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宽容小故事
人人都应有一个包容之心,正如古人言:“处处杨柳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人生能
有几何,终日忧心忡忡,患得患失,活的累了。多一些风度,多一些气质,实乃人生一
大乐事,何乐而不为?纵贯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以包容为表,为世人所称颂。
一、恕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
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
二、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
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
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
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
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
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
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
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
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
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四、宽心丸
天津作家冯骥才是个很会为自己宽心的人。有一次,家中失窃,很多贵重物品被洗劫而
去。冯骥才检查过后,发现自己所藏的字画还是“漏网之鱼”。于是他坦然一笑,说:
“那贼并非行家。”
五、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
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
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
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
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两家人和睦相处,邻里行人都方便,
大家给这条胡同取名“仁义胡同”。
六、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
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
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
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我们可以想像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
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七、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
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
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
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
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八、
有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刀子立即把脸给刮破了。
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
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虽然是一件
小事,却使我们看到了周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06:08: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89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