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金华双龙洞图片

更新时间:2023-01-23 16:18:13 阅读: 评论:0

作业帮一课谭梦云-愿意的反义词


2023年1月23日发(作者:qq三国猜灯谜)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样本

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

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

间,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四年级语文《记

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教学目标

1、教养

①、学习本课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②、按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

③、归纳中心思想,练习按文章叙述的方法给课文列提纲。

④、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

然的热爱。

2、教育

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3、发展

学生的观察力、综合概括能力、背诵能力等。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2、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三、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幻灯片、幻灯机、录像带、录像机

等。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会生字词,通读课文。

2、理清课文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3、教学课文一、二、三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导入课题,板书题目。

齐读题目,指导理解“记”的意思。

二、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概写了什么。

三、检查预习情况,指导读准生字词。

四、理清条理,给课文分段。

1、问:按游览的顺序,课文可以分几段?怎样分?

2、检查分段情况,指导分段。

五、再读全文,说说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

板书:金华城—→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出洞

六、讲读课文一至三段。

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说

说。(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怎样?(板书:一片明艳)

3、观看录相,亲自感受。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感情朗读。

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

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观看录相,然后说说。

5、作者为什么要写路上看到的景色?这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6、作者先游览了洞口,你觉得洞口有什么特点?(板书:突兀森郁)

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7、外洞又有什么特点?读读文中的句子,仔细体会,然后说说。

8、观看录相,亲自感受。感情朗读写洞口和外洞的语句。

9、有感情朗读一至三段。

10、小结:这一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的一、二、三段,了解

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跟作者一起游览了路上和洞口、外洞的景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读课文四、五、六段,了解双龙洞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弄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了

解了作者先写了路上的景色和洞口、外洞是怎样的等内容。

2、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吗?外洞、洞口各有什么特

点?(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先指名说,再各自练说)

3、沿途的景色如此迷人,洞中的景物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

一道去玩赏、领略,好吗?

4、过渡:从外洞到内洞要经过一段路,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

孔隙?(出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理解“孔隙”)

二、教学第四段。

1、这孔隙有什么特点?请同学默读第四段,边读边想。

2、读后问:

①作者用什么方法通过孔隙?(小船)这样小的小船通过孔隙说

明了孔隙有什么特点?(孔隙窄板书:窄)

②人卧在船上后那个样子是怎样的?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读一读,仔细体会一下。人要这样贴着船才能通过孔隙又说明了

孔隙有什么特点?(孔隙矮板书:矮)

③那么,坐小船经过孔隙时的感觉是怎样的?用“~~”划出有关

的句子,出示“眼前昏暗了......挤压过来。”一句,自由朗读,读后问:

“挤压”是什么意思?(挤过来,压下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从这又

说明了孔隙还有一个什么特点?(孔隙险板:险)

3、小结:从这一段的理解可以知道孔隙的特点是......(指着板书理

解)

4、设计引读:孔隙很窄,只有......;孔隙很矮,只要你.......体会孔隙的特

点。(按课文写孔隙特点的内容设计)

5、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录相,亲自看看孔隙是怎样的和人怎样进出

孔隙。

6、作者就是这样先写出孔隙的窄,再写孔隙的矮,最后写孔隙的

险的特点的。试按这样的条理练习背诵这一段,先自由练背,再指名

试背,互相背。

三、教学第五、六段。

1、过渡:经过孔隙就进入了内洞,内洞又有什么特点呢?

2、默读第五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3、指导理解每句话讲了什么,并结合理解“变化多端”、“颜色

各异”等词,理解“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一句,概括

出内洞的特点。(板书:黑、奇、大)

4、内洞确实很黑、很奇、很大,观看录相,欣赏体会。

5、下面请同学再仔细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内洞的?

6、读到这里,你知道双龙洞名的来历吗?哪个句子讲明了?指名读

出有关句子,再相机点题。

四、作者游完了内洞,又排队出了洞,你能用上第五自然段的有

关句子来说说怎样出洞的吗?出示幻灯,学生先说,再指名说。我排队

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五、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四、五、六段,跟着作者游览了孔隙和内洞,

了解了孔隙和内洞的特点,那上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时间允许,

再自由朗读四、五、六段,欣赏体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2、归纳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概括中心思想,指导给课文列写提纲。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指名说说每一段讲了什么?

