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友谊观差异探究
作者:李凤兰张蕾
来源:《公关世界》2020年第14期
摘要:因为文化差异,中美友谊观存在显著不同,表现在对“朋友”的界定、对朋友的期
望、与朋友的亲密程度以及友情的发展和维系方式等方面。霍夫斯泰德的价值维度理论可以从
四个维度,即权力距离、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和长期导向/短期导向对两国朋友
观的不同做出恰当的解释。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最大化地减少误会,增强两国人民的相
互理解。
关键词:中美友谊观差异原因霍夫斯泰德的价值维度理论
古往今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人们都珍视“友谊”。但是交往时,中国人往往会报
怨和美国人的友谊维持不久,美国人则觉得中国朋友习惯介入他们的私生活。其实,“朋友”和
“friend”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都有着很大差异,而这些差异源于中美文化的不同。本文拟以
霍夫斯泰德的价值维度模式为理论基础,对中美友谊观差异从文化价值观这一层面做多维度分
析。宗教思想,历史沿革,地理位置,以及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因素相互影响,促成了
文化价值观,价值观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生活。当今,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需要我们
对受众有更深入地了解,从价值维度理论这一角度来分析,会使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中美友谊
观差异,在中美人际交往中消除不必要的误解与隔阂,实现有效沟通。
一、中美友谊观差异
我们首先解读中美友情差异的表现,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一)“朋友”定义不同
什么是朋友?中美两国定义不同。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朋友有两个解释,一为彼
此有交情的人,二为恋爱的对象。第一个解释很好地阐释了普通朋友的定义,其关键词为“彼
此”和“交情”,可见中国人眼中的朋友必定是相互的,并且彼此之间必须有交往才能产生感情
即交情,这二者缺一不可。中国人建立友谊的前提是兴趣相投、志同道合,一定程度上也会考
虑对方的职业、家庭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等,交友圈子比较小。而依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
典》第七版,西方朋友可以是除家人外你了解并喜欢的人,可以是支持者,可以是有相同观点
或兴趣爱好的人,甚至还可以用来指说话者根本不认识的人。例如,一位美国教授与工匠也会
由于相同的爱好而彼此成为朋友。由此可见,关于朋友的定义,美国人的界定是相对宽泛的,
而中国人相对严苛。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被刚认识不久的美国人称之为朋友,中国人往往
感到不知所措。
(二)对朋友的期望不同
中国人期望朋友时刻都站在自己一边,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遇到困难都希望朋友能够帮到
自己,朋友之间理应互相帮忙,这是责任、是义务。而美国人大都希望朋友能够给他们带来欢
乐,在面对困难时,会更加想要自己单独处理。虽然在美国,朋友之间也会互相帮助,但是是
有原则的,他们交友处事首先考虑的是法律,其次是道理,最后才考虑到人情。例如在电影
《刮痧》中,美籍华人方大同在出事的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要找他的美国朋友兼老板昆兰帮
忙,老板以专业领域不同拒绝,但是他依然坚持。在他看来,作为朋友理应帮忙,并且朋友更
加好办事,更加放心。所以在老板当庭指证他打过孩子这一事实后,他感到的是背叛,而老板
却认为这是原则问题,不能撒谎。
(三)亲密程度不同
在中国,朋友之间常常可以做到知根知底,互相了解对方的一切,甚至是极为私密的事
情。两个人之间开始分享秘密就说明两人的朋友关系更加亲密了。而且大家会把朋友的事情时
刻放在心上,朋友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都会想尽办法来帮忙,朋友之间往往称兄道弟,更接
近于亲属关系。美国人的友情普遍限定在某个领域,一般不会延展到工作、生活等方面。他们
之间不存在着过多的责任和义务,好似中间隔着一堵隐形的墙,即便好朋友也不会有意去打探
各自的隐私。
(四)发展和维系友谊的方式不同
中国人交友十分谨慎,在中国,想要成为朋友,有时需要长时间的考验,有时甚至还需要
共同经历一些人生大事,患难之交、生死之交是典型的中国式友谊。中国人之间一旦成为朋
友,就希望是一生的朋友,甚至发展为“数代世交”。在中国人看来,可以称之为朋友的人较
少,所以非常珍视来之不易的友情。在维系友谊的方式上,中国人喜欢串门拉家常,嘘寒问
暖,对朋友相当热情,甚至愿意为朋友牺牲自己。而美国的朋友关系存在短时性动态性,由于
工作、居住地、学校的频繁变更,身边的朋友也不断变换。之前的朋友关系会很快变淡,新的
朋友会不断走入生活。美国人不喜欢在维系友谊上过多地浪费时间,他们通常通过打电话或发
电子邮件来联络友情。
二、造成差异的原因
中美友谊观的差异可以追溯到中美隐性文化的不同。霍夫斯泰德,G.与霍夫斯泰德,G.J.
