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溺爱孙子作文
导读:品不优,乃溺爱之过,通常在家里,老人家是溺爱孙子的,
比如我们的奶妈。奶奶的溺爱孙子作文1
奶奶今年八十多岁,精神矍铄,但稀疏的白发己经无法掩盖她的
苍老。我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直到上了大学。参加工作后每次回
老家也都要和奶奶住上几日,陪她聊聊天、说说话,几年下来这已成
为我的一种习惯,更是一项义务。
奶奶的孙子孙女一大群,唯独对我疼受有加,更是百依百顺,言
听计从。因为我出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里,更是家里的长孙。记
得奶奶曾对我说,我出生刚过百天,爷爷就得绝症去世了,临终前,
爷爷使尽全力抱了抱我,对全家人尤其对奶奶交代了最后一句遗言:
“这个男娃好,一定要把他养好!”从此我就成了家里的香饽饽,奶奶
更是像遵守圣旨一般牢牢记住了爷爷的话,把我带在身边,经心呵护、
细心照料。
记得很小的时候,老家还住土坯房,半夜里经常会有老鼠光临,
发出“吱吱吱”的叫声。为了不让我的零食被可恶的老鼠偷走,奶奶几
乎每天都要和它们斗智斗勇,刚打退了一批,又来了一队。就这样奶
奶有时候整晚都不能睡觉,她就像宫殿外站岗的卫士一般时刻保持着
警觉,生怕我的零食出一点点闪失。她经常会在半夜里起来把我的零
食挪到高处带着锁的木柜子里;或放到密封性极好的大缸里;亦或抱
在自己的怀里。总之,在那个年代里奶奶整天都在绞尽脑汁想尽办法
与馋嘴的老鼠们“玩捉迷藏”。后来常听奶奶念叨,曾经有一次为了保
住我最爱吃的果酱面包,她最值钱、最喜爱的牛皮大包也做出了牺牲,
被无情的老鼠咬破了好几个大洞。尽管如此,奶奶从来没有放弃对我
的爱护,而且是越来越深。
上小学时,为了保证我能按时到校,奶奶每天像闹钟一样执着地
叫我起床,帮睡眼惺忪的我穿衣、洗漱,然后或抱或背她把我弄到学
校。这样不分寒暑、不分冬夏周而复始地持续了多年。我从学前班到
小学六年级,没有一次上学迟到过,我的脚也几乎没有因雨雪天被淋
湿或弄脏,但奶奶却因为背我上下学不知滑倒了多少回。这些场景都
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每每想起来,我常常很自责:当时完全可以独
自去上学,为什么非要让奶奶背呢?其实好多人也劝过奶奶,要她注
意身体,说我己经不小了,完全可以独立了,可奶奶却不这么认为,
她总是反驳道:“娃娃才几岁,字都没认几个,鞋带还系不好……反正
我不放心。”然后又一如既往地背着我上下学。
奶奶有个绰号,叫“半斗麦”。生产队时村里人给起的,说她有点
抠,曾因为半斗麦子和邻居吵了起来。但奶奶心里从来都不认可这个
绰号,她常说:“当时家里劳力少,孩子又多,肯定得斤斤计较了。”
其实,奶奶是一辈子的节俭,对自己亲人和外人都一样,买东西从来
不买贵的,有了钱从不舍得花,都要攒起来。但对我是个例外,只要
我说买啥,她都会乐意的从包了好几层的手帕里翻出一张张大面额的
人民币塞进我的手里,没有丝毫的犹豫,更没有半点抠门的表现。记
得有一年学校组织春游,早上奶奶把我送到学校门口就勿勿回家了,
可没过多久她又回来了,手里端着水杯,快速跑到我面前对我说:“天
气冷,一会儿出去小心感冒,先喝点热水暖暖身子。”我接过水杯,
轻轻地抿了一口,“哇,是糖水!”我高兴地喊了一句(小时候糖水是
我的最爱)。随后顾不上水烫,大口地喝了起来。奶奶在一旁叮嘱道:
“慢点-慢点—慢点,别烫着了,出去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要小心,
要注意安全,要。”我一边喝着糖水一也敷衍地回答:“知道了!知道
了!”临走时奶奶从裤兜掏出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递给我说:“中午,
在外面买点东西吃,别饿了肚子。”我接过钱兴奋地向班里跑去,隐
约听见她在我身后不停地喊:“娃把钱收好了,要吃饱,要吃热乎的。”
在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农村带一百元外出是件极奢侈的事,当时同学们
出游一般最多只带五元,带十元的都很少。后来到了饭点,好几家商
店都找不开我的百元大钞,弄得我很尴尬-带了钱,买不了吃的,最
终沦为同学们的笑柄。
随着我渐渐长大,奶奶对我的“溺爱”越来越重。老人家怕我吃不
香,睡不好,每天上学前总要反复地问我中午想吃什么,晚上想吃什
