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词
:
词起源于隋唐
,
盛行于
__
_
___
_
_,
最初称为“曲词”或“
____
_
___
”
,
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与音乐
分离
,
成为诗的别体
,
因此有人把词称为“
__
_
_
_
___
”、词的特点是长短句交叉
,
长的长达十一字
,
短的短得
仅一字
,
因此又称为“
__
_
_____
”。依照篇幅大小
,
词可分为
_
_
_
_
__
_
_(5
8字以内
)
、
_
_
___
_
__(59
〜
9
0字
)
、_
_
_
__
_
__(9
1字以上
)
。
2
、词牌
:
是词的格式名称
,
其段数、句数、韵律、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早期的词一般只有词牌而没有
词题
,
到了宋代
,
作者为了表明词作的意思
,
常在词牌之下
,
另外加上词题
,
或者加上小序。《沁园春长沙》中
,
“沁园春”是
_
_
______,
“长沙”是_
_
__
__
_
_
。
3、橘子洲_
_________
百舸争流
_______
_
__
挥斥方遒
_______
_
__
万户侯_
______
_
__
浪遏飞舟
______
_
___
岁月稠
_____
__
_
_
_
峥嵘
____
__
___
_怅寥廓_
____
_
_
_
__
4
、依照注音写出汉字。
①
c
h
óu_________
_怅
ﻩchóu_
_
_____
_
__
密
ﻩﻩ
未雨
c
h
óu___
_
_
_
__
_
_
缪
diāo_______
__
_
敝
②
è_____
_
_
_
__
止
ﻩ
j
ié
_
_
_
_______
力
ﻩﻩ
东临
j
i
é
_
__
_
_
_
____
石
ﻩ
拜
yè_
_
_
_
_
_
____
③究
jìng__
__
_
_
____ﻩjìng_
_
_
_
_
_
____
赛
ﻩﻩjīng
j
īng
_
___
_
_____
业业
jì
n
g
_
____
_
___
_界
④百g
ě_
__
_
_
__
争流坎k
ě____
_
_____ﻩﻩ
横
kē__
__
____
_
_
上蔽
kē_
_
_
_
____
_
_
刻
1、古人笔下秋景多肃杀悲凉、清冷惨淡
,
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
不同的心境形成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感受、心态决定了看待事物的眼光。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
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同时,当时的革命运动正
蓬蓬勃勃地发展着,尽管当时毛泽东也面临着险境,但他却能泰然处之;他面对秋天,关注的不是衰败肃杀之
景,也不只是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命运,因此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学¥科网
2
、“怅寥廓”字以下三句的表面意是什么?深层意指什么
?
表现了词人如何的情怀?
表面:大自然的盛衰荣枯由谁来主宰。深层:中国的命运由谁来主宰/中国革命由谁来领导。胸怀祖国
的博大胸怀、
3、“看”字领起的七句运用了诗歌的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景
?
这种手法有何作用?这七句写景在上片词中有
何作用?
“赋”的手法。铺陈排比、气势酣畅地展示了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为下文抒情烘托了背
景,准备了气氛。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廖廓(kuò)ﻩﻩﻩ分外(fèn)ﻩﻩ浪遏飞舟(è)挥斥方遒(qiú)
B。沁园春(qìn)ﻩﻩ百舸(gě)ﻩﻩ峥嵘(zhēng)ﻩ风华正茂(mào)
C、岁月稠(chóu)ﻩﻩ苍茫(cāng)ﻩﻩﻩ百侣(lǚ)ﻩﻩ橘子洲头(jú)
D。怅寥廓(chàng)颓圮(qǐ)ﻩﻩ沉浮(fú)ﻩ激昂慷慨(kāng)
2
、下列词语中
,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犒劳
ﻩﻩ
咒语
ﻩ
凄婉义气风发
B
。迷茫
ﻩﻩ
斑阑
ﻩ
辐射
ﻩﻩ
忸怩不安
C
、辑录打蜡
ﻩ
峥嵘
ﻩ
箭拔弩张
D
、寥廓
ﻩﻩ
凌侮
ﻩ
引申恼羞成怒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
,
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这个角度看
,
此次全国范围全面控烟
,
可谓完全厘清了个人_
_
_
____
与公共利益的界限、
②初冬
,
寒风起、落叶纷飞
,
当_
_
_
____
大地开始染上一分萧瑟的时候
,
清水江畔的苗岭明珠凯里却在冬
韵中滋长生机与活力、
③全剧采取史诗性叙事与跳跃式创作手法相结合的方法
,
将
___
__
_
_岁月、宏伟场景、辉煌历史红线
串珠般地融合在一起。
A
、自主
ﻩ
苍茫
ﻩﻩ
铮铮
B
、自由
ﻩﻩﻩ
苍凉
ﻩﻩﻩ
峥嵘
C、自由
ﻩﻩ
苍茫
ﻩﻩ
峥嵘
D
。自主
ﻩﻩ
苍凉
ﻩﻩ
铮铮
4、下列成语含有与词的下阕“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粪土”的用法相同的词的一项是
A、不耻下问不远万里ﻩ草菅人命
B、大快人心ﻩ惊心动魄丰衣足食
C、风起云涌ﻩ狼吞虎咽ﻩ道听途说
D。不胫而走ﻩ不翼而飞ﻩ先礼后兵
5、下列各句中
,
