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论文
科学小论文(通用26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
交流认识。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
小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小论文篇1
在我家卫生间内有一盏16W电子节能灯。每当夜深关灯后,灯就
开始闪烁。正常情况下,每隔几分钟灯闪亮一下,闪亮持续时间不足1
秒。我很好奇,想弄明白,不知道什么原因。
后来经过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出在开关上的发光氖泡上,由于氖泡
并联在开关两端,开关闭合时,氖泡被短路,220V电压加在电子镇流
器输入端,电灯正常工作。开关断开时,氖泡串接到电路中,此时氖
泡发光,流过氖泡的电流约为5mA左右。这一电流经过电子镇流器的
桥式整流电路,给滤波电容充电。当电容上电压达到电子镇流器振荡
起振电压时,电路起振,产生高频电压使灯管内气体击穿而发光。由
于滤波电容贮能有限,电路一旦起振,滤波电容上电能很快会释放掉,
电路停振,灯熄灭。再经过几分钟后,以上过程又重复出现,如此往
复,灯每隔几分钟就闪烁一次。白天,由于灯发光时间短,背景亮度
高,加之灯管且亮度较小,不易被发现。解决的办法有两种,第一种
是换成小瓦数的节能灯就不闪了,大瓦数的节能灯还是会闪;第二种是
把开关里的指示灯线脚连线剪断就不闪了。
原来如此,节能灯关后闪烁的原因是这样啊!这回我可又增长新的
科普知识了!
科学小论文篇2
手上沾了油污,难以洗净,有人就会想到用汽油来擦洗。因汽油
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非常容易溶解各种油类,对付手上这点油污自
然不在话下,比用水洗省力多了。
我们手上的皮肤,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油脂,它能起到滋润与保
护的作用。正是由于汽油非常容易溶解油类物质,用汽油擦洗手时,
手上的油污没有了,手上皮肤表面的那层油脂,也都被汽油溶解掉,
一股脑地“洗”干净了。不仅如此,由于汽油的分子较小,它还会得
寸进尺地钻进皮肤,把皮肤表层细胞中的脂肪也“揪”出来,一齐带
走。因此经常用汽油擦洗手,手上的皮肤就会失去皮脂的保护,变的
粗造,干瘪,有时还会干裂,引起细菌感染。而且,汽油中还含有苯,
甲苯等有机物,这些物质对人体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经常接触汽油,
不仅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对人体健康也是十分有害的。
因此,如果手上沾了油污,可以先用纸将油污擦掉一些,然后用
肥皂或洗洁精反复洗几遍,这也可将油污洗净。
科学小论文篇3
星期天,我和妈妈一块儿做了个实验。
我按照妈妈的吩咐,拿来一个干燥的空玻璃杯,一个打火机,找
来几支蜡烛和一些石灰水。
首先,妈妈取出一根蜡烛,小心翼翼地点燃它,竖拿。蜡油顺滴
在了台子上。妈妈乘蜡油没有凝固时,将蜡烛粘在台子上。然后,妈
妈把一旁的空杯子照在上面。这时,蜡烛似一个乖巧的小孩一样,熄
灭了火星。我看了以后觉得这个实验并不怎么奇特,但自己却又说不
出什么理由,只好请教妈妈。
妈妈说,因为火在燃烧时需要氧气,而杯子把它盖住了,里头的
氧气就受到了限制,很快火焰就会把氧气烧光,当杯子里没有氧气时,
它就会熄灭自动熄灭了。
接,妈妈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烧杯里,再把它涮一圈倒掉,烧杯
壁就附一层石灰水了。又把这个烧杯罩在火焰上,一会儿烧杯壁的石
灰水就浑浊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很纳闷。
妈妈听了,笑说,你还是去请教电脑老师吧!
我一听,打开电脑查了起来,原来这是因为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
化碳。石灰水一碰到二氧化碳,就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不溶于水的
白色固体碳酸钙。“哦,原来是这样呀!”我急匆匆地喊来妈妈,给
她看了电脑上的说明。妈妈笑说:“今天你有知道了一个新知识了。”
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以后,我还得多做些实验,多了解掌握一
些科学知识!
科学小论文篇4
暑假的一天,我在家写作业,一不小心把钢笔里的墨水溅到本子
上了。我忙伸手拿纸,想擦干净,却发现纸篓里的纸快用完了,只有
两三张在纸篓底下,拿的时候手必须使劲向下伸,才能拿到。既费时
又费力,十分不方便。我不禁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突然,客厅里的脚踏式垃圾筒提醒
了我,对呀!只要把纸篓底下弄一个托,打开纸篓时就将纸托起来,
关上时纸托就降下去,这样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了吗!
说干就干!我先找了个差不多大的盒子,然后把盒子上的盖子剪
下来,加工成似老式窗户一样的左右匀称的两半,放在一旁备用。然
后找来一个保鲜膜(塑料袋也可),把保鲜膜剪成与盒子等宽的长方
形,长度要比盒子长10--15厘米。再把先剪好的两片盖子粘在盒子上,
用胶纸固定,但不要太紧,使盒盖能轻松的打开。假如太紧也没关系,
可以在盒盖上分别粘两块吸铁石,再在盒子两侧的相同位置上粘两块
吸铁石,就OK了。最后把保鲜膜的两端与盒子两端对齐,粘住。要注
意的是,不要全粘在盒盖上,只把保鲜膜的两端粘在盒子最外端就行
了。
其实这个方法不止可以用在装卫生纸上,一些小的饰品拉,儿童
拼图拉,工艺纸拉,蜡笔拉,药品拉等等都可以装在这样的盒子里。
在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因为保鲜膜太薄,因此太重或带尖的物品要
用比较硬的塑料袋,延长使用寿命。
科技就是这样,只要你善于留心周围,那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科技
发明在你的脑海里闪光!
