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筠怎么读

更新时间:2023-01-24 03:50:28 阅读: 评论:0

如何学好高中英语-微风什么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宾汉峡谷铜矿)

1/8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蛮

横(hèng)缅怀强

词夺理(qiáng)消声匿迹

B.拙

劣(zhuó)演译草长莺

飞(yīng)名副其实

C.旷

野(kuàng)漩涡挑拨

离间(bō)漫不经心

D.矗

立(zhù)喧腾暴风骤

雨(zhòu)振耳欲聋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分岐赃物妇孺皆知重峦叠障

B.告罄狼藉姗姗来迟拈轻怕重

C.蓦然洁难自出心裁为富不人

D.赢弱深霄轻歌慢舞形销骨立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该讨论要抓紧讨论,不要言不及义

....

、推托扯皮。

B.深圳人才公园美不胜收

....

,市民置身其中仿佛找到了诗和远方。

C.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

....

了。

D.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其实他什么也不懂,不过是附庸风雅

....

罢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10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遭遇导游强制消费和辱骂一事引起了泰方

关注。

B.随着自贡彩灯产业的壮大和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也遇到了产业发展的瓶颈

问题。

C.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

小。

D.中国高铁成功投入运营并获得快速发展,关键在于科学技术起到了决定性的

作用。

2/8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B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D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

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曾经万里飞沙的毛乌素沙漠,千余年后近80%穿上绿装。

②中国的“绿色奇迹”,令世界刮目相看。

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行动正在护佑着也将永远护佑着我们的生存家

园。

④被称为“中国魔方”的草方格,紧紧锁住宁县中卫的黄沙,让“塞上江南”实

至名归。

⑤这些“染绿”“复绿”的故事,折射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成就。

A.③①④⑤②B.②①④⑤③C.④⑤①②③D.⑤④③②①

7、默写。

(1)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王之涣《凉州词》)

(3)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7)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8)某书店拟选用两句有关“读书”的对仗工整的诗句作为楹联,请写出你认

为合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为

3/8

《芍药赋》,甚美。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泰齐名。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

重誉,时人为之语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

也。

筠起家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除尚书殿中郎。王氏过江以来,未

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

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

吟咏,以为不逮也。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约常从容启高祖曰:

“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

昭明太子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锤、到洽、殷芸等游宴玄圃,太子

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其见重如此。

普通元年,以母忧去职。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阕后,疾废久之。中大通

二年,迁司徒左长史。三年,昭明太子薨,敕为哀策文,复见嗟赏。寻出为贞威

将军,临海太守。

节选自《梁书·王筠传》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

(1)(或)A.或

劝逡巡不就_________B.或

异二者之为(《岳

阳楼记》)_________

(2)(以)A.以

母忧去职_________B.皆以

美于徐公(《邹

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

(3)(寻)A.寻

出为贞威将军_________B.寻

向所志(《桃花源

记》_________

(4)(比)A.吾得比

踪昔人_________B.比

至陈(《陈涉世家》)

_________

2.用“/”给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

7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3.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王筠是个怎样的人。

4/8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喊魂

从我记事起,湖村人爱有意无意地跟我说:你是你爹捡的!

他们说:那日潘河上跑水,鱼跟着泄洪道往潘河下溢,你爹拿着鱼叉在河下

叉鱼。就在这时,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你爹当时就扔了鱼

叉,鱼都顾不上要,把你抱回了家。

这个版本初时我并不相信,我们村的大人最爱吓唬细伢时说那个谁是从哪儿

哪儿捡来的。但说的人多了,说的次数多了,我忍不住问我娘:我当真是我爹捡

来的不?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脸色就像潘河里的红泥一样,但她随即哈哈大笑

起来,仿佛潘河的浪花四处飞溅着:你个傻二丫真是捡来的呢!娘接着又说,你

爹当时叉了一天的鱼,累得很,一路抱你回家时手都酸了。

我姐大丫此时靠在门外捂嘴偷笑。

娘见我嘴巴翘得高高的,停了笑,对我说,二丫你真个是傻丫头,我都生了

你大丫姐,还捡你这丫头片子咋甚?

我立时破涕为笑。

但大丫从此没事时老爱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

嘻嘻。

我很生气,几次找大丫打架,但每次都输。

那个卖冰棒的跛子再来湖村时,我偷偷把大丫的新凉鞋提了出去。然后在大

丫哭着找新凉鞋时,我伙同娟子躲在屋后吃冰棒,笑得不亦乐乎。

娘找到我,盯着我红彤彤的嘴,又看到屋后那堆冰棒纸,脸色铁青。在她转

身找扫帚时,我赶紧和娟子一起从后院门溜了。

娟子说:二丫你别难过,我悄悄听到我娘跟人唠话时说,你爹把你捡来时,

你娘哭了很久!捡了你,她就不能再生儿子了。

我很难过。整个下午,我躲在潘河里,玩水、摸鱼……到娘找到我时,天都

黑透了。

晚上娘还没来得及揍我,我就发烧,说胡话。连着几天打针吃药都不见好转。

娘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哭,最后在奶奶的劝说下,娘提了一大堆礼物背着我去村头

5/8

找神婆“三相公”。

娘从前不信“三相公”,一向都绕着她家走。“三相公”把我放在椅子上,

手指头在指节上点点掐掐,最后说我被潘河中的淹水鬼缠了身,丢了魂。娘信以

为真,就和“三相公”一起去潘河,迷迷糊糊中我听到娘的声音从潘河传来:二

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迷糊中我也听到“三相公”的声音:回来了呀!

听见娘又叫: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唤声越来越近,娘走近我的床头,轻轻地把怀中的什么东西放在我的心口,

掖紧被窝,轻拍着:我的二丫在这,我的二丫回来了喽!

