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七言绝句

更新时间:2023-01-24 03:42:29 阅读: 评论:0

初中做题软件下载-乃小念什么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小学生字谜大全)

经典七言绝句古诗大全

【篇一】经典七言绝句古诗

望洞庭

朝代:唐朝|: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眺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古诗简介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望洞庭》载于

《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

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宠爱和赞美之情。

赏析/鉴赏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美丽风光。微波不兴,安静秀美,格

外怡人。诗人疾驰想像,以清爽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安静、祥

和的模糊美,勾画出一幅漂亮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也表现了诗人壮阔非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

庭山水”、“如同青螺”,是眺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

见。近景奇妙、别致;远景迷潆、秀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

的君山如同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致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

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

派空灵、缥缈、安静、和谐的境地。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

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

且,好像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

达给读者了。

其次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漫蒙的湖面犹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

磨”三字非常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静温顺的景象,在

月光下别具一种模糊美。由于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

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

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宽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

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亮,山水浑然一体,望

去犹如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非常惹人宠爱。

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致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

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

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非凡的气度和寄予

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

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非常难得的。把

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

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

气势,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颜色的奇思壮采。

【篇二】经典七言绝句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

朝代:唐朝|: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诗简介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此诗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仆人的这句

好像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剧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这首

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别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

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

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文学赏析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

学讨论会常务理事、李商隐讨论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早晨,渭城客舍,自东

向西始终延长、不见终点的驿道,客舍四周、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

都仿佛是极寻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

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

道路显得干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潮湿的意思,在这里用得

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

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

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

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日,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

而别具明朗清爽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

色不免覆盖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

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

到干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爽明朗

的图景,为这场送别供应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

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盼望的情调。

“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

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眺望等

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马上完毕时仆人的劝酒辞:再这一杯

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超的摄影师,摄下了

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展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

过多巡,殷勤告辞的话已经重复过屡次,朋友上路的时刻最终不能不到来,

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仆人的这句好像脱口而出

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剧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

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

对,从汉代以来,始终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力强盛,内地与西

域往来频繁,参军或出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憧憬的壮举。

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一样。朋友“西出阳关”,

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受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孤独。因

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

意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意,而且包含着

对远行者境况、心情的深情爱护,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福。对于送行

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意,

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

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许多,但千头万绪,一时

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消失无言相对的缄默,“劝君更尽一

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缄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简单感情

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

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别的背景,而自

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

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篇三】经典七言绝句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朝代:宋朝|: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

古诗简介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言绝句,写于诗人任杭

州通判期间。这首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

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

赏析/鉴赏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

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绚烂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

波光闪闪,非常漂亮。“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覆盖

下,西湖四周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特别奇异。从题目可以得知,

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鲜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

而在擅长领会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

或雨,都是美妙奇异的。从“睛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

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入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潇洒的性格、

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

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

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

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

“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

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行言传的相像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

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

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加其美。对这个比方,存在有两种

相反的讲解: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

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

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

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

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

妆浓抹总适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唯恐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

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观赏这首诗时,假如肯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

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方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这里,诗人抒发的是一时的才思,但这一比方如陈衍在《宋诗精华录》

中所说,“遂成为西湖定评”。从今,人们常以“西子湖”作为西湖的别称。

苏轼本人对这一比方也很得意,曾在诗中屡次运用。后人对这一比方更深

为欣赏,常在诗中提到。王文诰在《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中称这首诗是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名篇”。其特点之一是概括性特殊强。它写

的不是西湖的一处之景或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的全面写照和全面评价,

区而它就具有超越时间的艺术生命色。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风光增加

了光荣。

此外,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的胜利就是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

互文。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上半句省落“雨亦

奇”,下半句省落“晴方好”。全句意思是说西湖的山水不管天晴还是下雨

都很奇妙。不能理解为:西湖的水只是天晴好看,西湖的山只是下雨奇妙。

对偶。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是正对,意义相近,

互为补充。由于“水光潋滟”与“山色空濛”,“晴方好”与“雨亦奇”,

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对仗工整,制造出神奇的意境,

表达出对西湖的神往之情。

比方。诗歌中把“西湖”比作“西子”即西施,苏轼以自己的奇异的

观看品尝,把西湖的自然美比作自然美女西施。通过奇妙地比方,构成一

幅生动可感的西湖图像,制造出更真实的意境,是非常贴切的比方。西湖

也叫西子湖,这个名字是从这首诗歌中的比方而来。西湖也因此而锦上添

花,越来越着名。

【篇四】经典七言绝句古诗

乌衣巷

朝代:唐朝|: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诗简介

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是《金陵五题》中的其次首。选取燕子借居

的仆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仆人这一寻常现象,使人们熟悉到富贵荣华难以

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

中没有一句谈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

证,奇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索时代的进展和社会的

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赏析/鉴赏

《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

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诗人当时还没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

都怀着向往,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

和了五首。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出名的朱雀

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从前的深墙

上。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

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芜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

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

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

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

用笔极曲。本诗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

的一篇。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

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也有瓜葛。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

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

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

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草长花开,说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风光

增加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

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记得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

征衰败。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说明,从前车水马龙

的朱雀桥,今日已经荒芜冷落了吗!

其次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衬托在败落凄凉的

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

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

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

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原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当是衣冠来往、车

马喧阗的。而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覆盖在寂寥、惨淡的气氛之中。

经过环境的衬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好像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

巷的变化,抒发的感慨了。但没有采纳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

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

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连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

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突

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

去识别,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一般的百姓人家了。

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悟诗人的意图,特地指出,而今这些飞入一

般老百姓家筑巢的燕子,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谢安两家权门高大厅堂的

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给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

两个字,又特殊强调了今日的老百姓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

清楚地听到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乌衣巷王谢故居乌衣

巷王谢故居

飞燕形象的设计,似乎信手拈来,实际上分散着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

想象力。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

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固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

不行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抓住了燕子作为留鸟有栖息

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示意出乌衣巷从前的富强,起到

了突出今昔比照的作用。《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

对它的过去,仅仅奇妙地略加示意。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

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

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肤浅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旧如故,但

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芜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

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

曲折。此诗为刘禹锡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其次首。

【篇五】经典七言绝句古诗

竹石

朝代:清朝|: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诗简介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优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

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

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共

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坚韧。后二句

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

寒雪冻,青翠的青竹仍旧“坚劲”,傲然直立。“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

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

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赏析/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

美岩竹的坚韧坚韧中,隐寓了轻视俗见的刚毅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直立峭拔的、牢牢把握

着青

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

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气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

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坚韧生存的精

神。紧承上句,其次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立于青山

之上的根底是它深深扎根在裂开的岩石之中。在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

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

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

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

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

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白一个简洁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

气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

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德和坚韧

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

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

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

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

毅。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

种坚韧无畏、沉着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直

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一般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坚韧

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

之中。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

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亲密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郑板

桥的题画诗犹如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观赏。这首诗正是

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亮,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

风也被描绘得犹如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

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抱负,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

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

现了竹子那坚韧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坚韧,言自己刚正不阿、

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着有力。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03:42: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46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sir
下一篇:abac
标签:七言绝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