科学小论文篇5
星期天早上,我打开冰箱拿鸡蛋,准备煎一个荷包蛋。我猛地一
拉,发现横卧的几只鸡蛋经不住猛烈的摇晃,流出了鲜艳的蛋黄和透
明的蛋液。而竖卧的鸡蛋却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呢?我跑去问正在
看报纸的父亲,父亲说:“你自己做个实验就明白了。是这样做的……”
我为了探个究竟,照父亲说的做了一个小实验:我拿了一大团橡
皮泥,分成四小团。上面竖直放上四只鸡蛋和一块木板,再放上《新
华字典》和《小学生作文》两本书。让我惊讶的是,结果鸡蛋毫发未
损!我想假如鸡蛋是横放又是什么结果呢?动脑不如动手,我就在橡
皮泥上横放了四只鸡蛋。哎!让我没想到的是:刚放上一本《新华字
典》,鸡蛋就四分五裂了!是不是这几只鸡蛋的壳刚好是薄的呢?不
如换别的蛋试试看!但结果还是一样。我再想:一边放竖的蛋,一边
放横的蛋,在横放的鸡蛋下垫点橡皮泥,让这两只鸡蛋一样高,结果
又是怎么样呢?我又做了个小实验,结果放上一只铅笔盒,原封不动,
又放上一只瓷盘,横放的鸡蛋“啪”地一声就碎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仔细思考:这蛋是不是都是两端壳硬,中间壳
软呢?我这想法是对还是错呢?假如是对的,为什么是两端壳硬、中
间壳软呢……我一下子想出了好多问题。后来,我翻翻科学书,查了查
资料,又问了问教师,得出了一个结论:我的想法是错的。正确的答
案应该是:把鸡蛋横放,一压就破了,假如把它竖起来,就不易破,
这说明同样的材料的强度大小,决定于形状的不同。这就像拱桥和平
桥,两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同,拱桥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经过做这个实验,我养成了遇见问题就要仔细思考,争取弄懂的
好习惯。
科学小论文篇6
今天早上,我想做早饭,便打开冰箱拿几个鸡蛋准备煎荷包蛋。
突然一瓶可乐滚下来压在了鸡蛋上。糟糕,蛋肯定压破了。我仔细一
检查,幸好只压碎了两个。可是奇怪的是“牺牲”的这两个都是横放
的。而竖卧的一些却完好无损。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们在立夏碰蛋的
时候总是拿竖的那头去碰,绝对不会拿横的那头去碰,这其中是不是
有奥秘呢?不过那是熟蛋。于是我就打算再牺牲两个生鸡蛋来做一下
试验。我一手横握一个鸡蛋,一手竖握一个鸡蛋。先是轻轻地碰了一
下,没反应,有又稍微加点力碰一下,还是没反应,最后重重地碰了
一下,结果的确是横握的一个破了。于是我就跑去问爸爸,“鸡蛋的
壳是不是两头厚中间薄呢”?
爸爸一下子也蒙了,他叫我自身到电脑里去查。于是我就知道了。
原来不是蛋壳有厚薄,而是因为形状不同。拱形的物体表面都能承受
很大的力,因为它能把外界对它的一部分压力分解到左右,而不是只
向下压,这样就大大减弱了所受到的压力,于是也就能承受比较大的
压力。我想为什有些东西都被做成弧形或拱形,除了外表好看,还有
特别牢固的原因吧!如气球、灯炮、杯子、碗等等,甚至连我们人体
构造也占到了光。人的两只脚上有两个“拱桥”,就是平时我们所说
的足弓,它是由一连串的小骨头组成的。它不仅能使人站立稳固,保
护着足底的神经和血管免受压迫,还能起防震作用。说到“拱桥”,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赵州桥。它是世界上的最早的大型石拱桥,这说明
我们中国人太了不起了,这么早就知道了这个原理。通过这次,我懂
得了碰到事情,不要急着下结论,一定要想办法真正弄懂,其实生活
中处处有科学。
科学小论文篇7
去年寒假,我回连云港玩儿。
有天晚上,我去姐姐家睡觉,睡觉前习惯性地和姐姐聊天。姐姐
跟我说,前段时间连云港下雪啦!那雪花洁白洁白的,在空中跳跃着,
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第二天早上大地一片洁白,银装素裹,然
而到了中午雪就开始融化了。可是化雪了,我们反而觉得比下雪时还
要冷呢。……“啊?!”听了姐姐的话,我吃了一惊,“为什么呢?”
我又刨根问底。姐姐耸耸肩,表示不知道。我暗暗寻思起来。
按常理说,天气冷了,要到零摄氏度以下才会有雪,那时,天气
肯定很冷啊!而化雪,那时太阳暖烘烘地照着,人也应该感到暖烘烘
的阿!相比之下,不用说,肯定化雪时比下雪时要暖和多了!可是按
照姐姐说的…根本不可能嘛!难道姐姐在骗我?不会!
