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及例句翻译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常见的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后置等等。
(一)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就是把动词的宾语提到动词之前或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之前的
一种句式。有以下四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①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本句有否定否词“不”,说明它是否定句,代词“我”是宾语,两个条件都符合,
那么代词宾语“我”就提到了动词谓语“与”前。译为:时间一天
天地流逝,再也不会有更多的光阴给我。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译为:“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
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
“古之人不欺余也”。③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
己(比他漂亮)。”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自”,放在动词“信”的
前面。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忌不信自”。④诸侯之礼,我未之学
也。(《孟子•滕文公上》)译为:诸侯的礼仪,我没有学过它。2、以否定性不
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
在动词的前面。如: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这是否定句。它的主
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宾语“我”也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
理解成“莫肯顾我”。世溷浊而莫余知也,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译为:
社会一片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将昂首阔步,不予理睬。③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礼记•大学》)译为:所说的让一个人思想诚实,就是不欺骗自己。
3、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这条规则是比较严格的,在古汉语中
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或介词的宾语一般都要前置。在古代汉语里,使用
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
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如:①项王曰:“沛公安在?”(《鸿
门宴》)这个句子是疑问句,疑问代词“安”提到了动词“在”之前,常式句应是“在
安”,这个句子却变成了“安在”。译为:项王问:“沛公在哪里?”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即“操何”。译为:张良问道:
„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
③吾谁敢怨?(《左传•昭公二十年》)“谁敢怨”即“敢怨谁”。译为:我敢怨恨谁
呢?④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何以”应是“以何”。这个句子是
介词“以”的宾语“何”前置了。译为:您回去后,用什么报答我?⑤微斯人,吾
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应是“与谁”。这个句子也是介词“与”的宾语“谁”
前置了。译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是同道呢?
3、助词“之”或“是”提宾。如:①宋何罪之有?(《公输》)“何罪之有”即“有何
罪”。“之”,助词,放在动词“有”前作提宾标志,把宾语“何罪”提到动词“有”
之前。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句读之
不知”即“不知句读”,“之”助词,将宾语“句读”提到动词“知”之前。“惑之不解”
同样。译为:不懂得文章的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③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孟子•滕文公下》)“戎狄是膺”即“膺戎狄”,“荆舒是惩”即“惩荆舒”。译为:
攻击戎狄,惩罚荆舒。④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罚颛臾》)“尔是
过”即“过尔”。“过”,责备。译为:求呀!恐怕该责备你吧?
另外,用“之”“是”提宾。,“之”“是”提宾常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副词“唯”,以强
调语气,构成“唯……是(之)……”的格式。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
重语气。翻译时调顺语序,“是(之)”不译,“唯”译为“只”,有时也可不译。
如:①唯陈言之务去。(韩愈《樊绍述墓志铭》)译为:只务必去掉陈言。唯
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译为:只看我的马头。③唯才是举,吾得
而用之。(曹操《求贤令》)译为:只推荐有才能的人,我得到他们并且重用他
们。
有时,“之”提宾时,在“之”和动词之间加上一个“为”字。如: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孟子•尽心上》)译为:聪明的人没有不应该知
道的,但要急于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
4、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如:①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译文:“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
臣子们,真是仁惠到极点。”句中“亡”,“群臣”分别是“恤”,“忧”的宾语,“是”“之”
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该
不会要责备你吧?”句中“尔”作“过”的宾语,借“是”把宾语前置,以示强调,
即“过尔”,“过”在这里是“指责,责备”的意思。像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
“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
“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5、其它。有时为了
强调宾语或诗歌中音韵的需要,将宾语前置。如:①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论语•为政》)“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译为:《诗经》有
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叫做“思想上不邪恶”。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史记•项羽本纪》)“一以当十”即“以一当十”。译为:楚国的战士没有不用
一个人抵挡十个敌人的。③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多
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④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英雄无觅”即“无觅英雄”。除此之外,还有现在常用的“诚请见教”“望见
谅”“请勿见笑”,都属此用法。“见”可译为“我”,即“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
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
(二)定语后置句
古汉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但有时为了强调或行文的需要而把强调
的定语或较长的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就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也有
一定的格式。
1、“之”“者”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者”
这是定语后置句的主要格式。“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者”放在定语的后面。
