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工:P404(1870—1947)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原名庆鸿,字叔
逵,笔名心工,共创作了《黄河》、《采莲曲》、《体操—兵操》(《男儿第一
志气高》)、《竹马》、《铁匠》、《小小船》、《革命军》等100余首乐歌,
编辑有多部乐歌集:《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等。
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原名文涛,又名岸,字
息霜。第一个创作多声部歌曲《春游》;第一个创办话剧社“春柳社”;中国
话剧史上饰演茶花女的第一人;第一个创办音乐杂志“音乐杂志”;第一个推
广五线谱;其作品还有《送别》《祖国歌》《忆儿时》《西湖》等等。
曾志忞:翻译介绍西方音乐理论:《乐理大意》《音乐全书》《和声略意》
《乐典教科书》
青主:P449(1893~1959)P449音乐理论家,我国近现代研究音乐美学的
第一人。艺术歌曲:《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红满枝》、《赤日炎炎似火烧》
出版了《清歌集》、《音境》两本艺术歌曲集,发表了《乐话》、《音乐通论》等音
乐论著,1929年到上海国立音专任教授。
王光祈:P454作为我国第一代音乐学家,在中国音乐史学以及比较音乐学
上具有开创性的贡献。第一个把西方音乐与中国音音乐做比较;第一个使用外文
介绍中国音乐;其代表作:《论中国古典歌剧》《音乐在中国的意义》;写了
一本《中国音乐史》著作。
萧友梅:P319(1884~1940)字思鹤,又字雪朋,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
人。我国近代最早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之一,被称为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
育之父。创作有《五四纪念爱国歌》《卿云歌》《问》《南飞之雁语》等,编
写有《和声学》、《普通乐学》等教材,对我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突出成就。
把依曲填词的创作水平提升到专业创作的水平;具有典型的德国古典音乐风格。
《问》易韦斋作词,萧友梅谱曲的一首学校歌曲,表达了知识分子对山河破
碎国土沦丧的忧郁和感慨之情。
赵元任P320(1892~1982)语言学家、音乐家。字宜仲,江苏人。其作品有
歌曲:《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等,钢琴曲有《和平进行曲》
是我国最早的钢琴曲。
其创作特点:①内容上:体现了鲜明的五四文化精神(民主、平等、自由、
博爱)②音乐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a:体现在旋律的五声音阶上;b:
多使用传统音乐的素材来创作;c:注意了旋律跟中国语言的声韵调的关系;d:
实践了中国话的和声写作。③音乐形象化。
《教我如何不想他》由我国著名文学家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一首艺术
歌曲,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海韵》由徐志摩作词,赵元任作曲我国最早的一部大型合唱曲。作品设计
了三个形象:①追求自由的少女形象;②代表封建势力与大海的形象;③充满同
情的诗人形象。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的理想。
黎锦晖P366(1891~1967)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儿童歌舞音乐家,是我
国流行音乐之父,湖南人。
儿童歌舞音乐:《可怜的秋香》《老虎叫门》《吹泡泡》《努力》等24首;
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月明之夜》《飞飞曲》等12部。
其中《麻雀与小孩》是黎锦晖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被视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早期
歌剧的萌芽。流行歌:《桃花江》等。
其创作特色:①选择适合少儿理解的题材,具有儿童情趣;②创作具有民族
性;③注意通过音乐刻画人物形象;④借鉴西方作曲手法。
其作品还有:《葡萄仙子》《三蝴蝶》《神仙妹妹》《最后的胜利》《打盹
曲》《背书歌》《慰问》等等。
可怜的秋香:儿童歌舞表演曲,黎锦晖作。作品歌词朴素,音乐哀婉,感情
真挚,描写了牧羊女秋香一生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悲苦生活。
刘天华P331(1895~1932)音乐家,江苏人。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族
器乐演奏家、革新家、作曲家、教育家。创作了十首二胡独奏曲[《良宵》《病
中吟》《光明行》《空山鸟语》《悲歌》《月夜》《烛影摇红》《独弦操》《苦
闷之讴(ou)》、《闲居吟》];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
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①把二胡琵琶这种民间器乐引进专业音乐教育课堂
中;②发起创办了“国乐改进社”,为民间民族音乐作出了巨大贡献。
聂耳:P321(1912~1935)音乐家,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原籍云
南。学生时期就参加革命宣传活动,后参与建立“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中
国新兴音乐研究会”等左翼音乐组织,坚定走革命音乐道路。著名的作品:群众
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等;抒情歌:《铁蹄下的