第二天早上见到爸爸妈妈,我张口就是晚上的那个问题,那些话
还没经我同意,就迫不及待地冒了出来。爸爸妈妈笑了笑,说:“你
可以上网查。”
我回到姐姐家,打开电脑,来到百度网查了起来。
突然,一行字映入了我的眼帘:
水结冰要放热,而冰融化为水要吸热,但根据热力学基本定律:
物体的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水与冰雪的相互转化温
度为0摄氏度,水结冰放热到环境中会使环境温度升高,但最高不可
能超过0摄氏度,否则热量的流向就会“掉头不顾”;另一方面,雪
融化为水要吸热,使环境温度下降。但环境温度最低也不可能降到0
摄氏度以下,否则低于0摄氏度的环境就会使冰雪融化的过程产生
“逆转”。因此,从理论上讲,下雪决不可能比融雪温度低。简评:
许多科学发明或发现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呢
科学小论文篇8
秋风一起,金黄的树叶纷纷落下。我在门前做清洁工作,发现了
一个有趣的现象:地上的叶片大数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为什
么呢?
其他的落叶是不是也一样呢?我想再去观察观察吧。在这一周里,
我去观察了许多树的落叶情况。结果我发现,绝大多数的落叶是“面
朝黄土背朝天”。
我想应该做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一下我的想法。于是我制作了像
叶片一样的风筝去放。由于不太会放,所以放了很多次风筝也没有飞
起来。我记得风筝落地时总是重竹条的一面朝地,这是不是和落叶朝
天有相同的地方呢?
难道树叶也和我做的风筝一样,一面重一面轻?带着这个假设,
我采了许多种不同的树叶进行观察。我发现,叶面表皮好像是里面的
叶脉排列稀疏一些,光滑一些,叶背面叶脉排列紧密一些,粗糙一些。
于是我在爸爸的帮助下,做了一个叶片的模型,用了一些细铁丝,编
成了网状,有的稀疏,有的紧密。然后把稀疏的铁丝网和紧密的铁丝
网连成正反两面。然后我将“叶片”从空中抛下10次,8次是紧密的
铁丝网一面在下,2次是稀疏的铁丝网一面在下。
通过实验,我豁然开朗,于是我又到互联网、书上查找有关树叶
的资料,终于明白了落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科学秘密,原来,两
种结构不同的细胞层,形成了同一片树叶的“背”与“面”,由于比
重不同,树叶在飘落的过程中,会翻转变化,重的一面朝下,轻的一
面朝上,这样降落最稳定。所以落地后,细胞紧密而重的一面朝黄土,
细胞系数而轻的一面朝天。
科学真有趣,今后我要多做这样的实验,长大后做更多更复杂的
实验,为人类造福。
科学小论文篇9
同学们看了我这题目一定会说:“鸡蛋怎么能捏呢?”谁都知道
鸡蛋薄薄的壳,一碰就破。其实呀,这里面还有个科学道理呢!不信
的话你就往下面看吧!
那是爸爸带我到新华书店里买的《世界奇妙》。我一回家就忙着
看,突然我看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上面说:“一个大力士能把砖块打
碎,有个人却叫他把鸡蛋捏破,可大力士怎么也捏不破。”我看了半
信半疑,决定找个机会试验一下。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爸爸买回一袋鸡蛋,我便向妈妈请求要一个
鸡蛋做一次小实验。经过我的苦苦哀求,妈妈终于同意了。我先拿来
一个碗,为的是防止鸡蛋被捏碎了,那些蛋黄撒一地。接着,我把鸡
蛋放在手里抓住,这时,我的心“砰砰”直跳,手里全是汗,鸡蛋破
碎的一幕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为了弄清楚鸡蛋能不能被捏碎,我双
眼一闭,手用力一捏,然后等待鸡蛋破裂的声音响起。但令我吃惊的
是,我睁开眼睛时,鸡蛋竟没破,可我还是有些怀疑,准备再做一次
实验。
我又把鸡蛋放在手上(这回我用的是两只手),然后咬起牙,睁
大眼睛,使出全身的力气去捏鸡蛋。可我尽管使出九牛二虎之力,那
只鸡蛋还是完好无损。这真让我又疑惑又惊奇,我只得去问教科学的
爸爸。
爸爸听了我的话后,笑着说:“这其实是一个科学原理。鸡蛋虽
然很薄,但它是一个椭圆形的,当你去捏它时,它就把你使出的力量
全部均匀地分布在鸡蛋各个地方,所以它能承受很大的力量。一些薄
壳形建筑物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建成的呀!”听了爸爸的话,我真的相
信了书上的科学小故事了。
科学小论文篇10
今天,当我正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电视中
的卡通人物,背景等等东西为什么会随着时间的快慢而变化呢?
