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钓鱼的启示教案

更新时间:2023-01-23 13:42:27 阅读: 评论:0

南昌补课机构哪家好-维管组织


2023年1月23日发(作者:亲爱的你别走)

第二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

场的路不止一条》《别饿坏了那匹马》两篇略读课文组成。除课文之

外,本组教材还在“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中安排了与本单

元专题相关的学习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本单元的重点句子。

技能目标:

1、首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

和教育;

2、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感

悟待人真诚、诚实做人的重要,师生共同努力,一起为生活这本书增

添新的美好篇章;

3、最后,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能够

熟读成诵,牢记与心,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

行为,做一个诚实善良、乐观向上、有益于社会的人。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含义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

而且能够延伸到生活,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难点:学习本单元的写作方法。

四、学期教学具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好奇心强,本单元的教具仍以录音机、多媒

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为主

五、学情分析

学生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语段方面有所欠缺。缺乏语

言积累,词的积累贫乏,还是停留在书面上。(成语的积累也肤浅,

只集中在学过的成语故事上,课外收集不够。对词语的意思不能理解,

张冠李戴,弄巧成拙。对词语的意思,表达的情感等方面不够具体,

课后也为让学生多查字典,多背、多记。

六、学期教学基本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教师新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电教法、练习法、朗读法、书写法、巩固法。

七、基本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

和教育。

2.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

待人真诚、诚实做人的重要。

3.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熟读成诵,

牢记于心。

4.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求背诵的要

记住。

5.能够正确的读、写生字新词,理解其意义。

八、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贴近生活实际,以生活原点为背景,教育学生以诚信为做

人的根本,教育学生明白说到容易,做到难,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起

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九、学期课时分配

5钓鱼的启示2课时

6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2课时

7走遍天下书为侣3课时

8别饿坏了那匹马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

回顾、拓展2课时

十、基本功训练重点:

5、钓鱼的启示

主要内容:课文讲述了34年前的一个夜晚,在离捕捞鲈鱼开放的时

间只差两个小时的时候,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

的鲈鱼放回湖里,对爸爸的做法“我“很不理解。34年后,功成名

就的“我”对父亲的教育有了深刻的感悟。

思想感情:表现了“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活动的启示,懂得从小接

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

“鱼”的诱惑的能力。

着重理解的问题:

1、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讲理,

不爱我吗?

3、“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

基本功训练

(一)字

1、注意下面字的读音

捕饵唇沮抉鳃乞诱竿漪

多音字:尽转圈扎

2、比较字形

捕—哺竿—杆漪—猗翼—冀鳃—腮沮—咀抉—决诫

—戒

(二)词语

1、近义词:启示——启发乞求——请求抉择——选择

2、反义词:永久——短暂迅速——缓慢沮丧——兴奋

3、积累词语:小心翼翼不容争辩涟漪皎洁抉择

4、关联词:尽管……但是……

(三)句子:

1、描写“我”对大鲈鱼喜爱的语句

2、文中描写爸爸神态的语句

3、“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的语句。

(四)难句理解:

⑴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

把它放回湖里去。”

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可以看出两层意思。第一:父亲

也喜欢这条漂亮的大鲈鱼——鱼是那样的大,“我”平时虽然经常跟

父亲去小岛钓鱼,却“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鱼是那样的可爱,

鱼鳞在“银色的月光下”闪闪发光,还“轻轻翕动着”鱼鳃,父亲和

“我”一样喜欢并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第二,正因为大鲈鱼这

么漂亮可爱,所以从情感上说父亲也舍不得放掉它,“父亲盯着鲈鱼

看了好一会儿”,是因为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考验:放,还是不放?

