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更新时间:2023-01-23 04:46:44 阅读: 评论:0

新东方好还是阳光彼岸好-dutycycle


2023年1月23日发(作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提纲》全文共11条,近1500字,各条在形式上相互独立,但在内容上却彼此关联,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提纲》从总的方面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论述了

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第1一2条)。

(二)《提纲》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第一次

提出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等重要问题,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第3

—9条)

(三)指出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社会基础,基本特

征和历史使命。(10、11条)

第一条: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中心思想:第一条,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不能说明主观

能动作用。分三层意思:第一,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

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理解,而不是当作实践去理解。第二,批判唯心主义片面的夸大意

识的主观能动作用。第三,批判费尔巴哈把实践偏狭地理解为犹太人的利已主义的日常生

活行为,并加以否定。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从前的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任务:与近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

性、猜测性,但又存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主义)这三个根本

缺陷。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

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

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

形而上学的特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

点是密切相关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它的不彻底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在

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则是唯心主义的。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

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40年代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就是近代唯物主义的

几个主要流派。代表人物有费尔巴哈,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主要着作

有《形而上学导论》《论物质》《论人》等。

机械唯物主义:机械。

以前唯物主义的特点:对客体绝对性的认识。

唯心主义:夸大主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主义

对立的理论体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

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感性与事物、现实具有同样的意义:“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

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

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即对事物、现实、感性,不

应当只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应当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辨析:费尔巴哈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不同

关键词:庸俗、物质VS能动、革命、批判、不仅认识与被认识还是改造与被改造关系、

生产+消费活动。

这里所谓的“事物、现实、感性”这三个词指的是一回事,既能被人感觉到的客观世

界,包括客观存在的人。马克思在这里指出,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客观事物首先是人们实践

的对象,然后才成为认识的对象,因而他们把客观事物当作于人的实践毫无关系的纯客观

的对象去认识,消极被动地观察事物,在他们看来,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是直观地反

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如同照镜子那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把实践观点引入唯物论,从而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对于能动性的片面夸大,萌发出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观点。

费尔巴哈也曾使用过实践这个概念。但是,他讲的实践同马克思理解的实践是有本质

的区别的。费尔巴哈把实践看作是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实践只是饮食男女等物质活动,

而不是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的实践、革命的实践。正因为费尔巴哈鄙视实践,所以他“仅

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的人的活动”。所以,马克思说:“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

判的’活动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特征:

一、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

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

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里的“感性”,不能简单归结为认识论机制中的感觉,也

不是自然直接提供的物理、化学意义上的可感生。这种感生活动既不是动物觅食的本能活

动,或低等生物生命绵延的时光流逝过程,更不是柏拉图式的理念世界的精神遨游。感性

活动标志着人作为主体进行分离自然、的复制自然,占有自然,使自然人化的活动。即人

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活动,它以感性的、外在的、有用的对象化的形式展

现出人内在本质的力量。

感性活动是人所特有的自觉能动性的具体表现。费尔巴哈不满意黑格尔的抽象思辩而

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不是把感性看作是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因此,甚至连人的

感觉的社会性,他也不能理解。马克思认为,人性的感觉,各种感觉的人性,都是凭相应

的对象,凭人化的自然,才能形成。五种感官的形成是从古到今的全部世界史的工作成果。

不理解这一点,费尔巴哈就不可能成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

二、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第一,任何实践的过程都是人借助一定的手段,不

仅改变客观对象的形式,让对象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在对象中实现了预定目的过程。第

二,从实践的手段来看,一定的手段(即生产工具)体现着人类理性机巧,以及人类本质

力量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第三,实践体现人的内在尺度和事物外在尺度的统一。就其

本质来说,这是一个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三、实践是社会历史的过程。

实践的社会历史性首先表现为自然生成为人的历史过程。人不是单纯自然选择的产物,

而是通过实践劳动而生成的。实践的社会历史过程性还表现在,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

始终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和社会关系。交往形式或社会关系形式作为实践活动的

形式,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即实践活动的程序化和固定化。实践的社会历史性还表

现在它对现实感性世界能进行革命批判上。马克思批评上。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不了解“革

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实践的发展过程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一致的。

第二条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是一个实践问题

中心思想:第二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阐明了实践是

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旧唯物主义不能从实践的观点去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去

认识和理解事物现实、感性,也就是不能把作为认识的事物来源和基础的实践当作检验人

的认识和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此岸性”是借用康德用语,康德讲:“现象世界”为“此

