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初中地理教案

更新时间:2023-01-23 07:01:46 阅读: 评论:0

初三该不该玩手机-10mg等于多少g


2023年1月23日发(作者:郦道元简介)

第1页共28页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合集5篇

初中地理教案篇1

中东

案例设置目的

(1)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地区和国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

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2)围

绕西亚之所以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

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及宗教文化差异问题逐一铺陈展开,并采

取揉和的方法,将本区的气候特征、经济发展、居民特征和国家

风俗习惯等内容连带写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重点在于进

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总结规律、原因分析、信息判

断等项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以及人地协调

的观念。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1.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

位置的重要性。.掌握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二洋三洲五海之

地,东西方交通要道;丝绸之路。

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

位;

第2页共28页

3.通过读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

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和

宗教矛盾。

能力目标:根据收集到的图片、新闻等一些资料,对中东地

区有所了解;通过图片、地图了解三洲五海之地;将收集到的有关

中东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一些地理概

念。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料观及人地协调观念;明确在各国、各民族关

系中,应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教学难点

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播放录像。教师课前搜集有关录像,如第一部分“千年争

端,今日焦点”。看录像时,要求学生记录并思考:(1)西亚的地

理概念是什么?(2)西亚地区的千年争端因何而起?(3)西亚成为今

日焦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3页共28页

一、三洲五海之地

教师提问:西亚地理位置具有什么特点,使其成为东西方势

力争夺的热点?讨论并回答。向学生阐明“西亚”概念和名称起

源。

引导学生指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和具体位置,并

指出本区还有哪些重要的海域和咽喉要道。教师应特别指出“里

海”与其它四海的不同,并强调“海洋”与“湖泊”以及“内流

湖”在概念上的差别。

提问:读图说出“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在地理位

置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

(1)同为两大洲界线;(2)土耳其与埃及因此成为地跨两大洲的

国家;(3)欧洲通往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海上道路因苏

伊士运河而大大缩短,方便了西方国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和资源

掠夺。如课时允许,还可对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和与埃及经济的关

系作补充介绍。

二、丰富的石油资源

提问:提到西亚就不能不提到石油,而为什么说西亚是世界

石油宝库呢?建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从地图和“活动”课文

入手,从空间(分布)和数量(储量、产量、出口量)两方面探求结

论。

第4页共28页

教学中要注意不同形式地图的作用,如通过读西亚石油分布

图,可使学生明确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可

对照世界政区图,由学生说出主要的产油国。

教师应由此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

也可由此初步探讨单一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

初步形成知识综合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并渗透能力和价值观念的

培养目标。

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区地形、气候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这些石油国在发现石油前,经济以何为主?(干旱缺水,高原

山地为主——灌溉农业及牧业——经济落后贫困)

(2)石油枯竭后,他们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发散讨论)

三、石油输出路线:

1、西亚——地中海和红海沿岸——西殴和北美。

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流洋——马六甲海峡—

—日本。

3、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流洋——红海——苏伊

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殴和北

美。

四、匮乏的水资源

1、从本区气候特征入手,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在西亚地区,

水资源比石油资源更宝贵?进而讨论水资源匮乏会对本区的生产生

活造成什么影响?

第5页共28页

2、引导学生分析本区水资源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多国共

用),进而分析“为什么说西亚一直在为水而战?”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依靠战争,西亚各国有没有更好的

办法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建议以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

程和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为例,加深学生对良性利用自然,改造自

然,协调人地关系的认识;还可以举从邻近的土耳其等富水国家输

水的例子。)

五、文化差异

1、建议以录像、图片资料等直观素材介绍三大宗教文化的差

异性。

2、让学生收集有关阿拉伯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资料,在课上相

互交流。

3、通过录像,活动——巴勒斯坦问题”,开展以下讨论:

(1)谈谈你对阿以冲突的认识?(或为什么说阿以冲突是西亚问

题的核心?)

(2)你认为世界各国发生矛盾时,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解决才

是最明智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紧围绕长期的热点地区和三洲五海之地这两个问题

展开。西亚这里是世界争端的焦点,认识这里的自然地理特征,

了解当地的人文文化,学习石油资源,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

十分重要是意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科学的

第6页共28页

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这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

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将对学生终身学习地理乃至其他知识

产生深远的影响。“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了《西亚》

这节内容,我们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有用吗?从

西亚经济的发展中学习可以借鉴的经验,就是对我们有用的知

识。而这样的知识是极富有生命力的

初中地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

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②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

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

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海陆是变迁的

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第7页共28页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

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

/Soft/Index.>课件。(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

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

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

该海域过去是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

1.地壳变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

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机会总是垂青善于观

察、思考的人。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

第8页共28页

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

问题。

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生:阅读。(最好出示资料片)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

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

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

这种剪纸的办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生:讨论,用剪刀、白纸活动。

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们讨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呢?