认为文化差异通过符号、英雄、仪式、价值观四个方面表现出来,“文化的核心由价值观构
成。价值观是一种普遍性的倾向,表现为更喜欢事物的某些特定状态而非其它状态。”霍夫斯
泰德,G.于20世纪70年代曾调查了50个国家和3个地理区域的10万多IBM经理阶层员工,
用统计数据分析出四个确定的价值维度,分别为权力距离、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阳刚气质/阴
柔气质、不确定性规避;随后在调查了23个国家参与者的基础上揭示出第五个价值维度即长
期导向/短期导向。经过仔细分析,作者把前四个价值维度的每个国家和地区赋予1到53的等
级;在第五个维度中,参与的国家被赋予1到23的等级。
在《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第二版)》一书中,前四个价值维度的国家和地区扩
大到了74个;第五个维度的国家扩大到了39个。作者制表时用黑体字保留了由IBM数据资
料分析的得分并采用重复性研究或合理估计的方式添加了其它一些國家的得分,在这里我们找
到了中国大陆的数据。下面我们从各大表中摘抄出中国大陆和美国的数据以便于比较分析。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和美国在权力距离指数、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指数、长
期导向/短期导向指数方面分数和排名区分度较高,而在阳刚气质/阴柔气质指数和不确定性规
避指数方面得分及排名区分度不是太大。
其中阳刚气质/阴柔气质维度,中美文化差别不显著。阳刚气质是指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
观在多大程度上是以男性为导向。在以男性为导向的文化中,男性表现为自信、刚强,而且重
视物质上的收获;而女性则表现为谦逊、温顺,并且关注生活品质。重视阴柔气质的文化更多
强调男性和女性都应该谦虚、温柔,并且都关心生活质量。在这个维度上,中国大陆和美国都
表现出了阳刚气质价值特征,所以我们下面分析时不涉及;而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维度,存在
疑义,我们要加以解释。所以下面从权力距离、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导
向/短期导向四个价值维度逐一说明他们对中美友谊观的深度影响。
(一)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地位低的人们对于权力分配不平等的状况的接受程度,是
比较愿意接受,还是比较不愿意接受。”接受程度高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权力差距大,接受
程度低说明该国权力差距小。在权力距离大的国家中,组织具有强大的集中权力,个人通常被
诸如姓氏、教育程度、年龄、职业或组织地位等因素的社会等级所标识。权力距离小的国家通
过许多法律、法规最小化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差异,人们普遍认为地位没有高低之分。
从上表排名可以看出,中国为权力距离比较大的文化,而美国属于权力距离比较小的文
化。中国人有权威意识,对等级比较敏感;而美国人强调以法律解决生活中各类问题,强调受
教育、找工作等机会均等。
此价值维度影响中美友谊观之朋友的概念。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对于朋友的定义相对严
格,交朋结友时比较慎重,往往会考虑对方的年龄、职业、身份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而
美国人对朋友的界定较为宽泛,交朋友时年龄、职业等都不是问题。
(二)个体主义/集体主义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是指社会对个人的认同程度。认同程度较高的国家个人主义倾向强,
认同程度低的国度集体主义倾向强。“个体主义文化强调自由、自我表達、个人权利和责任、
创新、变化和隐私。集体主义文化强调和谐、团结一致、互利共赢、传统和维护面子。”
从上表数据可以得出,中国为集体主义倾向较强的国家,而美国有非常强烈的个体主义倾
向。在中国,个体利益往往服从群体利益,人际关系有圈内圈外之分。人们依赖自己的团体并
对这个团体忠诚,努力营造和谐的氛围,强调团体的目标、观点和需要,强调由团体定义的社
会规范和义务,强调与团体内成员的合作和共享信念。而美国强调独立,排斥互相依赖关系,
奖励个人成就,个人的权利优先于群体利益,强调隐私权。个体主义者可能属于许多群体,但
成员之间关系松散。
此价值维度影响中美友谊观之对朋友的期望和亲密程度。有集体主义倾向的中国人把朋友
视为知己,形成既定小团体。在这个团体内部,期望彼此忠诚,期望彼此之间负有责任和义