我先作了一个猜想:假如电视的构造中有一个大圆盘,所有的图
片都固定在大圆盘上,因为圆盘与遥控器上天线的关系正如两个能吸
在一起的吸铁石一样,所以遥控器可以轻松自如的控制电视,我又做
里一个小实验,我在一张长纸条上写了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这几个数字,接着,我找来了一支笔,把笔钻进了中间的
间隔里,我拿着笔慢慢地转着,上面的数字也在我的眼前慢慢转着,
我停止转动,上面的数字也不转了,我飞快的转着笔,上面的数字也
在飞快的转动着,现在,我的手好像遥控器,管理着电视播放的速度
与电视播放的频道,而中间的笔,就像天线,传达我控制的东西,并
把我控制的东西传达进“电视”而上面写着数字的小纸条,就像是电
视,我把遥控器摁快进,电视上节目也播得很快,这一下子我明白了,
原来我们看到的电视就是由一些设计的图片绑定在胶片上,为了证明
自己的观点,我找到了《十万个为什么。生活篇》这本书,上面说动
画片诞生于1831年,法国人普拉托把画好的图片按顺序放在一部有观
察窗的机器的圆盘上,图片随着圆盘旋转,形成动的画面,这就是动
画片原始的`雏形,在这之后,又前后被人经过四次改造,分别是:
1906年美国人史蒂沃德,1908年法国人科尔,1909年美国人麦克基,
1915年美国人赫德,最后从1928年开始,沃尔特。迪斯尼完善了动
画体系与制作工艺,也把动画片的制作与商业价值联系了起来,将动
画片推上巅峰。
我想爱画画的同学们,可以自己试着画几幅画,钉在一起,很快
的翻动纸,会产生一种与动画片一样的性质。
科学小论文篇11
红烧鲫鱼、水煮鱼、酸菜鱼、糖醋鱼……用鱼做出的各种美味佳肴
让人垂涎三尺。可是,鱼虽好吃,但它那浑身都是的鱼刺却又令人烦
恼。记得上个星期三我放学回家,晚饭有红烧带鱼,那诱人的香味充
满了整间屋子。我吃着吃着,一不小心喉咙里卡进了一根鱼刺。这下
惨了,我连忙去查手机,手机上说,醋能软化鱼刺,我立刻把醋倒在
碗里,慢慢地喝了几口,啊!好难喝啊!虽然忍无可忍,但为了能除
去鱼刺,我还是忍着吧醋喝完了。醋虽喝完了,但总觉得不舒服,喝
了些水,感觉好点儿了后,已经很晚了,明天还要上学呢我就钻进了
被窝。
令我绝望、甚至崩溃的是:第二天起床时,总感觉鱼刺还在喉咙
里,可前一天晚上明明已经感觉好了,不痛了!怎么办怎么办?这时,
我要去喝水了(这是我每天早上起床后的习惯),谁知,在咽下水的
那一瞬间,喉咙变舒服了!我不禁感到奇怪:这世上居然有这么奇怪
的事!我喝醋、吞饭团,这鱼刺好不容易走了。第二天喉咙还是很难
受,居然喝了一口水就好了!
哦耶!这讨厌的鱼刺终于走了,我真高兴!但在高兴的同时我又
有一点搞不明白:醋能软化鱼刺,那为什么我喝了醋,喉咙还很难受
呢?难道这是假的?为了弄清楚这件事,我打算做一个实验。我拿来
一碗醋,再从刚烧好的带鱼中拿来一根刺,泡到醋里。三天后我去观
察,我把鱼刺挑了出来,用手捏一捏,居然是软的!看来醋的确可以
软化鱼刺。那就奇了怪了,醋能软化鱼刺,那为什么我喝了醋,鱼刺
还在喉咙里呢?经过我的仔细思考,我得出了结论:醋是会流动的,
它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所以,我把它喝下去它只流过鱼刺,并不会
起到软化鱼刺的作用。这么想好后,我真心觉得我就是一个天才!
美味的鱼啊,您可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啊!
科学小论文篇12
今日,我和母亲去外婆家,外婆拿出今年刚收的花生,要炒给我
们吃。母亲说:“炒花生多麻烦,还得用沙炒。”我说:“干嘛非要
用沙子,直接炒不是更快吗?”母亲说:“那我们就来试一试吧,看
谁说得对?”
我的方法是直接炒。等外婆把灶烧热后,我把一大碗花生倒入锅
内,先用锅铲慢慢翻炒,二十几分钟后,锅里冒烟了,我慌忙加速翻
动铲子,可花生还是越来越黑。我说:“花生应该熟了吧!”外婆说:
“还早着呢!”我只得耐着性子又炒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外婆
才说能了。我盛起来一看,花生个个都已经变成“焦黑碳”了。我拿
了几个尝了尝,不是焦的就是生的。
唉,看母亲的吧!只见母亲把一大碗沙子倒入锅内翻炒,一分钟
后,倒入一碗花生。只见母亲不紧不慢地翻炒着。大约过了半个小时,
她把花生盛了起来,滤掉沙子。我不相信母亲能这么快就把花生炒熟,
用惊奇的眼光望着母亲炒好的花生:皮略有点泛黄,拨开一看,仁也
熟了。我尝了尝,既香又好吃。
咦,真是怪了!为什么直接炒反而慢呢?母亲似乎看出了我的心
思,说:“你仔细看看花生的形状!”我盯着那堆花生发愣,心里想:
这花生两头凸出来,中间凹进去……
“哦,对了!假如直接炒,花生受热的面积小,而且受热不均匀,
难怪我炒的花生有的焦,有的生呢!而用沙子炒,沙子受热速度快,
传热性能高,它能很快的把自身受到的热均匀地传递给花生,使花生
全身也均匀地受热,因此花生反而熟得快。”我大声对母亲说。母亲
听了我的想法,赞许地点点头说:“我的女儿真聪明!”
哦,真想不到炒花生还藏着这么大的学问,这真是身边处处有科
学啊!
科学小论文篇13
相信大家都玩过“放纸炮”吧!那么,在玩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许
许多多的问题出现吧。现在就到了揭密的时刻了,首先,就由我带领
大家去揭开“放纸炮”的“神秘面纱”吧!
在玩的过程中,我看见有很多的同学放出来的声音不同,有放出
来声音大的,也有放出来声音小的,还有的甚至放不出来声音。
现在,我们针对这些各种各样的情况,来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吧!
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放纸炮”有时候放出来声音大,
有时候放出来声音小,还有的甚至放不出来声音?
根据这个提问,我们做出了猜想。“会不会‘放纸炮’放出来的
声音大小与折法,力气有着很大的关系呢?”
