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小故事
春节在所有传统节日中,老百姓的参与度最高、也最隆重。它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承载着中
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思想精华。它的习俗、礼仪、传说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宝库中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关于春节的小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
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
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传说在海边有一个怪兽叫“年”,每到开春的时候,它都会出来害人,有一次年将一个老婆婆的儿子
给吃了,老婆婆十分生气,打算为儿子报仇。
又到了年出来害人了,许多人都下山了,只有老婆婆还在海边。年出来了,正巧老婆婆家里吃饺子,
嫁女儿。剁饺子馅儿的声音把年吓的乱喊;嫁女儿的`红纸又把年吓跑了,后来人们把这天叫做春节,
人人说过年好,以表喜气。
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
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
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
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
流传至今。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
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
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可以
过去呢?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兽;户
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传说很早的时候,有一种小怪,每到过年的晚上,就喜欢挨家挨户的摸正在睡觉的小孩的头,可是
只要这个小怪碰过的孩子,过几天就是疯的疯,傻得傻,所以大年三十的晚上,大人都得熬夜看着小孩,
可那年年三十的晚上,一对老人守着一个孩子,但到三更时,他们实在熬不住了,便睡了,于是小怪就
来到了这户人家中,刚准备摸小孩头,忽然从枕头下闪出一道金光,将小怪赶了去,事后才发现原来枕
头下有几枚铜钱,所以人们就养成了过年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
《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
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
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
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
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
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09:46: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62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