生:上前演示。

师:结合学生演示评价。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

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咱们同学做事也是一样,要注意认真

求证,不能想当然。谁来介绍一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

生:(简单介绍)魏格纳最终为科学而献身。

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

么启发呢?

生:认真观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第9页共28页

师:魏格纳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建立,现在

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出示大陆漂移课件)它的基本

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周围是一片汪

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

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

的布局。

初中地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

存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

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3.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

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4.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

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

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

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第10页共28页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

发展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综合、解说等方法。

●教具准备

1.有关澳大利亚录像资料。

2.实例图片。

3.自制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11页共28页

歌曲《浪迹地球》引入,展示澳大利亚人文和景观的特色图

片。教师出示《悉尼歌剧院》图,创设情境,引出澳大利亚之

行。

板书:澳大利亚

[讲授新课]

过渡语:今天我们要去澳大利亚旅行,开始行程之前,首先

要了解它在世界中的位置。

电脑展示:课本73页图8.35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

学生活动:

①学生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

②以它为中心,找出与澳大利亚相邻的大洲和大洋。

提问学生:在我们开始澳大利亚之行之前,请你谈一谈,我

们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学生回答:服装、饮食、语言、货币等方面做准备。

过渡语:第一站我们到悉尼去参观野生动物园。

教师提问:你知道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生物吗?

学生:袋鼠、鸭嘴兽、考拉等。

教师:这些动物长什么样,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下面让我们

一起走进动物园。

电脑展示:动物的图片。老师做简单介绍。

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

风景。你们看,前面那只袋鼠正拖着美丽的长尾巴,怀藏可爱

第12页共28页

的.“小宝贝”,跳跃着前进在澳大利亚广袤的牧场上,整洁的城

市里。

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不过它比鸵鸟更高大,它是

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之一。不过翅膀和尾巴已退化,所以不会飞

翔,但善于奔跑,有“飞毛腿”之称,并能连续长跑,因此赢得

了“长跑运动员”的声誉。

鸭嘴兽:它是哺乳类却会下蛋,它最主要的奇特之处在于它

亦兽亦鱼,而又非兽非鱼。它是水陆两栖动物,它通过下蛋繁殖

后代,但它所孵出的小鸭嘴兽又是哺乳的,因此,生物学家经过

多年的争论,才将鸭嘴兽列为世上稀有的“卵生哺乳动物”。

树袋熊:与我国大熊猫相媲美。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孩儿

脸,一个黑黝黝的大鼻子,一双黑豆似的圆眼睛,两只毛茸茸的

短耳朵,一身又厚又密的灰色毛,滑稽可爱、憨态可掬。它们虽

然属于走兽,但几乎从不下地行走,它们吃在树上,睡在树上,

以树为家。

老师提问: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很古老。

教师提问: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

试着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解释一下。

电脑展示:大陆漂移的图片。

分段提问:

1.澳大利亚大陆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的?

第13页共28页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这对生物

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3.引申思考: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不仅仅是

澳大利亚大陆,还有南极大陆,为什么澳大利亚大陆有那么多特

有动物,而南极大陆却很少呢?

学生活动:讨论。

学生回答:

1、6500万年前。

2、会减缓生物进化的速度。如果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

敌,就能够生存至今。

3、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

的生存和发展。

老师补充小结:由于澳大利亚远离其他大陆,海洋阻碍了各

大陆间的动物迁徙与交流,使旧大陆上的高级食肉猛兽,如狮、

豹、虎、狼等无法自己远涉重洋来到这里,也使这些古老动物得

以保存至今。所以独特位置是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得以保存的一个

重要原因。

板书:位置——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上

总结过渡: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

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几千

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居一方,独立发

展。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演化缓慢,又没有大型

第14页共28页

食肉天敌的侵扰,许多珍奇的原始动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

今。现在,我们一起来体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真实含义。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模拟播音员给大家朗诵课本74页资料。

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齐答来帮助学生抓住资料当中的

关键词语。

老师提问:澳大利亚有多少种其他大洲没有的植物?

学生齐答:9000种。

老师提问:澳大利亚有多少种其他大洲没有的鸟类?

学生齐答:450种。

老师提问:全球有多少有袋类动物分布在这里?