岸性”,马克思讲“思维的此岸性”指人能认识现实世界。在这理,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引

入认识论,作为检验人的思维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此岸性的认识:人的思维与真理的吻合性。

世界:现象界,可知,此岸;

世界:本体界,不可知,彼岸;

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计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

岸性。

“此岸性”指可认识的部分,即事物的现象;“彼岸性”指不可认识的部分,即超越人

们的认识界限而独立存在的“自在之物”。康德认为:“自在之物”是在人的感观以外客观

存在着的,它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产生感觉,但这种感觉是有限的。其根源于,“自在之物”

与“现象”即“此岸”与“彼岸”之间有着一条原则上的界限,是人类认识无法逾越的鸿

沟。人们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而不能透过现象去认识“自在之物”本身。

康德承认事物本质的存在,但他把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割裂开来,从根本上否认人类认识

客观事物本质的可能性,从而陷入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泥潭中。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

上任何事物都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离开现象的本质和离开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人

类通过实践是可以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这不仅被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认识发展史所证

明,同时也是各门科学的基本任务。

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

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员,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故名经院哲学。产生

于11~14世纪欧洲基督教教会学院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

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早期中世纪思想家只是对

基督教的圣经、信条加以阐述,或对文献、经籍的一些段落进行注释。到11世纪,神学命

题日益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人们将正反两面的理由或意见列举出来,

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当时称这种方法为辩证法。经院哲学家们利用这种方法阐述各

自的观点,围绕共相与个别,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展开了长期的争论,形成了唯名论与实在

论两大派别。

第三条环境与人的活动

中心思想:第三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实践的伟大作用,不能正确说明人

和环境、人和教育的关系,导致唯心史观。在《提纲》中,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

揭示了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论断:环境的改变与人的

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有一种唯物主义学

说,”是指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条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中心思想:第四条,指出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局限性,阐明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

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分三层意思:第一,指出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唯物主义出发点及

历史局限性。“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世界被二重化”是指宗教把世界分为宗教的想象的世

界和现实的世界两部分。第二,是揭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宗教的本质。第三,指出消

灭宗教的正确途径,必须对“世俗家庭”在实践中进行革命改造。“神圣家族”是意大利一

幅名画的题目,是由圣母玛丽亚、圣父约瑟和圣子耶稣等组成的家族。

什么是异化:存在力量——目标——另一端。人在宗教的世界里被异化为两重性。

“神圣家族”:由圣父圣约瑟、圣母玛利亚、圣子耶稣及其他诸神构成的宗教世界。、

自我分裂、自我矛盾:阶级矛盾

辨析: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关键词:

费:宗教、情感、人与人“爱”、人本主义、现实和肉体、感性直观、没有体现其实践的特

色。

马:宗教、认识根源:恐惧、阶级根源:统治功能。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它在理论和方法上运用历史唯物主

义去说明有关宗教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产生、本质

和社会作用的基本观点。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支配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

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颠倒的反映,通过对超自然的力量即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

们的命运。宗教包括宗教观念、宗教感情和宗教仪式等方面。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

的产物。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由于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对自然力量的恐惧

和崇拜以及对自身的生理现象和梦境的不理解而产生“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等观念,

演变为原始宗教,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进入阶级社会后,宗教逐渐成为独立的社会意

识形态。这时,宗教的根源除了自然力量的压迫外,主要是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一方面,

被压迫群众对社会异己力量的支配无法摆脱,对剥削制度所造成的苦难感到恐惧和绝望;

另一方面,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宗教来麻痹、控制广大群众,使宗教得以长期存在和不断演

变。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产生于奴隶制社会并存在于其后的社会形

态之中。

宗教是一切剥削阶级用以维护自己统治的精神手段。它宣扬迷信神灵、安于天命、逆

来顺受、反对反抗等思想,鼓吹对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忍受和顺从。在阶级社会中,宗教的

社会作用就是剥削阶级麻醉广大群众的鸦片。历史上许多被压迫群众曾利用宗教的形式同

反动统治阶级进行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宗教曾起过某种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作用。作为一

种文化现

象,宗教对某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维护和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但从总体的、基本

的方面说,宗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阻碍的作用。宗教不是永恒的社会现象,宗教的消亡

是历史的必然,但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消灭、生产力的极大

提高和科学文化的高度发达,是宗教消亡的必要前提。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消灭了剥削制度,

但人们

在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两方面都还没有完全成为自由的人,因此,宗教对一部分人的影响

