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竹枝词

更新时间:2023-01-24 04:09:31 阅读: 评论:0

学大教育全职教师收入-污秽造句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佐科威)

竹枝词-刘禹锡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⑵。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

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

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

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

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

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公元785~805年)

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

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

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

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

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有《刘梦得文集》。

创作背景: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

庆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

一首。十一首《竹枝词》分为两组,这是其中一首,作

于另九首(《竹枝词九首》)之后,大约是诗人前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创做完成的,又不想在前九

首后面再加上十首、十一首之题,故又题为《竹枝词二首》。

词句注释

⑴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

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

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

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⑵晴:与“情”谐音。《全唐诗》:也写作“情”。

白话译文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文学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

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

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

的是起兴手法。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

表达的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

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

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这一句是叙

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

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

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东边日出”是

“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

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东边日出西边

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

情”、“无情”的比喻。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

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

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

“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因此,她内心又不禁喜悦

起来。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

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

妙地描绘出来。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

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

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

和引用的佳句。

这种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

民间情歌中所习见的。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同时是基

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喻。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习见的景

物,明确地但又含蓄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吴

声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这种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情。

如《子夜歌》云:“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

前,出入见梧子。”(欢是当时女子对情人的爱称。梧子

双关吾子,即我的人。)又:“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

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的的,明朗貌。由

豫,迟疑貌。芙蓉也就是莲花。见莲,双关见怜。)《七

日夜女歌》:“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

昼夜长悬丝。”(因为会少离多,所以朝思暮想。悬丝是

悬思的双关。)

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

长的,自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作家偶尔加以摹仿,便

显得新颖可喜,引人注意。刘禹锡这首诗为广大读者所

爱好,这也是原因之一。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⑵,

轻罗小扇扑流萤⑶。

天阶夜色凉如水⑷,

坐看牵牛织女星⑸。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

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

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

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

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

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

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

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

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

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

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

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词句注释

⑴秋夕:秋天的夜晚。

⑵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

画有图案的屏风。

⑶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

虫。

⑷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⑸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牵牛织女星:

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

的人物牵牛和织女。[2][3]

白话译文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

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

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文学赏析

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

的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

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

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

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

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

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

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

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

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

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

是无用的。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

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

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

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

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

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

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

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

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

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

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

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

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

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

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

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

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

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

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

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

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

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

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

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

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

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

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

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

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

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⑵,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⑶,人间能得几回闻⑷?

《赠花卿》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约作于唐上元二年(761年)。全诗四句,

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

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此诗有动有静,婉转含蓄,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

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

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

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

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创作背景: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花

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

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此诗予

以委婉的讽刺。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

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

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

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

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

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词句注释

⑴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曾平定段子璋

之乱。卿,当时对地位、年辈较低的人一种客气的称

呼。

⑵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丝管:弦乐器和管乐

器,这里泛指音乐。纷纷:繁多而杂乱,形容乐曲的轻

柔悠扬。

⑶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⑷几回闻:本意是听到几回。文中的意思是说人间很

少听到。[2][3]

白话译文

美妙悠扬的乐曲,整日地飘散在锦城上空,轻轻的荡

漾在锦江波上,悠悠地升腾进白云之间。如此美妙音

乐,只应神仙享用,世间的平民百姓,一生能听几回?

整体赏析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

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

音;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

讽刺,劝诫的意味。

说是语含讽刺,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

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

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锦城丝管日纷

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

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

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

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

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

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入

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

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

云间。这两句诗,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

“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全诗增

添了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

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

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

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

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

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

实际上指天子所居皇宫;“人间”,指皇宫之外。这是封

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

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

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

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

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

了。

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说:“讽刺则不可怒张,怒

张则筋骨露矣。”(《诗人玉屑》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

中有刚,绵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

耳,作得恰到好处。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喇叭②,锁呐③,曲儿小腔儿大④。官船来往乱如麻⑤,全

仗你抬声价⑥。

军听了军愁⑦,民听了民怕。哪里⑧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⑨,吹伤了那家⑩,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⑾!

《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王磐的散曲。明朝正德年

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头来壮大声

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诗中表面上写的

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儿”比喻宦

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

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

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整首曲子

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

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这首散曲借物抒怀,活画了宦官的丑态,讽刺和揭

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

人民的痛恨情绪,是王磐的散曲代表作。

作者简介:

王磐(约1470~1530)明代散曲家。字鸿渐。号西楼。

江苏高邮人。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

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

闲适之作,亦有同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佳作。有

《王西楼乐府》。[2]

王磐散曲存小令65首,套曲9首,全属北曲。王磐散

曲题材比较宽广,作品的风格基本上是清丽精雅的,个

别讽刺作品则较为豪辣。王磐著有《王西楼乐府》1卷,

有明嘉靖三十年刊本,为其甥张守中所校订刊行。《散

曲丛刊》收入此本时,曾校以《尧山堂外纪》和《雪涛

诗话》。谢伯阳《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

创作背景: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当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