理解到第二意思,父亲会离我们更近,也更能让人体会到“道德只是

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这句话,我们需要让学生体会到

父亲的坚决。“得”——一定,必须,不容分辩,没有商量的余地;

同时也应该体会父亲的慈爱——父亲是理解孩子的心情的,但实践道

德是没法妥协的,必须从小严格要求,这是作为一位真正爱孩子的父

亲必须做的,并不是不懂人情。

⑵转眼间三四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

筑设计师了。

“沮丧”灰心失望。当年那件让孩子“沮丧”的事,与后来他成为“一

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之间有什么联系?可以结合课文后面的句子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

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懂得这么一点很不容易,

也许花了数十年时间;懂得这一点又很了不起,它能让人在人面临道

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他后来能成为著名建

筑设计师的重要原因,也是他对父亲从小严格教育的最好回报。

(3)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

似的诱惑人的“鱼”。

诱惑人的“鱼”: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如:金钱、地位、荣誉……

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

了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

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

等?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会经常

碰到。

(4)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是”对,正确,应该。“非”错,不对,不该。捕捞鲈鱼的时间没

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

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

可以看出实践道德之难;实践道德,放掉到手的鱼,就需放弃个人利

益。

(五)段:

一、段意

第一段(1-3节):十一岁那年,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夜,“我”钓到

了一条又大又漂亮的鲈鱼。

第二段(4-9节)因为离捕捞鲈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父亲坚

决要求“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

第三段(10-11节)34年后,功成名就的“我”对当年父亲让“我”

放鱼的做法有了深刻的感悟。

(六)标点符号:引号

二、问题

1、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讲理,

不爱我吗?

3、“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

综合性实践:

1、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了解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衍

生长的意义。

2、积累文中描写美丽月夜的语句,读背抄写,学习运用。

6、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主要内容

本课讲“我”小时候父亲告诉我“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以后在

两次深陷困境的时候,是父亲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另一条路试

试”的灵感好勇气,最后走出困境取得成功。

思想感情:让人从中感悟到: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

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着重理解的问题: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有什么深刻含义?

2、我是怎样克服遇到的困难的?

基本功训练

(一)注意下面字的读音

黛宴纫绎多音字:教着佛挑

(二)词语

2.近义词:和蔼——温和

3.反义词:推迟——提早

4.积累词语:星罗棋布垂头丧气络绎不绝

5.关联词:假如……就……虽然……但是……

(三)句子:

1、父亲教导“我”的语句。

(四)难句理解: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后一句

是父亲到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

意。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千万不能灰心,首先要有决定去走另一

条路的信心好勇气,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能

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来更快到达目的地

的捷径。“我”后来所举的两个例子,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

2、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的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这句话写出了“我”的毛衣时装打入市场后所取得的成功。河流,水

量充盈,源源不断;时装能像河流那样,可见品种之多,订货量之大,

当然,不难看出,流出的除了毛衣时装外,还有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

求发展的信心。事实证明,到达目的地的途径的确不止一条。

(五)段

第一段(1——3节)记叙了小时候父亲带“我”上罗马教堂的塔顶,

告诉“我”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第二段(4——13节)父亲的教诲让我两次从困境中走出,走向了成

功。

第三段(14节)父亲对“我”的教导,让“我”终身受益。

(六)、标点符号:破折号

(七)综合性实践:

联系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事),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

含义,说说自己的感受。

7、落花生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讨论合适

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

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观。

着重理解的问题:

1、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2、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作者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是什么?

基本功训练:

(一)字

1、注意读音:亩榨榴嫩

2、比较字形:茅——矛慕——幕辨——辩嫩——懒

3、多音字:空种便几埋

(二)词语

1、近义词:居然——竟然吩咐——嘱咐

2、反义词:爱慕——厌恶

3、积累词语:居然体面

(三)句子

1、写花生与其他植物的不同之处的句子。

2、揭示花生品格的句子。

难句理解: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

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指头上,使人一见就生

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的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

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

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

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

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2、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要像花生”内心美,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的

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

但如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的去努力,给比尔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

不起,也更让人敬佩。

3、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

人。

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受到的感悟。作者

体会到了这是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

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而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

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四)段

第一段(1)我们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2)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3——15)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

(五)问题:

1、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2、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作者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是什么?

