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

更新时间:2023-01-23 21:51:49 阅读: 评论:0

幼儿教师讲座ppt课件-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


2023年1月23日发(作者:基伍)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议论文专项训练之一——语言

一、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议论文的语言,就整体风格而言,有的流畅凝练,有的大雅似俗,有的幽默传神,有的语

重心长;就具体语句而言,一般句子较长,概括性强,结构较复杂,关联词语较多,书面语色

彩较鲜明。

二、方法指津:

1、注意抓住词义的轻重、范围,副词的修饰限制作用来分析。

2、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句子和关键性的词语,它们内涵丰富,意义深刻,要反复琢磨。

3、留意关联词语,理清句子之间形成的逻辑关系;关注代词,指代的是什么内容。

4、有些议论文语言具体生动,如运用比喻、排比、反问、设问、反语等修辞手法和成语

等,也应仔细地体味它们的生动性和深刻性。

备注:解析品味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旨”的原则,揣摩作用一定要结

合句意来回答。

三、温故知新:(关注《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已做练习,归纳总结考点,仔细揣

摩做题方法及答题技巧))

P149《过有“容”的人生》1、2、3题

P150《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4、5题

P15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3题

P153《宁静是一种生产力》2、3题

P154《带上灵魂去旅行》4、5题

P155《向字典鞠躬》4、5题

P156《平视》4题

P157《读书与人生》4题

P157《我们为什么活着》2题

P158《善待挫折》2、3题

P161《清淡出尘》4题

P161《低下头来》3题

P162《要成为你自己》2题

P163《错过就会永远失去》4⑴题

P164《传统文化须敬畏》2、3题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四、巩固训练

(一)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柯登地)

关于天才,大小词典有相仿的释义:卓绝的聪明才智或具有卓绝聪明才智的人。不知从何

时开始,我渐渐质疑甚至厌烦起这种说法来。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几乎都与辞典上的释义相左: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时间;

托尔斯泰写《战争与扣平》用了37年时间;哥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时间;诺贝尔研制无

烟炸药,屡败屡试,煎熬8年才出成果;陈景润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拖着病体,顶着压力,

于斗室之中、油灯之下埋头演算……真令人感叹!

以上人物,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通常的理解,他们都有卓绝的聪明

才智,都属于天才。然而,我读他们,非但没有读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反而读出了他们非凡的

傻劲来。写一部书,有的几乎用了毕生精力,能说不傻?有的除了疯狂地埋头于自己的选择,

简直不知世上还有其他可爱的事物,能说不傻?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人生可享受的美妙也数

不胜数,许多聪明的人,有条件享受的,就去充分享受;没有条件的,也挖空心思创造条件享

受。哪像他们,糊涂到这般地步,连常人应有的享受也随便放弃了,而且千方百计自找苦头来

吃。

这些人物取得杰出的成就,究竟是凭傻劲还是凭聪明?

一位国外心理学家,曾对1528名智力超常者进行了长这20年的追踪研究,研究后期,将

其中300名男性中成就最大的20%与成就最小的20%作比较,发现两者最明显的差异不在智

力而在性格。最有成就的20%者,性格明显带着傻劲儿。这位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

有卓绝的聪明才智者,不一定有杰出的成就。那么有杰出的成就者,就一定有卓绝的才智吗?

一生拥有1300多项专利的天才发明家爱迪生肯定地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现代

人才学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他们的研究结果是: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其专业知识或技术

只起15%的作用,而其他方面要起85%的作用。这其他方面与“傻劲”有关,如执著、正义

感、责任心、合作能力、意志毅力等。这个结论同样把聪明才智放在第二位。

如此看来,词典里的天才释义有些偏颇,建议对词典的“天才”释义重写,尽量强调有益

于人类的成就,尽量突出“傻劲”的意义,尽量淡化聪明才智的作用。

1.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分)

(1)相左:(2)读:

2.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意义和作用。(4分)

3.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李时珍、托尔斯泰等例子充分证明:天才既要有卓绝的聪明才智,也要有非凡的傻劲。

B.对1528名智力超常者进行的追踪研究表明:有卓绝的聪明才智者,不一定有杰出的成就。

C.爱迪生关于天才与灵感、汗水的名言说明:做出杰出的成就,不一定要有卓绝的才智。

D.现代人才学家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一个人事业上取得成功,不一定要有卓绝的才智。

4.作者建议重写词典中“天才”的释义,依据作者的意思应该怎样重写呢?(3分)

学会转身(董建昌)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

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

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

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

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

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

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

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

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

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

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

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

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

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

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

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⑤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

