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北京大学冬令营

更新时间:2023-01-23 19:43:45 阅读: 评论:0

《面对面》-明哲保身的意思


2023年1月23日发(作者:芝麻酱凉面)

渠楠社区保护地:愿美好的自然世代传承

作者:李嵱陶安丽赵红旭

来源:《新西部》2021年第11期

這是一个藉由与濒危野生动物结成命运共同体,来唤起社区内生活力与自我治理的典型案

例。在靠近中越边境的壮族村寨里,老百姓与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合作,成功运营起白头叶猴

自然教育基地,立基于本地的生物文化多样性,传递自然生态知识与和谐共处的理念。

渠楠社区保护地,守护人与其他生命的共同家园,不仅得到政府的认可,被授予“自然保

护小区”的牌子,也通过共同的管理,凝聚人心,重燃起对自身文化与社区发展能力的信心。

渠楠位于桂西南石灰岩山地的喀斯特生态系统,这片区域是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生物多样

性热点地区。对保护地球上的一些灵长类动物(长臂猿和疣猴类)和植物类群(如苏铁、木兰

科、针叶树种和兰花等)至关重要,因为这些类群在此特化出了许多珍稀特有物种,比如白头

叶猴、东黑冠长臂猿、越南金丝猴、德保苏铁、越南黄金柏、广西青梅、金花茶等,在整个地

球上,人类也只有在此才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渠楠也是一个少数民族(壮族)的生活区,历史上长久以来他们就生活在这里。他们跟当

地的自然、生态、地理环境早就融合在一起。这里并不是一片荒野,人们早就跟它形成一种长

久的关系。

在美境自然(全称“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创始人张颖溢看来,最有力量的保

护行动,是赋予保护者以力量,她的团队七年来不断下沉,致力于激活社区保护地内在的力

量,守护这片喀斯特生命之域。

渠楠社区保护地重要的探索意义,就在于让保护者更有力量,让美好的自然能够世代传

承。

渠楠:一个壮族乡村的保护传统

2021年9月27-28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的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在昆明召开。这次论坛发布了“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

例”,全球七大洲26个国家196个单位申报的258个案例中,美境自然申报的《广西渠楠白头

叶猴社区保护地治理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案例》成功入选。

渠楠是白头叶猴的家园。渠楠社区保护地紧邻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

气候温暖,四季常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优势。白头叶猴全球种群的12%就生活在这

里。

半树栖半岩栖的白头叶猴,擅长敏捷飞跃陡峭绝壁间,形态优美活泼,被誉为喀斯特精

灵。然而由于大规模捕猎及栖息地的破坏和减少,1996年整个物种数量仅剩300多只,被世

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灵长类专家组视为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

虽然截止到2018年底,广西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78处,但这些保护区面积都比较小。

即使能阻挡人类的破坏,也挡不住野生动物的迁移。白头叶猴有一部分种群就分布在保护区外

的村屯集体林中。

令研究者惊喜的是,这些保护区外的壮族村屯在长期与自然共生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

和文化共同体。包括风水林、后龙山、龙树等传统习俗,恰恰保障了珍稀野生动植物们仍生存

在这片区域中。

据渠楠村民回忆,社区保护地内的森林曾在1958年被大面积砍伐,但有一些地方如神龙

庙周围的林子却从未动过刀斧。屯里有三片祖传的风水林,林中古木沧桑,令人敬畏。在村人

心目中,风水林的一草一木都不能损害。以往破坏风水林或对土地庙、神龙庙不敬,以致遭到

报应的故事在村里一直流传。

对渠楠村民而言,经常光顾屋前房后石山的白头叶猴,是生活中的一员,他们熟悉其一举

一动、活动范围、喜爱吃的食物和各种习性。相比于经常会来糟蹋点玉米甘蔗的猕猴而言,渠

楠人觉得白头叶猴性格温和、人畜无害。

由于数百年来的生存都紧密依赖这片土地所提供的自然资源与生态服务功能,渠楠村民祖

祖辈辈通过亲身观察与试错实践,积累下了丰富的与自然相关的知识、经验与实践。这些知识

和与之紧密相连的信仰体系和世界观,往往被视为迷信,在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今天,反而成

