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郑板桥咏雪诗

更新时间:2023-01-23 21:16:00 阅读: 评论:0

2019年凉山州中考英语答案-噤若寒蝉造句


2023年1月23日发(作者:惶恐滩)

咏雪古诗的翻译

咏雪古诗的翻译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

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

雪古诗的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

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

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

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

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咏雪的意思

咏:吟唱。唱,声调有抑扬地念。

雪: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花。下

雪(名作动使用)

原文

南北朝: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

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

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赏析一

这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

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及《世说新语·言语》篇载,谢安寒雪

日尝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安欣然唱韵,兄子朗及兄女

道韫赓歌(诗即如上),安大笑乐。

谢安所乐,在于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按

谢朗少有文名,《世说新语·言语》篇引《续晋阳秋》称他“文义艳

发”,《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博涉有逸才”。所以叔父出韵

起题,侄子即为唱和,正见其才思敏捷也。平心而论,“撒盐空中”

亦不失为一种比方,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

撤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

然而,聪颖的妹妹并不迷信兄长的才名。她觉得,以盐拟雪固然

不错,但没有形容出雪花六瓣,随风飘舞,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的根

本特征。于是,针对兄长的原句,她作了大胆的修正:“未若柳絮因

风起。”

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

飞舞的特征。晋伍辑之《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

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明。”谢道韫将

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

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

际的自然特点。(宋代的贺铸《青玉案》词有“满城风絮”句。)由

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

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诮了。

清人沈德潜说:“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

(《说诗晬语》卷下)比喻是诗歌的基本修辞手法。其要在于贴切传

神,新颖入妙。这正是谢道韫此句高于他兄长的地方。

但是,真正的'佳句名句之所以千古流传,播传人口,更重要还在

于它能通过形象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谢道韫的这句诗,其佳

处不仅在工干设譬,还在于透露出女才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

她将北风飞雪的严寒冬景,比作东风吹绵的和煦春色,正表现出女作

者开朗乐观的胸襟以及对美好春光的由衷向往。

据《晋书》本传,谢道韫的联句不仅得到她叔父的称赏,而且还

受到在场嘉宾的一致赞许。这次联句,遂传为一时佳话,谢道韫从此

也赢得了“咏絮才”的美名。后来南朝梁刘孝绰写过一首《对雪诗》,

其中有“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讵比咸池曲,飘飖千里飞”。也

许是受到谢道韫的启发。

须要说明的是,谢道韫的出色联句。并不是一时之功,刹那灵感,

而是有她平时深厚的文学修养作基础的。《世说新语·言语》篇引《妇

人集》称她“有文才,所著诗、赋、诔,颂传于世”。可惜绝大部分

没有保存到今天。

《咏雪》赏析二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

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

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

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

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

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

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

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

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

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

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

为何说谢道韫作的词句更好呢?比喻讲究形似:大团大团的雪花

簌簌落下,倘若有风,则会漫天飞舞。一团一团的柳絮,与鹅毛大雪

相似,也会因风漫天飞舞,古诗中就有“柳絮池塘淡淡风”的句子。

纷飞的白雪和因风起的柳絮,都给人以轻盈、飘逸、优雅的感受。用

“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可谓形相似,景相同。盐与雪

花,形状不同,轻重又有别,“撒盐空中”即使轻风起时也不能随风

飘扬。用来比喻“白雪纷纷”并不是很恰当。比喻更讲究神似:盐在

空中唰唰地撒,重重地下落,躲都来不及,何谈欣赏?无美感可言。

比作柳絮,一扫滞重之感,因风而起,漫天飘飞,这才是大自然的造

化。而且柳絮飘飞的季节是春暖花开之时,冬季之冷景,以春季之暖

景写出,更见诗意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21:1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28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