歌女》《塞外村女》《梅娘曲》等;儿童歌曲:《卖报歌》等;器乐作品:《金
蛇狂舞》《翠湖春晓》等;舞台剧:《扬子江暴风雨》。
其创作特点:①内容上:具有革命性、时代性、号召性;②音乐上:a:具
有民族性,如:《金蛇狂舞》;b:创造性:以短小动机发展成全曲的非放整形歌
曲创作原则;c:巧妙地使用休止符;d:擅长发现生活中的呻吟性的音调,把字
运用到反应工人阶级生活的创作中去。
其主要贡献:①是伟大的人民音乐家,是中国革命音乐家的榜样,影响了广
大革命音乐家的创作;②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冼星海:P321(1905~1945)广东番禺人;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其创作是最广
的。群众歌曲:《在太行山上》,《做棉衣》《救国军歌》、《游击军》、《到
敌人后方去》等;抒情歌:《夜半歌声》《江南三月》《二月里来》等;儿童
歌:《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等;四大合唱曲:《黄河大合唱》、
《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还创有一部歌剧;交响
乐:《中国狂想曲》《民族解放》;除此外还创有其他小提琴钢琴等器乐作品。
其创作特点:1.民族性跟世界性相结合;2.艺术性跟群众性相结合;3.具
有革命性。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音乐创作中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一部代表作,它
创作于1939年,以诗人光未然所写《黄河呤》为歌词,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
情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充满了动人心弦的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
魄,成功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潮和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念;是中国合
唱曲里的里程碑,共八大乐章;有三大主题:崇高、苦难、力量。
张曙:P322安徽人;《丈夫去当兵》--我国最早的叙事歌曲;《日落西山》
《打豺狼》《洪波曲》等歌曲。
任光:P323(1900~1941)音乐家;浙江人。左翼音乐运动与抗日救亡音乐运
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创作歌曲约有40多首,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风格。
如《渔光曲》、《月光光》、《打回老家去》、《王老五》《抗敌歌》等歌曲,
另作有歌剧《洪波曲》;和《彩云追月》、《花好月圆》等民族器乐合奏曲若
干首。
吕骥:P324(1909~2002)音乐家。湖南人。创作歌曲多首,具有鲜明的时代
性、战斗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如《新编“九一八”小调》《自由神》《中华民族
不会亡》;延安时期的代表作:《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开荒》《大丹河》和
大合唱《凤凰涅槃》;《保卫马德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祖国颂》等,发
表音乐论文多篇,有《论国防音乐》、《新音乐的展望》、《中国民间音乐研究
提纲》等。
麦新:《大刀进行曲》;张寒晖:《松花江上》。
黄自:P325(1904~1938)中国近现代重要的专业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江
苏(今属上海市)人。群众合唱歌曲:《抗敌歌》、《旗正飘飘》;独唱抒情歌
曲:《玫瑰三愿》、《春思曲》、《思乡》、《点绛唇·赋登楼》等,清唱剧:
《长恨歌》我国最早的一部清唱剧,管弦乐曲:《怀旧》、《都市风光幻想曲》
等。其创作特点:记法娴熟、结构严谨、格调清雅。他的贡献:1.所创的音乐作
曲是当时水平最高之一,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音乐曲;2.在作曲音乐专业教
育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贺绿汀:P326湖南人;群众歌曲:《游击队歌》;艺术歌曲:《嘉陵江上》;
合唱曲:无伴奏《垦春泥》;电影戏剧歌曲:《天涯歌女》《四季歌》《秋水
伊人》;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晚会》《森吉德玛》;
其创作特点:记法娴熟、结构严谨、具有革命性。
《牧童短笛》是由贺绿汀作的一首著名钢琴曲,是中国钢琴曲的里程碑式的
曲子;作品采用中国式的复调、和声等手法,描写了一幅中国田园山水画。
刘雪庵:P327群众歌曲:《长城谣》《流亡三部曲》---《离家》《上前线》
《松花江上》;艺术歌曲:《红豆词》《春夜洛城闻笛》《飘零的落花》;流行
曲:《何日君再来》《早行乐》。
马可:《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秧歌剧《夫妻
识字》;歌剧《白毛女》(与张鲁瞿维等合作);管弦乐:《陕北组曲》。
安波:表演唱:《拥军花鼓》;秧歌剧《兄妹开荒》《七月里在边区》(与
张鲁等人合作)。
郑律成:P328开创了我国音乐史上的颂歌。《八路军大合唱》《延安颂》
《延水谣》《八路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
延安作曲家群体有:向隅、李焕之、瞿维、张鲁、陈紫、刘炽等。
马思聪:P352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广东人,是小提琴创作的第一人;代表
作:《摇篮曲》《第一回旋曲》《思乡曲》《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牧歌》
