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他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
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
花。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
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难点是分辨“八”和“入”。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师:今天,我们用学会的汉语拼音本领去学习汉字和文章,你们有兴趣吗?
二、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1.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这首诗。
2.这首诗中有哪些数字?用铅笔圈出来,拼拼拼音读准它。
3.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中再读一读,自由读诗歌。
5.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或者同桌一起读一读。
6.指名读:请会读一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会读两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全都会读的
小朋友读一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自由说)
三、借助画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刚才脑子里看到这幅画的小朋友请起立,掌声表扬自己。你们不仅
会读课文,而且读懂了课文,多能干呀!
2.看图。师:中国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
着画读出诗呢?
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
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
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
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九十枝花”
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
3.情趣练读,读出节奏感。
老师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一学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另一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4.当小诗人有感情的读一读。试背。
四、巩固生字。
1.巩固字音:“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
2.巩固字形:和生字说再见的游戏。(读卡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写字。
1.认识田字格。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他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
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认识笔画“一”。
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师范写。
3.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正,脚放平……
4.指导写字。
“一”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二”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
“三”第三横长,第二横写在横中线,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
师范写,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上练写。
5.把优秀作业放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看,并加星。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20:41: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26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