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

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

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

半多。

⑥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

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

不到"的事情。

⑦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

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

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达芬奇语)。细想,我们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

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

⑧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

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

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

并不远。

(选自《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6段"这个故事"的内容。(3分)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3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阅读选文第3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4分)

提出观点A

分析论述B论证方法:道理论证

举出爱迪生指导助手测量灯泡

容积的事例论证方法:C

得出结论D

4、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

B、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C、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

D、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

5、选文第1段和第8段分别有什么什么作用?(4分)

6、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3分)

事例: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①很多人都知道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心系一处”的道理,但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心系一处”

的人并不多。“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②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40岁时就获得

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我从来不参与。”事实

的确如此,几十年来他始终把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

里做实验,有时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正是凭着这股韧劲,他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③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人们的目光能够不被

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一直以来潜心创作,心无旁骛。作品《妻妾成群》

被改编成电影后,他名声大噪,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

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以前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

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

成功者而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成功后依然做到了“心系一处”。

④“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过后的觉醒;不是缺乏

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心系一处”能让你学会坚持,

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心系一处”能让你保持清醒,一带给你再创辉煌

的动力。(选文有删改)

(4分)第③段中加点的“门外的繁华”和“我的繁华”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门外的繁华:

我的繁华:

1、(2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2分)第②段以丁肇中先生为例证明了什么道理?

12.(2分)为什么说“‘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

科学不怕挑战

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

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

接受。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他还多次提出“理

想实验”进行挑战。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

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

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

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挑

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

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

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

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其实,这些人趁

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3.第⑤段申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4分)

4.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2分)

5.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3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4分)

2.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4分)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4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五)习惯成自然叶圣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再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

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

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

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

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

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

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

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

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

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

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

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

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

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

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

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

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

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

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

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

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

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

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演奏快乐

①曾经有人对我说过:“听说,摩天轮的每个格子里都装满了幸福。在我仰望摩天轮之际,

是否也能感到些许的快乐?那么,幸福为什么离我如此遥远?”我对这个人说:“既然想要幸

福快乐,为什么只是仰望摩天轮,而不去亲身体验一番?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会感悟到幸

福与快乐……”

②的确,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

③演奏快乐,就是品位快乐。不论是巍峨雄壮的高山,广袤无垠的大海,云彩飘飘的蓝天,

还是沁人心脾的气味,绚丽斑斓的色彩,感人肺腑的话语……这些如宝石一般晶莹璀璨的快乐

总是在我们身边盘旋。眺望高山,我们应有心田豁然开朗之感;遥望大海,我们应为生命的宽

广而骄傲;仰望蓝天,我们应为云朵飘散后的重聚而高兴……懂得品位这些快乐的人,自然会

得到快乐的青睐。

④演奏快乐,就是留住快乐。流星瞬间的消逝,昙花一现后的凋零,蒲公英随风飘零……

这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总会带给我们瞬间的幸福与快乐。快乐的人知道将快乐延续:流星消逝,

还有宁静美好的星空;昙花凋零,还有来年绽放的期许;蒲公英飘走了,还有随风飞舞的绚

烂……即使人生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试图留住这

些快乐,学会将快乐延续。那么,快乐的天使终将降临在你的身上。

⑤演奏快乐,就是寻找快乐。童年时的我们是那般天真灿烂:一个硬币能让我们玩儿出许

多花样;一张纸能让我们折出各式各样的图案;一个易拉罐能让我们踩成高跟鞋;,;……那时

的我们有什么忧郁?有什么烦恼?那时的我们总是寻找快乐,沉浸在快乐的梦幻里。现在为什

么不能?考试没考好会难过很长的时间,比赛失利了会不停地责怪自己,恋人离开了会惆怅得

难以自拔,工作不顺利会一个人生闷气……难道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代价?在历经沧桑,饱受

岁月的洗礼之后,那份童年时寻找快乐的本能也消逝得无影无踪。万世沧桑,悲欢岁月,痛苦

难免,可是,懂得寻找快乐的人,快乐的旋律总会在他的心头回响。要相信,仰起头,就有蓝

天!

⑥你是否还在仰望摩天轮,期盼些许的快乐?不妨亲自去坐一下吧。独自转动的摩天轮,

会带你领略你所想不到的快乐!快拿起你心爱的乐器,从现在起,用你的心灵去演奏快乐。相

信你能演奏出无比精彩的乐章!

