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呼伦贝尔大草原歌词

更新时间:2023-01-24 08:01:13 阅读: 评论:0

网红现象作文800-度分秒符号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邢台天梯山)

第1页共10页

呼伦贝尔大草原歌词[近50年来呼伦贝尔草

原沙漠化主要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摘要选取气温、降水因子以及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

人口、耕地、牲畜等影响因子的相对指标为分析因子,利用主

成分分析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近50年(1953-

20__)来各影响因子与综合影响因素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沙

漠化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在当地近50年的沙漠化过程

中,驱动因素、抑制因素与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与沙漠化指

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9�,�-0.403�以及0.600

5;草原沙漠化程度呈现出随人类活动强度增加日益加剧的趋

势,其中牲畜结构对草原沙漠化变化趋势的改变有着重要作

用;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与沙漠化指数的相关系数只有

0.6005,这是由于生态经济系统各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

机制,相关分析的线性假设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其作用强度,

同时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的波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存在一

个滞后期。关键词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影响因素;定

量分析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2-2104(20__)05-0200-05关于沙漠化的主要影

响因素,学术界普遍认为,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表层的沙漠化

第2页共10页

由地球运动参数所决定,而近代地球表层沙漠化的主要驱动因

子是人类活动[1]。但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一

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2],具有高度的时空异质性。目前不

少学者以不同时期的不同沙化草原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

分分析方法、线性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残差分析、系统动力

学模型等模型技术和数学分析手段对草原沙漠化的多个影响因

素的作用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3~15]。从他们的研究结果

看,不同地理单元的生态经济系统对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的响

应机制和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东北和整个

东北亚的重要生态屏障,并且是一个生态脆弱的地理单元。在

对其近50年来(1953-20__)的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因素演化

进行统计描述和指标合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其人类经济活动

和自然因素与草原沙漠化指数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能为该区域

开展社会经济活动以及制定资源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区域概况研究区域为呼伦贝尔草原的主

体――海拉尔、满洲里与呼伦贝尔的牧业四旗(鄂温克族自治

旗、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以及陈巴尔虎旗),面积近

8.5万km2,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这一区域。

呼伦贝尔草原风蚀沙化地多为沙质高平原地貌,地势由东南向

西北逐渐倾斜,且南高北低,平均海拔600~800m。沙丘多

为固定或半固定蜂窝状和梁窝状沙丘,风蚀地貌发育明显,并

第3页共10页

呈带状沙丘分布,地表物质组成主要为结构疏松的第四纪河湖

相沉积砂层。该区气候具有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特点,冬

季严寒漫长、春季多风干旱。从近50年来的平均情况看,因

为地处纬度偏高,多年平均气温较低,为-2.5℃~0℃,绝对

最低气温可达-49℃,年≥10℃积温1800℃~2200℃;多年

日照时数为2900~3200h,无霜期90~100d;多年平均

降水280~400mm,且多集中于夏秋节,年蒸发量1400~

�1900mm,�干燥度1.2~1.5,相对湿度60%~70%,形

成了较为明显的干湿季。区域内年平均风速为3~4m/s,

大风主要集中在3~6月份,年大风日数20~40d。在以上

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下,区域内植被以中生和旱生耐寒的根茎与

丛生禾草及杂类草为主。2数据来源及变量的选择

从目前对草原沙化、退化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的研究看,反映

人为活动强度的耕地面积、人口密度和牲畜数量与代表自然状

况的年降水量、年均温度是基本的分析因子[3~9,12]。在

以这些因子为基本分析因子的基础上,为更好地说明人类活动

对草原沙化的影响,本文不再作总量指标上的分析,而以单位

面积上的人类活动强度的相对指标,包括草原区人口密度

(pd)、耕地指数(ci,耕地面积与6旗市土地面积的比

例)、牲畜密度(ld,总牲畜羊单位与6旗市土地面积的比

例)为分析因子。相应地,在因变量的选择上,本文把目前文

第4页共10页

献中普遍使用的沙漠化面积这一总量指标转变为相对指标沙漠

化指数(gdi,草原沙漠化面积占6旗市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同时,考虑到小牲畜破坏草原带来的后果更严重,本文加入了