(六)综合性实践:

1、查阅有关花生成长的资料,了解花生的特点。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想想周围像花生

一样的人和事,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写下来。

8、别饿坏了那匹马

主要内容:本课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

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

思想感情: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讲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

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

着重理解的问题: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

基本功训练:

一、字:

1、注意读音:忐忑锥瞥尴尬嗫嚅

2、区别字形:锥——椎拭——试竭——碣

3、多音字:背更削扎

二、词语:

1、近义词:叮嘱——嘱咐泰然——坦然

2、反义词:宽厚——刻薄偶然——经常

3、积累词语:刻骨铭心一如既往尴尬溜之大吉流连忘

4、关联词:如果……就……

三、句子

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的用意的句子。

难句理解:

我回头去看愣在轮椅上的他和他手里的那本书,书页中分明多了几张

毛票。

“书页中分明多了几张毛票”,那是父亲利用翻书的机会,悄悄夹在

书里的,父亲知道,青年是靠摆书摊养家糊口的,生活也不容易。所

以他不光忍痛打我,让我认识到:做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别

人着想,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对青年的关心。

四、段

第一段(1——2节)上小学五年级时,“我”每天放学后都到残疾青

年的书摊上偷看书。

第二段(3——10)父亲不让“我”白看书,让“我”扯马草换钱读

书。

第三段(11——18)残疾青年得知马草不好卖,谎称家中有马,买下

“我”的马草,让“我”继续读书。

第四段(19——27)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残疾青年家里并没有马。

五、标点符号:破折号

六问题: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

七、综合性实践:

文中在其他人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一颗颗闪光的心灵,说说你对其他

人的印象,写一段话。

十一、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伴你学检测题

5钓鱼的启示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钓鱼的启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

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

得"等词语。

能力目标: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

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方法:引导学习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备课时间:3.10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

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

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

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

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

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二、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三、新授:初步了解课文

(一)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个,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

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抛出钓线湖面涟漪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大鱼挣扎小心翼翼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筋疲力尽拉鱼上岸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不容争辩放鱼回湖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获得启示遇到诱惑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简单问题道德实践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2、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

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1、初步了解情感

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读这样的课

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还必须读出课文

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什么

情感。

2、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如:得意依依不舍感激)

(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在学

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

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

(二)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1、自读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钓到大鲈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

得到启示是。请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

语句,并用()表示。

2、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指导:在朗读种体会,联系《江上渔者》体会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

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

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指导:逐句指导,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语句: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当父亲再次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

“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

它任何人的影子时,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

里去。)

(三)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

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1)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

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

2、逐句指导: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

它放回湖里去。”

指导:从“得”字你体会到什么?“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

静地说。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从中体会到什么?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

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

的余地的。指导:“不容争辩”什么意思?(板书:不容争辩)请

看看课文中的插图,体会体会。(课件显示插图)这是当时的情景。

儿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领会到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正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里取下来。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

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师生合作表演)

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

四、练习:讨论

师: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

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

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

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我的成

长?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

习。

五、作业

1、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4、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提出疑难问题。

板书设计

5钓鱼的启示

我父亲

钓鱼得意

放鱼依依不舍不容争辩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听写生字词。

启示抛(出去)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沮丧纽约抉择

曾经实践获得

(听写完后对照大屏幕,那几个字写错了。一个字连词写2遍。)

二、导入:今天我们学习“钓鱼”部分。

师:从“我”钓到大鲈鱼到把它放回湖里的心理变化,你体会到什么?

从父亲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态度的坚决,你体会到什么?

三、新授: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一)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

么地方体会出来的?(二)学生读书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

(二)交流与指导:

1提问: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

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

力量”划上横线。)

2、轻声齐读带横线的句子。

3、“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

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

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4、“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

什么意思?

指导:刚满11岁那年,“我”在鲈鱼捕捞开禁之前2小时钓到一条大

鲈鱼,是留下来还是放回湖里,是道德问题吗?