现在,我们又根据提出的提问,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
首先,我们先把这个实验分成了两组,第一组负责“折得宽与折
得窄”,第二组负责“放得力气重与放得力气轻”。第一个实验组我
们叫它“折法组”第二个实验组我们叫它“力度组”。分配完毕,我
们开始做实验了。
一开始,我们先让“折法组”出场,“折法组”首先派了陈碧青
来折“折得较宽”的“放纸炮”,让包宏宇来折“折得较窄”的“放
纸炮”,开始放了,两个人用同样的力气放“放纸炮”,结果,“啪”
的一声,陈碧青的声音很重,而包宏宇的声音不是很重。
现在轮到“力度组”了,这次,由我来做实验,我们组的组员都
帮我准备好了“放纸炮”,放得力气重的“放纸炮”与放得力气轻的
“放纸炮”的宽度相同。我先放力气重的“放纸炮”,然后再放力气
轻的“放纸炮”,结果,是放得力气重的“放纸炮”声音大。
通过这个实验,我得到了一个结论——“放纸炮”的声音大小与
折法,力气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认
真思考。
科学小论文篇14
小小尾翼作用大
今天,我走出房间,一眼就看见了放在柜子上的玩具直升飞机,
便玩了起来。
我拿起了遥控器,向直升飞机下达命令,直升飞机听到了我的召
唤,开始起飞了,当飞到两米高时,我开始让直升飞机左右飞行,也
不知道是我的水平好,还是飞机轻便的原因,飞机飞行时十分灵活,
不管前面有什么东西,直升飞机都能灵巧地飞过,从来都不会碰到东
西。我心生好奇,把飞机拿过来仔细的研究了起来。
这时候我突然发现,当直升飞机前后左右飞行时,飞机的尾翼便
会飞快的转起来,飞机左右移动时,尾翼还会改变旋转方向,难道飞
机的前后左右移动跟这个小小的尾翼有关?
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上网查阅资料,网上说,飞机飞行时,通
过机翼的旋转产生巨大的向下的气流,将飞机升起的原理是作用力和
反作用力,就像风扇一样,向前吹风,前方物体受到向前的推力,而
风扇本身则受到向后的推力,知识力量的大小不一样,这个原理其实
跟舰船的螺旋桨降水向后推的原理也一样,通过反作用力使自己前进。
为了验证网上的说法是否正确,我决定把飞机的尾翼下掉,来看
看飞机的飞行是否受到影响,当我下达飞行指令之后,飞机尝试飞起
来,但是很快的就落下来了,并不能正常的飞行。看来飞机并不是因
为听我的话才飞起来的,能够让它正常飞行的是它的科学构造和设计。
原来这小小的机翼也有那么大的作用呀!
啊!原来在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科学的足迹,我们以后要多多留
心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事物,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科学小论文篇15
究—圆珠笔是如何写字的
一天,我在家里写读书笔记,拿着圆珠笔在写字,写完以后,我
心里一阵轻松,作业完成了,好开心。也多亏了我的圆珠笔好朋友的
帮忙,要不然读书笔记还是停留在我的脑海中,不能变成这些生动的
文字呈现在我的眼前。转念一想。我的圆珠笔是怎么写出来字的呢?
我平常写字的时候,笔尖向下,就能写出字来,如果我将圆珠笔的笔
尖朝上还能流畅的写出字来么?
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开始了尝试,我把纸铺在头顶上方,然后将
圆珠笔的笔尖朝上开始写起来字,当然这样子写字是很不舒服的,为
了解开心中的疑惑,我决定坚持到底,多试验一会。我发现刚开始写
字的时候,圆珠笔还是能流利的写出字来,可是写完几个字以后,就
写不出字来了,我又把纸重新铺在桌子上,笔尖向下,看看还能不能
写出字来,画了几下,笔又重新的恢复了正常,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带着疑问去查找资料,原来,圆珠笔的笔尖有一个金属的小圆
珠,小圆珠后面的管子里储存着油墨,圆珠笔就是靠着小圆珠的滚动
使油墨顺利流到笔尖才能写字的。在这个过程中,重力起着重要的作
用。如果把圆珠笔的笔尖朝上,油墨就会因为重力的作用向下来,无
法跑到小圆珠上,这样圆珠笔只能靠着残留在笔尖的一点儿油墨写几
个字,之后就写不出来了。心中的疑惑终于被解开了,我心中无比的
开心。看着自己的读书笔记,更有着一种成就感。
通过这次的探索实验,我明白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
多的科学知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如果
我们在生活中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怀着不怕困难的决心,并且通
过实践来获取答案,我们就能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
科学小论文篇16
我的小发明----伸缩黑板檫
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孩子,平常生活中就喜欢多为几个为什么,
知道了原因以后,我还喜欢去改造它们,这不,今天我改造的东西,
大家肯定猜不着,嘿嘿,这个东西几乎每个学生都碰过,我也碰过,
不过我们都是在下课的时候碰的,说到这个大家能够猜出来么?我就
不卖关子了,我来告诉大家吧,答案就是黑板檫。你们都猜对了么?