⑦相信,快乐的乐曲可以演奏到地老天荒!(选文有删改)

3.演奏快乐,就是寻找快乐。相信你在童年时代也寻找到了许许多多的快乐。结合你的体验

为第⑤段空白处补写两个句子。(注意:不要答在第⑤段空白处,2分)

4.请谈谈你对全文最后一个句子的理解。(2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2.综观全文,作者开篇和结尾都写了摩天轮,简要分析作者写摩天轮有什么作用?(6分)

5.你会演奏快乐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演奏快乐的。(2分)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5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参考答案:

1.(3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2.(4分)①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②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

了相应的能力。(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3.(4分)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

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答"不能去掉"得1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

4.(3分)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意思对即可得分)

5.(4分)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答出要点得2

分,结合实际、表述清楚得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演奏快乐

1.中心论点是“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2分)2.作者写摩天轮有三个作用:第一,开

篇写关于摩天轮的对话引出了文章的写作中心;第二,结尾写摩天轮与开篇形成照应,使文章

结构完整;第三,摩天轮在文中象征着快乐,将快乐赋予摩天轮上,形象可感。(意思相近即

可,每点2分,共6分)

3.开放性试题,只要句意连贯,符合题意即可。(2分)示例:一盒火柴能让我们摆出各种

图案;一只蚂蚁能让我们捉弄半天……

4.这一句话总结全文,将快乐比作乐曲,用天长地久的乐曲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快乐可以与人

们终生相伴,生生不息。(意思相近即可,2分)5.开放性试题,只要联系生活实际,符合题

意即可。(2分)

参考答案:

1.(3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2.(4分)①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②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

了相应的能力。(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3.(4分)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

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答"不能去掉"得1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

4.(3分)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意思对即可得分)

5.(4分)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答出要点得2

分,结合实际、表述清楚得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演奏快乐

1.中心论点是“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2分)2.作者写摩天轮有三个作用:第一,开

篇写关于摩天轮的对话引出了文章的写作中心;第二,结尾写摩天轮与开篇形成照应,使文章

结构完整;第三,摩天轮在文中象征着快乐,将快乐赋予摩天轮上,形象可感。(意思相近即

可,每点2分,共6分)

3.开放性试题,只要句意连贯,符合题意即可。(2分)示例:一盒火柴能让我们摆出各种

图案;一只蚂蚁能让我们捉弄半天……

4.这一句话总结全文,将快乐比作乐曲,用天长地久的乐曲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快乐可以与人

们终生相伴,生生不息。(意思相近即可,2分)5.开放性试题,只要联系生活实际,符合题

意即可。(2分)

参考答案:

1.(3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2.(4分)①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②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

了相应的能力。(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3.(4分)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

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答"不能去掉"得1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

4.(3分)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意思对即可得分)

5.(4分)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答出要点得2

分,结合实际、表述清楚得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演奏快乐

1.中心论点是“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2分)2.作者写摩天轮有三个作用:第一,开

篇写关于摩天轮的对话引出了文章的写作中心;第二,结尾写摩天轮与开篇形成照应,使文章

结构完整;第三,摩天轮在文中象征着快乐,将快乐赋予摩天轮上,形象可感。(意思相近即

可,每点2分,共6分)

3.开放性试题,只要句意连贯,符合题意即可。(2分)示例:一盒火柴能让我们摆出各种

图案;一只蚂蚁能让我们捉弄半天……

4.这一句话总结全文,将快乐比作乐曲,用天长地久的乐曲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快乐可以与人

们终生相伴,生生不息。(意思相近即可,2分)5.开放性试题,只要联系生活实际,符合题

意即可。(2分)

参考答案:

1.(3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2.(4分)①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②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

了相应的能力。(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3.(4分)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

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答"不能去掉"得1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

4.(3分)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意思对即可得分)

5.(4分)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答出要点得2

分,结合实际、表述清楚得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演奏快乐

1.中心论点是“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2分)2.作者写摩天轮有三个作用:第一,开

篇写关于摩天轮的对话引出了文章的写作中心;第二,结尾写摩天轮与开篇形成照应,使文章

结构完整;第三,摩天轮在文中象征着快乐,将快乐赋予摩天轮上,形象可感。(意思相近即

可,每点2分,共6分)

3.开放性试题,只要句意连贯,符合题意即可。(2分)示例:一盒火柴能让我们摆出各种

图案;一只蚂蚁能让我们捉弄半天……

4.这一句话总结全文,将快乐比作乐曲,用天长地久的乐曲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快乐可以与人

们终生相伴,生生不息。(意思相近即可,2分)5.开放性试题,只要联系生活实际,符合题

意即可。(2分)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21:51: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30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