务,相互帮助,关系亲密,不分彼此。崇尚个体主义的美国人交友是为了获得快乐,而这种快
乐的获得附加成分较少,相互之间不会承担过多的责任,彼此不会太过触及隐私问题。
(三)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是指对社会中一些不可预测情况的紧张程度。紧张程度较高的文化试图减少
不可预测性和模糊性,往往建立更多的规章制度加强约束,其文化特征往往表现为有相对较高
的焦虑和压力。紧张程度较低的文化比较容易接受生活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倾向于容忍
不寻常的事,强调个人创造性,做事灵活、随意,不习惯太多的条条框框。
上表中关于不确定性规避的排名顺序,笔者认为值得商榷。“不确定性回避程度低的国家
有美国和北欧国家等”,“中国文化在一些方面也呈现出比较高的不确定性回避程度”。这是来
自中国学者的普遍认知,中国人善于规避风险,强调共识、抵制变化、看重稳定、坚持传统。
美国人积极主动,愿意冒险,强调变化、创新和进步。
此维度影响中美友谊观之发展友谊方式。中国人不轻易交友,而一旦成为朋友,就是长久
的朋友。而美国人交友会随着时过境迁而推陈出新。
(四)长期导向/短期导向
长期导向/短期导向维度是霍夫斯泰德为了弥补“西方中心”的倾向而对亚洲23个国家和地
区做了问卷调查之后提出的一个新的文化维度。长期导向意味着培养面向未来,特别是有毅力
和重节俭的人。短期导向的文化注重个人利益,维护个人面子,以消费为中心。
从上表排名可以看出,中国属于典型的长期导向文化,而美国属于短期导向文化。中国人
注重长期稳定发展,工作努力,大量储蓄,提倡节俭,重视子女教育,照顾老人。美国人更加
重视个人利益,重视中短期发展计划,重视孩子个性化发展。
此价值维度影响中美友谊观之维系友谊方式。中国人交友嘘寒问暖,有事竭尽全力,没事
也常走动,友谊往往能维持一辈子,甚至延绵数代人。而美国人交朋友玩时尽兴,有事通过往
来邮件,而遇到问题时喜欢个人解决,所以朋友很可能就随着事事变动而断了音讯。
三、中美友谊观优缺点
中美友谊观各有不同,但也各有优缺点。中国友谊观的优点在于为了朋友两肋插刀,朋友
之间不分你我。中国朋友之间时刻都很关心对方,这种友情总是能够时刻温暖人心。优点如
此,缺点也因此而产生,由于这种交友方式,友谊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负担,甚至有人会为了友
谊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而美国人的友谊是建立在从社会互动中获得的温馨的个人感情基础之
上的,朋友之间各家独立,更加注重隐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顺畅运行和法律的公正
性。但和美国人的交往中,中国人会认为他们太过冷漠,常常会因此而感到失望。
四、结语
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朋友”定义、对朋友的期望、与朋友的亲密程度以及友情的发展和维系
方式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这可以通过霍夫斯泰德的价值维度理论得到很好的诠释。当今世界,
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误会与摩擦时有发生,只有意识到差异,并了解差异背后的原因,才
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彼此的误解。中美友谊观都各自有其优缺点,我们应该遵循平等、尊重、分
享的信条努力达到顺畅交流。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YJA860006。
参考文献:
[1]霍夫斯泰德(Hofstede,G.),霍夫斯泰德(Hofstede,G.J.)著.文化与组织:心理软
件的力量[M].2版.李原,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Hofstede,alConquences:ComparingValues,Behaviors,Institutionsand
OrganizationsAcrossNations[M].:Sage,2001.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r,,el,.
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M].:CengageLearning,2015.
[5]祖红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1:19: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67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