我为什么要去改造黑板檫呢?那是因为老师每次上完课时,黑板
都写满了字,下课的时候每天的值日生都要把黑板擦干净,以备下一
节课的老师用。可是有的地方我们都擦不到,我们都必须站在椅子上
才能擦到高处的字,但是,站在椅子上又很危险,万一站不稳就会摔
下来。我当时就想,我要改造黑板檫。
但是怎么样来改造呢?我心中好多个问号?黑板檫需要实用,要
能够擦到低处和高处的字,怎么样能擦到呢?要是黑板擦能长一截胳
膊就好了。这样低处的可以直接擦,高处的就把它的胳膊变出来就能
擦到高处的字,欧耶!太好了。问题解决了。对就是这样,“伸缩黑
板檫”,就像我们的折叠雨伞的伞架一样,长长的一个用铁做的,它
有很多小结,每一小结可以伸出来也可以缩下去。我把我的想法和我
们的老师说了,老师说我真善于思考。还在班级里表扬了我善于思考。
并且准备用我们班的班费做一个这样实用的伸缩黑板擦。
通过这个小发明,我觉得只要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多多发现生活
中的一些问题,就能启迪我们的思考,引导我们去探究和发现。甚至
能够发明一些能够帮助我们生活的物品。
科学小论文篇17
立题原因:
今年夏天,妈妈买了一个可以自己制作雪糕的雪糕模子,我们事
先将雪糕的原料放进模子里,放进冰箱两个小时,我就可以吃到甜甜
的雪糕啦!在制作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在放进冰箱之前,我明明
没有多放水,但是等我拿出来的时候,总是有一部分雪糕已经在外面
了,而且每一根雪糕多出来的部分差不多。还有我也发现放进冰箱冷
冻层的矿泉水总是容易被冻裂了。对于这些现象我知道一点原因,水
在结成冰的时候,体积会变大。但是变大了多少呢?带着这个疑问我
开始了我的实验。
实验情况:
我准备的材料由:圆柱型容器两个,水,直尺还有水性笔。第一
步,我将水分别倒入圆柱形容器中,使用直尺测量水的深度,深度都
维持在10厘米,并在圆柱型容器外侧的水位线处标上记号。第二步,
讲两个圆柱形容器都放进冰箱的冷冻层中,冷冻两个小时。第三步,
将两个已经结冰的圆形型容器拿出来,马上用直尺在圆柱型容器外侧
测量此时冰的高度。两个容器冰的高度都在十一厘米左右。第四步,总
结分析了实验过程,发现水结冰之后体积会变大十分之一左右。结论:
水结冰之后体积变大了十分之一左右,我又想问为什么了?所以
我上网了搜索了相关资料,在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的运动不能破坏氢
键,氢键起主要作用,它把水分子结起来形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在
一个晶格中,四个氢原子在正四面体的顶点上,一个氧原子位于四面
体四面体的中心。这样,使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且保持一定,因此水结
冰时体积变大。我大概明白就是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水分子与水分子
之间的间隙变大了导致体积变大。
科学小论文篇18
有一次,我和妈妈走在路边,看见一个叔叔用一根木棍来撬一箱
货物,在这木棍下方还垫了一块石头。看叔叔那么轻易地就把货物给
撬了起来,我就十分敬佩。我想,那箱货物那么重,叔叔怎么能那么
轻松地撬了起来,肯定有什么窍门。
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我先搬来两块石头,一块垫
在木棍下,一块放在地上,一开始,垫在底下的那块石头离我的手很
近,我试了一下,觉得这比原来物体本身重多了。我想起叔叔撬货物
的画面,发现那时候垫在底下的石头离货物很近,我想这会不会就是
省力的窍门呢?我移好位置,发现果然轻了好多。我不懂这是怎么回
事,只好求助于电脑。
通过查找资料,我明白了: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
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这棍子叫撬棍。像撬棍这样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原来这就是杠杆原理。我恍然大悟,只要支点离阻力点越近,离用力
点越远,这样撬起重物就方便多了。
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杠杆原理,老虎钳、剪刀、开瓶器、
夹子等等。
看来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的话也真没错:只要
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如果
有一根很长的棍子,如果确实能找到一个支点,如果地球到支点的距
离很近很近,而阿基米德的用力点距离支点很远很远,总会有一个足
够大的距离使阿基米德能用自己的力量撬动地球。
科学小论文篇19
今天,当我正在家里看电视时,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电视中的卡
通人物,背景等等东西为什么会随着时间的快慢而变化呢?
我先作了一个猜想:假如电视的构造中有一个大圆盘,所有的图
片都固定在大圆盘上,因为圆盘与遥控器上天线的关系正如两个能吸
在一起的吸铁石一样,所以遥控器可以轻松自如的控制电视,我又做
里一个小实验,我在一张长纸条上写了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这几个数字,接着,我找来了一支笔,把笔钻进了中间的
间隔里,我拿着笔慢慢地转着,上面的数字也在我的眼前慢慢转着,
我停止转动,上面的数字也不转了,我飞快的转着笔,上面的数字也
在飞快的转动着。
现在,我的手好像遥控器,管理着电视播放的速度和电视播放的
频道,而中间的笔,就像天线,传达我控制的东西,并把我控制的东
西传达进“电视”而上面写着数字的小纸条,就像是电视,我把遥控
器摁快进,电视上节目也播得很快,这一下子我明白了,原来我们看
到的电视就是由一些设计的图片绑定在胶片上,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
我找到了《十万个为什么.生活篇》这本书,上面说动画片诞生于1831
年,法国人普拉托把画好的图片按顺序放在一部有观察窗的机器的圆
盘上,图片随着圆盘旋转,形成动的画面,这就是动画片原始的雏形,
在这之后,又前后被人经过四次改造,分别是:1906年美国人史蒂沃
德,1908年法国人科尔,1909年美国人麦克基,1915年美国人赫德,
最后从1928年开始,沃尔特.迪斯尼完善了动画体系和制作工艺,也
把动画片的制作与商业价值联系了起来,将动画片推上巅峰。
我想爱画画的同学们,可以自己试着画几幅画,钉在一起,很快
的翻动纸,会产生一种和动画片一样的性质。
科学小论文篇20
有光的光线交织,才能诞生于影。光,是影的谛造者,自然有光
的地方就有影。于是,我搭上了寻找光与影的路途。
清晨,漫步在林间小道,我便捕捉到光与影的痕迹!瞧!可爱的
光,不经意地把橘黄色的光线撒浓荫大树上,大树仿佛在光的摇篮里,
栖息着,像个熟睡的婴儿,被的温暖紧紧裹着。无声无息,影子从地
上蹦了进来,他长得跟树一模一样。风迎面抚着,大树被风吹得摇头
晃脑,摆动着细长的树枝。扭动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咦,
影子也模仿着树的模样随风飘动,仿佛与是个形影不离的双胞胎。耀
眼的光,是传播应的使者。
午后,来到了池塘边,清澈的塘水入一块平滑的镜子,风一吹,
泛起微微的波浪。我挽起裤脚,脱下鞋子,走在清凉的水中。凉水浸
湿了我的双脚,水不高,才刚到我的大腿。我静下心来,用一尘不染
的静心去感受、接近大自然的气息和美丽。水随着我的步伐跳着、玩
着。水面上泛着一丝丝的浪,迸溅出一滴滴水珠。啊!光又越过云的
重重障碍,从云层中冒了出来。暖烘烘的光在我身上,舒服极了。我
迅速望望下,嘿!我的影子也磞出来,在水中嬉戏。影子仿佛与水融
