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得道者多助

更新时间:2023-01-24 13:12:48 阅读: 评论:0

2019高考资源网账号分享-metoo什么意思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红城湖现大量死鱼)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和翻译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和翻译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

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

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

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⑴[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环]包围。

⑺[池]护城河。

⑻[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

之类。

⑼[委]放弃;[去]离开。

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固]巩固。

⒀[山溪]地势;山河。

⒁[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

同。

⒂[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至]极点。

⒄[畔]通“叛”,背叛。

⒅[顺]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

(20)[是]这

翻译:

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

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

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进攻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

的天气与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时令比

不上有利的地形。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

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草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军却弃城而逃,这

(是因为)有利的地理条件还不如内部人民团结一致(更重要)。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单靠划定的边

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

强大。君主施行“仁政”,帮助、支持他的人就会有很多,君主不

施行“仁政”,支持、帮助他的人就会很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

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

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的亲属都

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一战就一

定能胜利。

简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

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

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

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

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

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

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

比句式。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

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

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

“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

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

“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

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

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

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

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

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问题探究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

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

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

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

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

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

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

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

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

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

──“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

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

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

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

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

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

结构缜密。

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

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

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

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

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

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

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

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

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

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

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

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

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

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

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

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

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

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

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

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

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

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

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

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

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

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整体把握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

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

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

“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

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

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

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

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

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

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

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

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

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

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

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

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

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

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

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

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写作特色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

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候

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

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

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3:12: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72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得道者多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