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纵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
,
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
,
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
期
,
这是一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B
、
16
支合唱团各展风采
,
人人精神饱满
,
情绪昂扬
,
用真挚的歌声回顾了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
,
讴歌了新中
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C、新年元旦
,
登山小组在清晨到达泰山极顶
,
他们迎着新年的第一缕曙光
,
异常兴奋
,
指点江山
,
赞不绝口。
D。五四时期
,
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
,
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
,
奋不顾身
,
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
精神、
6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问
/
苍茫
/
大地
,
谁主
/
沉浮
B
、携来/百侣/曾游
,
忆
/
往昔
/
峥嵘岁月/稠
C
、指点
/
江山
,
激扬文字
,
粪土/当年/万
/
户侯
D。看
/
万山/红遍
,
层林
/
尽染
7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
(2)
《沁园春长沙》中起到过渡作用的诗句是:“。。”
(3)
《沁园春长沙》中体现“书生意气”的诗句是:“,,、”
8
、某班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请您做主持人。现请您写一段开场白,用来渲染气氛,营建良好的环境氛
围、不少于1
0
0字、
9
、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扩写“鹰击长空”,要求所写语句符合表达方式的特点。不超过
4
0字。
(
1
)用描写的方式扩展。(其特点是:能反映出事物的具体情形,如形、声、色、动态等)
(2)用议论的方式扩展、(其特点是:语句中有观点,有分析判断)
(
一
)
阅读下面的词
,
完成各题、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1935年10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对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望断",望尽,一直到望不见了,表示望得久、远。
B、“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行程”指长征已走过的路程。
C。“红旗漫卷西风”,“漫卷”,随风翻卷,有旌旗猎猎的雄伟气势。
D、“何时缚住苍龙",“苍龙”,太岁星的别名、古代以太岁星为凶神恶煞,这个地方喻指日本帝国主义。
2、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雁群渐飞渐远,消失在南方天际,然而词人还长久凝望,这寄托了诗人对过
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争的回忆及眷恋、
B。“不到长城非好汉”,语言通俗,表达了钢铁的誓言和雄心,表现出藐视一切困难和压倒一切敌人的
英雄气概。
C、“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所描绘的景物与“天高云淡”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色彩鲜明,境界
壮阔,表现出胜利在望的欢跃情怀。
D、“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词抒情委婉含蓄,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伟气魄。
(
二
)
阅读下面的词
,
完成各题。
念奴娇昆仑①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
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一九三五年十月
【注】①念奴娇
:
词牌名。昆仑
:
我国最大的山脉之一
,
西起帕米尔高原
,
沿新疆、西藏边界向东延伸。东端分
为北、中、南三支。南支可可西里山
,
是长江上游通天河的一些支流的源头。南支东延为青海境内的巴颜喀
拉山
,
是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山东接四川的岷山和邛崃山处
,
是一片海拔六千米的雪原、本词作于193
5
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的最后一段行程
,
马上到达陕北、此诗是毛泽东在
1935
年
10
月登上岷山峰顶
,
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1
、词的开头三句“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采纳了如何的表现手法?给人以如何的艺术感受?
2。上阕结尾“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两句,在全词中具有如何的作用?
