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蜀中九日

更新时间:2023-01-24 09:48:24 阅读: 评论:0

如何看待知识网红议论文800-架立筋与通长筋的区别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环保局标志)

1/2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蜀中九日》王勃诗翻译赏析:九月九日望乡台,他

席他乡送客杯

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

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作者简介: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

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祖父王通是

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峙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

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

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

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

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

海溺水,惊悸而死。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

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翻译: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

2/2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

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赏析:

《蜀中九日》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诗,本诗描写了身处他乡设席送

客人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因为本诗抒发

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

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

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

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要点:“抒发佳节思想他乡”、

“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

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

“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

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09:48: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63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水的重要性
下一篇:沈从文边城
标签:蜀中九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