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

行,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

字词注释

1.朝天子:曲牌名。

2.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

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3.锁呐:写作“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

背面一孔。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民乐中常用。

4.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腔儿大:(吹出的)

声音很响。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本

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5.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乱如麻:形容来往频

繁,出现次数很多。

6.仗:倚仗,凭借。你:指喇叭、唢呐。抬:抬

高。声价:指名誉地位。(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

靠喇叭来抬。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

出的是皇帝的旨意。矛头所指,更深一层。也暗示

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7.军:指军队。愁:发愁。因受搅扰而怨忿。旧时

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

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8.哪里:同“那里”。辨:分辨、分别。甚么:同“什

么”,疑问代词。共:和。

9.眼见的:眼看着。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

家倾家荡产。

10.吹伤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11.水尽鹅飞罢:水,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

财尽,家破人亡。这是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水尽

鹅飞,“官船”就不能长久来往,这也是对最高统治

者的警告,比喻家破人亡。[2]

白话译文

喇叭和唢呐,

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

官船来往频繁如乱糟糟的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

位。

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

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

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直吹得水流干鹅飞跑,家破人亡啊!

作品赏析

小令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

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征,一“小”一“大”的对比中,也流

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一个“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

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

分。小令的第二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

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声价”即名誉地位,按

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锁呐

的品格是卑下的。小令第三层展示喇叭、唢呐用途的另

一面:为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声价的同时,肆意侵害

军民的利益,让老百姓一听到喇叭、唢呐之声就不寒而

栗,胆战心惊。小令最后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

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

人亡。通篇咏喇叭咏得真切,咏得让人信服。

这首小令是作者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的宦官的种种

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是有所寄托的。喇叭和宦官不

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

大”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

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的:以吹(虚张声

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

军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作者在对宦

官害民的现实黑暗进行揭露的同时,也向最高统治者发

出警告,其批判锋芒是很尖锐的。所以说这首小令的思

想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这首作品不是为咏物而咏物,它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

察,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在传达一种反抗的呼声,而这

些思想内涵都包融在咏物之中。作品是在批判宦官害

民,但终于没有点破,结论留待读者思而得之,既痛快

淋漓又含蓄有力,这就是“不即不离”。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

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

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此词写作者

登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

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苟安

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

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

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

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

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

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

存》。

创作背景: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

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关于此词之发

端,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几句话非常重要。《鹤

林玉露·辛幼安词》条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

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宋史》高

宗纪及后妃传载:1129年(建炎三年)八月,“会防秋

迫,命刘宁止制置江浙,卫太后往洪州,腾康、刘珏

权知三省枢密院事从行。闰八月,高宗亦离建康(今南

京市)赴浙西。时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十月,西路金

兵自黄州(今湖北黄冈)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

“康、珏奉太后行次吉州,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

《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载:“质

明,至太和县(去吉州八十里。《太和县志》),又进至

万安县(去太和一百里。《万安县志》),兵卫不满百人,

滕康、刘珏皆窜山谷中。金人追至太和县,太后乃自万

安县至皂口,舍舟而陆,遂幸虔州(去万安凡二百四十

里。《赣州府志》)。”《宋史·后妃传》:“太后及潘妃

以农夫肩舆而行。”《宋史·胡铨传》:“铨募乡兵助官

军捍御金兵,太后得脱幸虔。”史书所记金兵追至太

和,与罗氏所记追至造口稍有不合。但罗氏为南宋庐陵

人,又曾任江西抚州军事推官,其所记信实与否,尚不

妨存疑。况且金兵既至太和,其前锋追至南一百六十里

之造口,也未始无此可能。无论金兵是否追至造口,隆

祐太后被追至造口时情势危急,以致舍舟以农夫肩舆而

行,此是铁案,史无异辞。尤要者,应知隆祐其人并建

炎年间形势。当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兵入

汴掳徽钦二宗北去,北宋灭亡之际,隆祐以废后幸免,

垂帘听政,迎立康王,是为高宗。有人请立皇太子,隆

祐拒之。《宋史·后妃传》记其言曰:“今强敌在外,我

以妇人抱三岁小儿听政,将何以令天下?”其告天下手

诏曰:“虽举族有北辕之恤,而敷天同左袒之心。”又

曰:“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

唯重耳之独在。”《鹤林玉露·建炎登极》条云:“事词的

切,读之感动,盖中兴之一助也。”陈寅恪《论再生缘》

亦谓:“维系人心,抵御外侮”,“所以为当时及后世所

传诵。”故史称隆祐:“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建炎

三年,西路金兵穷追隆祐,东路金兵则渡江陷建康、临

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此诚南宋政权出存亡危急之

秋。故当作者身临造口,怀想隆祐被追至此,“因此感

兴”,题词于壁,实情理之所必然。罗氏所记大体可

信,词题六字即为本证。

公元1175至1176年(淳熙二、三年)间,辛弃疾任江

西提点刑狱,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

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

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词句注释

⑴菩萨蛮:词牌名。

⑵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

⑶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

称望阙台,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清江:

