇:黄河资料
标签:回娘家歌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