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读准“曝”“囊”“搐”等易混难读的字,正确书写“轴”“曝”等字,把握朗读的停顿,
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资料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了解古文特点,学会诵读古文,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这篇文章中明白要仔细地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向有实践经验的人虚心请教,也不
能迷信权威,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文意。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图片,问:同学们,这位大诗人,大家应该不陌生?因为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题西
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他是谁?
2、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是
一位罕见的全才,也是我们四川人的骄傲!
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他的另一篇文章,《书戴嵩画牛》(教师提前板书课题)。一起读课题(怎
样停顿?为什么?书是什么意思?)师板书:书写、记录。“戴嵩”是谁?(生说,师补充)
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画水牛尤为著名。题目在说什么呢?(写在戴嵩《斗牛图》上的一则
文字,像这样的写在字画、书籍、碑帖前后有关品评、鉴赏、文字叫题跋。
过渡:我们要想学好文言文,首先要把它读准。
二、多样读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词语,正音,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出示容易读错的字词。)课件出示:蜀中锦囊玉轴搐入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拊掌
谬矣
需注意的多音字:杜处(chǔ)士好(hào)书画所宝以百数(shǔ)曝(pù)书画斗(dòu)牛
“数”在这里是“计算”的意思(板书),“以百数”是说“要用百来计算”,即上百件宝贝。
“好”喜欢(板书)
(让学生说说多音字读哪个音,为什么?师指正)
(强调“曝”的读音和字形,“轴”的左边笔顺,指导书写)
指名读,全班齐读。
3、我们都文言文,读准字音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读出它的节奏和韵味。请看大屏,老
师标注了节奏,你能根据节奏把课文读好吗?自己试一试,边读边在书上标出节奏。
师出示课件展示: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
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
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
可改也。
4、指名学生试读,集体评议。
5、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过渡:读好了节奏,跟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因为文言文就是按意思来断句的。下面我
们看看你是否能读懂这篇文章。
三.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1、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1)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和同桌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每人一句。
(2)学习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打上问号,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2、学生质疑,请其他学生帮助解答,不会的老师补充讲解。(你有什么不懂的或理解起来比
较困难的,或你读懂了哪些句子)
预设1:“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中的“尤所爱”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师:“尤所爱”是“尤其珍爱”的意思。通过这个词的理解,悟出理解文言文的要注意联系
上下文。板书:尤:尤其
预设2:蜀中板书:蜀:四川
预设3:“一日曝书画”中的“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板书:曝:晒
师:“曝”在文中的意思是晒太阳。
预设4: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理解“尾搐入两股间”出示两幅《斗牛图》比较理解,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牛斗时角和尾巴
的情况,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5: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理解“奴”和“婢”,扩展:学当问(师),病当问(医),说明什么?(凡事要虚心向行家
请教)
3、全班交流汇报,师适时出示:(生翻译一段,就出示一段译文)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
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
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
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
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
四、精读课文,感受人物
文章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杜处士和小牧童),他们各有什么性格特点呢?你从哪儿看出
交流汇报
(1)牧童(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聪明自信、天真可爱)从哪儿看
出?读句子。品牧童的笑(笑画、笑杜处士、笑戴嵩)朗读时,配上动作、神态。(可分角
色读)
(2)杜处士(喜爱书画)从哪儿看出?(指导朗读)想象一下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吃
饭时、睡觉时、外出时……会怎样夸这幅画、怎样爱惜这幅画?)
(一个敢于应战、乐于接受别人意见)从哪儿看出?处士笑而然之。
品杜处士的笑(自嘲、尴尬、虚心接受地释然)
面对聪明的牧童,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指导朗读)
五、发挥想象,练习讲故事
过度:读懂了课文,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我们怎样才能讲好故事(抓住人物特点,
发挥想象,补充人物的动作、神态、心里及语言等再现当时场景。)
1、同桌合作讲故事,一人讲,一人补充。
2、指名在班上讲故事。
六、再读课文,领悟主题。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或你从谁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2、交流:
从杜处士的角度:谦虚、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从戴嵩的角度:仔细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向有实践经验的人虚心请教
从牧童的角度:不迷信权威。
六、拓展阅读:《东坡逸事》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请他们给你提出意见,再把这个故事生动地写下来(抓住人物的
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展开合理的想象)。
东坡逸事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
雨②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③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④
随意作行、草⑤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
所持立尽。遂悉⑥偿所负。
注解:
①肆:商店。②雨(yù):下雨,名作动用。③以:把。
④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⑤行、草:行书、草书。⑥悉:全部。
1、解释文中标注下划线的词语。
(1)东坡为钱塘守时()
(2)遂悉偿所负()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3、“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东坡逸事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
雨②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③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④
随意作行、草⑤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
所持立尽。遂悉⑥偿所负。
注解:①肆:商店。②雨(yù):下雨,名作动用。③以:把。
④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⑤行、草:行书、草书。⑥悉:全部。
1、解释文中标注下划线的词语。
(1)东坡为钱塘守时(担任)(2)遂悉偿所负(欠)
分析:解释文言词语要求准确,(1)“为”这里应是实义动词,“担任”。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答: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一直寒冷,扇子卖不出,不是不肯偿还债务。
分析:翻译文句要注意关键词和重点句式,注意“雨”“莫售”“偿”等
3、“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
答:表现了苏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分析:“随意”在这里是指,人的某一项技能熟练游刃有余,表现了苏
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答: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分析:这个故事讲了“苏东坡运用自己的才能,帮助陷入困境之人”,
告诉我们学会用自己的特长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08:01: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58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