为一笔丰厚的心灵财富,能帮助村民去积极应对内外部的各种威胁,维持和发展其与其他生命

共享的家园。以传闻轶事、民间故事和习俗的形式世代相传,蕴含着生态智慧的文化禁忌与行

为规范,也比政策法律更容易深入人心。

这些村屯实际上已经在践行社区保护地的职责,自我管理起家园的自然资源。他们的存

在,给桂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保护带来了希望。

2014年12月,在保护区与美境自然的协助下,渠楠屯委在全体村民事先、知情和同意的

情况下,自筹自建自管理保护地,并按照《广西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管理办

法》在扶绥县林业局备案,以自然保护小区的形式获得了县林业局的挂牌认可。同时,全村也

都同意被外界认可为社区保护地,并在全球湿地数据库(UNEP-WCMC)中进行了注册。

这是渠楠将整个村庄视为社区保护地来加以管理的起点。对于这个小山村来说,既是前所

未有的荣耀,也是从未有过的探索。

美境自然:培育社区内在驱动力

渠楠白头叶猴保护小区成立于2014年12月,几乎与美境自然同岁。七年来,美境自然与

渠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社区保护地的可持续化。

无论是“自然保护小区”还是“社区保护地”,都是外来的概念,真正推动村民愿意获得外部

认可的驱动力,还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期待以及对家园的热爱。

美境自然创始人张颖溢是北京大学环境与生态学学士和动物学博士。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

专家和灵长类专家,她曾在广西崇左开展白头叶猴的野外研究和保护,在白头叶猴的行为和生

态学方面取得开创性研究成果。

美境自然选择了以自然教育活动为渠楠社区保护地可持续化探索方向。

由于在渠楠非常容易观察到白头叶猴,这里的生态相对完整,文化丰富多样,自然与人文

景观都别具特色,因此,美境自然与渠楠的村民提议,共建自然教育基地,接待全国的中小学

生来此开展自然体验和教育活动,以此推动渠楠的绿色发展。

2015年1月保护小区挂牌后,美境自然成功组织了第一次白头叶猴冬令营,这让村民们

对通过自然教育促进社区发展建立了信心。

此后,随着自然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渠楠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访客,村民

的保护行动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许多村民代表村庄走出去,与其他社区开展交流。每年

年底,渠楠都會举办保护小区挂牌的年度纪念晚会,通过宴会和歌舞表演,与邻村、地方林业

部门、保护区、NGO组织等合作伙伴代表,共同庆祝。这些都帮助村民建立起对社区保护地

的身份认同感与自豪感。

外界的不断到访、支持与认可,推动渠楠去探索社区保护地的管理与治理,其中的每一小

步也都与自然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

村民内部组建发展出了儿童青草社、文艺队、木棉花班(自然导赏员)、生态农业先锋队

等小团体,并以小团体形式参与自然教育活动。

2018年5月开始,渠楠社区开始从之前的“配合者”角色慢慢向内突围,开始进入课程与讲

师的核心主体。经过五年的集体磨炼,他们意识到依赖于外部的课程和师资并不能将社区保护

地的发展推得更远。

这年6月,自然导赏员“木棉花”班成立了,初始成员9人,全是女性。美境自然的自然教

育专员罗利带着9位嫂子们学习如何进行自然导赏。“博物”并非“木棉花班”培训的方向。“我

不认识那些昆虫、植物、鸟”或者“我不知道这些东西在普通话里叫什么”,是一开始最困扰大

嫂们的困难。但大嫂们的优势是,她们曾经千百次在做工时有白头叶猴相伴;她们知道在被蜈

蚣咬伤时要采哪种叶子来擦伤口;怎么用芭蕉叶来做糍粑;她们还知道玉米怎么种,种什么品

种。而这些内容并不是外来的自然教育讲师可以教给她们的。

最重要的是,让大嫂们认识到自己所知道的这些是重要的,是“真正的知识”。

自然导赏员兰花,小时候在自然里玩的各种小游戏,比如拿木薯的叶子做轿子、拿竹子做

风车、吹泡泡树叶,以及日常赶牛车去地里拉甘蔗、在家里做各种壮乡美食、听到的风俗历

史,在这里演变成了自然导赏课程的内容,并且深受来自城市里的孩子们的喜爱。

截至2020年10月,渠楠共接待自然教育(含考察)人员1609人,收入46.5万元,其中

导览费2.18万元,提留社区的公共保护经费6.4万元。无论是美境自然的野外监测结果还是村

民自己的感受,白头叶猴和石山的森林都在明显的恢复过程中。

渠楠社区保护地成立后,白头叶猴种群数量也明显增长,栖息地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在保

护小区成立之前,调查确定的白头叶猴种群数量9至10群,85只左右。而在2017年的监测

中,发现有猴群15群,数量130只以上。居住地附近的几个猴群都有幼崽出生且都存活下

来。

基于自然资源保护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这个壮族聚落真正从白头叶猴的保育中受益,

