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一班级数学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预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
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那么你有了解过
教案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学校一班级数学教案优秀3篇,期望大家可
以宠爱并共享出去。
一班级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同学生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
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思考和探究力量,并进展同学的空间观
念。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玩中认图形(老师在桌子上摆几个同学常见的物品,
有印泥盒、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
师:你们宠爱玩魔术吗?(老师给大家表演:先放一张白纸在讲桌
上,拦住同学的视线,隔一会儿再让同学看白纸,咦,白纸上怎么有
一个圆?同学很惊异。)
师: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变出圆的吗?(由于所用的物品对同学来
说并不生疏,所以他们很快明白了魔术的奥妙,纷纷举起小手:我知
道,我知道!)
师:老师是拿圆柱体往印泥上一按,再在白纸上印一下,白纸上就
有圆啦!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个给大家看一看?(教室里一派热火朝天
的景象。同学纷纷拿起事先预备好的学具,印出不同的图形。
生1:老师,我用长方体印了一个长方形
生2:我印了一个正方形,是用正方体印的
生3:我用三棱柱印了两个三角形。
(就这样,在玩中,同学生疏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
在动手玩中,具体感受到了面在体上这一数学思想。)
(二)活动二:分中找图形
师:我们的顽皮遇到了一点麻烦,你们能帮帮他吗?(听说要去挂
念别人,同学马上聚精会神地听我说。于是,我出示了各种外形的长
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他们进行分类。)
师: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你们是依据什么来分类的?
生1:长长的是长方形,放在一起;方方的是正方形,放在一起。
生2:有三个角的都是三角形,所以要放在一起。
生3:三角形有三条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
(同学的回答格外精彩,把这几种图形的特征分析得很透彻。)
(三)活动三:动中摆图形
师:你们能用小棒摆出自己宠爱的图形吗?(很快地,一双双小手
摆出了各种图形。)
师:有一个图形你们谁也没摆,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
生1:由于圆的边是弯曲的,小棒是直的,我们没方法摆出来。
生2:老师,我摆正方形用的小棒一样长。
生3:老师,我摆长方形时,有两边用的小棒一样长,另外两边用
的小棒也一样长。
生4:老师,我用一样长的三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生4:老师,我摆三角形时用的小棒不一样长。(同学在操作中
发觉各种图形的本质特征,很了不起。)
(四)活动四:忆中说图形
师:谁能告知大家,在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图形吗?
生1:教室的门是长方形。
生2:应当说教室门的表面是长方形的。
生3:我们到酒店吃饭时,很多桌子的面是圆的。
生4:魔方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大家众说纷纭,气氛格外活跃。直到下课铃声响起,也不愿离开。)
教学反思: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爱好。针对本节课内
容的特点,我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
第一个活动:认图形,对平面图形有一个基本了解;
其次个活动:找图形,比较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第三个活动:摆图形,挖掘平面图形之间的本质区分;第四个活动:
说图形,进一步亲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同学学习
的爱好,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融入
到学习活动中,培育动手操作力量和思考探究力量。
一班级数学教案《左右》篇二
教学内容:
课本60—61页(生疏自身“左右”—体会“左右”相对性—解决
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生疏“左右”的位置关系,使孩子们能初步运用
“左右”的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孩子拍一拍、摸一摸、摆一摆这些师生互
动、生生互动的学习,使孩子生疏到“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
对性。
3、情感与价值:用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场景激发孩子的学
习爱好,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获得乐观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生疏“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
生疏“左右”的相对性。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左右手的模型、照片、扑克牌10张
学具预备:
各式文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左右”
1、师:今日有好多爸爸妈妈来到咱们班听课,让我们用吵闹的掌
声欢迎他们。(生鼓掌)
2、师:小伴侣刚刚用什么鼓掌的呢?(手)请小伴侣看看自己的
小手,想想哪只手是左手,哪只手是右手?这节课咱们一块来学习“左
右”(贴左右手的卡片,并揭题)
师:知道的小伴侣请举手!(生举手)你举的是哪只手?
生1:我举的是右手。
生2:我举的是左手。
师:你会用右手做哪些事呢?(写字、拿筷子、打排球)
你会用左手做哪些事呢?(按本子、端碗)
我会用左手拿垃圾斗、右手扫地。
3、师:你们的小手真能干!咱们让我们的左右手握握手,左右手
可是一对好伴侣。你还能在咱们的身上找到这样的好伴侣吗?找找看!
生:(边说边摸)左右眼睛、左右眉毛、左右脸、左右耳朵、左右
鼻孔、左右肩膀、左右胳膊、左右腿脚、左右屁股
4、师:生疏了这些好伴侣,咱们就来活动活动吧!
玩耍:看谁反应快
师:伸出你的左手来,伸出你的右手来,双手拍拍放下来;
伸出你的右手来,伸出你的左手来,双手拍拍放下来;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节奏越来越快)
5、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格外,咱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请你
和好伙伴说说你的左边是谁,右边呢?左边有几个同学,右边呢?你
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下座位和好伙伴沟通,并向全班汇报)
6、解决生活中的左右问题(动态课件演示:找家)
师:咱们班的王子悦和吴卓宇是好伴侣。双休日子悦去卓宇家玩,
可她只记得卓宇家在三楼的最左边。你们能挂念子悦找到卓宇的家吗?