(因为把还没到捕捞鲈鱼时间,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

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

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

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

四、练习:

“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

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

指导:“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

(“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会

公德的教育。)这句话是说,从小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有勇气

和力量去实践道德。)

五、课堂小结。

用自己的话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

是:。

7、指导朗读这段话。

作业: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也就是像这位

作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

到诱惑时怎么做的?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采,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板书设计:

5钓鱼的启示

父亲我

放回不舍得

道德抉择一生帮助

6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一、课型:新授课

二、教学内容: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

会父亲话语的含义,对题目的含义有所理解。

情感目标:结合自己在生活学习中获得的类似的感受理解课文。

四、教学重点:

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五、教学难点:

体会父亲话的深刻含义

六、教具准备

1.相关图片的课件。

2.课文重点语句的文字课件。

七、教法、学法:

自渎自悟,讲授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备课时间:3.15

十、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

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

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

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第六课,让我们在学习这

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便想想课文主要讲了

什么?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上看:黛、挑、两个字的

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挑”这个多音

字,它有不同的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3.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形容数

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环抱: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如“群山环抱”。

大喜过望:望:希望。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货轮:运输货物的轮船。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布样:裁好的、准备制做衣服的布料。

络绎不绝: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继。形容过往的人或车辆连

接不断。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哪部

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四、品读,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

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交流体会:(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的话。前

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后一句是

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

意。)

联系实际生活,想想通往学校的路止不止一条?试讨论讨论。又

有什么收获?

②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此时作者为什么"大喜"?"幸福的云"指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异常兴奋的心情。做一名时装设计师是

"我"的梦想,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走的已经不是一条寻常的路,

但"我"决定大胆一试,没想到一举成功。幸福来得那么快,就像一朵

从天空飘来的云,难怪"我"大喜过望。)

③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作者为什么而懊恼?用心读读作者的心情。

(正当成功像一朵云一样幸福地向"我"飘来──与一家大商场一

下订购了40件时装毛衣时,维黛安太太告诉"我",两周内交货"根本

没有可能!"独具匠心开辟的幸福之路,一下被堵住了。"大喜过望"

之后的失望,特别让人沮丧。)

④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

出来。

读读这句子,说说好在哪里?"河流"一词蕴含着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我"的毛衣时装打向市场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河流,水量充盈,源源不断;时装能像河流那样,可见品种之多,订

货量之大。当然,不难看出,流出的除了源源的毛衣时装外,还伴随

着的是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求发展的信心。事实证明:到达目的地的

途径的确不止一条。)

⑤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的含义。

(条条道路通罗马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

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达

目的地的捷径。要是因为一条路不通,你不再去走第二条,那么你就

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人就是在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

另一彼路的不断探索中逐步接近目标,走向成功的。)

五、练习

(1)假如时光已经飞速,现在已经是2025年,这个时候同学们已

经30岁左右。有的是事业有成的建树者,有的也许还深处逆境。当

2年后同学聚会上,成功人士将怎样对失败的同学劝慰勉励呢?

(2)假如你就是那位失败者,听了同学的鼓励,你将会在以后的

工作中有什么新打算呢?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

解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含义深刻的话,给我们的人生上了

很好的一课,相信同学们将感悟终身。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

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

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险阻,经历了苦难后,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

了一条。

七、作业

1.尝试练笔。

师:学了这一课,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说,请

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演读课文。

板书设计:

6、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希望

努力战胜困难成功

顽强意志

7落花生

一、课型:新授课

二、教学内容:落花生

三、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7个,正确选择多音字"空、便、种、应、

熟、散"在本课中的读音,理解词语19个。

情感目标: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

人民有用的人。

四、教学重点:

由表及里的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分清文章的层次,体会详略得当的

写法

五、教学难点:

读懂重点段的思想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

六、教学法:

引导法、讨论学习

七、教具:

字典、课文录音带、录音机

八、教学时间:3课时

九、备课时间:3.12

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同桌互相检查。

酿蜜倘若有限枯燥厌恶譬如通俗风俗

见识屠场疏忽署名黯然泪下

2、今天学习《落花生》。板书:落花生。

谁知到什么是落花生?落花生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二、检查预习。

1、指明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音和破句的地方。提

醒学生注意:“榨”是翘舌音。

2、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情?(学生自由发言,

认识可深可浅。)