牲畜结构这一影响因子,用大牲畜羊单位在总牲畜羊单位中的

比重来补充说明放牧对草原沙化的直接影响。基于近50

年来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面积存在较大的变异系数以及沙漠化

面积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该区域1958,1963,1975,

1985,1994,1999,2000与20__年作为样本年度。其中,土

地总面积与所有的自变量数据都来源于当年的呼伦贝尔市统计

年鉴;90年代以前的草原沙漠化面积数据来源于文献资料,

90年代以后的草原沙漠化面积数据来源于第一、二、三次全

国荒漠化监测公布的数据。为了简化自变量的协方差结构,分

析变量中存在的复杂关系,本文对各分析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

法进行了指标合成。其中,牲畜中不含生猪,大畜包括牛、

马、驴、骡、骆驼,小畜包括山羊和绵羊,畜牧业数据为牧业

年度(6月末)数;反映自然因素的变量(年平均温度和年平

均降水)选取的是海拉尔气象站当地的数据(因为海拉尔气象

站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中心,能体现呼伦贝尔草原气候的基本情

况);考虑到草原的沙化是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因素在连续数

年内的累加作用所致,本文对人口、牲畜、耕地面积等在进行

了取10年平均值的处理后再得到各变量的值。变量的主要统

第5页共10页

计指标见表1。3计算结果及其讨论在

草原沙漠化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中,关于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形

式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的模型形式可以遵循。事实上,草原生

态经济系统中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内部各因子间及所有因子间

都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深受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的

开放复杂巨系统[2]。从表2可以看出,影响呼伦贝尔草原

沙漠化的各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彼此间具有

时空耦合的相互作用。因此,要把这种包括多种影响因

子的时空耦合的作用方式以一简单的模型函数形式表述出来目

前是不现实的。为了定量分析各因素对草原沙漠化的作用强

度,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各影

响因子进行指标合成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定量研究各

影响因子对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的作用强度,并分析了它们近

50年来的变化趋势。3.1计算结果主成分分析采

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11.5。为均等地对待每一个变量,消除

各变量计量单位不同可能带来的不合理影响,本文对pd,

ci,ld,propc,avtem,avrain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分别记

为x1~x6,同时从其相关矩阵出发来求主因子,提取所取主

成分的特征向量建立因子载荷阵,作正交旋转,结果如表3所

示。从特征根看:前2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

94.66%,这表明仅用主成分F1,F2就可以反映本文所选呼伦

第6页共10页

贝尔草原沙漠化主要影响因素全部信息的94.66%,因此,本

文用2个新变量F1、F2来代替原来的6个指标。从特征向量

看,第一特征向量在pd,ci,ld与avtem上有较大的负荷,

说明第一特征向量是人口密度、耕地指数、牲畜密度与年均气

温的综合指标,而且从理论上看,这些指标与草原沙漠化指数

呈正相关关系,所以可以把F1看成是草原沙漠化的综合驱动

因素。第二特征向量只在propc与avrain上有较大负荷,说

明第二向量主要反映的是牲畜结构以及年均降水,且理论上这

两个指标与草原沙漠化指数呈负相关关系,所以可以把F2看

成是草原沙漠化的综合抑制因素。主因子F1,F2的线性组合

为:

F1=0.317x1+0.246x2+0.205x3+0.033x4+0.301x5+0.183x6

F2=0.171x1-0.005x2-0.112x3+0.457x4+0.126x5+0.597x6

由于前两个主因子反映了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其累积贡献率

达94.66%,因此可以用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综合评价草原

沙漠化总影响因素得分的权重,综合驱动因素(F1)、综合抑

制因素(F2)按其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加权相加便得草原沙漠化

总影响因素的综合得分,即草原沙漠化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力。其计算公式为:F=0.6237F1+0.3229F2。单个影响因子

