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赵括纸上谈兵

更新时间:2023-01-24 10:02:46 阅读: 评论:0

中考要考素描么-盛气凌人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1

纸上谈兵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他一谈起用兵之道

来,连赵奢都说不过他。日子久了,赵括便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但

赵奢深知儿子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真本事,因此他临终前嘱咐赵括,千万不要担任

将军的职务,否则必定会给赵国带来失败。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犯赵国。赵孝成王任命廉颇为大将,率军抵抗。久经

沙场的廉颇领军20万前去抗敌,两军在长平展开了大战。廉颇见秦军强大,不能

硬拼,便决定在长平筑垒固守,等到秦军粮草供给不足的时候再出兵作战。于是

廉颇下令闭门不出,进行严密防守,不管秦军如何挑衅,都不应战。就这样,廉

颇在长平坚守达三年之久,秦军没能得逞。

秦国见一时无法取胜,就派人到赵国都城邯郸去散布流言,说廉颇惧怕秦兵,

秦国特别怕赵王任命赵括为将。赵王果然中计,下令由赵括取代廉颇为大将。

赵括根本没有实际作战经验,一上任便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向秦军发起

全面攻击。秦军假装战败,一直将赵军引到秦军大营前。赵括知道中计,可为时

已晚。赵军成了瓮中之鳖。几十万赵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军,陷入了绝境。

46天后,赵括决心孤注一掷地向外突围,还没冲到秦军的阵地前,就被乱箭

射死了。主帅一死,赵军全线崩溃,40万大军全被秦军活埋。从此以后,赵国一

蹶不振。

【成长心语】

做人如果没有理想,就如同天空中没有太阳。如果有了理想却没有行动,理

想永远只是理想。在“想要”和“得到”之间还有两个字,那就是“做到”。行动

才是实现梦想的关键。赵括空有理论,却忽视战场上的实际情况,他将自己所想

的当成一种真知灼见,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做”与“想”是不一样的,它需

要耗费脑力和体力,需要面对过程中的许多困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将我们心中的所想变为现实,才能验证它是否可行。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

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

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2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

(音hé)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

(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

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

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

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

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

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

“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

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

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

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

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

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

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

3

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

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

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

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

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

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

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

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

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

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纸上谈兵历史典故】

1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10:02: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63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英语绕口令
下一篇:贾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