并重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濒危物种受到保护的同时,更带动社会与文化的多赢效

益,赌博行为减少、孩子开始参与村内的环保和教育活动、妇女恢复跳民族舞蹈,山歌回来

了,村内凝聚力明显提升。

接待户联盟、志愿巡护队、导赏员木棉花班、儿童青草社这些核心团体在自然教育活动的

参与中一方面对外展现保护成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性知识、壮乡文化、热情好客与淳

朴待人,另一方面也在学习自然教育活动中常见的集体讨论、启发和引导式的沟通方式、团队

配合等。

七年来,白头叶猴逐渐发展成为渠楠新的文化符号,自然教育则成为打开渠楠人内心发展

动力的一把钥匙。渠楠人的生活也因此与自然再次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白头叶猴、蝴蝶、飞鸟、水塘、石山、花草、树木,所有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渠楠与外

界的互动过程中,被重新理解、定义和认可。曾被村民忽视甚至忘却的传统知识与智慧,也在

自然教育过程中被重新看见。

“跟外界的接触,也让村民反向思考我是谁,这样的心理链接,在相互关系中看到彼此,

共同自我觉察,然后转化到行动,希望在他们身上。我们都生活在关系里,社会关系中才能看

到爱,保育不单是技术,其实是在做人心的工作。”张颖溢说。

张颖溢:一位白头叶猴研究者的执着

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读博期间,张颖溢一直待在广西做白头叶猴的野外研

究和保护工作。2002年毕业的时候,她有两个方向选择:要么出国做研究,要么留下来做保

护。当时正好有一个国际NGO在“招兵买马”,找到她时,她只知道对方是全球有名的机构,

但NGO究竟是什么她却并不清楚。

“当时也没多想就进了这一行。”可进了这一行以后,张颖溢发现,自己原来竟然可以两方

面兼得——“我们拉着一帮科学家,出资做一些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而且能够实际解决一

些问题。”

2009年,张颖溢成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的首席代表。从此,她走上了一条国际

NGO本土化的探索道路,她说,“从国际视野来讲,国际社会可能关注的是他们认为重要的,

但中国还有很多环境问题是我们自己需要加以关注的。”

2014年,张颖溢创建美境自然,并在广西林业厅的支持下注册成为省一级的社团。她将

社区保护地作为美境自然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向,试图以社区保护地网络的形式来保护整个桂西

南的喀斯特生态系统。

1992年,国际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可持续地利用。张颖溢

认为,保护并不是指“你不能用”,而是“你要可持续地利用”,不仅这一代能用,未来的世世代

代都能用,这就是可持续的含义。

在做白头叶猴的监测和研究时,张颖溢就发现,环境问题背后其实都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

题。

起初,团队要去评估这个村庄如果要推动可持续发展,他们会面临一些什么样的问题?通

过开展一些什么样的活动来逐步应对这些问题?在渠楠,张颖溢发现村庄赌博的现象很严重,

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很贫乏,她很疑惑,壮族的村庄不是有很多民族节日呀?

她关注的还有孩子。撤点并校以后,村里的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要到镇上去上学,周末才

能回家,他们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比较疏离。

针对这些问题,美境自然引用了“自然教育基地”这个抓手。

此后,随着自然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渠楠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访客,村民

的保护行动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许多村民代表村庄走出去,与其他社区开展交流。每年