翻译时要调过来。如: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一
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
(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
也。(《石钟山记》)(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④于是集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冯婉贞》)“少年之精技击者”即“精技击之少年”。译
为:于是召集谢庄的精通武术的年青人。
2、“之”字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
借助“之”,把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以起强调作用。如:①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处在高高的朝廷,就忧虑老
百姓的疾苦;退隐在偏远的江湖[即民间],就担忧他的国君。)②蚓无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爪牙之利”即“利爪牙”,“筋骨之强”即“强筋
骨”。译为: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壮的筋骨。③人又谁能以身之
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高尚的人谁又能让自己清洁的身子,
蒙受污浊的外物[污染]呢!)④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屈原《离
骚》)“兰之九畹”即“九畹兰”,“惠之百亩”即“百亩惠”。译为:我已经培育了九
畹兰花啊,又栽种了百亩惠草。可以看出,这类例子中的定语一般是由
形容词担任,反过来说,由形容词担任的修饰性定语如果后置,通常组成“中
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3、“者”字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
定语带上“者”,直接放在中心词之后。如: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
记》)(这是挑选狭长形的桃核来雕刻的)②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
板》)(有些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当即就把它刻出来)③村中少年好事者,
驯养一虫(《促织》)(村子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④且将军大
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况且将军您的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有
利形势,就是长江)⑤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
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向秦国回复的人,也没有找到)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了白衣,
戴上白帽,给荆轲送行。⑦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孟子•离妻上》)“人
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即“有一妻一妾而处室人”。译为:齐国有一个与妻妾同
住一室的人。⑧亦雁荡具体而微者。(《梦溪笔谈•雁荡山》)“雁荡具体而微”
即“具体而微雁荡”。译为:也是形体完备而微小的雁荡山。这类定语后置句
最多,且基本上是由动词结构(包括动词和以动词为中心的短语)担任定语。
反过来说,由动词结构担任的定语经常后置。
4、“而”“者”后置句。“中心词+而+定语+者”
“而”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者”放在定语的后面。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
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字,有
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如: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五人墓碑记》)(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②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即“可
终身行之之一言”。译为:有可以终身实行的一句话吗?
③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穷民而无告者”即“无
告之穷民”。译为:这四种人,是天下走投无路而又无依无靠的老百姓。5、“中
心词+定语”这种格式和判断句中的主语直接加表语一样,没有任何语言
标志,辨识起来较困难。但这种情况出现很少。如:“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
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跟随着十来个女徒弟/跟随的女徒弟有
十来个……)这里,“女”是“弟子”的定语,被后置了。
(三)介宾后置句
【从严格意义上讲,介宾后置并不是变式句,只不过是古人习惯用介宾短语作
补语,而今人喜欢用它作状语罢了。因此,翻译时,我们把古人的介宾短语补
语挪到状语位置就行了】。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
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
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如: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拘于时”即“于时拘”,“学
于余”即“于余学”,介宾短语补语调到状语的位置。译为:李家的孩子蟠……
不[受时俗]约束,[向我]学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取之于蓝”即“于蓝取之”,“青于
蓝”即“于蓝青”。译为: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蓼蓝]更深。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
译为:五亩住宅大的土地,[把桑树]种在上面。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申
之以孝悌之义”即“以孝悌之义申之”,“负戴于道路”即“于道路负戴”。译为:[把
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
了。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下放在介词之前:
㈠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①王问:“何以知之”?(《廉
颇蔺相如列传》)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我
跟谁在一道呢?”“谁与”是“与谁”,“与”是介词,“谁”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
“与”的宾语,前置到“与”的前面。
㈡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
情况最常见的是“以”的宾语前置。如:①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这件事……”“以”是介词,“是”是宾语,“是”提到“以”
的前面。②一言以蔽之。宾语“一言”,放在“以”的前面,以示强调,意思是“拿
一句活就能概括它”。③“夜以继日”,宾语“夜”,放在“以”的前面,意思是“拿
夜晚来继续白天”。“一言以蔽之”、“夜以继日”即“以一言蔽之”、“以夜继
日”。像成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坐以待毙”等都属于这种格式。㈢介
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
良西向侍。(《鸿门宴》)这里的“东”“南”“北”“西”都是方位词,都充当“向”
的宾语,放在前面,以示强调。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向东”“向南”“向北”“向西”。
(四)主谓倒装句
这类句子和现代汉语相同,一般在感叹句、疑问句中出现,翻译
时仍保留倒装语序,不调整。如:①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谓语是“贤”,主语是“回”,把谓语提到了主语前,强调
谓语。译为:多么高尚啊,颜回!②谁欤,哭者?(《苛政猛于
虎》)译为:谁呢,哭的人?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0:19: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64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