二、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反映出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双龙洞的美丽奇特,体现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板书:可爱河山美丽奇特指导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三、指导给课文列提纲。(先自由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再汇报讨

论)

四、质疑,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

五、堂上检查,背诵第五自然段。

四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2

1、白板出示生词,检查学生认读。

2、指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复习作者游览的顺序: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活动2【讲授】精度感受

(一)欣赏路上的见闻。

1、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山色水声)

3、引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

4、理解句子“一路迎着……变换调子。”(老师朗读,学生想象。)

引导学生用“时而……时而……”练习说话,师生互评。

(二)游览外洞和内洞。

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洞口宽,洞内大)教师板

书:宽、大

2、朗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很大,仿佛……”体会打比方

的独到之处。

3、师:我们随叶圣陶爷爷来到外洞,必须干什么?四人小组朗读

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4、交流:读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

相机板书:

孔隙的特点——窄、矮[板书:窄、矮]

作者的感受——好奇、险[板书:险]

5、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就登陆了。”边读边想象当时的

情形,体会作者的感受。

6、师:我们来到内洞,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

同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

内洞的特点——黑(一团漆黑)、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

大(比外洞大得多)

板书:黑、奇、大

作者的感受——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

活动3【讲授】学习讨论

1、过渡:经过孔隙就进入了内洞,内洞又有什么特点呢?

2、默读第五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3、指导理解每句话讲了什么,并结合理解“变化多端”、“颜色

各异”等词,理解“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一句,概括

出内洞的特点。(板书:黑、奇、大)

4、内洞确实很黑、很奇、很大,观看录相,欣赏体会。

四、作者游完了内洞,又排队出了洞。

四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3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写其中的9个。正确读写“浙江、森

郁、聚集、合适、昏暗、稍微、额头”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游览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金华双龙洞的图片资料、及从空隙进入内洞的实景

影片片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导入

二、检查预习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字义

⑴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⑵课堂反馈自学情况: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带着问题读课文:默读课文,标序号,再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

什么?(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3、了解写作顺序:

过渡:作者游览了双龙洞,他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向我们介绍了

什么?自读思考,用笔画下来。

⑴自读思考。⑵小组交流。⑶班级交流。

全文是按游览顺序写的,依次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路上见闻、

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游内洞、出洞。

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画一张游览路线图,再说一说作者游览了哪些景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

3、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山

河的情感;

4、朗读课文,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由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作者是怎样写清楚和具

体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叶圣陶先生向我们清晰地讲述了他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

过,使我们仿佛也置身于神奇秀丽的大自然中。拿出你们自己绘制的

游览路线图,让我们现在就启程吧!

二、学习新知

1、整体感知:

⑴自学要求:默读全文,思考:根据示意图,说说你主要游览了

哪些景点?

⑵班级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条

理,分清文章的主次。)

⑶学生在读中感悟。(文中略写部分,如游双龙洞路上见闻部分

“景色明艳、溪流欢唱”,随着学生说,就通过学生的有感情朗读解

决了,具体描写部分下面深入学习。)

2、直奔课文的主体:

⑴在游览中,你对哪一处的景色印象最深,一会儿向大家做个介

绍,形式不限,可以拿着图片或照片做介绍,也可以编成解说词讲解,

还可以朗读课文。

⑵小组合作学习。

⑶全班交流:①外洞宽敞。②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③内洞

“黑、奇、大”

板书:宽敞窄小黑、奇、大

3、回归整体:

教师根据板书总结引导:我们按照“路上→洞口→外洞→孔隙→

内洞→出洞”的顺序一同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这其间我们感受到路

上明艳的景色,听到了溪流的欢唱,看到外洞的宽敞,体验了内外洞

连接处孔隙的窄小,更让我们欣赏到内洞的“黑、奇、大”,我们不

禁发出感叹。在我们游览的同时,泉水始终伴随着我们,找找书中描

写泉水的句子。

三、总结全文

知道作者的游踪,清楚文章的主次安排,为复述课文打好基础。

四、布置作业

1、语言积累: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读一读,记一记。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4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浙江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

2、了解作者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3、概括景物特征,了解作者把景物特征写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

概括能力。

4、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指导学生把事物特点写

具体。

【教学重点】

1、了解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概括景物特征,了解作者把景物特征写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

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指导学生把

事物特点写具体。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叶圣陶老先生从

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山路上的景象一片明艳,耳边溪流

潺潺,带着愉悦的心情,来到了双龙洞。

(板书:金华→罗甸→山路)

二、默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顺序,明确学习重点

1、请同学们迅速默读课文四至八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游览了双龙

洞的哪些地方?用圆圈在书上圈出。

(学生按教师提示板书:→外洞→孔隙→内洞)

2、作者运用六句话把描写这些景点的段落连接起来,默读课文,

画出这些句子,读一读,体会他们的作用:

⑴学生汇报、教师投影、学生朗读。

⑵教师:

这样各段落构成一个整体,使课文的结构显得更加严谨。

3、过渡:

作者重点描写了外洞、孔隙和内洞,这三处景观有各自不同的特

点,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作者怎样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的。

三、细读课文,了解景物特点,体会作者写法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外洞有什么特点?