三、新授: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看看课后练习题1、给课文分段。

(3)指名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可分为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段。

(4)说说哪一段是重点段。

3、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2)看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找出多音字,读准多音字在本课中的正确读音。

(4)查字典,了解词语的意思:半亩开辟爱慕

(5)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

四、巩固练习。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读多音字,区别读音。

空地空话天空落空空白抽空

(“空地、空白、抽空”读kòng),("空话、天空、落空"读kōng)

买种种类种田种地黄种种植

(“买种、种类、黄种”读zhǒng,"种田、种地、种植"读zhòng)

应该答应应有尽有供应随机应用

(“应该、应有尽有”读yīng,"答应、供应、随机应变"读yìng。)

成熟熟练熟悉(均读shú)

散开散装分散散漫散场散会

(“散开、分散、散场、散会”读sàn。"散装、散漫"读sǎn)

(3)说说查字典的3个词语的意思。

作业:(1)抄写生字。(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落花生》

1、复习巩固字词。

(1)认读生字新词。

(2)同桌同学互报生字新词,试着听写民,相互检查,有错误的

自己订正。

二、新授:指导学习本单元"学习提示"。

(1)指名读:"学习提示"。

(2)讨论:"学习提示"告诉我们怎么样的阅读方法?

(3)教师小结。让学生明白两点。

①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叫重点段。

②抓住重点段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是,一先细读重点段,读懂重

点段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二是以重点段的内容为基础,联系全文及题

目,进一步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习重点段。

(1)指名读这一段评文。

(2)细读这一段的第1部分(第2--11自然段)。

①理解“那天晚上……实在很难得‘这句话的意思。告诉学生本

文写于1922年,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事很忙,

很少回家。这次回来是专门为吃花生的吗?不,是想在花生收获节上,

以花生为题,跟儿女们谈话,启发他们臬做人。

②说说花生的,最可贵的的好外是什么。

(运用花生植株及生长过程挂图,让了解花生开花结果的特点是

地上开花,花落后在地下结果)。

(3)细读这一段的第2部分(第12--14自然段)。

①读这几个自然段。

②讨论:“有用的人”怎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

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理解“体面“的意思)

③说说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4)朗读这段课文。

4、作业:完成叙利亚本第5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

复习重点段:

(1)自由读重点段,对"花生的好处很多......才知道"这句话反

复诵读。

(2)说说"我"听了父亲的话,体会到要做臬的人,你是怎样理解"

有用"和"是讲体面"的。

二、新授

2、指导学习第1、3段。

(1)指名读第1段课文。

(2)理解词语"半亩、开辟"的意思。

(3)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4)指名读第3段。

(5)说说怎样理解"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三、练习:

1、朗读全文。

2、讨论:作者5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课文用"落花生”做题

目。

四、课堂小结。

(1)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的要求自己

按照父亲说的"像花生那样做人,踏踏实实、不求虚荣"

(2)因为父亲的谈话由花生引出的的,又用花生特点比喻做人的美

德,希望子女像花生那样做人,所以用"落花生”作题目。

思考后,指名说说学了这篇课文的体会。

五、作业:

1、指导课后练习3。

(1)读题。

(2)讨论,这样理解课文对吗?为什么"(参考答案见教学参考书)

2、指导作业本第3题。

(1)区别"居然"与"果然"、"分辨"与"分辩"的意思。

(2)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7落花生”

味美可以榨油便宜大家都喜欢吃

最可贵矮矮地长在地上果实埋在地里

必须

人要做有用的人

教后反思:

课文中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别人没有用处的人。”

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体会了这句话的内容,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意

图。我紧紧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

“讲体面是什么意思”并点拨学生联系周围的生活实例深谈,学生在

我的启发下,感悟到的“清洁工”“建筑工人”“警察叔叔”教师等工

作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使学生明辨是非,强化了情感的熏陶。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

