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更新时间:2023-01-23 10:41:53 阅读: 评论:0

2020河南中考面对面-内共生学说


2023年1月23日发(作者:龙池翠洲)

有理数乘法教学设计

西坞中学邬琴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识记:有理数乘法法则。

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和绝对值如何确定,建立初步的数

感。

运用:能正确使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2.过程性目标

经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加深对法则

的理解和正确使用。

3.情感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

喜悦,建立自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运用。

难点:经历法则的探索过程,加深对法则的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或投影仪,游戏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秀丽的风景,一列火车飞驰而去,一只可爱的小甲虫,从路标

牌下出发,沿东西走向的铁轨爬行,让学生观察图中看到的景物,进行联想回答。

问题1小甲虫以3m/min的速度向东爬行2min,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

相距多少米?学生思考、讨论,列出算式:326(m)(注意: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

负)。

能用数轴来表示这一事实吗?动手画一画。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正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进一步提出涉

及相反意义的量的同类问题,引入有理数乘法的运算,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

密切关系,它不是空洞、抽象、枯燥的,从而激发了求知欲。

2.问题2小甲虫以3m/min的速度向西爬行2min,那么结果有何变化?

学生模仿问题1进行讨论、交流,分析位置的方向、距离有何变化。

列出算式:(3)26(m)

要求学生用数轴表示该式的意义。

(二)交流探讨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左边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右边得到的积有什么不同。学生展开

讨论。

由学生讨论后概括出下面的一般规则: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

得到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尝试,并通过数轴来探求和发现规律:两数相

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到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培养学生发现和观

察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1.试一试:用上面得到的规律计算下面几个式子。

(1)3(2)?把它与326进行比较会有什么结果?

(2)(3)(2)?把它与(3)26进行比较,结果如何?

(3)(3)0?

(4)02?

让学生经历动手尝试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上面获得的规律来解

释。并要求学生能模仿问题1和2设计这4个式子所能表示的实际意义,并得出后两个式子

的结果,加深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动手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为进一步探索和概括有理数乘法法则

奠定基础,引导学生运用上面发现的规律,验证和解释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和符号以及对算式

的实际意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交流思维过程的能力,以及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

题的意识和能力。

2.仔细观察上面的几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讨论:怎样确定两个有理数的积的符

号和绝对值?有一个因数是零时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用“发现法”开启学生的思维,运用共同讨论、观察、探究和发现规律,

学习用推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主动寻求事物的一般规律,发现和概括出如何确定两个

有理数的积的符号和绝对值,从中探求规律,理解并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使学生理解且鼓励他们归纳得到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对照法则逐步计算,加深对法则的

理解和正确使用。

3.练习: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

(1)5(3)(2)(3)3

(3)(2)(7)(4)

11

23

(三)运用和巩固

例(1)(5)(6)(2)

11

()

24



(3)

83

()

38

(4)0(12)

鼓励学生说明计算过程并扮演教师进行讲解,重点是先确定符号再求绝对值。对讲解得

好的同学用笑脸图形给予鼓励。

游戏练习题

1.学生接力赛。

规则:每组先选一个代表进行扮演,做错时由本组同改正,直至做对后再选另一个同学

做第二题,又快又正确的组获胜,用笑脸加分或扣分。

用多媒体出示练习题:教材64页练习2中选8道题编成两组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合作精神,并进一步巩

固对乘法法则的正确运用。

2.抢答:用多媒体出示(教材64页练习3)。

(1)3(1)(2)(5)(1)(3)

1

(1)

4

(4)0(1)

(5)(6)1(6)21(7)01(8)1(1)

观察上述结论,启发学生归纳得出结论:一个数乘以,得到的积是什么?一个数乘以呢?

【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树立辨证思维的观点,观察练习3的特

点,结合想一想的问题,从特殊情况出发,探讨寻求一般规律。课堂上这种辨证思维的渗透,

其目的是使学生逐步感知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四)课堂小结回顾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你的最大收获是什

么?

引导学生把有理数乘法和加法法则进行比较,归纳异同,使知识系统化。

有理数乘法有理式加法

同号得正取相同符号

(2)(3)6(2)(3)5

异号得负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

(2)36(2)31

任何数与0得0得原来加数

【设计意图】用比较法使知识系统化。学完乘法法则及引用后,学生常把它和有理数的

加法法则混淆,因此在教学中以引导学生对两个法则进行比较,归纳异同,既增强了记忆又

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

(2)请同学们评价下,哪位同学在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中表现最优秀?

(3)通过本节课学习活动,你还有什么疑虑和思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的习惯,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探索和创造。

(五)延伸与拓展

1.选择题

(1)两个有理数的和是负数,积是正数,则这两个有理数是()

A.两个正数B.两个负数C.一正一负D.两个正数或两个负数

(2)两个有理数和是零,积为负数,则这两个有理数是()

A.互为倒数B.互为相反数C.有一个为零D.两个负数

2.计算.(1)

13

(12)0()

74



(2)

111

3(11)(1)(0.3)

343



3.用4个有理数3、4、-6、10玩“24点”的游戏,可以对这4个数进行加减乘除四则

混合运算(每个数须用且只用一次),请运用上述规则写出几种不同的算式,使其结果等于

24.

4.某人上周买入某公司股票2万股,每股28元,下表为本周内该股的涨跌情况。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

每股涨跌/元+4+4.51

2.56+2

(1)星期三收盘时,每股是多少元?

(2)本周内最高股价是多少元?最低价是每股多少元?

(3)已知小王买入时付了1.5%的手续费,卖出时需付1.5%的成交手续费和1%的交易税。

如果小王在星期六收盘前将股票全部卖出,那么他的收益情况如何?

【提示】巩固和提高已学的知识,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创造和探求的

积极性,激发主动学习的勇气。

四教学反思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设计,一般有两类:一是列举简单事例,尽快给出法则,组

织学生用较多的是练习法则、背法则,以求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法则;另一类是让学生体验法

则的探索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

前一类可能会取得较好的近期效果,但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和发展;后者不仅重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及素质的培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数学设

计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定义教学,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却是难教又

难学。半课例采用的是让学生观察、实践、合作探讨、发现的探索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独

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学会如何归纳和总结。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中,必须解决的3个难点是:如何自然地引入带有负数的乘

法;怎样体现负负得正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怎样说明有理数与1和0相乘的结果。

注重课堂引入,创设问题情境,以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演示小甲虫的爬行状况,为带负数

乘法的出现创设现实的背景,重视实际问题在知识发生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使学生能置身于

问题情境中既复习了有理数加法,又使学生加深了对引入负数的必要性的认识,很自然地引

入带负数乘法,有效地突破了第一个难点,并为后面两个难点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自

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习

积极性。通过小组比赛和个人抢答,既培养了合作精神,又增强了竞争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应用技能,而且要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

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使

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从而积极参加与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强烈

的求知欲。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10:41: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201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并不平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