是几号楼呢?
二、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左右相对性”
1、老师面对同学和他们一起举起右手,问:老师举的是哪只手?
(生:左手,右手。孩子陈述理由)
生:老师,你把身子转过去,我就知道你和我们举的手是一样,右
手。(师转身,答案对的孩子欢呼)
孩子们可以下座位和爸爸妈妈面对面站着举手竞赛,让孩子发觉:
当两个人面对面站着的时候,别人的方向和自己的是相反的。
2、(动态课件演示:上下楼梯走)师:老师有个问题要请教聪慧的
孩子,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1)生1:上楼梯靠右边走,下楼靠的是左边走
生2:不对,都是靠的右边走。(为什么)争辩
师:到底要靠哪边走,咱们要把自己当作走路的人,上楼梯的孩子
和我们方向相同,是靠右边走,下楼梯的孩子和我们是面对面的,是
靠我们的左边但却是他们自己的右边。
(2)男生、女生举着右手表演上下楼梯。通过表演使孩子明白上
下楼梯靠右走的好处。
三、实际操作、确定左右
1、摆一摆(书61页第2题)
同学按要求摆文具:桌子上摆一块橡皮,在橡皮左边摆一支铅笔、
右边摆一个文具盒;文具盒左边,橡皮右边摆一把尺子;文具盒右
边摆一本数学书。(一个同学在投影仪上摆,同桌相互检查并汇报摆
法)
2、数一数(动态课件演示:摆文具)
师:你们一共摆了几样文具?最左边是什么?右边呢?从左数橡皮
排第几个?(第2)从右边数呢?(第4)
师:我不懂了,为什么同一块橡皮排第几却不一样呢?
生1:由于数的不一样。
生2:一个从左边数,一个从右边数,数的位置方向不一样。(看
书独立填空)
3、找一找(在投影仪上放一张有老师的集体照)
师:你能在照片上找到老师吗?(同学找)
生:老师在其次排左数第6个,右数第8个
4、猜一猜
在投影仪分3行共放10张扑克牌,其中一张是大王。让同学用具
体的方位词来猜大王在哪个位置。如:在第1行的左数第2张
四、实际运用、解决问题
1、师:我们做个玩耍好吗?请5个小伴侣站队表演,其余孩子当
评委。
你们5个人分别说说自己的位置。
现在请5个小伴侣按老师的要求站队,找准自己的位置站好。(要
求略)
2、小评委说说谁的表现最棒,给他们打打分。
3、师:小评委和表演的孩子表现都很精彩,快下课了大家看看这
是什么地方。(课件演示:红旗试验学校校门口)
同学齐呼:校门口
师:呆会,你们的爸爸妈妈回家的时候该怎么走呢?是向左拐还是
向右拐?(生1:我家住在永康锦园,爸爸该往右拐;生2:我家住
在榕树苑妈妈该往左拐,过大路时妈妈该当心点)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长
1、师: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足吗?打多少分?说说你学会了
什么。
2、你能用今日学的学问来站在你的位置上来介绍一下咱们教室前、
后、左、右、上、下各有什么。
3、孩子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左右(体育课左转、右转,
穿鞋子要分清左脚右脚)。
4、组织下课。
师:预备下课了,请全班小伴侣站起来,用手向父母挥挥手,说声
再见!
六、教后反思
《左右》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班
级上册。本课是试验教材新增加的内容,以各种好玩的具体活动来激
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在活动中领悟左右的意义,从而进展同学的空间
观念。因此本课整个教学活动贯穿于一个个好玩的玩耍活动和具体情
景之中,让同学在拍一拍、摸一摸、摆一摆这些师生、生生的互动下
学习数学。另外空间观念的进展对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是
格外重要的,是同学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
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生疏自身的“左右”——体
会“左右”的相对性——解决实际问题。
《左右》这一课是在学习了前后、上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
是通过好玩的具体活动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领悟“左右”
的意义。所以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左右”这个中心,遵循一班级儿
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古怪,好动的特点,让同学在丰富多彩的
数学活动中学习。如:听口令做动作、学具操作、用眼观看、动脑思
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同学在玩中学、学中玩。课上全部同学都
争着表演、体验,每个同学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使同学的身心得
到健康的进展。在教学本课难点“左右相对性”时,师生共同体会“方
向相对,左右相反”,具有学问性、活动性和趣味性,成功的突破了
教材的难点。
另外,我依据所教学这个班同学的实际阅历和认知水平,把“前、
后、左、右、上、下”的综合练习适当提前,在教学中也取得了不错
的。效果。
学校数学一班级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
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位算。
2、培育同学计算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
一、复习检查(全班做,请同学板演)
364287
+72+88+49
结合扮演状况进行评议。
二、新课
1、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日我们连
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框出下面部分。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加法计算的问题?
——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类一共有多少种?
列式算式:376+284
2、老师: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量一
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
分小组争辩并在全班汇报
师:同学们看看教材第18页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
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
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量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
们生活中应用是格外广泛的。
3、师:请同学们用竖式算一下
同学独立计算(同时老师板书)
归纳:在加法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反馈练习。第18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五第1、2题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07:14: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92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