为一体,在水中这个间点上微微泛起。真是有诗情画意的光影哪!温
暖的光,是近距离接触影的无形之手。
暮色四合,夕阳西下,漆黑的幕帘呈现眼前。零星的星光伴随着
月的皎洁的月亮光撒下来。我在家中的阳台仰望这可望不可即的晨星。
伴随着不知名的虫子的奏曲,影子再次悄悄地出现了。阳台上的花仿
佛望着自己的花影,喜悦地交谈着。我仔细一望,噢,树下的影,路
灯的影,小狗的影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望着天上的光,看着地上的
影,我沉思起来光与影,似是陌生的两者,实则又是如此的熟悉啊!
科学小论文篇21
每到星期天,我总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擦鞋任务。告诉你,这可
是我一星期零花钱的来源哦!拿到沾满灰尘的皮鞋后,我先把鞋面的
灰尘擦掉,然后涂上鞋油,仔仔细细地擦一擦,皮鞋会变得又亮又好
看了。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我先用
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
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
比。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
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的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
然后,我再在皮鞋上圈出两块表面都比较粗造的A区和B区,A区涂
上鞋油并仔细擦拭,B区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A区擦拭后,
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B区有光泽。为什么两
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我想到在物理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影剧院墙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
的,这样可以使声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让观众不受回声的干扰。同样
道理,光线照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产生反射,假如这个平面是高低
不平的,光线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这个平面是光滑的,那么
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来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
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
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
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
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加
强了。
通过实验,我终于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
科学小论文篇22
今年夏季的一天,一场暴雨过后,呆在家闷闷不乐的我,觉得无
聊,便出去到湖边散步。经过莲花池时,忽然听到池里传来青蛙欢快
的叫声,我就来了兴趣,捉了两只带回了家。
接着,我拿了一个大缸,倒满了水,放了一块塑料泡沫后,又把
两只青蛙放到泡沫上,就蹲坐在地上观察它们。可天有不测风云,一
会儿又乌云密布,下起了雨。刚才那一对沉默的青蛙,现在倒叫得越
来越欢了,仿佛它们是一直期待着下雨似的,一会儿“唱唱歌”,一
会儿“跳跳舞”高兴的不亦乐乎,这时我就奇怪了,难道下雨天对它
们有好处。于是我就展开了第二次试验。
第二天又下雨了,这一回,我打着雨伞在雨里看着他们,只见许
多的害虫都破壳而出在青蛙的周围乱飞一通,一个个也就白白成了青
蛙的美食了,嘿嘿!怪不得青蛙特别开心呢。我连续做了五六次试验,
结果还是一样的。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查了《百科全书》,终于
在书里找到了答案:原来青蛙不仅靠肺呼吸,还靠裸露的皮肤呼吸。
雨天,空气的水分多,有利于青蛙通过皮肤呼吸。而且小昆虫在雨天
繁殖的特别快,这也是青蛙捕捉它们的好时机。所以,青蛙在雨天叫
得欢。
通过这次试验,我不但发现了青蛙的许多秘密,从而也明白了一
个道理: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道听途说,那样的答案是不准确
的。而是应该自己动手,经过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做出最后的结论,
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结论:
青蛙在雨天可以通过皮肤呼吸,而且也是捕捉害虫的好时机。所
以青蛙在下雨的时候叫得欢。
科学小论文篇23
科技改变生活,时代在渐渐发生变化,科学在不断进步。科技的
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
在以前,农民伯伯每到春天,要辛辛苦苦的进行插种,播种等的
工作,夏天又要杀虫,秋天又要忙着收获,跟着种其他农作物。他们
要一年四季,这样每天重复着同样的顺序,天天佝偻着背下地干活,
经常弄得自己筋疲力尽。可有时候天气会喜怒无常,下几场大雨或连
续几天的干旱,再加上地方环境的污染严重,害虫随处可见,这些足
以让农作物无法生长,农民辛苦的劳动得来的却是落得一场空。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培育方式—太空育种。
它是搭载科学实验的一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搭载于返回式地面卫星,
借助太空超真空微重力及宇宙射线等地面不可模拟的环境变化,使种
子发生变异,经过地面多代选育获得稳定的遗传性状,从而培育出新
的农业品种来。
自1987年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返回式地面卫星,先后进行
了多种植物的空间搭载实验,培育出了一系列高产、优质、多抗的水
稻、小麦、番茄、青椒、芝麻等作物的新品种。太空育种已得到一定
程度的应用,从太空的带来的果实,它的重量和外形都发生了变化,
比在陆地上培育的果实要大得多,好吃得多。
科学之门已经打开,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随处可见,以后科技的
发展,还需要我们来探索,来创造。让我们插上科学的翅膀,在科学
世界里自由地遨游,发现并探索我们生活中的科学,为未来的科技贡
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科学小论文篇24
夜,那么静!月亮圆圆的,像个大玉盘。月光透过窗子照进我的
家,给屋内的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银纱,显得和谐而静谧。
爸爸在看报,妈妈正专心致志地绣着十字绣,小弟弟托着腮帮望
着明月发呆。我突然想起科学课老师给我们做的“会吃鸡蛋的瓶子”
实验。我走到弟弟跟前说:“弟弟,姐有一个会吃鸡蛋的瓶子。”
“姐,你别蒙我了,哪有‘会吃鸡蛋的瓶子’,我才不信呢!”
