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春望》选自八年级上第6单元《古诗五首》。八年级的文言文内容,不但集中在最后
两个单元,而且数量也大为增加,是学习的难点,教学中我把现代文和古文穿插交替进行,
以缓解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压力。同时继续在反复诵读中培养对文言文和古诗的语感,积
累基础知识。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学生是八年级的小孩儿,初来乍到,两个月来我对学生们有了初步的了解,学
生是农村学生,乡下学生都不太重视教育。因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不平衡,基础不好怎
么办,只有多读,多问,多练,才有可能弥补不足。
学生们已经熟悉古代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受经
历与知识积累水平的限制,对诗人的情感理解存在着偏差。因此我认为学习本诗的一大难点
是: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领悟诗的思想内容。及其所蕴含的诗情;
2.掌握诗歌的赏析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会作者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胸怀。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意境
2.问题探索法,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朝存在了二百九十年,在那之后至今的漫长时间里面,唐朝这个词就成了一个符号、
一个图腾,象征着中国人最奔放,最诗意,最潇洒、最自信的时代,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
《唐诗五首》。我们在王绩的闲逸情调中,体会了他的几分淡淡的彷徨与苦闷,在“大漠孤
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体验将音乐与绘画融入一体的王维的独特诗风,“月下飞天
镜,云生结海楼”这是怎样的一幅壮阔的景象。
“今宵杯中映着明月,纸香墨飞词赋满江
今宵杯中映着明月,豪杰英气大千锦亮。”
——唐朝乐队《梦回唐朝》
当唐朝随着时间的流逝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却越来越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的浪漫和潇
洒,自信与豪放。甚至清晰地听到那个时代的笑声与哭声。看到他们的命运沉浮、人生际遇。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体会被誉为“诗史”的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诗篇《春望》。
二、学习活动
(一)走近作者(填空)
杜甫字____,自号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风格)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为
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二)摸清背景(结合注释P139①从“此诗为”开始齐读)
唐玄宗天宝755年,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心怀天下的杜甫带着报国之心投奔唐肃宗,不幸被安史叛军所俘,最
终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长安。此诗为杜甫在长安时所作,诗人目睹祖国如此破碎衰败,
不禁黯然神伤,有感而发。
(三)解题:春望交代了哪些信息?
①时间②事件
(四)朗读:①音频范读;②指名读;③齐读。
结合“望”字,说一说:假如你是杜甫,此时你望见了什么,是什么心情?
(五)课文分析(节奏、课件展示)
1.首联
写“望”之所见:作者看到了什么意象,有什么特点?
国都:沦陷
城池:残破
山河:依旧
草木:丛生
营造的氛围:凄凉、衰败
心情:悲伤、悲愤
总结:在这样的景物背后,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处于沦陷后的长安,一片忠心,
无限悲愤,但作者的这种情感并没有一一写出,只写了山河依旧的都城已经陷落,春色又降,
但满目荒芜,多少情感只寄寓在景物中,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奠定诗歌情感基调:悲凉
2.颔联
诗人由远望写到近景。意象有?
花:溅泪
鸟:惊心
为什么而流泪,惊心?感时、恨别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
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秦
时明月汉时关”
手法?拟人。
烘托出作者此时此刻的感时恨别之情,这是看到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手法
叫“触景生情”。
小结:假如你是杜甫,此时你“望”见了什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我”望见了国都、城池破败不堪,杂草丛生的一片荒凉的景象,产生了一种沉痛忧伤
的忧国之情。
3.颈联
由写景过渡到写事,为什么“家书抵万金”?
自安史叛乱以来,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人的消息?这时一
封家书真是胜过万金啊!
4.尾联
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写这首诗时,作者才45岁,为什么是一个白发苍苍的形象?
愁
为何而愁?
尾联塑造了一位面对国都残败的景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念亲人,老泪纵横,白发稀
短,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
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城的残败荒凉的景象,抒发诗人忧国思亲的感情,反映
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六)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望岳》
(1)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2)找出不同点的原因
2.比较阅读《闻将军收河南河北》
闻将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惊喜万分,归心似箭
(2)两诗虽然一喜一悲,然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是什么思想感情呢?
忧国忧民、思念亲人。
三、作业
假如以“家书抵万金”为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什么?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06:17: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89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