学生齐答:全球150种除了南美洲有几种外,大部分都分布

在澳大利亚。

板书:种类繁多

过渡:参观完悉尼动物园,下面我们去墨尔本,参观牧羊

场。

电脑展示:墨尔本《牧羊场》的图片和视频。

教师讲述:这是澳大利亚墨尔本附近的牧羊场,澳大利亚是

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设置悬念:澳大利亚盛产羊和羊毛,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

然而①澳大利亚是从何时开始发展养羊业?②又是谁最先把羊这

种澳大利亚大陆原本没有的动物引入这块乐土的?

第15页共28页

学生回答: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

只绵羊。

教师提问:为什么澳大利亚非常适合绵羊的生长和繁殖呢?

学生:气候、地形适宜。草多,没有大型食肉动物。

电脑展示:展示《澳大利亚地形》空白图。

老师提问: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中部西部有什么差异?

学生回答: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电脑展示:视频,补充大自流盆地相关知识。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澳大利亚牧场主的话,如果仅从地

形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你准备把你的牧羊场建在何处?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

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可以一年四季露天围栏放牧。

电脑展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图片。

教师提问:说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回答: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澳大利亚的牧场主的话,如果仅从

气候的角度来分析的话,你又准备把你的牧场分布在哪里呢?如

果综合地形和气候因素,你又有什么打算?

学生自由讨论。

第16页共28页

学生回答:分布在中部、西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东南的温

带海洋性气候区,西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区。

电脑展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图。教师提问:澳大

利亚的养羊业有几种方式?

学生:两种。一种粗放牧羊带,一种是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

带。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澳大利亚对外贸易总公司的经理的话,

如果你们公司主要出口羊毛和小麦的话,你觉得这些工业原料应

来自于澳大利亚的哪些地区?

学生回答:东南部和西南部。因为那里是羊毛和小麦混合经

营带。

过渡:同学们,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是多少呢?(120人/平

方千米)你们知道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是多少吗?(学生看书了

解2.5人/平方千米)是我国的1/45。澳大利亚国土面积是多少?

(768万平方千米)由此,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

家。澳大利亚的农场规模很大,一般可以达到几千公顷。这么少

的人要管理这么大的农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呢?

学生结论:农牧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老师:时间差不多,旅行快结束,请学生总结这节课主要学

习的内容。

思维拓展:澳大利亚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学生回答:

第17页共28页

1.发展特色农业。

2.农牧业机械化,提高粮食产量。

初中地理教案篇4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

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接着介绍天气

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

"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

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

2.本节核心内容是区别天气和气候;功能和价值:学习了本

节课后能阅读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学情分析

天气是七年级学生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这种认

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要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天气特

点,天气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未来天气的信息,更好地为生

产和生活服务,建立起对大气的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看图讨论培养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区分出天气与气候

的不同。天气是描述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长时段的大气

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第18页共28页

2、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知道了天气与

气候的区别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在认识

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后,要学会收看天气预报,看懂简单的城市天

气预报图。

3、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看图联系实际培养比

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

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

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了

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记录天气预报(课后观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

度。

3、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

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

2、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收看天气预报。

第19页共28页

难点:

1、区别“天气”与“气候”。

2、记住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学过程

一、天气与气候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是什么自然现象

学生活动:说出图片中几种天气的概况

引出天气的概念: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

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

态,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

教师活动:举出身边的例子,提问天气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说出天气是多变的,不稳定的。

教师活动:什么是气候,举出实例让学生总结

学生活动:说出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具有相

对的稳定性。

教师活动:小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列表总结:区别:天气——短时间、多变;(概念略)

气候——长时间、稳定性(概念略)

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学生活动:练习: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

候?

第20页共28页

(风和日丽——天气;四季如春——气候;清明时节雨纷纷

——气候;东边日出西边雨——天气。)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

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

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

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

我打算1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

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

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那么,天气是怎样预

测出来的呢?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教师活动:展示卫星云图。

讲解:气象卫星从太空不同的位置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大

量的观测数据通过卫星传回地面工作站,通过计算机处理,再合

成精美的云图照片。

1、一道风尾为2级

2、一个风旗为8级

学生活动:判断出图片中的符号分别代表风的方向和级数。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一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来预报天

气。

(可先给学生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屏)

第21页共28页

生活动:讲解全国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注意在预报过程

中要按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以及天气变化怎样表达等)

教师活动: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

提问: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

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

么含义呢?

学生活动:试回答出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的含义。

小结: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气象站是怎样分析和预测天

气的

引入:我们在收看天气预报时常常看到天气预报图上有很多

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出示图片,请学生速记常用的天

气符号。

学生活动:把全班分为四组以竞赛形式回答出常用天气符号

的意义。并能把天气中的变化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活动:表示风的符号比较特殊,不仅有大小,还有方

位。讲解风的表示方法。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第22页共28页

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方即为风向

提问: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

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

么含义呢?

