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3-01-24 03:36:48 阅读: 评论:0

给初一学生补英语补啥-和睦的拼音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新鸿门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文解释】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

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

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只少了我一人。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

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

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

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

孤独无亲。

诗的第一句用了“独”、“异”两个字,分量下得很足。诗人对亲

人的思念,对他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

“异乡为异客”,不过是说在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

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

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

大,诗人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

感到他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

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

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

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

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

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

亲”的描写就显得十分自然。这种体验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

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

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用的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

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

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

直线式的延伸,就会显得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

办到。诗人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

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

茱萸,而诗人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

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

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重阳节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

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他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他未能和故

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他独在异

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

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

处。杜甫的《月夜》中有“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句子,和这

两句异曲同工,而王维的诗似乎更不着力。

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

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

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

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

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

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

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

亲之情的。

王维诗中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

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

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

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诗人料定,当亲人团聚在一起

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结

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

象的余地,最后两句运用对写法写诗人自己的想象,更突出他的思念。

本文发布于:2023-01-24 03:36: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45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岁寒三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