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更新时间:2023-01-23 19:02:13 阅读: 评论:0

初三寒假每日计划-分进的成语


2023年1月23日发(作者:柚)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阅读附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

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

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

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

梁、枋等处绘制彩画。

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

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

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

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

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

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

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

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

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

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

戏装,华丽而生动。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

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

比动人。

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

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

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

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

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

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代建筑敢于使用色彩和善于使用色彩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提到北京故宫和天坛,这样写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使用了什么写作顺序?请做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一句中划

线字“在很大程度上”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州园林》中说“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这是

为什么呢?读过本文后,你能找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2.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

的效果。

3.北方的建筑色彩鲜明活泼,南方秀丽淡雅。

4.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者以故宫和天坛为例,具体地说明了北方

建筑色彩善于运用对比和调和(或鲜明活泼)的特点,以及色彩风格的形成与自

然环境的关系。

5.逻辑顺序,由总体到部分的顺序。文章先总写中国古代建筑色彩的特点,

然后分作南北两方来介绍中国古代建筑色彩的特点。

6.不能删掉。“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北方建筑色彩风格的形成与北方的自然

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但不排除其它因素,这样使语言更准确。

7.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南方的

自然环境相调和。

(意对即可)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19:02: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22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思乡诗大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