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闻雁韦应物

更新时间:2023-01-23 16:56:49 阅读: 评论:0

外研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教材-rape


2023年1月23日发(作者:西安400)

1/7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完整版冀教版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1.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和“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兴奋B.振兴C.高兴D.兴盛

[2]解释下列字词。

耘田:_______绩麻:_______解:_______

供:_______傍:_______阴:_______

[3]“村庄儿女各当家”中“儿女”的意思是()。

A.子女B.指青年男女C.哥哥和姐姐D.儿子和女儿

[4]“童孙未解供耕织”中“耕”和上句诗中的“_____”相对应,“织”和

上句诗中的“________”相对应,通过所填的这两个词语,我们体会到农家人

(_____)的特点。

A.勤劳能干B.悠闲自在C.艰苦朴素D.勤俭节约

2.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稚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B.比喻C.拟人

[3]翻译本诗最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理解。

暖色的梦

路边的小花在瑟瑟的寒风中

谦卑地开放了

仿佛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

纤弱的身影

投在深黑的土地上

沉默的微笑

温柔了整个世界

那几片单纯的花瓣

2/7

竟一下子使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

开了又枯萎了

路边的小花

仿佛大地做了又一个小小的梦

(1)路边的小花开了,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她梦见了什么,请你展开

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如些谦卑的小花,“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阅读。

送柴侍卿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王昌龄(唐)李白

流水通波接武冈②,送君不觉有离伤。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①侍御:官职名。②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1]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柴侍卿》中“明月何曾是两乡”所表达的情感和苏轼的“千里共婵娟”

有异曲同工之妙。

B.朋友离别在即,可王昌龄却说“送君不觉有离伤”,未免让人觉得有些薄情

寡义。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

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白在楼前久久伫

立,目送孟浩然乘船顺流而下,渐行渐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遥远的水天

相接处。

[2]虽然两首都是离别诗,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看拼音,写词语。

línɡhún_____jièwèn_____mùtóng___yáoyuǎn____

[2]辨字组词。

清________魂________牧________

请________魅________牡________

[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____

②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____

[4]《清明》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的景象。

“________”表现出了人们的悲伤情绪。我还能写出一首描写清明节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

3/7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了临安城的特

点:__________的青山,___________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

假的繁荣太平景象。(各填一个四字词语)

[2]“暖风”、“游人”在诗中有怎样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开心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震。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已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明

______________,诗人为何“涕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的画

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对这首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这首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忽闻捷报后的喜悦之情。

B.一个“满”字,表露出诗人高兴得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现出一个饱

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刻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实写诗人归乡情景,是对“喜欲狂”进一步抒写。

8.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闻雁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_____。这两首诗都是抒发作者的

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4/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诗内容我知道。

1、默写《秋思》

秋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意万重:________________

行人:________________

开封: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的作者是()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之情。

10.日积月累。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

[1]这是一首咏物诗,句句写得是蝉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而句

句又暗示着诗人____________的品行志趣。

[2]把诗句补充完整。

11.课外阅读。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古诗词阅读。

5/7

[1]《稚子弄冰》写出了幼童寒冬弄冰玩耍的过程:脱晓冰—穿____—当

_____—____—碎晓冰。

[2]三首古诗分别通过童孙______,稚子脱晓冰,_____的场景,刻画了儿童

__________的形象,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①②③三句诗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读着这句诗,我仿佛看

到了____________,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

13.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乞巧”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夕是每年的农历__________,民间有妇女对月穿针的习俗。

[3]诗中叙述了__________的美丽传说,表达了人们__________的美好心愿。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练习。

斗笠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

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

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不斜的身影。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斗笠里有我编进的鸟鸣。

走到哪里,你都能听到来自故乡的声音,

静静的夜晚,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让这片故乡的热土靠近你的心胸。

走到哪里,你都能采到来自故乡的温暖,

即使寒流侵袭的冬夜,你也会感到春意融融。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让这朵故乡的花儿伴你在闹市穿行。

走到哪里,你都能闻到故乡的芬芳,

让这泥土的芳香拍打城里的每扇窗棂。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你便把一轮月亮戴在头顶。

6/7

孩子,它可是娘心尖的一点亮呀,

让它亮在你的头顶,成为一盏不息的灯。

[1]为什么说“戴上这顶斗笠吧,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怎样理解“让它亮在你的头顶,成为一盏不息的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歌表达了一位母亲对即将离家的孩子的_________。

[4]读完这首诗歌,你会想起哪首诗或哪首歌?写下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来试着写一小节诗吧!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到哪里,你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类文阅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

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

白发生!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沙场秋点兵”中“秋”的表达作用是()

A.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时间。

B.渲染了秋天凉快的感觉。

C.一个“秋”字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

氛。

[2]“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是什么事?()

A.统一国家的大业。B.天下正在发生的大事。C.国家的战

事。

[3]“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A.哀叹年华老去的悲凉心情。

B.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C.慨叹岁月无情、青春不在的失落。

[4]这两首词的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A.《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风格是婉约的,后者是豪放的。

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风格是豪放的,后者是婉约的。

C.两首词都是豪放的风格,只是后者稍微婉约一点。

[5]这两首词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第一首词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词表达了

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B.第一首词第一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

7/7

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第二首词则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喜爱和向

往。

C.第一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

迟暮的悲愤心情;第二首词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16:56: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17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永恒时光
标签:闻雁韦应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