么,然后根据我的意图去做。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奶奶从没按照自
己的口味做过一顿饭,完全是依照我的味蕾下厨。为了我能随时吃到
煎饼,她不惜花重金买了制作煎饼的铝锅,整天在家琢磨煎饼的制作
技艺;为了我能吃到心仪已久的“蒸面”,她不顾六十多岁的年纪,俯
下身子向村里手艺好的年青人请教学习;为了配合我不吃猪肉的怪习,
她更是放弃了自己对猪肉独有的爱好,十几年来从不做一顿带猪肉的
饭菜。奶奶为我付出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她常自言自语地说为我
付出的心血要比为她的儿女们付出的多的多,她也常笑着对我说自己
就像仆人一样终日服侍着我。这些话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我曾
暗暗发誓将来长大一定要好好孝敬如奶。
后来不管是在外求学,还是参加工作奶奶对我的“溺爱”一直持续
着。每当我回家或者是打电话时她总要询问我在外面吃的饱不饱?生
活好不好?工作累不累?今年我结了婚,带着媳妇回老家看她,她拉
着我媳妇的手不停地念叨:“要多关心你丈夫,他不懂事,他不吃肉,
他爱吃。”说了一大堆对我不放心的话。临走时偷偷地把我和媳妇叫
到了她的屋里,小心翼翼地从柜子翻出个小包袱,里面整齐地装着一
整套小孩儿的棉衣。奶奶轻轻的取出棉衣一边给我们推开,一边小声
地说:“这是我前几年身体好的时侯抽空做的,给你们将来的娃穿,
是按男娃做的,其他人没有,快收起来,别让人瞧见了。”
如今奶奶依旧生活在老家的庭院里,我却在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
中奋斗。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不能一直陪伴在奶奶身边,好好照顾
她颐养天年成了我最大的遗憾。
写溺爱的作文2
这天我读了一组漫画,这组漫画引起了我的深思。
图画一,画的是一位爸爸送孩子去绘画,烈日下,爸爸为孩子打
着太阳伞,背着一个画板,脸上流着豆大般的汗水,而孩子呢,手拿
冰棒高兴的吃着。图画二,画的是某些家长拿着热水瓶去浇灌小花。
那热水瓶指的是父母的溺爱,那小花指的正是孩子。热水浇花,无疑
让花儿走向凋零。
这两幅画都表现同一个主题,那就是溺爱。
生活中,这种溺爱到处可见,帮孩子背书包,帮上初中的孩子系
鞋带,公交车上妈妈手拎大包小包站在过道,有个座位便喊孩子去坐,
孩子理所当然的坐下。在这种溺爱下,孩子们养成了一种依靠习惯,
什么都不用自我做,一切都有父母包办。试问,父母不在身边时孩子
还会做什么?会穿衣服吗?会安排自我的生活吗?这种溺爱养成了
他们只会向别人索取而不愿向别人付出的性格。为什么会这样呢?因
为他们一向都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不懂的去关心别人,理解别人,
只等着别人来关心自我。象图一所表现的,烈日下满头大汗的爸爸为
孩子背画板、打太阳伞,而孩子却高兴的吃着冰棒,他不会为爸爸擦
去脸上的汗水,也不会问爸爸是否吃冰棒来降温。敢问这样的父母“关
爱”下的孩子会去关心别人吗?象图二所表现的某些家长用热水去浇
灌小花,小花自然是不能用热水去浇,这暗喻了某些家长不知怎样去
爱自我的孩子了,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怎样能让“小花”茁壮成长。生
活中某些家长任由孩子的坏习惯,大把的花钱,打架斗殴,长大后误
入企图。正如用热水浇灌花儿,不但没有茁壮成长,反而过早的凋零。
所以溺爱只能害了孩子的一生,期望某些家长们能用一种正确的方法
教育孩子,关爱孩子那是当然,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关心别人、理解
别人,独立的去生活那才是真正的爱。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就应在阳光雨露下成长,不就应在溺爱中凋
零。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08:02: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58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