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

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

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

8别饿坏了那匹马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别饿坏了那匹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读本课的二类字。

能力目标:学会自读课文,能自主地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有感情

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辨析与理解,感受藏在善意的谎言背

后的真情,懂得“每一点善意的付出,都会给这世界

增添一份美好和欢乐”的道理,培养乐于助人的真诚情

怀。

重点:品析语言文字,体会人物真情。

难点:感受藏在善意的谎言背后的真情,懂得“每一点善意的付出,

都会给这世界增添一份美好和欢乐”的道理,培养乐于助人的真诚情

怀。

教学法:引导学习、读书感悟

教具准备:录音带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备课时间:3.15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讲一个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

1.板书“欺骗”并理解“欺骗”。

2.生活是复杂的,并不仅仅是几句话能概括得了的。今天我们要

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场特殊的欺骗。齐读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

3.关于这场欺骗,你们想知道什么?

(1)谁欺骗谁?

(2)为什么欺骗?

(3)怎么骗?

二、结合自读导语,默读课文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3.反馈交流。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3)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

三、新授:初读课文。

1、要求:轻声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不顺畅的地方多

读几遍)。

2、再读课文。

要求:

1、在初读正确的基础上,留意写得精彩、用得传神的词语,准

备脱本填空。

2、在书上写上自己的理解或体会。

四、品析语言,感受真情。

(一)合上书本进行填空、辨析:

1、填写词语,比较辨析

(1)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

我看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

你出来一下!”

(2)“碧云,老爸不是有一匹马吗?收下这孩子的马草。”他盯着

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

马草提进去!”

2、填写标点,体会急迫的心情

(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

摇着轮椅,想阻住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提!”(这里的标点,

学生如果不看书,一定会点成句号。为什么用逗号呢?表明了残疾青

年着急的心情——他是真心的要帮助“我”,却不想让我知道。)

(二)你认为还有哪些用得好的词句呢?交流自己的感悟。如:

1、很久之后的一天,我一如往日地背着马草走向他的书摊。

一如往日地,他冲着里屋叫道:“碧云,快出来提马草!”(特别强调

“一如往日地”,意味着平静之下蕴藏着波澜。)

2、“碧云,老爸不是有一匹马吗?收下这孩子的马草。”(为什

么用反问句,而不说成“碧云,老爸有一匹马,收下这孩子的马草”?

强调了残疾青年的话是不容置疑的,他不给妹妹说“不”的机会,可

见他帮助残疾青年的决心已定。)

3、那匹马呢?香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在作者

的想象中那么美好的、那么顺理成章的事儿,这时却不复存在了。美

好的想象衬托出了近乎残酷的现实。)

五、练习:

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交流获得的感受。

1、自由练读,选择能够读好人物相互间进行对话练习。

2、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1、文题中“别饿坏了那匹马”,是谁说的?为什么这么说?(顺

便理解残疾青年的话“对不起,我这样做可能伤害了你。”——如果

学生在前面的交流感悟中没有涉及到这句话。)

2、从这件事情当中,你体会到什么?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或听

到过类似让你感动的事情吗?(自由表达注意“价值观”引导:每一

点善意的付出,都会给这世界增添一份美好和欢乐。)

七、作业。

你还读过哪些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自己回家读一读。

板书设计:

8别饿坏了那匹马

白读书——受责怪——卖马草

买马草——遇好事——心里乐

送马草——明真相——直想哭

回顾•拓展二

教学内容:《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①积累、交流课文、课外书中的的重点语句。

②了解、积累生活中的座右铭。

③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教具学具:

①从课文中找出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感受。

②把你平时从课外书中积累的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进行展示,和

同学进行交流。

②把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出的语句,摘抄在本上。

备课时间:3.18

课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生活中的启示》

一课前活动:

二故事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以《生活中的启示》为题进行口语交际。

板书:口语交际――《生活中的启示》我们根据格言警句,漫画。

故事等说出给你了什么启示?