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其创作特点:①具有民族性a.采用民歌为音乐主题。
B.常用“合尾”“换头”或“连环扣”等民间音乐常见的展开法;②能充分发挥
小提琴的表现技能;③注重小提琴音乐与钢琴伴奏音乐整体构思。
谭小麟:《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小提琴与竖琴--《浪漫曲》;《弦乐
三重奏》。
江文也:管弦乐和交响乐创作第一人;成名曲管弦乐曲《台湾舞曲》《孔庙
大成乐章》;歌剧:《香妃传》;歌舞剧:《大地之歌》;钢琴曲:《北京素描》。
中国近代器乐合奏曲:刘天华的《变体新水令》;谭小麟的《子》《前
锋》《湖光春色》;吴伯超的《飞花点翠》《蜻蜓点水》;杨大均《大地春回》;
聂耳《金蛇狂舞》;任光《彩云追月》。
论述近现代的声乐艺术的发展:P244
是近现代新音乐创作中的主体门类。近现代声乐创作大致分为四类:
1.群众歌曲:①填词:《共产儿童团歌》《团结就是力量》《竹马》《送别》
《孟姜女》《救国歌》等;②改编:张曙的《卢沟问答》;刘炽的《翻身道情》;
张鲁的《有吃有穿》等;③创作的:萧友梅的《卿云歌》《“五四”纪念爱国歌》;
赵元任的《劳动歌》;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开路先锋》《码头
工人》等。
2.独唱歌曲:P276萧友梅的《问》《南飞之雁语》;赵元任的《卖布谣》
《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青主的《我住长江头》等等。
3.合唱:P298李叔同的《春游》;萧友梅的《春江花月夜》;赵元任的《海
韵》等等。
4.电影、戏剧歌曲P312-:任光的《渔光曲》;郭沫若的诗剧《湘累》;聂
耳《梅娘曲》《告别南洋》《春天来了》等等。
讽刺歌曲P296:宋阳《古怪歌》等等。
论述近现代歌剧音乐的发展:
答:近现代歌剧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萌芽期(上世纪二、三十年
代)P365:以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为代表,是中国歌剧的雏形。有《飞飞曲》《可
怜的秋香》《麻雀与小孩》等等。
2.探索期(1930-1945)P375:在这期间有三条道路探索:①模仿西方歌剧
的创作手法,在这方面的作品有:《观音》;陈田鹤的《荆轲》;《大地之歌》;
黄源洛的《秋子》等等。②改良:山东成立剧院演出的《岳飞》,由院长王泊生
亲自主持创作与排练;还有沙梅的《红梅阁》。③小歌剧模式a:话剧加歌曲:
代表作: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码头工人》《前进歌》等;《桃花源》。b:
音乐剧:阿隆·阿普夏洛穆夫的《孟姜女》。c: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
识字》等。
3.发展期(1945---)P386中国歌剧探索的里程碑《白毛女》代表着民族歌
剧正式诞生。
简述《白毛女》。。。。。
新音乐P209
1840--1919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特点: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勃兴,不
仅促进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而且打开了我国新音乐的启蒙之门。
1919--1949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特点:传统音乐从农村进入城市,从业余
到职业;专业音乐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音乐文化的主要体裁是歌曲。
传统音乐P223
戏曲音乐P226
1.京剧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梅兰芳对京剧的改革:1.改革各种旦角表演技艺,尤其是青衣;2.发展了传
统剧目,创造了新的剧目,如:《嫦娥奔月》《洛神》;3.把京剧推向全世界。
其他地方的戏曲:P229
评剧、楚剧、沪剧、扬剧、花鼓戏、花灯戏、黄梅戏等等。
评剧:成兆才为评剧奠定了基础《杨三姐告状》;
越剧:袁雪芬《十姐妹》《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
学堂乐歌与新音乐的启蒙:
学堂乐歌:P210(名解)清末明初,在各学堂开设的唱歌课,其中所唱的新
式歌曲叫学堂乐歌,是新音乐的启蒙。其特点是:1.内容上:反映新文化
的主题;2.旋律上:大部分日本欧美的已有曲调,极少数是自己创作的;3.创作
上:依曲填词,极少数创作新曲。其意义:1.是西方音乐传入中国,
是中国新音乐的启蒙;2.造就了第一批新音乐文化的工作者、教育者;3.也造就
了第一批新音乐文化的接受者;4.开启了群众唱歌的传统。
广东音乐P240的三件头(吕成文):高胡、扬琴、秦琴。作品分三大类:
1.写景的:吕成文《平湖秋月》;祝福类:吕成文的《步步高》;闺怨:《昭君
怨》。除此外还有《鸟投林》;严老烈的《旱天雷》《连环扣》。
社会音乐教育P414:1.中华美育会(1919--1922)在上海,以美育为宗旨。
2.大同音乐会。
音乐师范教育:P419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2.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
乐体操专修科。
专业教育:萧友梅创建的北京大学音乐所第一个:国立音乐院(在上海,1927
年)标志着专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华彦钧:又名阿炳;江苏人;以卖唱奏乐为生。他的二胡作品有《二泉映月》
《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3:3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73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