变量与综合因子变量F1,F2,(1)呼伦贝尔草原

沙漠化程度呈现出随人类活动强度增加而日益加剧的趋势。表

第7页共10页

征土地利用强度的耕地指数、牲畜密度因子在主成分中具有很

高的负荷量及其与草原沙漠化指数具有很高的相关系数,这反

映了呼伦贝尔草原近50年来的牲畜超载与开垦活动直接作用

于草原植被后对草原生态带来了明显破坏,土地的过度利用是

当地草原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人口密度与草原沙漠化的作

用也较强,接近0.9的相关系数及其在第一主成分中超过一半

的特征向量系数反映了近50年来增长了9倍的草原区人口及

增长了3倍的草原区农村人口作为在草原上生活的主体对草原

沙化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牲畜结构与草原沙漠化指数呈

现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即在一定的牲畜密度下,大牲畜(折合

成羊单位)在总牲畜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对草原的破坏性相对

越小。但从呼伦贝尔草原近50年的牲畜结构看,小牲畜在总

牲畜中的比重近50年间上升了近20%,在总牲畜中占到了65%

以上,偏好放养投入少、见效快、简便省事的小牲畜导致牲畜

结构相对偏倚,即使在牲畜总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大量增长

的小牲畜因其刨、啃草根等行为带来的对草原沙化的作用也很

明显。结果中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指标与当地草原沙漠化

指数间的相关关系既符合生态经济理论,当地草原沙化日趋严

重的现实情况也为其提供了佐证。(2)当地近50年来

草原沙漠化的驱动因素的作用强度要大于抑制因素的作用强

度。虽然从当地近50年来草原沙漠化形势总体上日趋严峻的

第8页共10页

情况出发,这一结论非常明显,但本文从各影响因素出发在计

量上对这一结论提供了验证。尽管由于样本量限制,本文没能

对驱动因素、抑制因素通过与草原沙漠化指数建立回归模型来

分离两者在综合作用于草原沙漠化时的具体作用强度,但以下

两方面已经足以对此进行说明。一方面,从两者在草原沙漠化

总影响因素得分中权重的比较看,当地近50年来草原沙漠化

的驱动因素的权重比抑制因素的权重大了0.3以上;另一方

面,从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与草原沙漠化指数的相关系数

看,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与草原沙漠化指数呈现出正相关关

系,综合作用力促进了当地草原的沙漠化。(3)影响因

素的综合作用力与沙漠化指数的相关系数只有0.6005,这是

由于生态经济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各因素之间存在非线

性作用机制,相关分析的线性假设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其作用

强度,同时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的波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存在

一个滞后期,从图2可以看出,草原沙漠化影响因素的综合作

用力(F)与草原沙漠化指数存在一个基本平行的关系,但是

F值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低值,作用于生态系统后,直到

20世纪90年中期才反映出来。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20世纪

90年代末开始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

(F)开始下降,但是草原沙漠化指数还在上升。由于数

据限制,本文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指标还只能比较粗糙地反

第9页共10页

映最近50来年的现实情况,有关人工种草状况、围栏状况、

地下水利用状况、草原交通发展状况、礁采状况等指标都应补

充进影响因子以全面地反映当地近50来年草原沙漠化影响因

素的作用。4结论与对策建议(1)由

人口密度、耕地指数、牲畜密度等变量综合形成的驱动因素是

呼伦贝尔草原近50年来沙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而在各个驱

动因子中,人口的迅速膨胀及与之相关的土地的过度利用是草

原沙漠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短期内不能显著而有效地控制

人口数量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促进大批人员外

出务工,有效引导牧民合理利用土地等措施有利于缓和当地草

原沙漠化的压力。(2)牲畜结构对草原沙漠化变化趋势

的改变有着重要作用。有关部门与基层在生态较脆弱的地区要

提倡少养甚至禁止养羊,采取积极措施引导牧民改善牲畜结

构,从而降低因牲畜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对当地草原的破坏。

(3)过牧与开垦对草原沙漠化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市场经

济的发展,牧民为追求收入的最大化常常会尽量增加放牧的牲

畜数量,开荒地种植农作物,从而增强草原沙漠化驱动因素的

作用强度。牧民的经济利益我们不能不重视,强制性地要求牧

民减少牲畜数量、停止开荒的做法不现实且收效甚微。草地资

源是一个综合体,但目前我们还只注重其作为饲草资源和土地

资源这两个方面,而忽视了草地资源的其他方面,如草地景观

第10页共10页

资源、草地文化资源、草地有花植物资源、草原药用植物资

源、草原菌类资源等。草原沙漠化的防治亟待开发高科技含

量、高附加值、低生态压力的新型产业。(编辑:温武

军)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08:01: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58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大气
下一篇:国家歌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