【2019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
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
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
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马上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2、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一辈子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您对上述
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1
、D
3、C
【解析】自由
: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
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主
:
自己做主、此处与“公共利益
"
相对
,
应为
“个人自由”。苍茫
:
空阔辽远
,
没有边际。苍凉
:
凄凉。此处用“苍茫
"
更合适、峥嵘
:
形容才气、品格等超越
寻常
,
不平凡、铮铮
:
形容坚贞、刚强。此处修饰“岁月
",
用“峥嵘
"
更合适。
4
、
A
学科
&
网
【点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
,
名词做状语
,
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
,
动词用作名词
,
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
,
依照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学¥科网
5
。
C
【解析】A项
,
“风华正茂”指风采才华正盛。
B
项
,
“峥嵘岁月
"
指不平凡、不寻常的生活、
C
项
,
“指点江
山
"
指评论国家大事
,
此处应为“指指点点
"
、
D
项
,
“奔走呼号”
,
形容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
,
以争取同情和
支持。
6
、
C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C项应为
:
指点/江山
,
激扬/文字
,
粪土
/
当年
/
万户侯
7
、
(
1
)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
侯
8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依然一位独步千古的伟大诗人。毛泽东诗词的思想内容
博大精深,艺术形式丰富多样。郭沫若把毛泽东诗词比作诗词中的泰山北斗:著名诗人柳亚子发出了“才华
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的无限感慨、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来品味这万古流芳的精神食粮!
【解析】开场白是近年高考试题中的常考题型,写开场白时应注意语句要流畅、有气势,还要紧扣朗诵比赛
的主题。
9
、(
1
)一只矫健的苍鹰,奋力挥动着翅膀,翱翔在清晨的碧空,它在这阴森荒凉的山谷间盘旋、盘旋,陡然冲
过冈峦重叠的高峰,飞向远方。
(
2
)雄鹰振翅高飞,划过长空。那一片蓝天包容了它的不羁,承载了它的稳重。为此,蓝天才多了一份神秘,
多了一份美丽。
(
一
)
1、D
【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
,
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
,
思想情感
,
表现手未法等多个方面。做题前
,
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
,
写了什么景
,
叙了什么事
,
写了什么人
,
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
,
运用了哪些表达
技巧。本题的两个错误选项涉及对句子内容理解赏析、学
*
科
*
网
【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
哪一天才会将那狂暴如龙的蒋家反动
派捆缚?
【赏析】
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登上六盘山主峰
,
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
,
清朗秋气
,
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
,
一抒胸中情
怀
,
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望又要开始的新的征战。
上半阕一开始
,
诗人从眺望远景起笔
,
西部秋景开阔
,
长空高朗
,
抹抹闲云轻漾
,
北雁在阵阵南飞
,
仿佛带走了诗
人对过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争的回忆及眷恋
,
接着又起豪气
,
“不到长城非好汉
,
屈指行程二万、”从爽朗、
舒畅的秋心转入英迈的青春吟哦
,
二万五千里长征已在脚下
,
长征的目的地差不多到达
,
浩瀚的业绩就要进入
一马平川的时期、
下半阕
,
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
,
高山之巅
,
红旗猎猎
,
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接着吐出胸臆
,
化用宋
代刘克庄《贺新郎》中三行
:
“问长缨
,
何时入手
,
缚将戎主?”而这个地方的“苍龙”出自唐代颜师古的评
注中引用汉代服虔的话
:
“仓龙
,
太岁也。”仓龙同“苍龙”
,
“太岁”是古人所说的凶神恶煞
,
这个地方引伸
为蒋介石反动集团就是“苍龙”。尽管最后两句用的是设问句
,
但所起作用都是陈述式的肯定句
,
即总有一天
,
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
夺得最后的胜利。
这首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
,
流转自然。上、下半阕均是一、二句写景
,
三、四句言志、情景交织
,
浑然一体、
整诗洋溢着革命胜利的豪情
,
应用高亢雄壮的语气。为毛泽东在193
5
年
1
0月所作的一首词。是毛泽东
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
抒发了“长缨在手”定当“缚住苍龙
"
的革命豪情。
(
二
)
1
、这三句采纳了拟人和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
把昆仑山直截了当推到读者的面前
,
让人能真实地感受到昆仑
山的高大与苍莽。
2
、这两句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下阕
,
词人挺身而出
,
直面昆仑
,
评说昆仑
,
抒发壮志豪情。
1
、【答案】
D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本词的理解
,
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
力。首先要读明白全词的内容和思想情感。D项
,
错在“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
,
表达对友谊的珍
惜与赞美。
"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
",
点明时间。李正之是十一月入蜀的。“须相忆
"
是临行前的执手勉励
,
相
互勉励莫相忘不断传递祖国恢复之大业的消息。
2
、
A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
,
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
,
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
考点
,
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
,
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
注意
:
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
,
手法不准
确
,
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
,
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
,
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
,
或
故意拔高等
,
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3、虎啸龙吟与和缓相对
,
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
,
诗人通过“诸葛表
"
“相如檄”等典故
,
表达
对友人祝愿和期许
,
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
,
给人以“虎啸龙吟
"
之感
;
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
"
“须相
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
,
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
,
为此“和缓”。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10:06: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99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