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宋词三百首: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鉴赏
作者:佚名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
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
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
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此诗的体式很多人认为很像一首小词,具有明显的音乐特性。赵
翼的《陔余丛考》卷二十三云:“三五七言诗起于李太白:‘秋风清,
秋月明。……’此其滥觞也。刘长卿《送陆澧》诗云:‘新安路,人
来去。早潮复晚潮,明日知何处?潮水无情亦解归,自怜长在新安住。’
宋寇莱公《江南春》诗云:‘波渺渺,柳依依。孤林芳草远,斜日沓
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指出了它和“江
南春”词牌的渊源关系。南宋邓深曾依此调式填写词作,名为“秋风
清”。清人还把李白这首诗当作是一首创调词而收入《钦定词谱》,
云:“本三五七言诗,后人采入词中。”
此诗只题作“三五七言”而不言及诗歌内容主题,可知诗人的创
作意图本是偏重作品的形式特征,即只要满足全篇两句三言、两句五
言、两句七言的体式要求就能成诗了。能够说,诗题中已经包含了明
确的诗体形式内涵。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诗体”一章就说道:
“有三五七言。”自注云:“自三言而终以七言,隋世郑世翼有此诗: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
时此夜难为情。’”郭绍虞先生校释曰:“沧浪所谓郑世翼有三五七
言,不知何据。案《诗人玉屑》无‘秋风清’以下各句,以从《玉屑》
为是。‘秋风清’云云,见《李太白集》,当是李作。”
但李白这首诗也不能算是创体之作,因为初唐时僧人义净作有一
首《在西国怀王舍城》,此诗因其体式特征而名为《一三五七九言》。
李白的《三五七言》仅仅《一三五七九言》的变体,省去起首的“一
言”和收尾的“九言”,即为“三五七言”。王昆吾在《唐代酒令艺
术》中论证义净诗为“唱和之作”。李白这首《三五七言》可能也是
他与其他诗人的“唱和诗”。“三五七言”是对所酬和诗歌格式的限
制,这是一个“总题”,众人在具体创作时可根据所写内容再命一个
相对应的诗题。
此诗即使不是创体之作,也是李白最终确立了“三三五五七七”
格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曲辞格甚至成为一种时兴诗体的地位。这不但是
因为他借鉴和总结了很多人应用三五七字句式的经验,更得力于他自
身歌辞创作中灵活使用此类格式的实践体悟,因而他的《三五七言》
能表现出“哀音促节,凄若繁弦”(《唐宋诗醇》卷八)的艺术魅力。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06:27: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53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