三课文回顾

四大屏幕出示课前预习

(一)课件出示格言警句:

(二)出示漫画:

(三)课件出示故事:

五、出示自己准备的卡片

说一说你自己从生活中或从书中,或一句话中,或从一幅图或

漫画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先说给你的同桌听

2指名汇报说感受

刚才同学们汇报得很好,还有的同学没有说出来,现在就把你

的感受写下来,以后再交流。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的教学

1.导入。师:在上节课的口语交际学习后,大家一定收集整理出许

多名言警句吧?谁来交流交流他喜欢的对自己启发很大的名言警句

或者座右铭?指名学生交流。师:同学们收集得真不错,老师也收集

了一些名言警句,想听吗?

2.老师背名言警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欲要看究竟,处

处细留心。”“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滴水能把石穿透,万

事功到自然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师:大家喜

欢吗?想不想学?咱们就一起学一学。3.学日积月累。学生初读这

些名言警句。注意读准字音。

(1)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2)了解这些名言警句的含义。师:你从这些名言警句中了解了什

么?

(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重点交流发现:

这些名言警句都隐含着克服困难需要顽强的意志力这一中心。

4.练读学生有熟练的朗读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5.背诵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名言警句。

二、“成语故事”教学

(一)引入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1.指名学生说一说。

(二)学习“水滴石穿”这个成语。

1.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3.了解寓意。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老师相机

加以说明:“水滴石穿”这一个成语出自文中县令张乖崖的故事,是

说他看见仓库管理小吏私自把一枚铜钱放入自己的口袋而严加询问,

写出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批语。意思缺点错误虽小,但积累

起来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后来也比喻做事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

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4.作业:背诵名言警句;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第三课时

一、词语盘点

(一)完成读读写写

1.复习导入

(1)读一读二单元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

(2)导言:今天,我们再来读读一组很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它们一

定能丰富每个同学的知识袋,让我们的行囊越来越饱满。

2.自读词语,注意有些字的写法。

(1)把成语读正确。

(2)在课堂作业本上写一写这些词语。

(3)说说你还喜欢哪些类似于这样的词语。总结:优美的词汇让人

的大脑睿智,让人的知识更丰富,有兴趣的话,按课分类收集,你会

体会到很有乐趣的。

(二)读读记记师:有些词语,我们不仅需要读正确流利,还

需要积累在脑海里,随时用在生活中。那么,请你们打开大脑里的记

忆仓库,让这些词语都一一装入仓库里永存吧!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熟。

2.边读边想每个词语的意思。

3.同桌对读。

4.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5.全班交流你理解了那些词语,最喜欢的词语是什么?

6.练习背诵这些词语。

7.听写词语。

8.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进行了词语盘点,对本单元的词语再一次整理复习,希

望同学们在平时的恶学习中经常注意积累词语,这样自主学习会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9.布置作业:1.抄写读读写写,背诵并听写读读记记。2.试

着收集整理课外阅读文章里的词语。

(四五课时见作文备课)

单元反思:

第二单元由《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

生》、《别饿坏了那匹马》四篇课文组成,是一组描写从生活中获得人

生启迪的课文。

《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

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

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

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

对于略读课文,我认为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因此,我让学

生认真读课文,仔细找找在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马,结果没找到那匹

马,接着我让学生再读了课文,想想文中没写那匹马,为什么课题以

《别饿坏了那匹马》为题呢?再读课文后,学生读出残疾青年编造了

一个美丽的谎言,我顺势提了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其实

会读书的同学能从课文中发现蛛丝马迹,会发现摊主的心思,找找看,

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注意从人物的语

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语句来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完成后四人小组

交流。当一切真相大白时,两位主人公心灵相通了,学生也与文中

的主人公心灵相通了,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萎焦黄的马草──

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

那匹马呢?我扭头冲了出来……

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

设计这样一个练笔,帮助学生理解残疾青年的良苦用心,进一步体会

“我”对残疾青年深深的感激之情。

由于这篇文章比较长,学生读书,概括主要内容花了些时间,时

间显得很紧。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13:42: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08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我喜欢 作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