还会长期存在。只有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执行正确的宗教政策,才

能为宗教的最终消亡创造必要的条件。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宗教观。费尔巴哈认为只有人人相爱的感情关系才是创造一切奇迹

的神。人不应该到虚幻的神那里去找真理。而应当直接到人与人之间的爱中去寻找。费尔

巴哈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的本身,归结起来就

是自然界和人.他在创立朴素的唯物主义学说的同时,又创立了宗教异化的学说,即把人类

感情抽像并神圣化,也就是爱的宗教.《基督教的本质》从人本主义出发来揭露基督教的本

质,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了人类,而是人类创造了上帝,“人是怎样想的,有怎样的心思,

他的上帝就是怎样的”,就是说上帝不过是无数个不同色彩上帝的杂合。宗教的本质就是

人的本质除去了现实的肉体特征,而被神圣化了,“一切关于神圣本质的规定都是关于人的

本质的规定。”宗教是人们在自己还无法驾驭的自然规律面前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时,对

全知全能的“救世主”幻想的产物,神的存在是一种心理暗示的幻觉。

费尔巴哈认为,一切宗教都把世界分为宗教世界和人间世界。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世界

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

《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第五条对费尔巴哈的总结

中心思想:第五条,指出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出发,而又陷入唯心史观的认识根源。

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强调研究自然和人。但是他的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

他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去理解、看待感性,实际上这样的

感性只能是从抽象的人的感性,与黑格尔的抽象的“理念”在性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费尔巴哈是一个人本主义者。

人本主义,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以

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及之后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费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主

义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为一谈,避免采用甚至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而将自己的

哲学称作“人本主义”或“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则”。车尔尼雪夫斯基也将他的唯物主义学

说称作“人本主义”,并把他的哲学着作命名为《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他们都反对把

灵魂和肉体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反对把灵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但他们所了

解的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他们不

是联系具体历史、联系社会实践来考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一词被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所歪曲。如德国现象学者谢

勒和法西斯主义理论家克拉格斯,就侈谈“哲学的人本主义”或以“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

为对象的“人本学”或“性格学”。他们的“人本主义”是一种宣扬非理性主义和种族主义

的唯心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雅斯贝尔斯、萨特、车尔尼雪夫斯

基;

科学主义:是一种主张以自然科学技术为整个哲学的基础,并确信它能解决一切问题

的哲学观点。盛行于现代西方,它把自然科学奉为哲学的标准,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然科

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成果简单地推论到社会生活中来。基本特征:在尊重科学经验与事实的

名义下,推行不可知论和主观经验主义。大众影响:1.起解放思想作用2.相对主义和虚无

主义的蔓延3.丧失终极关怀。

科学主义的代表人物:孔德、穆勒、罗素、维特根斯坦(笛卡尔、波普尔、奎因、汉

森、库恩、图尔明、夏皮尔等)。

第六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中心思想:第六条,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的理解,阐明了人的本质是实践的

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

本质,这是正确的。但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却作了抽象的错误的理解。在他的哲学中,

把人理解为自然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自然共同性或自然本质。马克思在批判费尔

巴哈抽象的人的本质时,明确地提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着名命题。这里讲的“类”是当时的术语,指的是人的理智、意志和感情等共同特性。

马克思、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区别: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对费尔巴

哈人本主义的扬弃和发展。马克思阐明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人的本质不

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个思

想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人的本质并不是它的自然特性,而是它的社会性。第二,

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第三,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马克思主义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对立总的来说表现在具体内涵和

方法论上。

(一)两种人的本质观在具体内涵上的对立

在人的本质的具体内涵方面,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

首先,马克思人的本质观认为,能和动物区别开来,又能使人成其为人的根据是生产

劳动。费尔巴哈把理智、意志、感情等理性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马克思并不否认这

也是人与动物的一个区别,但是人同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此,而在于人能认识世界并能

通过生产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劳动是人同动物的本质区别。

其次,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产劳动入手,进一步揭示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得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科学结论。所谓“总和”,也不是诸种社会关系的机

械相加,而是它们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为一个复杂的社

会关系体系。人的本质正是由这些社会关系有机的总和决定的。

最后,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不是永恒的普遍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变化的。人

“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

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正是以这种现实的、具体的人,彻底

否定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错误观点。从具体的实践

活动出发去考察人的本质,并以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去规定人的本质,就必然把人的本质