⑴学生汇报。(板书:宽敞)

投影: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

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教师:运用数字说明,可以使表达更清楚。

⑵通过朗读表达你对外洞宽敞特点的理解。

过渡:外洞高大,让人豁然开朗,内洞却有另一番景象!

2、默读文章第六、七自然段,概括内洞的特点:

⑴学生汇报谈体会。(板书:漆黑、宽广、奇异)

⑵投影文字、图片,学生谈感受。

投影:黄龙、青龙、神仙、动物、宫室、器用、名目四十多。

教师:运用举例子的方法,也可以使表达清楚、明白。

⑶自由朗读指名读。

小结学法:写什么有什么特征怎样写具体。

四、精读课文,学习写作方法

教师:内外洞之间有巨大的屏石相隔,形成了一个特别的通道孔

隙。这是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堪称游览方式的一绝,有水石奇观之

美誉。

1、自学第五自然段,概括孔隙的特点:

(板书:低矮、窄小、昏暗)

2、说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投影:

⑴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

船。

⑵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

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擦破额角,擦伤鼻子。

3、朗读体会:

教师:这样小的小船,这样独特的进洞方式和乘船姿势,这样奇

特的乘船感觉,是多么有趣啊!作者写船小、行船方式、乘船姿势、乘

船感觉都是为了把孔隙底矮、窄小和昏暗的特点介绍清楚。我们今天

学习了用数字说明、举例子和借助对其他事物的描述体现本事物的特

征的方法。

4、写作练习:

⑴出示话题。

⑵口头表达。

⑶出示范文。

⑷动笔练习。

⑸交流指导。

五、总结所学

1、抓住事物特点,把一事物写具体。

2、教师画图,引导再读书。

四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5

《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

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

程写具体的。

2.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具准备:介绍双龙洞的VCD,课文录音带

教学方法:自学法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城市去旅游呢?它有什么独

特的风光呢?今天,我们准备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

的金华去旅游,你想去吗?

2.播放配乐的课文录音。

3.出示课题,释题引入。[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

(1)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

形。本文是一篇游记。)

(2)叶圣陶爷爷游完双龙洞后是怎样写这篇游记的呢,让我们随着

课文再观赏这神奇的双龙洞,好吗?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

二、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1.文中写到洞中双龙的句子有哪些?(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

3.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

图。(四人小组合作)[板书]

4.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品读交流,理解深化。

(一)品赏路上的见闻。

1.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山色水声]

3.引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

4.理解句子一路迎着变换调子。(老师朗读,学生想象,播放VCD)

(二)游览外洞和内洞。

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洞口宽,洞内大)[板书:

宽、大]

2.导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很大,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3.我们随叶圣陶爷爷来到外洞,必须干什么?四人小组研读第5自

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4.交流:读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A:孔隙的特点窄、矮

[板书:窄、矮]

B:作者的感受好奇、险

[板书:险]

5.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就登陆了。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形。

6.我们来到内洞,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同桌交

流。

A:内洞的特点

黑(一团漆黑)、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大(比外洞大得

多)

[板书:黑、奇、大]

B:作者的感受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

四、情境再现,总结延伸。

1.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

旅客介绍双龙洞呢?(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

3.总结:叶老游完此洞后依然兴致勃勃,又沿着溪水往上走,去

观赏上一个洞冰壶洞,冰壶洞另有一番美丽的风光。他写了另一篇游

记,编在中学课本里,大家可以找来一读,也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

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3.学习本课生字。掌握浙江、杜鹃、明艳、蜿蜒、聚集、孔隙、

臀部、稍微、漆黑、观赏、盘曲而上、变化多端等词语。

4.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

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翘舌音:浙(zhè)呈(chéng)稍(shāo)

臀(tún)蜿(wān)蜒(yán)源(yuán)是前鼻音。

多音字:盘曲(qū)而上、系(jì)着绳子、像桥洞(shì)的

2.注意字形。

蜒、臀

3.理解新词。

盘曲而上盘绕着,弯弯曲曲地上去。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森郁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

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

姿态。

变化多端端,项目。变化多种多样。

颜色各异异,不同。颜色各不相同。

二、复习巩固。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2.作者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每一处景点有什么特点?

三、整体回归。

1.简单交代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内容。

2.根据图示,对照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

段意。

(1)交代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23)讲路上的见闻。

(4)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

(5)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

(6)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

(7)讲乘船出洞。

3.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

景物的热爱。)

四、学习写法。

1.叙述有条理,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路上→

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深黑的石洞→

内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

2.作者移步换景,情随景变,既描述出双龙洞的神奇景色,又表

达出自己的感受。

五、课外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完成《学习辅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16:18: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15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