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哲理故事
本文是关于苏格拉底的哲理故事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
欢迎点评和分享。
身为世界上最早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他的哲理故事可以告诉我们
很多精辟的道理。今天小编分享苏格拉底的哲理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怪题
古希腊有个青年人自认为自己比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还聪明。
有一天,苏格拉底问他一个问题:“世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自然是先有蛋
罗!”
“蛋是鸡下的。没有鸡,蛋从哪里来?”
青年人想了想说:“那还是先有鸡!”
“你刚才已经说过,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没有蛋,鸡从哪里来?”
青年人抱怨说:“你怎么提出这样一个怪问题呢?现在我也问你
一个问题。”
“请提吧。”
“你说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苏格拉底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知道。”
青年人笑了:“这样看来,你和我其实差不多啊!”
苏格拉底说:“不,你是以不知为知,我是以不知为不知。以不
知为知非知,以不知为不知非不知矣!”
选择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
上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
“你们各自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
自己认为最在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做第二次选择。”苏
格拉底吩咐说。
学生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路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
行着选择。
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着他们了。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
问。
“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
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
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
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
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
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再选择一次吧!”
“老师,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
苏格拉底坚定地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
是如此。”
愁人
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快乐?
苏格拉底想了想,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一人郁郁寡欢,骨瘦如柴,似乎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到天上去。
天使问他:“你为什么老是不快活,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
这人说:“人们都说太阳宝石、月亮宝石是无价之宝,我什么时
候能得到它们呢?”
天使非常同情他,便满足了他的要求。
过了一段时间,天使见这个人仍是愁眉不展,比过去更瘦了,又
问:“你还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呢?怎么还是这样满面愁容?”这人双眉
紧锁,长叹短叹:“唉,我日日夜夜都担心失去这些宝贝啊!”
天使摊开双手,摇摇头说:“想得到的时候,害怕不能得到;已
以到手了,又恐怕失掉它。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享受欢乐呢?”
头发
苏格拉底年轻时有一头非常漂亮的头发。后来,由于他潜心研究
哲学,用脑过度,年纪大后,脑门和后脑勺上的头发都掉光了。
一个有着一头漂亮金发的年轻人揶揄地问他:“尊敬的大哲学家,
是否头发越少,就意味着学问越多呢?”
苏格拉底说:“不一定。不过,如果脑子里面是空的,即使长着
一头浓密漂亮的头发,又有什么用?”
远山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
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许多年以后,两人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太遥远太遥远。
他们就是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
说:“我竭尽精力奔跑过来,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太叫人伤心了!”
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风景,
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拉克苏一脸的尴尬神色:“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
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
“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
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拾麦穗
两千四百多年前的一个黄昏,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领着他的三个弟
子来到一片麦田前。
“现在,你们到麦田里去摘取一颗自己认为最饱满的麦穗。每个
人只有一次机会,采摘了就不能再换。”三个弟子欣然前行。
第一个弟子没走多远,就看到一颗大麦穗,如获至宝地摘下。可
是,越往前走,他越发现前面的麦穗远比手中的饱满。他懊恼而归。
第二个弟子吸取前者的教训,每看到一个大麦穗时,他总是收回
了自己伸出去的手:更大的麦穗一定在前头。麦田快走完时,两手空
空的弟子情知不妙,想采一颗,却又觉得最饱满的已经错过。他失望
而归。
第三个弟子很聪明。他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去识别怎样的麦穗才
是饱满的麦穗,第二个三分之一的路程去比较判断,在最后的三分之
一的路程里他采摘了一颗最饱满的麦穗。他自然满意而归。
如果把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归类,那么显然第一个是属于“先做
了再说”之列。“先做了再说”,省略了思考过程,必然会导致行为
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其结果当然“懊恼而归”。第二个当属于“等等
再说”之列。“等等再说”,总是在思索、观望这个台阶上停滞不前,
“只想未做”必定两手空空,“失望而归”。第三个弟子则是“先想
后做”。对事物有了充分的认识以及足够的判断之后,才不慌不忙地
出手,他当然能够“满意而归”。
快乐
群学生在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苏
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
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
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
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
极了!”
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
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苹果的香味
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
他拿著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
“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有哪位
同学闻到苹果的味了吗?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我闻到了,
是香味儿!”苏格拉底又问“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学生们你望望
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举著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
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
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回到讲台上后,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这次,
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
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回到讲台后,他再次提问:“同学们,大家
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
部举起了手。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地举起了手。他
的神态,引起了一阵笑声。苏格拉底也笑了:“大家闻到了什么味儿?”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儿!”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
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06:02: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89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