看成是后天形成、发展变化的。

(二)两种人的本质观在方法论上的对立

1、二者对人的本质的抽象方法不同。用怎样的方法去探寻人的本质就会建立怎样的人

本质观;同样,有什么样的人本质观就有什么样的考察人的本质的方法论。马克思与费尔

巴哈之所以形成截然不同的人的本质观,关键在于他们采取的考察方法大相径庭。

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抽象方法是机械的、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虚假抽象。他显然超

越了之前的自然唯物主义者,但他仅仅停留在对人的个别、简单的部分或方面的单独的逐

一考察的知性认识阶段,把这些部分或方面看成是彼此孤立的、片面的、相互割裂的东西,

并将其中的某一部分或方面先验地设定为人的本质规定,把它夸大为是超然于社会历史之

外的具有普遍性的“抽象物”。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抽象是科学的抽象,它彻底贯彻了唯

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深刻、正确、全面地反映了人的本质。

2、二者对于如何认识人与实践、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观点不同。费尔巴哈之所以不

能对“人的本质”作出科学的抽象,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无视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在此基础

上形成的人的社会联系,而孤立地考察个体的存在,思辨地寻求这种孤立个体的“类的共

同性”。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批判的“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

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他们所看到的“实践”仅仅是人的精神劳动。费尔巴哈也“没

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他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

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的”。总之,同所有的人

本主义者一样,费尔巴哈并不知道物质生产活动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不知道作为

人的感性活动的实践对人及社会的生存、发展的基础作用。割裂人与其实践活动的关系,

也就抽掉了人生活在其中、并作为人的活动的结果的社会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中介,人成了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孤立的“原子”。所以,费尔巴哈无法解答人的存在与属性

之间、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人自身与人的世界之间种种矛盾是如何发生的又是

怎样统一;无法挖掘到人的生成发展的更深层次的根源也就无法真正认识人的社会本质。

马克思考察的出发点是现实的活着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更不是先验的观念。以抽

象的人为出发点,是人本主义历史观考察人的本质的一个基本特点。马克思在摒弃人本主

义的人本质观,创建自己科学的人本质观的过程中,寻找到了不同于人本主义的新的出发

点。

马克思考察的主要内容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属

性虽然源于自然属性,但却高于自然属性。它一经产生,就有着自己特殊的性质和发展规

律,并且使人的所有自然属性从属于自己。

第七条宗教感情

中心思想:第七条,批判费尔巴哈对“宗教感情”和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进一步阐

述了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费尔巴哈的错误观点的区别。马克思认

为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着的。费尔巴哈的错误就在

于没有认识到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却把人和人的本质说成是超阶级、超社会的东

西,这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第八条理论的本质:实践

中心思想:第八条,指出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论述了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阐明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实践是最基

本的实践活动,它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

发展的动力。所以离开社会实践就无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理论来源于实践,不

管正确与否,都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也都能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它产生的根源和解决

的途径。所以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

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第九条第十条社会

中心思想:第九条,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直观唯物主义不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从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直观的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在社会发展的意义和社会生活的实

践本质,因此它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就受到了根本的局限。这种“直观的唯物主义”至

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和单个人的直观,不能看到人的社会本质,

因而不能正确认识人和社会。

第十条,揭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不同阶级基础: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

即资本主义社会,旧唯物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新唯物

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里讲的“人类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化了的人类”指现代无产阶级。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主义的思想

体系,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什么叫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上人们的共同体。

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在马克思早期着作中这一术语的使用有两层含义。广义地

说是指社会发展各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即决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物质关系的总和,

狭义地说,是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物质关系。

什么叫做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共产主义。

社会化的人类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总问题,而全球化只是一个地缘学概念,它是社会

化的人类来临所呈现的一种现象.社会化的人类是当代大工业实践和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它

真正实现了对市民社会的超越.社会化的人类是以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逐渐走向社会

化占有相统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世界性的普遍交往.它包括经济的社会化、人本身的社会化

和观念形态的社会化三个方面.社会化的人类才真正代表人类当前的实际利益,而且也代表

人类未来的共同利益.它是当代历史观、价值观等问题建构的科学前提.

第十一条马哲的任务:解释世界、改造世界

中心思想:第十一条,阐明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

别,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历史使命。由于以往的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人类社会

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他们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只能停留在思想领域“用

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不可能指出将理论转变为革命实践的要求。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

主义是一种实践性的唯物主义,它服从和服务于无产阶级改造现实的斗争,是无产阶级改

造世界和彻底解放全人类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实践性,从而

实现了哲学革命中的伟大变革。

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和使命的认识。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04:46: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85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班级管理经验
下一篇:四季恋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