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缅怀已逝生命,激发现有生命,纪念自己身边的,自己亲近的已逝的
亲人,感谢先人赐予我们生命的一个节日。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清明节大全简单又漂
亮,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清明节手抄报篇一
清明的黑龙传说
关于黑龙的传说
随着1891年青岛开埠,包括招远、栖霞等胶东一带的农村人纷纷来到青岛做
生意或打零工,一些胶东的风俗习惯也融入到青岛。旧时的青岛农村一带,清明前
后也有赶山会搭台唱戏,祭奠秃尾巴老李,保风调雨顺又是一项民俗。
传说黑龙江的黑龙祖籍是山东,姓李,父亲是一个木匠。黑龙出生时大雨倾盆
电闪雷鸣,在一声炸雷声中降生并随着一道刺耳的闪电冲上天空。时隔数月后,一
日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黑龙回家吃奶。可怜的母亲被他的长像吓呆了,当场昏
死过去再也没有醒过来。他的父亲一看这形似龙的怪物头在其妻怀中吃奶,尾巴翘
在梁上就抄起手中的锛一下砍下他的尾巴,黑龙痛极了抓起他的父亲抛弃到渤海。
因缺了尾巴敌不过白龙,后来在闯关东的山东老乡帮助下,战胜了白龙占居了黑龙
江。此后黑龙为纪念他的母亲就筑坟修庙(黑龙无他父亲的坟庙就是这个由来)。从
此以后,每年清明,黑龙就从黑龙江返乡为母亲上坟,来时由西北方向,总是劈雷
火闪还带冰雹,秃尾巴老李就这样得名。
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
至今。此外,旧时青岛地区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
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
和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另外,清明节时将
印有蝎子图案的纸贴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农村特别盛行。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清末民初,青岛的
农村一带开始合理安排农时,清明节这天,好多农家给牲口吃高粱米饭,俗语:
“打一千,骂一万,不忘清明节一顿高粱米饭。〞吃高粮米粥、麦子粥、玉米粥,
表示日子步步高,这一天用粥要让牛、驴等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们一年的辛劳。
清明节手抄报篇二
清明节融合寒食节习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
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
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
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
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
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
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
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
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
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
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管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
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
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
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
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
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
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
不仅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
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03:19: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82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