年底,渠楠都会举办保护小区挂牌的年度纪念晚会,通过宴会和歌舞表演,与邻村、地方林业

部门、保护区、NGO组织等合作伙伴代表,共同庆祝。这些都帮助村民建立起对社区保护地

的身份认同感与自豪感。

外界的不断到访、支持与认可,推动渠楠去探索社区保护地的管理与治理,其中的每一小

步也都与自然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

村民内部组建发展出了儿童青草社、文艺队、木棉花班(自然导赏员)、生态农业先锋队

等小团体,并以小团体形式参与自然教育活动。

2018年5月开始,渠楠社区开始从之前的“配合者”角色慢慢向内突围,开始进入课程与讲

师的核心主体。经过五年的集体磨炼,他们意识到依赖于外部的课程和师资并不能将社区保护

地的发展推得更远。

这年6月,自然导赏员“木棉花”班成立了,初始成员9人,全是女性。美境自然的自然教

育专员罗利带着9位嫂子们学习如何进行自然导赏。“博物”并非“木棉花班”培训的方向。“我

不认识那些昆虫、植物、鸟”或者“我不知道这些东西在普通话里叫什么”,是一开始最困扰大

嫂们的困难。但大嫂们的优势是,她们曾经千百次在做工时有白头叶猴相伴;她们知道在被蜈

蚣咬伤时要采哪种叶子来擦伤口;怎么用芭蕉叶来做糍粑;她们还知道玉米怎么种,种什么品

种。而这些内容并不是外来的自然教育讲师可以教给她们的。

最重要的是,让大嫂们认识到自己所知道的这些是重要的,是“真正的知识”。

自然导赏员兰花,小时候在自然里玩的各种小游戏,比如拿木薯的叶子做轿子、拿竹子做

风车、吹泡泡树叶,以及日常赶牛车去地里拉甘蔗、在家里做各种壮乡美食、听到的风俗历

史,在这里演变成了自然导赏课程的内容,并且深受来自城市里的孩子们的喜爱。

截至2020年10月,渠楠共接待自然教育(含考察)人员1609人,收入46.5万元,其中

导览费2.18万元,提留社区的公共保护经费6.4万元。无论是美境自然的野外监测结果还是村

民自己的感受,白头叶猴和石山的森林都在明显的恢复过程中。

渠楠社区保护地成立后,白头叶猴种群数量也明显增长,栖息地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在保

护小区成立之前,调查确定的白头叶猴种群数量9至10群,85只左右。而在2017年的监测

中,发现有猴群15群,数量130只以上。居住地附近的几个猴群都有幼崽出生且都存活下

来。

基于自然资源保护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这个壮族聚落真正从白头叶猴的保育中受益,

并重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濒危物种受到保护的同时,更带动社会与文化的多赢效

益,赌博行为减少、孩子开始参与村内的环保和教育活动、妇女恢复跳民族舞蹈,山歌回来

了,村内凝聚力明显提升。

接待户联盟、志愿巡护队、导赏员木棉花班、儿童青草社这些核心团体在自然教育活动的

参与中一方面对外展现保护成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性知识、壮乡文化、热情好客与淳

朴待人,另一方面也在学习自然教育活动中常见的集体讨论、启发和引导式的沟通方式、团队

配合等。

七年来,白头叶猴逐渐发展成为渠楠新的文化符号,自然教育则成为打开渠楠人内心发展

动力的一把钥匙。渠楠人的生活也因此与自然再次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白头叶猴、蝴蝶、飞鸟、水塘、石山、花草、树木,所有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渠楠与外

界的互动过程中,被重新理解、定义和认可。曾被村民忽视甚至忘却的传统知识与智慧,也在

自然教育过程中被重新看见。

“跟外界的接触,也让村民反向思考我是谁,这样的心理链接,在相互关系中看到彼此,

共同自我觉察,然后转化到行动,希望在他们身上。我们都生活在关系里,社会关系中才能看

到爱,保育不单是技术,其实是在做人心的工作。”张颖溢说。

张颖溢:一位白头叶猴研究者的执着

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读博期间,张颖溢一直待在广西做白头叶猴的野外研

究和保护工作。2002年毕业的时候,她有两个方向选择:要么出国做研究,要么留下来做保

护。当时正好有一个国际NGO在“招兵买马”,找到她时,她只知道对方是全球有名的机构,

但NGO究竟是什么她却并不清楚。

“当时也没多想就进了这一行。”可进了这一行以后,张颖溢发现,自己原来竟然可以两方

面兼得——“我们拉着一帮科学家,出资做一些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而且能够实际解决一

些问题。”

2009年,张颖溢成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的首席代表。从此,她走上了一条国际

NGO本土化的探索道路,她说,“从国际视野来讲,国际社会可能关注的是他们认为重要的,

但中国还有很多环境问题是我们自己需要加以关注的。”

2014年,张颖溢创建美境自然,并在广西林业厅的支持下注册成为省一级的社团。她将

社区保护地作为美境自然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向,试图以社区保护地网络的形式来保护整个桂西

南的喀斯特生态系统。

1992年,国际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可持续地利用。张颖溢

认为,保护并不是指“你不能用”,而是“你要可持续地利用”,不仅这一代能用,未来的世世代

代都能用,这就是可持续的含义。

在做白头叶猴的监测和研究时,张颖溢就发现,环境问题背后其实都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

题。

起初,团队要去评估这个村庄如果要推动可持续发展,他们会面临一些什么样的问题?通

过开展一些什么样的活动来逐步应对这些问题?在渠楠,张颖溢发现村庄赌博的现象很严重,

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也很贫乏,她很疑惑,壮族的村庄不是有很多民族节日呀?

她关注的还有孩子。撤点并校以后,村里的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要到镇上去上学,周末才

能回家,他们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比较疏离。

针对这些问题,美境自然引用了“自然教育基地”这个抓手。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19:43: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24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