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师说原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2023-01-24 03:52:02 阅读: 评论:0

临沂市中考题数学-对头是什么意思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见习报告总结)

文言文《师说》原文翻译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

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士

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

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师说

作者: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

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

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

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

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

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

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

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

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

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tán)、苌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

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

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

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

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

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

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

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

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

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

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

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

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

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

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

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

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

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

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

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

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

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

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

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

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

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

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

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

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

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

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

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拓展:师说创作背景

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

年(802年),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是一个“从七品”

的学官,职位不高,但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

运动”也已经开展。韩愈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

久矣”中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它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

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

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

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

授,皆称“韩门弟子”。

在唐代的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

近谀”的心理。韩愈写《师说》的这一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

韦中立论师道书》的一段话中看出:“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

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

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

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韩愈反对

“士大夫之族”的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即师

所在,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作品简介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

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

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

“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

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

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

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

背弃古道。

词句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

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

“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

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

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

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知,懂得。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

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

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

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10.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

老师存在。

13.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14.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15.犹且:尚且。

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17.下:不如,名作动。

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

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

更加、越发。

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1.惑矣:(真是)糊涂啊!

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

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

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

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

的教学。

24.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

之,提宾标志。

25.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

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26.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

“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27.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28.百工:各种手艺。

29.相师:拜别人为师。

30.族:类。

31.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32.年相若:年岁相近。

3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

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34.复:恢复。

35.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36.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37.乃:竟,竟然。

38.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

词,表感叹。

39.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40.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

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41.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

古乐。

42.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43.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44.之徒:这类。

4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

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46.不必:不一定。

47.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48.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

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49.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

习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

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50.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

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51.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嘉:赞

许,嘉奖。

52.贻:赠送,赠予。

白话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

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

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

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

(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

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

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

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

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

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

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

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

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

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

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

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

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

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

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

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

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

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

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

(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

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

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

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

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拓展:作品鉴赏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议论文,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

实针对性。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

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

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此文是为李蟠而作,实

际上是借此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

的士大夫阶层,有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用。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

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

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

弃古道。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

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中

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在唐代,魏晋

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

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并大张

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是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

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

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

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

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

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主张“文以载道”,并且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结构分析

第1段

此文起笔,托古言事,直接明了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

必有师”,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

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

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

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紧

接着对老师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惑也”。随即紧扣“解惑”二字,以“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

解矣”点出不从师的危害,从而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

点。并对如何择师也提出独到见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

存,师之所存。”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

一标准。这一观点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直接指向了

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

思想,并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第二段以感慨发端,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

风气,尽吐不平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作者首先慨叹师道

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

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接着运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

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

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

而教之”,自己却不愿甚至耻于从师作对比,则指出“今之众

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

“士大夫之族”作比较,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

象,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在第三段中,作者以孔子从师的范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

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

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

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

“无常师”。举孔子之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

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

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既是对前文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

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将师生之间

的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

出了挑战。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第4段

以“李氏子蟠”从师学习的事例,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

古道”,并说明了写作本文的缘由。继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

师的范例之后,作者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

蟠加以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则是一种号召。本段是一篇结构完整的

议论文的附言,有如文章的后记或跋,作者对写作缘起做简单的说明:

是为了鼓励自己的学生“不拘于时,学于余”而做。“不拘于时”的

“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

师而问”。这一段与第3段内容上紧密相承,是全文的重要论据,在

意义上是前文论述的再递近。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总

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文章思想

《师说》不仅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陋习,

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

道”思想:

一、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该句把

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

在当时是一个进步,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

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二、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

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此句否定了“生而知之”,明确

“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士大夫之族”所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

具有积极意义。

三、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如是而已。”——这两句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而

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某一方面比我好,

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

《师说》中提出的这些思想把师的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

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平等化了,打破了师法或家法的保守壁垒。

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

语句赏析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

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

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

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

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

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

的高度概括。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欤”:

有人认为这句话反映了韩愈轻视劳动人民的阶级偏见,但有人认

为不能这样看,因为这句话所在的第2段,都是贬斥上层“士大夫之

族”,褒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古之圣人”的。“君子不齿”

句的主语“君子”,是指韩愈贬斥的上层“士大夫之族”,而不是韩

愈自己。韩愈在文章里一再用“君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古之圣人”对比,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自己列

入所谓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齿”只是对耻于从师的君子的讽刺,

而没有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

“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

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

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

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

专攻,如是而已”:

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

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

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

“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

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艺术特色

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

《师说》一文概念明晰,论证严密。如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

之学者必有师”,并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定义了老师的

职责。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

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

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

第二段中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组对比。第一,将古

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相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

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

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

盾,揭示那些人的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

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

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悟。

通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从而揭示了“士

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批判了不从师的社会风尚,而作

者的观点也不言自明了。

3、引用论证

引用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本文第三段,作者举出古人从

师的例子,并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和论证自己的观点,这

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在引用论证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磅礴、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

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

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

乎吾,吾从而师之”和“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这两种句式的运用,

使文章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顶针句

顶针,又称顶真、连珠,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句的开头,

首尾相连。本文多处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

师”以及“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句式的运

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文章思路连贯,论述环环相扣,严密

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

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

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

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

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

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

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

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

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

生动,说理更深刻。

写法综述

《师说》一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

透彻,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从历史事实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老师的

年长年少,作者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也”,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接着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

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人

们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

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揭露

“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

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指出了他们在“从师”

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点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作者从“道之所存,师

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为了证明这一论

断,作者选择了孔子的言行来作证。在时人的心中,孔子是圣人,圣

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说了。而且作者虽只用了寥寥数语,

却将孔子的言行却写得具体,因而富有说服力。这样,文章以其鲜明

的中心、清晰的层次和充分的说理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几个感叹

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

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

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

层强烈。这篇文章同其它名篇一样,也反映出作者阶级局限性。他既

肯定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强于“士大夫之族”,却

又感叹道:“其可怪也欤!”此外,文章一概肯定了“古之圣人。其

出人也远矣”,这实质上就否定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表现出了作

者的阶级局限性。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

县),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文公”。韩愈25岁中进

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国子博士、

吏部侍郎等职。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

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

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

“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其作品都收录在

《昌黎先生集》里。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03:52: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46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学富五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