“不信!那你等着瞧。”
于是,我叫妈妈帮我汆熟一个鸡蛋,叫爸爸拿一些纸片,一盒火
柴,而我呢,就去找一个细口瓶!等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工作喽!
我小心地帮熟鸡蛋脱掉“外衣”,然后把纸片撕成长条状,按老
师所说的,我先帮纸片“上火”,然后把它扔进瓶子,等火“熄灭”
了,我连忙把鸡蛋放在瓶口,然后立即把小手松开!
最精彩的时刻到了!一秒、两秒、三秒……“扑通”一声,鸡蛋像
滑滑梯一样,一下子就被瓶子“吃”掉了!爸爸妈妈目瞪口呆,简直
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于是,我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爸爸妈妈,我告诉你们,纸片刚
烧过时,瓶子是热的。而鸡蛋‘坐’在瓶口的时候,瓶子内的温度渐
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外的压力变大,所以,瓶子就可以慢慢
地把鸡蛋‘吃’进去啦!”
“哦—”爸爸妈妈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小的实验也蕴涵了这么
多的科学道理!”爸爸微笑着看着我,眼里充满了赞许之意!而弟弟
却一脸的茫然,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夜,还那么静,那轮高挂在天空的圆月和眨着眼睛的星星正对着
我笑呢!
科学小论文篇25
这个星期的科学课上,老师向我们提问:为什么穿上黑色衣服在夏
天会感到热呢?粗糙的物体和光滑的物体相比,哪个吸热更快些呢?于
是我们要通过做实验来回答这些问题。
老师给我们每个小组一共五个不同颜色的袋子。比较粗糙的有黑
色纸袋、白色纸袋和粉色纸袋;表面光滑的有黑色蜡光纸袋和锡箔纸袋,
最后还给我们五根温度计。我们来到阳光下,把五根温度计分别放入
五个袋子中,每隔两分钟做一次记录。我们发现,粗糙的黑色袋子内
的温度计温度在不断升高,始终保持领先;黑色蜡光纸袋内的温度计温
度则紧随其后,位居第二;而锡箔纸袋内的温度计温度每次变化都不大,
排在了最后一位。从这个试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颜色越深的物体越容易吸收光和热,颜色越浅的物体越容易反射
光和热。越粗糙的物体吸收功能越强,反之越光滑的物体也就越容易
反射光与热。回家以后,我又翻书查找,书中果然也是这样说的,我
还知道了宇航服的颜色是银色的,主要是为了减少辐射。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人们总说:夏天尽量不穿黑色系的衣服,
多穿浅色系的衣服,因为可以“凉爽”一些;冬天尽量不穿浅色系的衣
服,多穿深色系的衣服,因为这样可以“暖和”一些,这些话都是有
科学依据的。
同时我也知道了,颜色深的车子在阳光下被曝晒后,车内温度会
很高,所以车内不能放有易燃易爆物品,否则就会有着火或爆炸的危
险,这就是“光污染”。
我们应该从小热爱科学,并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去加
以应用,合理地利用“光与热”的利弊,让它为人类做出有益的贡献,
不要让它造成污染。
科学小论文篇26
在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生活中,也会有许多的奇妙现象,比
如:干冰和热水的碰撞的奇怪现象……那这些奇妙现象下,又有什么奥
妙呢?让我们一齐进入探索飞船,一齐探索生活中的奥妙吧!
这天我们要探索的生活奥妙是:干冰和热水碰撞后,会突然冒出
浓浓的烟雾,这是怎样一回事呢?让我们做个试验吧!
首先要准备一些干冰和热水以及一个扎实的手套。我们实验的第
一步是:在手套里放入事先准备的干冰,分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
干冰如果太多或太少会影响实验的效果。放入干冰后,在手套里,倒
入热水。然后,立即把手套捆紧。
此时,我们会发现,手套开始慢慢的膨胀,越长越大。我们再把
手套慢慢地摇动,我们会看见,手套胀得像一个充满的气球,慢慢地,
手套爆炸了!为什么在手套里放入干冰后再倒入干冰然后封闭手套,
手套会慢慢膨胀最后爆炸呢?让我们再做一个实验吧!
我们参加婚庆典礼上是,会在里面有干冰的蛋糕上倒入热水
(酒),此时,蛋糕会冒出浓浓的烟雾,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先,刚才我们做的两个实验会产生如此搞笑的现象,是因为干
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将热水与干冰放到一齐,二氧化碳开始升华,干
冰就从固体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的温度大约是零下八十度左右,
当二氧化碳遇到比它温度高的物体时会迅速的汽化,所以干冰遇见热
水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怎样样啊?同学们这天又学到了奇妙的知识吗?同学们,在生活
中,会有许多的奇妙现象,也有许多的生活奥妙。让我们一齐继续探
索生活中的奥妙吧!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15:3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13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