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是将个人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
色和作者本人独特感受的作品。下面是有我为你整理的《故都的秋》优秀
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生成
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
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教师就是站在那"麦
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
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
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
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
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必修
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
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在欣赏语言的过程
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
与志趣。
215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
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表现出故都之秋的
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能力和增强学
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
从内容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
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
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
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
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
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
神"的关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五、本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学生在把握作者情感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
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所以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引
315
导学生推敲本文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习难点。
六、教法学法设想:
1、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的教法。
(解说:在新课程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
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2、朗读感受,重视诵读、美读。
(解说: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
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让学生读、说、品、评,合作探究
(解说:阅读实践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
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
七、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设计:
依据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的思考,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
以下几个环节:
(一)贴近生活,进入情感
一开课,老师与学生共同回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白舸争流"等一系列的描写秋天的诗词......是的,不同的人对于秋有着
不同的感受。毛泽东读到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秋
雨的凄苦。那么,你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学生各抒己见:可能会谈身
边的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
415
园里,各种果树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
面秋天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北雁南飞,枯叶飘零,收获后的田
野,一片狼藉,风中夹杂着寒意,让人心绪悲凉等等。
"一个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
都的秋》,体味一下郁达夫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
(解说:这一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最佳状态,也就进入教学
的第二环节。)
(二)诵读感悟,辩论情感
1、先听课文朗读录音,配上一段忧郁抒情的音乐《秋思》,让学生感受
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在文中勾画出作者选用了哪些平常
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2、听完课文录音,请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分别用文中的四个字和
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
(解说:这一设问意在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训练学生的文字概
括能力。)
学生很快悟出:作者眼里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清、静、悲凉"
3、那么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
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为两组。要求各组同学在回答时以文本为依据。
学生有了争论意识,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
句,在阅读和争论中提高运用文本的能力。
"颂秋"组的同学就会从作者赞美、眷恋故都的感情角度来选读文段证明
515
自己观点,而"悲秋"组的同学则会从萧瑟的景物的文段描写中读出"悲凉
"。学生很容易读到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
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那作者为什么不选故都的皇家宫殿、园林,也
不写远郊是众多优美的风光,而是选取生活中非常普通、不起眼的的几幅
画面来作为故都的代表呢?为什么南国的秋就不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呢?
学生经过一系列深入的辩论后发现: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
情,这都跟作家的个人心境有关。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
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
故都秋的眷恋和向往,是积极赞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
落寞,全文的基调又是忧伤的,悲凉的。可以说《故都的秋》是一曲悲凉
的颂歌。
(解说:有意让教学重心下移,设置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
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这是一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有助于
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的能力,更
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阅读和
争论中,加深对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加深对散文"形散而
神不散"特点的认识,突出了本堂课教学重点。这种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做
法,能让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有助于思维的互补,更有助于合
作能力和发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课堂就是一条生生不息流动着的河流,
师生成为课堂生活的创造者。)
(三)研读探究,发现情感
继而,教师抛出一个学习缺口,师生进行互动研讨探究——郁达夫眼里
615
的秋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下面是我上这堂课与学生互动的片断)
生:可能跟他的年龄有关吧。
师:郁达夫写此文时年龄只有38岁。
生:可能和作者的性格有关吧。
师:可惜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能帮你证明这一点。
生:是不是跟作者的生活时代有关?
师:不错,郁达夫生活在动乱年代,但是像他这一时代的其他作家也写
过反映季节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写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生:也许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生:还可能和作者的心境、情怀有关。
师:郁达夫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
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
了他爱国热忱。
生:由此看来,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
生: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
上心理上的秋味。
......