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⑷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宋

都汴京。

⑸愁余:使我发愁。

(6)无数山:很多座山。

(7)鹧鸪:鸟名。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

声凄苦。[2-4]

作品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

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

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文学赏析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

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造口一名

皂口,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词

中的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嘉靖赣州府志图》),因

“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唐李勉为虔州(即赣

州)剌史时,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而

心在魏阙一也。’改郁孤为望阙。”(《方舆胜览》)清江

即赣江。章、贡二水抱赣州城而流,至郁孤台下汇为

赣江北流,经造口、万安、太和、吉州(治庐陵,今吉

安)、隆兴府(即洪州,今南昌市),入鄱阳湖注入长

江。

“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由于汉字形、声、义

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

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

台。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

愤,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

水。《万安县志》云:“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

响溜。”写出此一江激流,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

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造口,词境之核心也。故又

纵笔写出:“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

当年事。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

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

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

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行人泪意蕴深广,不必专言

隆祐。在建炎年间四海南奔之际,自中原至江淮而江

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啊。由此想来,便

觉隆祐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

无疑此一江行人泪中,也有词人之悲泪啊。“西北望长

安,可怜无数山。”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直北望。

词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

京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抬望眼,遥望长安,

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

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顿挫极

有力。歇拍虽暗用李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却写出自

己之满怀忠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赣江北流,此言东流,

词人写胸怀,正不必拘泥。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

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换头是写眼前景,若言有

寄托,则似难以指实。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

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周济云:“借水怨山。”可谓

具眼。此词句句不离山水。试体味“遮不住”三字,将青

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去,“毕竟”二字更见深沉有力。

返观上阕,清江水既为行人泪之象喻,则东流去之江水

如有所喻,当喻祖国一方。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

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则其所喻当指敌人。在词

人潜意识中,当并指投降派。“东流去”三字尤可体味。

《尚书·禹贡》云:“江汉朝宗于海。”在中国文化传统

中,江河行地与日月经天同为“天行健”之体现,故“君

子以自强不息”(《息·系辞》)。杜甫《长江二首》云:“朝

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

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故必言寄托,则换头托

意,当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也。然而时局并不乐观,

词人心情并不轻松。“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情

词境又作一大顿挫。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

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

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正愁余”,语本《楚辞·九

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楚骚哀怨要眇之色

调,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

声声:“行不得也哥哥”。《禽经》张华注:“鹧鸪飞必南

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白居易《山鹧鸪》:“啼到

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鹧鸪声声,是呼

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还是勾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

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实难作一指实。但结

笔写出一怀愁苦则可断言。而此一怀愁苦,实朝廷一味

妥协,中原久未光复有以致之,亦可断言。

此词抒发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之沉痛追怀,对靖康以

来失去国土之深情萦念,故此一习用已久隐写儿女柔情

之小令,竟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词中运用

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

之极高境界。其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上事

则包举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而一并托诸眼前景

写出。显有寄托,又难以一一指实。但其主要寓托则可

体认,其一怀襟抱亦可领会。此种以全幅意境寓写整个

襟抱、运用比兴寄托又未必一一指实之艺术造诣,实为

中国美学理想之一体现。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

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在词史上完全可与李太白

同调词相媲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⑵,初闻涕泪满衣裳⑶。

却看妻子愁何在⑷,漫卷诗书喜欲狂⑸。

白日放歌须纵酒⑹,青春作伴好还乡⑺。

即从巴峡穿巫峡⑻,便下襄阳向洛阳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代宗广

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

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八句。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

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

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的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

水到渠成之妙。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常自称少陵野老。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

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

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

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创作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

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

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

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

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

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

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

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

川。他听闻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和平、

安定的家乡。

词语注释

⑴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⑵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指唐代

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

地。

⑶涕:眼泪。

⑷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

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⑸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

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喜欲狂:高兴

得简直要发狂。

⑹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⑺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伴:与妻儿一同。

⑻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⑼便: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

南,古代城池。[2-3]

白话译文

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

衣衫。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

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的春光伴着我返回故乡。

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整体赏析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

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

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

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

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

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

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

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

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

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

实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

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

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

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

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

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

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

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

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

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

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

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

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

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

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

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

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

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

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

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

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

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

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

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

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

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

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

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

“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

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

“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

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

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

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

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

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

“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

“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

确。

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

情。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浦起龙赞其为杜甫

“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此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

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

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奭

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

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04:09: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47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辞职信
标签:竹枝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