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小学一年上册数学教案】
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准备了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数一数第一单元:数一数(共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
5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
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
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
保意识的教育。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课时
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
题图)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
第一天,小朋友们高快乐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
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2.仔细观察
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
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3学生独立
观察。二.汇报。1.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
2、3……个数是1的有……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
标、气温箱、足球个数是2的有……双杠、跳绳、门柱个数是3
的有……石凳、帽子个数是4的有……垃圾箱、国旗护栏问:
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个数是5的有……高楼、个数是
6的有……花、大树、个数是7的有……小鸟、个数是8的
有……小树个数是9的有……女同学个数是10的有……男同
学(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4.谁上来
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三.讨
论。刚刚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
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四.汇报。小组派代表
汇报讨论结果。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
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
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
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数一数同样多教学内容:教
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
一一对应的方法比拟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2.使学生
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
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
的含义。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拟物体的多
少,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
头、木头图片。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
花朵片各假设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听故事,提
问题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
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
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快乐兴搬进了自
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
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
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
方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
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
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巩固。”这一
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快乐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
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来三只热
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巩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
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
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一)、教学“同样
多”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三个猪兄弟》。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请学生听后答复(一
边看书一边答复):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渗透德
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2、图
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学生一边答复,教师一边贴小
兔头图片、砖头图片。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
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
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和同样
多。)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
完整说明意思即可。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拟)
(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1、师引导学生摆
“同样多”。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
多。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
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
多”。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
多。摆好后答复: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
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三)、教学“多些、少
些”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学生一边答复教
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
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
是木头多?谁多谁少?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答复。教师板书:
多、少。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
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
比谁少。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拟)(四)、操作(“做一
做”第2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1.第1
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二、运用新知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防止
学生产生思维定势)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
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
公鸡只数少些。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
根底上,只需比拟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
少些。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拟多少,当第5次循环
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介绍
你的方法。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拟
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板书设计:
和同样多多少长、短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习
一5、6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
短;学生通过操作学会一般比拟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
出来的。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
养学生保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使学生初步
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掌握多种比拟方法,会
间接比几个物体的长短。学具准备:十二袋不同的物品。两支不同
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感知
物体有长、有短1引导观察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
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
什么?2交流、汇报(1)问: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
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
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设
计说明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
chang、短duan二、探究比拟长、短的方法1提问:你是怎
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3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1)看出来的。(2)把学具横着
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观察、比拟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
予肯定。)(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
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4提醒比拟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
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
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
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
书长、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
力。)三、反应练习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拟长短
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
什么。2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
等。(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
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四、稳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
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
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稳固
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五、学
具教师提出要求: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
的东西收拾好。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
一比,听清要求。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
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4.各组都只剩一个学具
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
桌子的左上角。六、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啊?(学具
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局部,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
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板书设计:长CHANG短DUAN高矮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的内容、“做一做”及练习一第7、8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
交流,学会比拟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学习活动
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学。教学重、难点:掌握比拟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学具准备:积木块。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感知物体
有高有矮1.引导比拟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拟,你有什么
发现?学生说有高矮,胖瘦的区别都应予以肯定。2.是啊,人有
高有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高矮的问题。板书:高矮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拟高矮。
好似有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呢?2.布置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比高
矮的方法。3.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来汇报给大家听。4.总结方
法: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三、排队游戏1.小组内比拟说
说谁谁最矮。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四、反应练习
1.第12页第7题(1)说出动物名(2)比拟高和矮2.举其他喜爱的
动物作比拟五、学生活动1.摸高活动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
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2.摆高活动拿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
拟。3.悄悄话游戏(1)表演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
比高矮(2)判断思考谁高,问题出在哪儿?六、评价总结比拟
高矮要注意什么?你学会了些什么?板书设计:高矮1-5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
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
建立初步的数感。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
数学。教学重点:1~5基数含义的理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
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写数字和建立数感。教具、学具准
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
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1.谈话: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
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
共同交流并指导。3.学生汇报。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
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
子上。二、反应实践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
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2.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3.同桌之间考一考。
三、感知数的顺序1.逐次感知1~5的顺序。学生先摆1个圆
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依次感知3、4、5
的。)2.整体感知。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队。
四、开放性活动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
物能用1~5表示?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1)小组交流。(2)
汇报。2.猜数游戏。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
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
种可能吗?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
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小组活动。五、学习写
数:1.这些数你会写吗,谁愿意上来写一写?2.你认为写的时
候要注意些什么?3.师示范,生学写。六、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本领?板书设计:12345生a爸爸妈妈教的.生b:我看电视
里老师上课时学的.生c:我家号码是7024123,我经常写就会写
了.生d:我爸汽车号是:909588我喜欢写给小朋友看,就会写了.生
e:我们教室门口牌子上写着一年级、二年级……五年级.生……师:
大家真是聪明的孩子,这么仔细,这么留心观察身边事物.这一瞬间,
听着孩子们畅所欲言,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可爱的脸,我不由得感
慨:生活真是一个无边的大课堂,它给孩子们提供了多么广阔的思维
空间.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只是我们不善于去发现、去。
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东西,其实与数学却密切相关。这在孩子们的答
复中得到了充分引证,不得不引起我的思索!新课程改革之声已经
大步走入课堂中了。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有时是编制好一个程
序,让学生去采用,却无视了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当我让学生用
数字表示图中物体时,按我的设计是让学生说出是几,我示范写,
让学生一次次地练习。这无疑把学生关在了自己的框架中,限制了
学生,而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对数学的认识比起由老师机械训练,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由此,何不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开展数学,掌握
数学呢?号、车号、门牌号……,这些都是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
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习数学、并到生活中去实践,这不正表
达了数学课程的生活化,开放性吗?所以我们要以生活为根底,让
生活走进数学,也让数学走进生活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16:36: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16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