通过互动之后达成共识: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从主观方面来讲,与作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艺观和审美追求等有
关。
(解说:"因学定教"是一条不能违背的原则,无论预先考虑如何周密,
在课堂上还是要尊重学生思维变化,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应
715
变,只要不妨碍教学的终极目标就可以。这一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去探究
发现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在这里,我没有进行传统式的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介绍,只是让学生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而且是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
望。)
接着,进入延伸拓展环节,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设计这样一道练习: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可选取文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我们家乡秋天里别的景
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看谁说得新!说得多!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它在简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蜜桔的飘香里。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
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
凉"心态。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同学们,读以下诗句,你能体会诗人的感情吗?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
815
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明确:在以上的诗句中,毛泽东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的是秋
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的是秋雨的凄凉。面对秋景,诗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文学作品中的客观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感受是统一的,和作者的个性、经历
和情趣是分不开的。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进而
体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
平,面对"故都的秋",他读到的是怎样的秋呢?
2.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结构,作者是按照"赞故都的秋
—绘故都的秋—恋故都的秋"的顺序来写的。
二、文本解读
(一)学习第一部分
合作探究
学生齐读1、2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故都的秋
的?请具体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
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湿、
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学习第二部分
研习描绘故都秋的五幅图画,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情景交融的特点。
915
提问:
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
明确:具体写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
秋果胜景"等五幅画面。
合作探究
(1)重点研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思考:这幅画面的景物怎样
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明确:"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
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
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
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2)学生讨论其余四幅图面的景物如何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
特点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
"秋槐落蕊"图:"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清"—"一条条扫
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
觉得有点落寞"。
"秋蝉嘶鸣"图:静—处处蝉鸣声;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
"闲话秋凉"图: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静—息列索落的雨声;
悲凉—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
"秋果胜景"图:清—果实成熟的八九月;悲凉—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世
1015
界
(3)为了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展
开对景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主要从秋声、秋色和秋味三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地展开描
写。
色: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清)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
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声:高天的驯鸽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静)处处透着寂
静与落寞。
味:破墙疏疏落落落寞衰弱凉风微叹清秋(悲凉)处处流露出悲
凉、忧伤
小结:声色味的角度能很好地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色,使读者如闻其声,
如见其景,如品其韵,如入其境。
(4)讨论: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作者为
什么要写中外诗人甚至常人对秋都有深情呢?(提示:联系记叙描写中的议
论的作用思考)
明确:中心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
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本段从对故都的秋的记叙深化到议论,这是散文特有的从"形"到"神"的
深化过程。这段议论,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
颂北国之秋。同时创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在增添了一重文
化气息,与故都旨意暗合。
1115
(三)学习第三部分
合作探究
1.学生齐读最后两段,教师提问: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最大的
区别在哪个方面?作者在对比之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两段主要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
秋,通过对比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念之情。
2.如何理解"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
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明确:句中的四个比喻,分别从味道的足与不足、质的实在与不实在、
味道的浓与不浓、性情的厚重与不厚重来表现故都秋的特征,生动形象,
饶有趣味。
拓展探究
1.如何理解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花色"以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
淡红者最下"?
明确:因为蓝色和白色为冷色,能体现作者悲凉的心境,而淡红色为暖
色。
2.枣子为红色,作者为什么选来作为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特点
之景物?
明确:因为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的枣子颜色为"淡绿微黄",表现了故
都秋的特点和作者的心境。
3.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但作者不展开写北平的名胜,只选取上述
平常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1215
明确:作者所写的秋景是围绕"清、静、悲凉"的特点选取的,他所写的
秋色是冷色的,秋声是寂静与落寞的,秋味是悲凉的,之所以这样,有以
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
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
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第二,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
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
视;第三,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
"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
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拓展延伸
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答:颂秋。但是,由于受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的影响,
全文的基调却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
悲凉的颂歌。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设计
郁达夫《故都的秋》课文原文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
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
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
1315
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
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
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
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
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
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
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
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
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
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
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
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
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
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
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
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
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415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
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
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
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
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
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
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
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
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
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
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
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
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
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
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
1515
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
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
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
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
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
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
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
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
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
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16:48: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16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