我在迷迷糊糊中,眼泪却淌湿一大片枕头。早听别人说:细伢子在野外失了

魂,只有亲娘唤才能把魂魄招回来,别人喊,会把魂魄吓跑,而细伢子也就没命

活了。而我,是爹从潘河上捡来的野伢子!

潘河边又传来娘的声音,二丫!你在潘河里吓了回呀——

那一夜,娘的沙哑的声音在潘河边来来回回响起,直到天亮,直到我迷迷糊

糊睡熟。

因为这场突来的病,我逃过了一通海揍。但大丫从此记上我偷她凉鞋兑冰棒

的仇,更频繁地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那天,上游

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叫二丫,嘻嘻。我不甘示弱,也冲着她喊:

大丫,大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爹那天在潘河下游叉鱼,就在这时,

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两个女婴,一个叫大丫,一个叫二丫,嘻嘻。

娘在院中里听到,边作势找扫帚,边比比划划地打着手语——娘自那晚为我

喊魂后,声带就拉坏了!因为娘听“三相公”说,就算不是亲娘,只要娘心在,

魂魄都是能喊回来的。

1.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情节及二丫的心情。

村人告知身世时不信→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娘确认后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娘为“我”喊魂时感动

2.“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脸色就像潘河里的红泥一样,但她随即哈哈大笑起

来,仿佛潘河的浪花四处飞溅着”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3.结合全文,简析文中划线句的作用。

6/8

4.文章为何以“喊魂”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1.①众人多次说后疑惑②大丫取笑时气愤③娟子告知真相后难过

2.比喻,把母亲的脸色比作潘河里的红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娘因为“我”这

个问题的突然感到尴尬和紧张。把母亲的笑比作潘河飞溅的浪花,生动形象地写

出母亲笑容的夸张和不自然,这也是娘掩饰自己尴尬的一种方式,以便“我”相

信自己是亲生的。突出地表现了娘的良苦用心。

3.这个场景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引出了“我”的身世之谜;为下文“我”

探寻是不是娘亲生这一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与结尾部分相照应,使文章结构自

然而圆润。

4.“喊魂”是一种民间习俗,使小说具有神秘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喊

魂”是小说的关键情节,不可或缺;借助母亲喊魂表现对待非亲生子女,“不是

亲生胜似亲生”的母子情深;深化文章主题,作者借文中娘为捡来的野伢子的“喊

魂”,歌颂中华文化伟大的包容心及人世间博大的爱。

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知足就是幸福

陈乃举

①没有谁不向往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

②其实,幸福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舒畅的

体验或感受;说它复杂,是因为促使人们能够体验或感受到生活的舒畅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情。我以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一种心理感受,知足就是幸福;

不知足,不会幸福。

③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密纳小学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在作文里写

道:“我们可以喝上干净的清水了,饭也好吃了,原有的厕所也将拆除重建,还

可用水来冲洗,我们不再闻臭味了,我们更幸福了……”能够喝上干净水,不再

闻臭味,孩子们知足了,所以感到幸福。

④《三月风》杂志曾报道过,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自恃自己条件好,“走

遍了中国科学院的直属单位”,“竟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于是

他自杀了。我们在感到震惊和为他惋惜之余,自然想到:他是不是不知足,欲望

太高了?

⑤人就怕“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欲望太多太高,实现不了,

便会觉得不幸福,甚至为此而痛苦。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以消极的态度

7/8

对待之,但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如果奢望过高,一旦被太多的难题所累,便会

深陷烦恼之中,甚至失去理智,干些不明智的蠢事。有的人之所以觉得不幸福,

不是他拥有的太少,而是期望得到的东西太多。所以,我们要调低自己的欲望底

线,摒弃浮华,拒绝诱惑,以“知足常乐”平常心对待生活。唯此,才会享受到

人生的幸福。

⑥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太多的

不知足蒙蔽了心智,老觉得不如别人或社会亏欠他,自然不会拥有快乐和幸福。

古人云:“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为什么要“知足”呢?

因为人的情况是变化的,不如意事常八九,一时知足不行,要持续知足方能终身

不辱。“知止”,是说当止则止,不能得寸进尺,而且要“常止”,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唯“常止”方能终身无险。

⑦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个人利欲和事业上的进取心是两回事。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以知足的态度对待利欲,以不知足的态度

对待事业,该坚持的就坚持,该放弃的就放弃,那我们就会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

幸福,在事业上取得更加绚丽的成就。

(选自《今晚报》,有删改)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③④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其论述角度有何不同?

3.请简析第⑥段的论证过程。

4.有同学认为第⑦段删去不影响全文的论述,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看

法。

四、写作题(40分)

按要求作文

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

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

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不得抄袭套作。

8/8

参考答案:

C

B

C

A

D

B

长风破浪会有时春风不度玉门关苔痕上阶绿谁家新燕啄春泥但愿人长

久长河落日圆黄沙百战穿金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1)A.有人/B.或许(2)A.因为/B.认为(3)A.不久/B.寻找(4)A.并列/B.

等到

2.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

3.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

为(自己)赶不上(王筠)。

4.机警敏悟;热爱学习;有担当,有才学;懂孝礼

1.知足就是幸福。(或: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

2.第③段列举云南小学生的例子,从正面论述“知足就是幸福”;第④段列举

某大学生例子,从反面论述“不知足,不会幸福”。

3.首先提出观点“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接着从反面论述有

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然后援引古人名言“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作为道理论证,最后论述人应“知足”“知止”的原因。

4.不同意。第⑦段补充论述“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使全文关于

“知足就是幸福”的论证更为辨证而全面。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03:50: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46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花样滑冰
下一篇:鞠躬尽瘁
标签:筠怎么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