学生活动:试回答出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的含义。

小结: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气象站是怎样分析和预测天

气的

引入:我们在收看天气预报时常常看到天气预报图上有很多

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出示图片,请学生速记常用的天

气符号。

学生活动:把全班分为四组以竞赛形式回答出常用天气符号

的意义。并能把天气中的变化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活动:表示风的符号比较特殊,不仅有大小,还有方

位。讲解风的表示方法。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方即为风向

风级的表示方法:

1、一道风尾为2级

2、一个风旗为8级

第23页共28页

学生活动:判断出图片中的符号分别代表风的方向和级数。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一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来预报天

气。

(可先给学生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屏)

生活动:讲解全国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注意在预报过程

中要按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以及天气变化怎样表达等)

教师活动: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

初中地理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

分布特征

重点和难点:

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准备:

1、小地球仪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过程:

第24页共28页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第一时:

导入: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谁?

(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

他到了太空,回头看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么样的?

(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水,在太空中地球是如此的蔚蓝美丽)

提出问题:

那么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老师

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世界大洲和大洋的知识

板书: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1、人类对地球面貌的认识过程

对地球面貌的探索,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其中有许多著

名的探险家为人类认识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就请各组派

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他们对人类所作的

贡献。

(学生介绍的过程中用向学生提供古“丝绸之路”路线、郑

和下西洋路线、哥伦布及麦哲伦航行路线等示意图)

学生分组活动:

1、丝绸之路2、马可波罗游记3、郑和下西洋4、哥伦布地

理大发现5、麦哲伦环球航行

(学生互相评价)

第25页共28页

(1)组织活动

①指导学生用准备好的线绳把地球仪平分成任意两个大小相

等的半球,比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大小

②指导学生先把地球仪按自转方向转动,闭上眼睛,让地球

仪停止转动后用一个手指随意按住地球仪的任意部位,然后统计

分别陆地和海洋的人数并计算所占的比例。

(2)但是,由于我们只有40多人,所以我们算出的海陆面

积是不准确的,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海洋和陆地各占全球面

积的多少呢?

(出示教材图2.2“世界海陆面积比较”)

学生活动

得出结论: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按照要求参与活动,计算出陆地和海洋的比例

学生回答

71%为海洋,29%为陆地。概括说就是“七分海洋,三分陆

地”

板书:2、全球海陆分布比例

(3)问:所以加加林在太空中看到地球时认为它应叫什么?

提问:

同学们,你对地球的名称有什么看法?

(鼓励学生)(水球)

第26页共28页

(这是由于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

表面水体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的结果;人们已经叫了那么长时间的

“地球”了,没必要再改成“水球”。)

提问:

这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均匀地分布于地球表面吗?显然不

是。看手中地球仪,南北半球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有何不同?

(展示南北半球图及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比例,帮助学生总结

海陆分布特点。)

板书:3、世界海陆分布特征

学生活动:

观察地球仪说明,并总结出海陆分布的特点为:世界海陆分

布很不均匀,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板书: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七大洲: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从地图上看,全球的陆地都被海

洋围着,并被分割成几块面积广大的部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部

分;面积广大的海洋也被陆地分割成几大片。我们经常听到大

洋、大陆、半岛、岛屿、海、海湾、海峡等众多的称谓,究竟是

第27页共28页

怎么回事?请看图(用展示某地区的立体示意图和平面轮廓图,

两图均标注注记),自学上述地理名词的意义

2、我们把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成为大洲。看教材图

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回答:

①世界上有哪几大洲和哪几大洋?

②太平洋、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

(太平洋沿岸有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

北冰洋沿岸有亚洲、欧洲、北美洲。)

③东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

④西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南、北美洲)

⑤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陆地

(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

⑥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

(亚洲、太平洋)

⑦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

(大洋洲、北冰洋)

⑧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欧洲、北美洲)

⑨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

(南极洲、北冰洋)

第28页共28页

⑩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南极洲、北冰洋)

3、有些大洲是相连的,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到这些大洲及其分

界线,并把分界线描绘出。重点指导学生读2.7,找到亚、欧、非

三洲的分界线,并描绘说明。

学生活动:

通过两图对比,明确其地理意义。

边查图边回答,进一步熟悉巩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

布。

巩固练习:

1、填图:在教材图2.1中填注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绘图:在教材图2.9中,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出亚洲、欧

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并注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

称。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07:01: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91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优秀作文选
下一篇:英文道歉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